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部门: 姓名: 考试时间: 分数: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80分):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制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施行时间为( ) 。2. 本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共计( )章,( )条,其中第五条标题为( )。3.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 )、贮存、( )、运输、( )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4. ( )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自查制度,于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5. 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 );无有效期的
2、,不得少于( )。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 )。 6.鼓励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建立( )。7. 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质量管理、验收、库房管理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岗位的人员,应当(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相应岗位特定要求的,( )从事相关工作。8.医疗器械( )、辅助作业区应当与办公区和( )分开一定距离或者有隔离措施。9. 零售企业应当( )对零售陈列、存放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重点检查( )。发现有质量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当( )、( ),由( )确认和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10. 鼓励经营( )的企业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 )管理系统。11. 企业
3、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建立采购记录。记录应当列明( )、规格(型号)、( )、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者、( )等。12. 验收人员应当对医疗器械的( )、包装、标签以及( )等进行检查、核对,并做好验收记录,包括( )、规格(型号)、( )、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生产企业、供货者、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 )等内容。 13.验收记录上应当标记( )。验收不合格的还应当注明( )。14. 从事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应当给消费者开具销售凭据,记录( )、( )、( )、数量、单价、金额、零售单位、经营地址、电话、销售日期等,以方便进行质量追溯。15.企业应
4、当具备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指导、技术培训和( )的能力,或者约定由相关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6.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行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 )和( )等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范。二、 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企业在采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哪些资质?答: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答案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80分):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制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施行时间为(2014年12月12日 ) 。2. 本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共计( 九 )章,( 六十六 )条,其中第五条标题为(采购、收货
5、与验收 )。3.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 验收)、贮存、( 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4. (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自查制度,于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5. 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6.鼓励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建立(销售记录制度)。7. 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质量管理、验收、库房管理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岗位的人员,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
6、康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相应岗位特定要求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8.医疗器械(贮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应当与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一定距离或者有隔离措施。9. 零售企业应当(定期)对零售陈列、存放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拆零医疗器械和近效期医疗器械)。发现有质量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当(及时撤柜)、(停止销售),由(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和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10. 鼓励经营(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11. 企业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建立采购记录。记录应当列明(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单位、数量
7、、单价、金额、供货者、(购货日期)等。12. 验收人员应当对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等进行检查、核对,并做好验收记录,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或者失效期)、生产企业、供货者、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 13.验收记录上应当标记(验收人员姓名和验收日期)。验收不合格的还应当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14. 从事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应当给消费者开具销售凭据,记录(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数量、单价、金额、零售单位、经营地址、电话
8、、销售日期等,以方便进行质量追溯。15.企业应当具备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指导、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力,或者约定由相关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6.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行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范。四、 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企业在采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哪些资质?答:企业在采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合法资格、所购入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并获取加盖供货者公章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复印件,包括:(一)营业执照;(二)医疗器械生产或者经营的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三)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
9、备案凭证;(四)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企业公章的授权书原件。授权书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必要时,企业可以派员对供货者进行现场核查,对供货者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评价。企业发现供货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
10、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
11、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
12、、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