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和力》例题和练习题 【知识要点】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平衡力对应平衡状态) (1)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了力;物体受了力,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2)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合力为0)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受不平衡力(合力不为0)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①当受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当受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当受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题1】 根据
2、力与运动的关系.图1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例题2】 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中的某一个力突然减小,则有关这个运动物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速度可能变小 B.速度可能变大 C.可能做曲线运动 D.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例题3】 如图2所示,一辆小轿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关于此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动力大于阻力 B.驱动轮受到的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充当了轿车前进的动力 C.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
3、支持力和空气对它的升力,三力平衡 D.轿车对地面的压强计算:P=F/S=G/S 【例题4】 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左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带有“滴痕”的纸带,各截取一段如图3。 (1)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 。 (2)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 运动,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这段时间的速度逐渐 (填“减
4、小”或“增大”)。 【练习】 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处于静止 B.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5、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是绝对不会运动的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一定会停下来 4.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讲台桌推一下就动一下,不推就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B.若小车在非常光滑的冰道上运动,小车一定会走得非常远,且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C.踢出去的足球,不再受到向前的力,还运动很久,说明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 D.本课实验中,小车不能走远的原因是因为运动时受到阻力的作用 5.运动着的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
6、变表现为__________;受到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______________。 6.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 (不计空气阻力)(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7.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
7、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8.如果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如果同时去掉这两个力,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果去掉一个力,物体将会静止下来 D.如果在水平方向上再加一个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9.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增大到40N,则物体 ( )
8、 A.速度增大 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作变速运动 10.(多选)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排球在空气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为零 D.排球在地面上静止时,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11.如图5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C.足球在
9、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6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7中A B C 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14.如图8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
10、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 )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15.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C.两物体都不受平衡力作用 D.甲不
11、受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6.如图10所示,甲、乙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甲物体一定受平衡力作用 D.乙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4s内的平均速度 17.有关运动和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吸管吸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B.击打排球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投出去的篮球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在空中飞行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18.小李
12、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9.某同学用力踢足球,足球在水平草坪表面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空气阻力、草坪对足球的摩擦阻力、草坪对足球的支持力 B.重力、空气阻力、草坪对足球的摩擦阻力、足球对草坪的压力 C.重力、脚对足球的作用力、草坪对足球的支持力、足球对草坪的压力 D.重力、空气阻力
13、草坪对足球的摩擦阻力、脚对足球的作用力、草坪对足球的支持力 20.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于是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1.篮球是大家喜欢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
14、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22.如图11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3.如图12所示,将木块放在被压缩的弹簧旁边,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C.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