1、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的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A提高装饰效果B增强声音的响度C减少声音的反射D增强声音的反射3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
2、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mm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20次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D人的正常体温约375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是冷却过程C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D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加热过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B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D我们能用
3、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7如图是小涵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看到放大的虚像B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C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准他看到的鱼8物理月考成绩出来了,毫无悬念又一次雪崩。小皓认为这是上课时看不清黑板的缘故,他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他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ABCD9小红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红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红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红
4、自家的小车B坐在前排的爸爸C小车旁边的地面D旁边先行的公交车10甲乙两同学沿平行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0s-12 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同学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11如图,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这是因为_。12筷子
5、斜插入水中,从侧面看筷子,如图所示的三个情景简化图中_选填“甲”、“乙”或“丙”)是符合的,这属于光的_现象。13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_。红、绿、蓝、白4束光一起通过蓝色的玻璃后照射在白纸上,纸上有_个光斑,分别是_(填颜色)。14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是_而成的小冰晶,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是某人眼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该人是_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透镜做的眼镜。16测量是
6、一项基本技能。如图甲,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cm;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示数为_。1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18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_min,第13min该物质处于_态,此时室温是_。19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_(填成像性质)的实像。20甲、乙两物体分别
7、从同一位置同时水平向右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乙的速度为_m/s的匀速运动,第4s时两者相距_m。三、作图题21作图(1)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3)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 四、实验题22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_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能够听出声的_(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重复上述实验;(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振动得越慢,发出
8、的音调就越_;(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23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达到90C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经过了5 min,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9092949698999999959999(1)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_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是_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3)请在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图象。(_)(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9、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可能的原因是_(写一个原因)。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有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透明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回答下面问题(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填序号)。如图所示把蜡烛A点燃放在M的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只蜡烛放在后面时,从M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_。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_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可得到初步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拿掉后面的蜡烛,在原来蜡
10、烛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A蜡烛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平面镜成_像。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点燃的蜡烛、凸透锻、光屏,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上,其目的是_。(3)如图乙所示,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性质是_实像,这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若想再次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该凸
11、透镜和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直到_为止。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山发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_。(2)图中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_不同。(4)要测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方法vAC=;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_(1或2)。(5)小车从A到C运动图象是_。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A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锣、鼓、唢呐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锣鼓是由物体本身振动产生声音,而唢呐是由空气振动产生声
12、音,故A错误;B通过音色可以分析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减弱声音的散失,让声音传得更远,故C错误;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2C解析C【详解】大会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已到达减弱回声的作用。故选C。3B解析B【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是摩擦起电现象。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是由于手上的水碰到铁棒后凝固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是摩擦起电现象,故B符合
13、题意;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用的棋子是一个小磁体,而棋盘是用磁性材料做的,所以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D【详解】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而不是15mm,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心跳一次接近一秒,所以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1次,故B不符合题意;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正常体温约37,变化幅度很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A【详解】A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正
14、确;B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C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错误;D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故选A。6A解析A【详解】A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能减小误差,故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声音不一定被人耳听到,故B错误;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如果垂直入射,传播方
15、向不变,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D我们能用手感受水的冷热,但不能感受出水的温度,故D错误。故选A。7B解析B【详解】A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B【详解】激光矫正近视,是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
16、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A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故A不符合题意;B图B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C图C中间厚边缘薄,不符合凸透镜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D【详解】坐在车内的小红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小红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小车在后退;而相对于小红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汽车是静止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D【详解】解
17、答A. 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B. 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 0s8s内,甲通过路程为5m,乙通过的路程5m,所以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 0s-12 s内, 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速度公式可知两同学速度相等,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二、填空题11振动 空气 能量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
18、传播 【详解】123敲响乙音叉时,由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乙音叉振动产生的能量,通过声波传递给甲音叉,使甲音叉振动发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也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5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甲乙两音叉相隔的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不能看到此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2丙 折射 【详解】1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
19、起来筷子向上弯折,与丙图一致。13白 黑 透明 2 蓝,蓝 【详解】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透明的。45蓝色的玻璃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蓝光,红光和绿光不能透过,蓝光经过玻璃折射后在白纸上会形成蓝色光斑,白光是复色光,其中只有蓝光能透过蓝色玻璃,白光中的蓝光透过玻璃后也会形成一个蓝色光斑,所以纸上会有两个蓝色光斑。14凝华
20、熔化 【详解】1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2霜是固态,变成水是液态,这是熔化现象。15近视 凹 【详解】12由图可知,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侧,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解析近视 凹 【详解】12由图可知,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侧,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1640 1 -3 【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左端在1.00cm刻度处,末端刻度值为4.40cm,木块的长度为L=4.40cm-1.解析40 1 -3 【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左端在1.0
21、0cm刻度处,末端刻度值为4.40cm,木块的长度为L=4.40cm-1.00cm3.40cm23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的下方,显示的温度低于0,温度计的示数为-3。17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解析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3“明月松间照”,月光照
22、射到松树之间,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84 固 24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不断放出热量,在BC段温度48保持不変,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且凝固点为48,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该物质的熔点是48解析4 固 24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不断放出热量,在BC段温度48保持不変,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且凝固点为48,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该物质的熔点是48。2该物质从5min开始凝固,到9min疑固完毕,凝固过程共经历4min时间。34该物质9min末凝固结束,故第13min该物质处于固态。此时物体与环境温度相同,温度不再变化,由图可知室温时24。19会聚 15 倒立、缩小
23、 【详解】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能会聚到一点。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由解析会聚 15 倒立、缩小 【详解】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能会聚到一点。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由题意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3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此时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08 【详解】1由s-t图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在第4s时,乙的路程为4m,那么乙的速度可由速度公式求得2由s-t图可知,在第4s时,甲的路程为12m,那么甲、乙两者相距解
24、析8 【详解】1由s-t图可知,乙做匀速运动,在第4s时,乙的路程为4m,那么乙的速度可由速度公式求得2由s-t图可知,在第4s时,甲的路程为12m,那么甲、乙两者相距三、作图题21(1);(2);(3)【详解】(1)题目已经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与镜面成60角,入射角为30,反射角也等于30,如图所示解析(1);(2);(3)【详解】(1)题目已经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与镜面成60角,入射角为30,反射角也等于30,如图所示(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
25、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2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解析快慢 相同 音调 长 低 大 【详解】(1)1根据题意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要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2在实验中改变了伸出桌边的长度,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所以将钢尺按下的幅度要相同。3可以听出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3)4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5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
26、音调越低。(4)6当钢尺伸出桌面长度长度相同时,钢尺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读数错误(记录出错) 99 当地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 【详解】(1)123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析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读数错误(记录出错) 99 当地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 【详解】(1)123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在5min已经达到沸点,则510min,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所以第8分钟数据错误,可能是读数错误。(2)4水加热至99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9。(3)5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剔除错误点
27、。(4)6水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24 前面 大小相等,外形相同 远离 相等 不能 虚 【详解】(1)1平面M应选用透明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即可以反射成像,又能透过光线,便于准解析 前面 大小相等,外形相同 远离 相等 不能 虚 【详解】(1)1平面M应选用透明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即可以反射成像,又能透过光线,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故选择的器材时。23根据实验要求,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M的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由此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
28、A的大小关系是大小相等,外形相同。4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远离M,蜡烛A的像液远离平面镜,故后面的蜡烛要远离平面镜才能与像完全重合。(2)5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67拿掉后面的蜡烛,在原来蜡烛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A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25同一高度 使烛焰的像显示在光屏的中央 倒立、放大 投影仪 上 下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1)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解析同一高度 使烛焰的像显示在光屏的中央 倒立、放大 投影仪 上 下 烛焰、凸透镜
29、、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1)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10cm=10cm(2)23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可以使烛焰的像显示在光屏的中央。(3)45由图乙可知,物距是15cm,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此原理。(4)6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78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将像向下移动,可将该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动,直到烛焰、凸透镜、光屏的
30、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26路程区间 见解析 B 【详解】(1)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路程,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2)2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路程为,则AB段解析 路程区间 见解析 B 【详解】(1)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路程,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2)2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路程为,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3)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路程区间不同。因为AB段的初速度小于BC段的初速度,所以平均速度不同。(4)4因为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方法一是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的,方法二是两段速度的平均值,所以方法一正确。(5)5小车从A到C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B的v-t图像是速度越来越大的,符合题意,故选B。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