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菌性皮肤病主讲人:王亚军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是真核生物,不分根、茎、叶,又无叶绿素,也不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其基本结构为菌丝及孢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与动物界、植物界并列,为真菌界。真菌在自然界至少有10万种以上,但对人类致病的真菌不过几十种。从临床致病情况看,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只侵犯毛发、表皮和甲板,常见的有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深部真菌主要侵犯内脏器官、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侵犯皮肤、粘膜,常见的有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放线菌病及隐球菌病等。念珠菌属则对皮肤、粘膜、指(趾)甲和内脏器官均可侵犯。近年,由于广谱抗
2、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种器官移植手术、静脉营养、各种导管插入等诊疗技术的日益开展,一些条件致病菌如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对此,目前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随着以灰黄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为代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其他新制剂的临床应用,皮肤真菌病的治疗现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头癣是指累及毛发和头皮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根据致病真菌和临床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解放后头癣在我国基本得到了控制,许多省市已趋于消灭。但近年来家庭豢养宠物风盛行,本病又有重新蔓延之势,应引起重视。一、头癣病因 在我国引
3、起头癣的真菌有:黄癣有许兰氏黄癣菌引起,白癣主要由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引起,黑点癣由紫色毛癣菌及断毛发癣菌引起。头癣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的猫、狗家畜而传染。如白癣可由动物传染给人,引起强烈炎症反应。理发也是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可由互戴帽子或共用枕巾及梳子等传染。图谱 图谱 临床表现 黄癣致病菌的菌丝散步在整个病发内,哪里菌丝多,病发就在哪里折断,故病发呈现参差不齐;白癣病原菌的孢子主要集中在毛根上方附近的毛干上,故病发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为高位断发;黑点癣则因整个病发内充满了关节孢子,病发处头皮稍经摩擦即折断,残发留于毛囊口,故呈黑点状。临床表现 白癣和黑点癣有时可
4、并发浓癣,主要由亲动物性亲土性皮肤癣菌,如犬小孢子菌、须菌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疣状毛癣菌等引起。并由于机体对病原菌反应强烈所致。表现为多数毛囊性脓疱融合而成的痈状脓肿,破后可流出少量半透明脓液,细菌培养阴性,愈后形成疤痕或永久性秃发。鉴别诊断 根据头皮及病发的典型表现,真菌直接镜检及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尚须与以下疾病鉴别:1、石棉状糠疹 头顶部的白屑层层堆积如石棉状,将病发近段粘着成块。白色毛发鞘粗糙松动,随毛干上下移动。毛囊口有石棉状棘状隆起。无断发,无疤痕,真菌检查阴性。2、头部银屑病 为边界清楚的鲜红色斑片上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皮损上的头发成束状,不折断。身体其他部位常有同
5、样损害。真菌检查阴性。3、脂溢性皮炎 患者多为油性皮肤。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头皮有弥漫性灰白色油腻细屑,奇痒。真菌检查阴性。图片 石棉状糠疹 头部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治疗 头癣的治疗:1、服药 1)首选灰黄霉素(每片0.1g),15-20mg/kg/日,黄癣连服10天,白癣、黑点癣连服14天,多则25天。服药期间多进食脂类食物并按每日15mg/日服用茵陈酮,或中药茵陈每日30g煎服,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可明显提高疗效。2)特比萘芬 体重20kg者,服用剂量为62.5mg/日,体重2040kg者,服用剂量为125mg/日,体重40kg者,服用剂量为250mg/日,共4周。3)伊曲康唑200mg/日15
6、-30天为一疗程。4)酮康唑200mg/日,直到症状消失,培养阴性再继续服用1周,但由于该药对肝脏毒性大,目前已少用。治疗 5)脓癣的治疗 口服灰黄霉素与前述相同,早期损害,可以短期合并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有效抗生素,外用抗细菌药液湿敷。2、擦药 外搽5%-10%硫磺软膏、5%水杨酸软膏、1%特比萘芬霜、1%萘替酚霜、1%联苯苄唑霜或2%酮康唑霜,每日2次,共8周。3、洗头:每日用温肥皂水、2%酮康唑洗剂(采乐洗剂)、硫化硒洗剂洗头1-2次,连续8周。4、剃头:每周剃头1次,共8次,去除带菌的头发,剪下的头发应包好烧掉。5、消毒:对患者的生活用品,如衣、被、帽子、毛巾、梳子、理发工具和玩
7、具等应每周煮沸或用其他灭菌措施消毒1次。预防 1、对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并追查传染源,以便同时治疗,发现有病动物要及时处理。2、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对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理发店要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二、体癣和股癣 体癣又名圆癣或钱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皮肤上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股癣则为体癣在外生殖器、肛门及股部的特征。病因 体癣和股癣在我国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引起。偶见黄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癣菌病多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和生癣动物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手、足、甲癣等)而发病。长期应用皮
8、质类固醇激素、糖尿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患者易患本病。发病后皮损大而发布广。图片 图片 临床表现 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及四肢等处。原发损害为丘疹成小水泡,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水泡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由红色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常迁延,皮损呈大片状,多限于腰、臀和躯干处。由石膏样毛癣菌引起者则皮损多呈环状,炎症较显著,常见水泡或丘疱疹且易侵犯颜面和小腿等部位。由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小而数目多,较散发,炎症显著,易侵犯面、颈、胸部及四肢。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皮损很广泛。儿童体癣常呈同心多环状或重叠的花环状。
9、体癣的损害数目为1个或多个,直径大小不一等。自觉瘙痒,剧烈搔抓时可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苔藓化。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在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症状可减轻。临床表现 股癣可单侧或对称分布。基本损害同体癣,但由于该部位多汗潮湿易受摩擦,故皮损炎症显著,瘙痒严重,发展也较迅速。损害多呈环形向周围扩展、边界清楚。很少波及阴囊,严重时可向向上向后蔓延,累及臀部、下腹部和腰部。诊断 根据季节发作,皮损向四周呈环形或多环形扩散,边缘清楚,自觉瘙痒,真菌直接镜检可查到菌丝,一般诊断不难。治疗 1、外用药物 原则上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1)1%奈替芬霜、1%特比萘芬霜及唑类抗真菌霜剂或溶液 1%益
10、康唑、1%联苯苄唑、1%-2%克霉唑、2%酮康唑等。2)其他制剂 复方苯甲酸软膏、土槿皮酊等。股部由于皮肤柔嫩,应避免外用有刺激性的癣物。2、内服药物 对于皮损广泛,炎症显著及治疗抵抗的顽固病例,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内服,如:1)伊曲康唑100mg/日,共15天。2)特比萘芬250mg/日,7-14天。3)氟康唑150mg周,连续2-3周。手癣、足癣及甲癣 手足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表皮和指(趾)甲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俗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为“脚气”,甲癣为“灰指甲”。三者常可彼此传染,相继发病,也可仅侵犯一处单独发生。其中以足癣最为常见,是真菌
11、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属,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因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手癣、足癣、甲癣的主要病原菌。本病系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手癣多由足癣感染而来,甲癣多由手癣、足癣蔓延而来,但亦可通过另外途径单独被感染。临床表现 1、足癣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时轻时重,长期蔓延,以其皮损
12、特征可以分为以下3型,但以某一型为主。1)水泡型 常于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深在性水泡,疏散发布或成群发生,疱壁厚,不易破裂,伴有明显瘙痒,数日后疱液干涸、脱屑、瘙痒随之缓解。2)擦烂型 常见于4-5或3-4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离,剥脱后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或蜂网状基底。此时渗液多,有异臭,瘙痒难忍。易继发感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等。3)鳞屑角化型 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裂、无汗,如树皮状。临床表现 2、手癣 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虽亦有鳞屑角化、水疱与擦烂3型之分,但其分型不如足癣明显。临床上多呈鳞屑角化型表现,损害多限于一侧,初期于掌
13、心或2、3指的尖端,发生小水疱,数目多少不一,疱液干涸后脱屑,范围日渐扩大,久之脱屑处皮肤粗糙增厚,皮纹宽深,失去正常的光泽与柔韧性,触之有粗涩感。有时初起损害即呈慢性,既无明显水疱,亦无明显边缘,只见手掌自然皱纹加深,角化过度,出现小片状脱屑,触之粗糙,久之整个手掌受累。自觉症状不显著,但到冬季,干裂加剧,自觉疼痛。临床表现 3、甲癣 因真菌侵入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甲下型甲癣与浅表性白色甲癣2种。前者真菌从甲侧缘或前缘侵入,沿甲板下向后发展,形成松脆的角蛋白碎屑,堆积于甲下,使甲增厚、翘起,甲板与甲床分离,前缘如虫蚀状,残缺不整,久之甲板全部破坏;后者真菌从甲面侵入,形成不整形的白色混浊区,
14、日后范围扩大,甲面变软,久者亦常致甲板变形、增厚、变脆。本病一般无主观感觉,罕见继发感染,有时可并发甲沟炎。甲癣病程缓慢,如不医治,终身难愈。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治疗 一、手癣、足癣的治疗:1、擦烂型 擦烂型的足癣可先枯矾粉或脚癣粉。如渗出明显可用3%硼酸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待干燥脱屑后,改用1%-2%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1%的联苯苄唑霜、1%奈替酮霜、1%酮康唑霜或特比萘芬霜外擦。2、水疱型 可用复方雷锁辛或半浓度的复方水杨酸醑,亦可外用10%-30%冰醋酸液外擦。3、鳞屑角化型 可用复方水杨酸苯甲酸软膏、1%的联苯苄唑霜、1%奈替酮霜、1%酮康唑霜或特比萘芬霜或水杨酸软
15、膏厚涂,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可以加强药物的渗透,使厚层角质剥脱,然后再用30%冰醋酸或其他抗真菌的霜剂、软膏或酊剂外擦治疗。对顽固病例选用口服治疗:伊曲康唑100mg/日,连服7天;特比萘芬250mg/日,连服1-2周;氟康唑150mg/日,每周服药1次,连用2-3周。治疗 二、甲癣的治疗:1、局部治疗 1)选用40%的尿素霜封包等方法去除病甲,然后用抗真菌药物,如1%的联苯苄唑霜局部涂抹,直至正常甲长出。2)1%-5%的阿莫罗芬外擦。2、内服药物 1)伊曲康唑 20mg/日,2次/日,连服7天,停药3周为1个周期,治疗指甲癣需2个周期,治疗趾甲癣需3个周期。2)特比萘芬 250mg/日,治疗指
16、甲癣需4-6周,治疗趾甲癣需12周。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侵犯浅表角质层的慢性皮肤真菌病。病因 本病由嗜脂酵母菌)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它是寄生于正常人体皮肤的常见菌群之一,寄生于浅表角质层的细胞外和细胞内,头皮及胸背部的检出率可达74%-100%,属条件致病菌,仅在多因素的特殊条件下,如具有家庭易感性、表皮更替时间延长、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不卫生、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化为致病行吧菌丝型而致病。糠秕孢子菌在体外能产生二羧酸,该物质具有抑制酪氨酸和黑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可引起花斑癣损害的色素减退。临床表现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
17、状斑疹,以后逐渐增大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临近损害可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灰色或褐色糠样鳞屑。皮疹颜色与患者肤色和日晒程度有关,可呈肤色、灰白色、浅黄色、淡红色或褐色。有时多种颜色混杂共存,状如花斑。皮疹无炎症反应,偶有轻痒。好发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腋、腹部、四肢近心端和其他部位,婴幼儿的面部也可发生。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轻或消失,遗留减色斑,夏季可复发。图片图片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刮取皮屑作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菌丝和簇状圆形厚壁孢子,以及皮损在滤过紫外线灯下呈黄色荧光等,诊断不难。预防 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先擦40%硫代硫酸钠溶液,每日1次。也可外用50%丙二醇溶液、2%克霉唑、2.5%硫化硒霜以及1%萘替酚霜、2%酮康唑霜、1%的联苯苄唑霜或2%酮康唑洗剂(采乐洗剂)、硫化硒洗剂等。以上治疗均有良效,一般用药2-4周可临床治愈。治疗期间应减少次数,以保持药物停留在皮肤上的浓度和时间。内衣应煮沸消毒。治愈后仍须继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谢谢!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