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相关政策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抗菌药物的滥用造就了细菌耐药。目前细菌耐药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抗菌药物管理不仅是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难题。一|、发生耐药性的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细菌耐药。医疗机构和畜牧、水产业对抗菌药物的过度、不规范使用及向环境排放是重要原因。从临床用药看,由于细菌性感染诊治的专
2、业队伍素质相对薄弱、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的执行不足和民众使用抗菌药物观念偏差(许多民众以及医务人员把抗菌药物当退烧药)等原因,临床的确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对临床细菌耐药上升负有责任。另一方面,抗菌药在畜牧业的广泛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居高不下也密切相关。目前在我国,抗菌药物在畜牧业的使用显得混乱,缺乏抗菌药在此领域使用的法规或执行力度弱;无动物使用的抗菌药种类限制,一些治疗人类感染的重要抗菌药也被用于动物,出现了“人药畜用”;缺乏抗菌药在动物促生长、预防及治疗应用中的抗菌药使用的规范。二、 后果(一) 医疗危害性因细菌耐药,医疗部门不得不用更高档药物治疗,由此可能引发新耐药菌的出现,更增加治疗成本
3、,激化医患矛盾。(二) 环境危害性各种原因排入水或土壤的抗菌药物,特别是磺胺类与喹诺酮类药物,因其特殊化学特性,可长期存在于环境中,难于降解。三、 中国卫生部门控制细菌耐药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1、 开展和扩大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相继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2、 印发相关技术规范(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现分级管理,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个级别,对高档药物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规范。(2) 出台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对感染性疾病经验治疗和病原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了进一步的规范。3、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
4、用管理4、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5、 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6、 建立完善临床药师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直接参与临床用药指导与监督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怎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咽喉肿痛,咽炎均为病毒感染所致,这类无需用抗菌药物,应使用病毒灵,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或者加以中药予治疗。 2、做到“有的放矢” 抗菌药物可以治病,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造成过敏性休克,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
5、染。 3、 新生儿、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4、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毒几乎没有作用。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占极少数。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抗菌药物可以治疗大多数由于病菌引起的疾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大剂量的使用问题会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 1、 过敏反应:长期滥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2、 肝损害:长期服用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可以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淤滞。 3、 肾损害:大多数抗菌药物均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该类抗菌药物有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尤其是第一代的头孢羟氨苄) 。4、 抗菌药物的滥用也
6、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甚至再生性溶解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 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可引发该类疾病的主要有卡那霉素,链霉素。 6、 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使体内敏感的有益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及真菌则乘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此类疾病的易感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幼儿,体弱及联合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的人群。 7、 产生耐药性:由于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使大量有害细菌的抗药性显著增加,导致一般或高效药物无法治疗,以至于近几年不断出现体内具有超级细菌的患者最终因为无药
7、可救而死亡。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抗菌药物的误区如今社会,大家对品牌的追求可谓狂热,购衣购物如此,然而在对药品的选择上很多人也喜欢追求名牌药品,”只买贵的,不选对的“针对这些不正确的购药原则,总结出以下误区,希望这些资料能够使广大消费者对抗菌药物的选择有更清晰的判断标准。 1、 抗菌药物=消炎药 抗菌药物不直接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菌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消炎镇痛药,其次抗菌药物仅适用于有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因此,由病毒引起的炎症都不宜用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可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病
8、毒性感冒,麻疹,伤风,流感等药物无效,抗菌药物只针对于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反而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3 、广谱抗菌药物优于窄普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普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能用一种抗菌药物解决的不用联合抗菌药物的方法。 4 、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物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菌药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一般因病理而选择,有些老牌的抗菌药物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不良反应较少。 5、感冒就用抗菌药物 病毒和细菌菌可以引起感冒,但是抗菌药物仅针对于由细菌所引起的感冒而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 6 、频繁的更换抗菌药物 每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均
9、有一个周期,不能当你感到自己的病情略微好转后就立即停药,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只是短暂性的恢复,这时如果停药,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参与细菌作怪而发生反弹,所以我们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1)服药之后不能马上睡。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2)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3)服前后少食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这些物质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
10、用发生改变。一些水果与抗菌药物相互反应,使抗菌药物的疗效大大下降。(4)用药吃醋要坏事。服用某些药物时必须禁忌食醋。如服用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吃醋,会使这些抗菌药物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在肾脏结晶,损坏肾小管。(5) 服药勿饮酒。酒中含有的酒精(乙醇),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服药时一定不能用酒来送服药物,在服药前后也不能饮酒。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何时服药最佳?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能够达到最佳疗效。铁剂: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服用在血中的浓度增加4倍,疗效最好。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
11、。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用药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导致脑血栓形成。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冬季感冒用药七大误区 误区一感冒药吃多会上瘾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服用麻黄碱
12、类感冒药是否也会中毒或上瘾呢?专家指出,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镇咳平喘、扩张气管和缓和鼻黏膜充血等作用。虽然麻黄是合成冰毒最主要的原料,但从麻黄碱到冰毒,还需要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形成,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会中毒或成瘾。此外,麻黄碱在单剂药物中的含量非常少,成人每次口服量一般仅为15-30毫克,每日总剂量最高为150毫克,离中毒的危险剂量还差很远,不会产生成瘾等副作用。不过,专家也提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需慎用麻黄碱类药物。误区二吃感冒药易犯困不少人觉得,每次吃了感冒药都会想睡觉,以致很多开车的人感冒了也不敢吃药。事实上,感冒药中让人犯困的只是某些
13、成分。专家指出,感冒药中让人犯困的,正是用于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抗组胺成分盐酸伪麻黄碱。因此,开车的人在选择感冒药时,要特别留意其中是否含有这种成分。误区三复方药效果更好在选择感冒药时,很多人认为针对多种症状的复方感冒药效果更佳。专家指出,吃复方感冒药有时反而会起坏作用。虽然复方制剂的功能具有多面性,但也并非没有侧重,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在成分配兑比例上也有所区别,因此患者在购买感冒药时,一定要选择对症的药品。误区四感冒只选中药很多人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小,因此感冒了一直坚持服用中药。专家表示,从药理的作用来看,在感冒的早期使用中药可能对感冒病毒的控制作用较好,但在感冒症状已经较为严重的
14、情况下,使用中药则“为时已晚”,因为中药起效时间长,此时选择对症的西药更好一些。误区五“多药齐下”见效更快有些人为了感冒好得快,干脆几种感冒药一起吃,似乎是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专家指出,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冒药可能里面会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盲目同时服用,很可能会造成剂量的增加,反而对健康不利。另外,有的人虽然只吃一种感冒药,但擅自增加剂量。专家指出,服用感冒药应该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年老体弱者最好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慢慢增加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误区六感冒就要先消炎很多病人认为感冒了就是身体有了炎症,必须服用抗菌药物。事实上,感冒后一般先会干咳1-2天,此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增加,形成多而稀的痰
15、液。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痰液则变得黏稠,呼吸道内形成积痰,干咳之后会逐渐咳浓痰。当咳嗽中带有黄浓痰时,患者可能已经感染了病菌。这个时候才是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时机。误区七早吃好得快有不少的人以为早一点吃药感冒就会早一点好,专家指出,这是错误的观念。感冒通常开始时症状轻微,两三天后最为严重,然后渐渐恢复。很多时候感冒往往是可以自愈的。专家建议,感冒初期,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可以先吃一些预防方面的感冒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秋季咳嗽服药五大误区 误区一 滥用抗菌药物咳嗽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病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咳嗽时滥用抗菌药物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促使病原
16、菌产生耐药性,当真正发生感染时,抗菌药物就有可能失去疗效。误区二 一药百治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例如川贝止咳露、强力枇杷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误区三 用药不及时很多人认为咳嗽不用治疗,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误区四 忽视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
17、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误区五 一咳就用药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病原菌的感染时,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如患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上下会存有大量痰液,这时就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会因咳嗽停止而将痰留在呼吸道内,使炎症扩散;一般应选用祛痰药,如氯化铵、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
18、规定。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也还要经常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知识宣传-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1、小儿感冒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小儿应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1)不要急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
19、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2)不要随便使用抗菌药。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菌药对病毒无效。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等。(3)下列情况可考虑合用抗菌药: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和肺炎。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如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2、儿童使用抗
20、菌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1)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菌药,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2)在确需使用抗菌药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4)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5)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菌药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女应慎用这类抗菌药。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
21、小的药物。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剂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3、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
22、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4)不宜服用避孕药。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宜采用药物避孕的方法。(5)不可滥用中药。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4、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剂量宜小不宜大 因老年
23、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肾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一般来说,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的,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品种宜少不宜多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疗程宜短不宜长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方式宜中不宜西 根据老年人代谢下降,反应迟缓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比西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治疗更安全一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