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第一节 心血管系概述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机体生存最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由于血液循环,血液的全部机能才得以实现,并随时调整分配血量,以适应活动着的器官、组织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将导致机体的死亡。n动脉血液离开心的血管,从心室发出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动脉管壁弹性纤维较多,有
2、较大的弹性,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特别是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较发达,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或舒张,以改变管腔和大小,影响局部血流阻力。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但在颈部可以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在腕部可以摸到桡动脉的搏动。n1.动脉的结构特点: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n2.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小动脉管径在0.31mm之间,微动脉管径在0.3mm以下。n3.大动脉的结构特点:大动脉又称弹性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内膜厚,中膜最厚,又称弹性动脉。毛细血管管径
3、平均为69m,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毛细血管数量很多,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毛细血管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血流很慢,通透性大,毛细血管的管径几乎和红细胞的大小相当,但由于红细胞非常柔软,容易改变形状,因此仍然可以通过。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较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小动脉与毛细血管相连。人类的头发直径约为80微米,毛细血管仅有其十分之一,约8微米。而内壁也相当薄,约1微米,由内皮细胞所构成。毛细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很大,体重60kg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
4、平方米。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并与周围的细胞相距很近,这些特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利条件。静脉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静脉是心血管系统中引导、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静脉容量血管,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表浅静脉在皮下可以看见,上下肢浅静脉常用来抽血、静脉注射、输血和补液。静脉壁上有静脉瓣,尤其下肢静脉中较多而发达,它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向心脏流动。但腹腔内的大静脉,如门静脉,上
5、下腔静脉无静脉瓣,可因腹内压高低影响向静脉血回流。静脉与动脉比较,管径大,管壁薄,三层分界不明显。静脉内膜薄,由内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中膜稍厚,有分布稀疏的环形平滑肌。外膜厚,由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血管和神经。大静脉的外膜内还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三、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n(一)动脉间吻合n人体内许多部位或器官的两动脉干之间可借交通支相连(如脑底动脉之间),在经常活动或易受压部位,其邻近的多条动脉分支常互相吻合成动脉网(如关节网),在时常改变形态的器官,两动脉末端或其分支可直接吻合形成动脉弓(如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等)。这些吻合都有缩短循环时间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此外,在肾内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
6、的动脉吻合,即动脉性管网,它不同于一般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连接顺序,而是小动脉、动脉性毛细血管,再汇合成小动脉,网内都是动脉血,其功能不明。(二)静脉间吻合静脉吻合远比动脉丰富,除具有和动脉相似的吻合形式外,常在脏器周围或脏器壁内形成静脉丛,以保证在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在肝内可见静脉性管网,其连接形式是小静脉、静脉性毛细血管、小静脉。(三)动静脉吻合在体内的许多部位,如指尖、趾端、唇、鼻、外耳皮肤、生殖器等处,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可借血管支直接相连,形成小动静脉吻合。这种吻合具有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的作用。微循环是指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
7、单位。它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组成。(四)侧支吻合 有的血管主干在行程中发出与其平行的侧副管。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称侧支吻合。正常状态下侧副管比较细小,但当主干阻塞时,侧副管逐渐增粗,血流可经扩大的侧支吻合到达阻塞以下的血管主干,使血管受阻区的血液循环得到不同程度的代偿恢复。这种通过侧支建立的循环称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建立显示了血管的适应能力和可塑性,对于保证器官在病理状态下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五)终动脉 体内少数器官内的动脉与相邻动脉之间无吻合,这种动脉称终动脉(end rtery),终动脉的阻塞可导致其供血区的组织缺血甚
8、至坏死。视网膜中央动脉被认为是典型的终动脉。如果某一动脉与邻近动脉虽有吻合,但当该动脉阻塞后,邻近动脉不足以代偿其血液供应,这种动脉称功能性终动脉,如脑、肾和脾内的一些动脉分支。二、血液循环途径(一)体循环(大循环)体循环(大循环)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路径长、范围广,称为体循环或大循环。体循环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
9、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经过体循环、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发生物质交换后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颜色暗红,含氧稀少静脉血。(二)肺循环(小循环)肺循环(小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短、范围小,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
10、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第二节 心一、一、心的形态和位置 心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有小部分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 3 6肋软骨相贴;约 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的左侧,1/3在右侧。心后方与食管和胸主动脉相邻;下方与膈的中心腱相贴;上部连有大血管 心脏心脏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心的 4个腔中,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分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分隔,两侧心房(室)之间不通。房室之间借房室口相通。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左右肺静脉入口;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左心房前部向
11、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左心房通过四个肺静脉口收纳由肺回流经气体交换后的新鲜血液,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然后经左房室口流入左心室,在左房室口处生有二尖瓣(左房室瓣)血液由左心房经此口流入左心室。二尖瓣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左心房一定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形状长,更像圆锥。其横切面也呈现一个椭圆形或接近圆形的轮廓。胸肋面,即心脏的前面,主要由右心室组成,亦有小部份是由左心室组成。然而,左心室不但组成了心尖,也组成心的隔面的大部份,而隔面就是器官与横隔膜接触的那一面。为了以一个高的血压把血液泵出,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的更厚,也更发达。1.左心室流入道 左心室流入
12、道入口是左心房口,口周围有纤维环,称二尖瓣环,较三尖瓣略小。环上有两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他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2.左心室流出道 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其出口是主动脉口,口周围有主动脉瓣,形成袋状的间隙称主动脉窦,分别为左、右、后3个。左、后窦内分别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保证心脏供血。心腔心腔 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冠状窦口为心壁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其通向右心室。右心房通过上、下腔静脉口,接纳全身静脉血液的回流,还有一小的冠状窦口,是心脏本身静脉血的回流口。右心房内的血液经右房室口流入右心室,在右房室口生有三
13、尖瓣(右房室瓣),瓣尖伸向右心室。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合拢封闭房室口以防止血液向心房内逆流。心腔心腔 右心室在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心房出口,其周缘附有右房室瓣,出口称肺动脉口,有肺动脉瓣。当右心室收缩时,挤压室内血液,血液冲击瓣膜,产生心音。右心室的前上方有肺动脉口,右心室的血液由此送入肺动脉。肺动脉口缘上有三块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半月瓣),当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瓣关闭,血液不倒流入右心室,当三尖瓣关闭,血液不倒入右心房。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
14、-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循环路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三、心壁结构n(一)心内膜n内皮n内皮下层n心内膜下层心内膜,简称心膜。覆盖在心房(心耳)和心室内表面的一层组织。内层是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为较疏松的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及心搏传导系的浦金野纤维,连接心内膜和心肌层。心瓣膜(房室瓣和半月瓣)是心内膜延伸的皱襞,功能是阻止血液逆流。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膜下层三层结构组成心肌 由心
15、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广义的心肌细胞包括组成窦房结、房内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细胞。前5种组成了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它们所含肌原纤维极少,或根本没有,因此均无收缩功能;但是,它们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是心脏自律性活动的功能基础;后两种具收缩性,是心脏舒缩活动的功能基础。(二)心肌层(三)心外膜心外膜是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与心肌膜相连。心外膜中含血管和神经,并常有脂肪组织。心包膜壁层衬贴于心包内面,也是浆膜,与心外膜连续。壁层与脏层之间为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液体,使壁层与脏层湿润光滑,利于心脏搏动。n心脏电生理特
16、性:n兴奋性、传导性、节律性、收缩性n心脏传导系统:是指心壁内由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前后结间束、左右房室室结、房室束、前后结间束、左右房室束分支束分支、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细支。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有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性收缩。四、心的传导系统n(一)窦房结: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的正常起搏点,每分钟60100次,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口与右心房交界处。窦房结血供多数人(65%)来自右冠状动脉,少部分(35%)来自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n(
17、二)房室结:房室结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至心室。房室交界处传播速度极慢,为002005 m/s,经过房室交界所需时间较长,约需01 s,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可确保房室有序地先后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有利于血液进一步充盈心室,对于心脏充盈和射血有重要意义。n(三)房室束及其分支:称希氏束,伸延到左右心室,和蒲肯野氏纤维连接。传导速度1.22.0米/秒n(四)蒲肯野纤维:与房室束相连结,传导速度最快,为2.04.0米/秒。n传导性:兴奋从窦房结传到房室交界约需006 s,经房室交界约需01 S,心室内的传播约需006 s,所以兴奋从窦房结传到整个心室共需约022 s。n自律性:窦房结60-
18、100次/分,房室交界部4055次/分,浦肯野纤维2540次/分钟;心房肌和心室肌无自律性五、心的血管(一)心的动脉:左、右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分支。1.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是起于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前窦),在肺动脉与右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右下行,绕过右心缘至心脏隔面,循冠状沟后部行进,向左到达房室交点处,再沿后纵沟(后室间沟)下降走向心尖,此段即后降支。(1)动脉圆锥支,分布于动脉圆锥。(2)右缘支,沿心下缘左行趋向心尖;(3)窦房结支(4)房室结支,行向深面至房室结。(5)后室间支,为右冠状动脉的终支,分支至左、右心室后壁、及分室间隔支至室间隔后1/3。(6)左室后支2.左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19、发自左主动脉窦,沿冠状沟向左前方行35mm后,分为前室间支和旋前室间支和旋支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切迹至心的膈面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相吻合。沿途发出:(1)动脉圆锥支,分布至动脉圆锥;(2)外侧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大部及前室间沟附近的右室前壁;(3)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2/3。旋支沿冠状沟左行(4)左缘支绕过心钝缘时发出粗大的左缘支分布于左室外侧缘;至心后面时发出较小的分支分布至左房与左室。(5)后室间支,为右冠状动脉的终支,与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相吻合,沿途分支至左、右心室后壁、及分室间隔支至室间隔后1/3。3.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其终末支,在心脏胸肋
20、面变异较小,而在膈面变异较大,将冠状动脉的分布分为三型:1、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部分或全部。2、均衡型: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后降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末梢,或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3、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据我国调查,右优势型约占65%,均衡型约占29%,左优势型约占6%。(二)心的静脉冠状静脉主要有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心前静脉和心最小静脉。冠状窦属支: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是
21、导致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了解狭窄的程度需要冠状动脉造影才能确定。确诊冠心病后,基本治疗方法有三种,1.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2.介入疗法-即通过置入冠脉支架而解除冠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此法特点是安全、高效、快捷、痛苦少、恢复快。3.手术治疗-即冠脉搭桥。六、心包 心包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分为浆膜心包和纤维心包。(1)浆膜心包 可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覆于心肌的外面,又称为心外膜,壁层在脏层的外围。脏层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22、(2)纤维心包 又称心包纤维层,是一纤维结缔组织囊,贴于浆膜心包壁层的外面,向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相移行,向下与隔的中心腱紧密相连。纤维心包伸缩性小,较坚韧。心的体表投影 个体差异较大,也可因体位而变化。通常采用4点连线法来确定。1、左上点 于左侧第2肋软骨的下缘,距胸骨侧缘约为1.2cm处。2、右上点 于右侧第3肋软骨的上缘,距胸骨侧缘1cm处。3、左下点 于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约7-9cm处。4、右下点 于右侧第7胸肋关节处。左右上点连接为心的上界,左右下点连线为心的下界。右上点与右下点之间微向右凸的弧形连线为心的右界,左上点与左下点之间微向左凸的弧形连线为心的左界,对临床上判断心
23、界的大小及心音听诊等具有实际意义。七、心的体表投影心脏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不完全一致,通常有5个听诊区个听诊区:二尖瓣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开始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三尖瓣区第三节 血管n一、血管的结构特点n(一)
24、动脉n1.内膜: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在中动脉的横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缩,使内弹性膜呈波浪状,可做为内、中膜的分界线;n2.中膜:中膜较厚,由平滑肌组成,故称肌性动脉;平滑肌纤维的舒缩可控制管径的大小,调节器官的血流量。n3.外膜: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经分布。n(二)静脉n1.内膜:n2.中膜:n3.外膜:(三)毛细血管1连续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的特点为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甚薄,含吞饮小泡较少。2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的特点是,内皮细胞部分很
25、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的直径一般为6080nm。此型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3血窦或称窦状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血窦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故又称不连续毛细血管。物质交换毛细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并与周围的细胞相距很近,这些特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利条件。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能力称毛细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的孔能透过液体和大分子物质,吞饮小泡能输送液体,细胞间隙则因间隙宽度和细胞连接紧密程度的差别,其通透性有所不同。n(一)肺循环的动脉n肺动脉干:肺
26、动脉干起自右心室,是肺循环主干,向左后上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房,分左、右肺动脉。n左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经食管、胸主动脉前方至肺门,分两支进入左肺。n右肺动脉:右肺动脉较长,经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的后方达右肺门。n经过肺左右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最后达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二、肺循环的血管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房 肺循环的特点: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
27、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动脉韧带:是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n(一)肺循环的静脉n左肺上、下静脉:左肺分上、下两叶,左上、下叶毛细血管分别汇合成左肺上、下静脉n右肺上下静脉:右肺分上、中、下三叶,上中叶肺汇合成右肺上静脉,肺下叶汇成右肺下静脉n肺静脉起自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成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内为气体交换后含氧较高的血红色血液。二、肺循环的血管三、体
28、循环的动脉分布规律左、右对称;每一大局部有条动脉主干;动脉主干走行于身体深部和四肢屈侧;躯干部动脉分为壁支和脏支;动脉管径的大小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人的血管有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它们密密麻麻交错成网。一个成年人的血管,大巨细小竞有1000多亿条,要是把它们首尾毗连在一起有10万多公里长,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半。主动脉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根据其行程可分为三部:主动脉升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主动脉降部(降主动脉)。行径:升主动脉起于左心室,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弓行向左后至第4胸椎体下缘移行为降主动脉;在第12胸椎体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以上为胸主动脉,至第
29、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高度分为髂内,外动脉。(1)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升部起自左心室主动脉口,向右前上方斜行续于主动脉弓。自主动脉升部的根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2)主动脉弓主动脉弓接续主动脉升部,于胸骨柄的后方作弓状弯向左后方,移行于主动脉降部。自主动脉弓凸侧发出3个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此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自右向左依此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向右上方斜行,到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凹侧的分支:细小的支气管支和气管支(3)主动脉降部主动脉降部为主动
30、脉最长的一段,上接主动脉弓,沿胸椎体前面下降穿过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继沿腰椎前面下降,到第第4 4腰椎腰椎体处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主动脉降部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裂孔为界,在主动脉裂孔以上的一段称为主动脉胸部(胸主动脉),以下的一段称为主动脉腹部(腹主动脉)。1.颈总动脉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均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侧有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两者间的后方有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于筋膜鞘内即颈动脉鞘
31、。在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外动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壁内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当血压改变(升高或降低时,可反射性地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口径,以调节血压。)颈动脉小球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的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有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刺激,调节CO2浓度。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是经颈总动脉发出后垂直上升至颅底,经过颈动脉管入颅腔,分支分布于视器和脑的动脉。颈内动脉主要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
32、脉、眼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穿腮腺,在下颌骨髁突颈部后方分为颞浅动脉与上颌动脉.其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和咽升动脉(1)面动脉:平下颌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下腺深面至咬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至面部,经口角及鼻翼外侧上行到内眦移行为内眦动脉.(2)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上行,越颧弓根至颞部皮下.(3)上颌动脉:在下颌颈深面至颞下窝,经翼内,外肌之间至翼腭窝.主要分支有脑膜中动脉,向上穿棘孔入颅腔,分前,后支,贴颅骨内面走行,分布于颅骨和硬脑膜.2.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右侧起自头臂干,左侧起自主动脉弓,
33、出胸廓上口弯向外,在锁骨与第1肋之间通过,到第1肋外缘处移行为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在颈根部,锁骨下动脉呈弓形绕过胸膜顶的前上方外行,经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续于腋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椎动脉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内侧段,是一个粗大的分支,向上行穿过第16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到脑和脊髓。胸廓内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甲状颈干甲状颈干:甲状腺,咽和食管,喉和气管以及肩部肌,脊髓及其被膜等处。肋颈干肋颈干n(1)胸肩峰动脉n(2)胸外侧动脉n(3)肩胛下动脉n(4)旋肱后动脉3.腋动脉腋动脉来自于锁骨下动脉(左起自主动脉弓,右
34、起自头臂干)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从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分支:胸上动脉第二段:被臂丛三束呈“品”字形包绕,被胸小肌覆盖。分支: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第三段: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另外,腋动脉经腋窝的深部至背阔肌的下缘移行为肱动脉。4.肱动脉 腋动脉在背阔肌下缘易名为肱动脉,在臂部伴正中神经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肱动脉上段居于正中神经内侧,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经肱二头肌腱膜深面至肘窝,在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在肘窝位置表浅,能清楚地摸到搏动,临床上常做为测血测血压时的听诊部位。压时的听诊部位。肱动脉在
35、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桡动脉在肘弯下方,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桡动脉在行程中除发分支参与肘关节网和营养前臂肌外,主要分支是: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吻合成掌前弓。拇主要动脉,分为3支,分布于拇指掌面两侧缘和示指桡侧缘。尺动脉在行程中除发分支至前臂尺侧诸肌和肘关节网外,主要分支有:骨间总动脉 分为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后动脉,分别沿前臂骨间膜前、后面下降,沿途分支至前臂肌和尺、桡骨。掌深支,穿小鱼际至掌深部,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深弓7.掌浅弓和掌深弓 掌深弓由桡动脉的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诸指肌腱的深面,平腕掌关节高度。掌
36、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指掌动脉指掌动脉(三)胸主动脉胸主动脉是在胸部的降主动脉,在第4胸椎下缘处接主动脉弓,沿脊柱下行,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的分支:(1)脏支 支气管动脉 食管支 心包支 它们分别营养肺和食管。(2)壁支 肋间后动脉(肋间动脉)(9对),走行在第311肋间隙内。肋下动脉(1对),走行在第12肋下缘。膈上动脉 有2-3支由胸主动脉下部发出,分布于膈上面的后部。壁支主要分布到胸、腹壁的肌和皮肤。第12肋间隙的肋间后动脉来源于锁骨下动脉。(四)腹主动脉腹主动脉是人体的大动脉,直接延续于发自左心室的主动脉、胸主
37、动脉,沿脊柱左侧下行,主要负责腹腔脏器和腹壁的血液供应。1、壁支。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2、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腹腔干(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3、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4、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4)腹腔干腹腔干出现于第十二胸椎下缘,发自腹主动脉,走向前下,是腹主动脉不成对的分支。腹腔干 为一粗短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向前达胰上缘,分为3条较大的分支: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3)肝总动脉肝总动脉,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后,分为肝固肝固有动脉、胃十二
38、指肠动脉、胃右动脉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三支。其中肝固有动脉:继续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胆总管左侧上行,至肝门附近分为左支、右支入肝。在肝固有动脉起始部还发出胃右动脉,经幽门上方进入胃小弯左行,与胃左动脉吻合。肝固有动脉右支在入肝门前发出胆囊动脉分部到胆囊。(5)肠系膜上动脉(1)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2)回结肠动脉(3)右结肠动脉(4)中结肠动脉n(1)左结肠动脉n(2)乙状结肠动脉n(3)直肠上动脉(6)肠系膜下动脉(五)髂总动脉1.髂内动脉1壁支(l)髂腰动脉:分布于髂骨、髂腰肌、腰方肌和脊髓等。(2)骶外侧动脉:分布于梨状肌、尾骨肌、肛提肌和骶管内诸结构。(3)臀上动脉:分布于臀
39、肌及髋关节。(4)臀下动脉:分布于邻近结构。(5)闭孔动脉:分布于邻近诸肌及髋关节。2脏支:膀胱上动脉、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脐动脉、直肠下动脉以及阴部内动脉等。骶正中动脉亦分布于盆部。2.髂外动脉 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有输尿管跨过,其外侧在男性有睾丸动、静脉及生殖股神经与之伴行,至其末段的前方有输精管越过。在女性,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有卵巢动、静脉越过,其末段的 前上方有子宫圆韧带斜向越过。髂外动脉近腹股沟韧带处发出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后者向外上方贴髂窝走行,分布于髂肌和髂骨等。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的投影:自脐左下方2cm处至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 间的连线,此线的上1/3段为髂总动
40、脉的投影;下2/3段为髂外动脉的投影。上、中1/3交界处即为骼内动脉的起点。股动脉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的部位。股动脉的体表投影:在大腿稍屈和外展外旋位置时,由腹股沟中点到内收肌结节绘一直线,该线的上2/3是股动脉的表面投影线。腘动脉 续于股动脉,位置较深,贴股骨腘面及膝关节囊后部向外斜行,至股骨髁间窝水平居膝后中部,而后垂直向下达腘肌下缘,分
41、为胫前动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脉和胫后动脉。腘动脉上部因与股骨腘面关系密切,当股骨髁上骨折时,可能伤及腘动脉。当股骨髁上骨折时,可能伤及腘动脉。胫前动脉经骨间膜上缘进入小腿前区,胫后动脉至小腿后区。)胫前动脉:在小腿前群肌之间下行,经踝关节前方移行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沿小腿后群肌浅、深两层之间下行,到内踝的后下方,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足背动脉位置表浅,在踝关节前方,接胫前动脉,在足背可摸到其搏动。足背出血时,可于内、外踝连线中点处将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处将足背动脉压向踝关节,进行压迫止动脉压向踝关节,进行压迫止血。血。体循环的静脉特点腔大壁薄,数量多;分浅、深两种,浅静脉位于皮下
42、,有独立的名称和走行,是临床上输液、输血、取血、注射和插入导管的部位;深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静脉的收集范围与伴行动脉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吻合多,浅静脉吻合成网,深静脉吻合成丛;有静脉瓣,可阻止血液逆流。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主干是上腔静脉,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心除外)的静脉血,注入右心房。()头颈部的静脉主干是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上端在颈静脉孔处与乙状窦相续,伴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颅外属支主要收集面部和颈部的部分静脉血。颈内静脉在颅外的主要属支。重要的颅外属支有面静脉。面静脉收集面部软组织的静脉血。面静脉通过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
43、相交通。面静脉在平口角以上的部分一般无静脉瓣。故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口角间的三角区(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切忌挤压,以免细菌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颈外静脉:主要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颈外静脉在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向下后行,在锁骨中点上方2-5cm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体表投影为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颈外静脉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反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因为颈外静脉与
44、颈深筋膜结合紧密,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体栓塞。锁骨下静脉是位于颈根部的短静脉干,自第1肋骨外缘由腋静脉延续而成,向内行于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与附近筋膜结合紧密,位置较固定,管腔较大,可作为静脉穿刺或长期导管输液部位。静脉穿刺部位: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之间的夹角,离顶点0.5cm的地方腋静脉是上肢静脉的主干,除收纳与腋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外,主要接受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等浅静脉的汇入。在血管神经束中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前内侧,在背阔肌下缘处由肱静脉延续而来,至第一肋骨外侧缘处向上续于锁骨下静脉。深静脉:腋静脉,由肱静脉汇合而成。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
45、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前臂桡侧肱二头肌外侧沟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注入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的尺侧-前臂尺侧肱二头肌内侧沟于臂中点注入腋静脉。肘正中静脉:于肘窝处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胸部的静脉:奇静脉:起于右腰升静脉穿膈脚入胸腔于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后壁、食管、支气管等的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椎静脉丛)。胸前部及脐以上的静脉:浅静脉胸腹壁静脉腋静脉。深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下腔静脉系主干是下腔静脉1、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腰椎体平面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2、髂总静脉:于骶髂关
46、节前方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髂内静脉:主要收集盆部的静脉,包括脏支和壁支,与同名的动脉伴行,脏支:直肠下静脉、阴部内静脉、子宫静脉等。壁支:臀上静脉、臀下静脉、闭孔静脉、骶外侧静脉等。髂外静脉:股静脉的直接延续,其属支为腹壁下静脉。下腔静脉系()下肢的静脉下肢的静脉主干是股静脉,股静脉属支分深浅两种,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主要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沿下肢内侧上行,在腹股沟韧带的下方注入股静脉。)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外侧,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注入腘静脉。肝门静脉成人的门静脉长约8cm,直径约1.5厘米,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成,收集腹盆腔内大多数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特点:起止端均为毛细血管;腔内无瓣膜。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