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莘光学校新初一均衡分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犇看拼音,写词语。牪yun tiodn gqn xtn x牪牪b lifn sukng xki zo牪二、选择题2犇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牪A参差(cn)翘首(qio)装模作样(m)牪B细菌(jn)魁梧(w) 扣人心弦(xin)牪C储藏(zh)允许(yn)谆谆教诲(chn)牪D享受(xing)卓(zhu)越毛遂自荐(su)三、选择题3犇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牪A人影绰绰不居一格成家立业牪B奇珍异宝难以置信流离失所牪C完璧归赵同心谐力举世闻名牪D振天动地牵肠挂肚悔人不倦四、选择题4犇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牪
2、A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牪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牪C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牪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五、选择题5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牪A考试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说了”、“帅呆了”等词语能否住考试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牪B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吿、早隔离,及时治疗患者, 这样就诃以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牪C我国有近百分之
3、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牪D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尽一功力量解决免除农村小学、初中的学杂费。六、选择题6犇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牪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牪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牪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牪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七、选择题7犇下列诗句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的是()牪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牪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八、选择题8犇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4、断魂。牪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牪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牪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牪ABCD九、选择题9犇按要求写句子。牪(1)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写一写表达“激动”的句子。牪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牪我的作文获奖了,_。(激动)牪(2)读句子,试着写一写描写人物外貌或神态的句子。牪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牪_牪(3)仿写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引用名言来说明观点。牪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
5、以等来的。牪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正如_十、选择题10犇按要求填空。牪(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面泪潸潸了。牪(2)“良药苦口利于病,_。”我们要多听别人在给我们的教诲。牪(3)“千磨万击还坚劲,_”是清代书画家郑夑的诗作竹石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_的志向。牪(4)关于夏天的诗句,我们会想到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_。”、“_,映日荷花别样红。”;辛弃疾的“_,听取蛙声一片。”牪(5)我国古代文言文中,“走”通常是_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牪(6)为了今天的考试,我一大早就出了门,来到
6、学校发现小明已经到了!真是“莫道君行早,_”。十一、选择题11犇口语交际牪星期天,乐乐计划读神话故事,可妈妈不同意。于是,乐乐给妈妈讲了读神话故事的益处,还讲述了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我能根据这一情境,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牪妈妈:乐乐,神话故事都是虚构的,没有阅读的意义。咱还是读读作文书吧。牪乐乐:_牪妈妈:没想到,读神话故事有这么多好处了。 牪乐乐:妈妈,我还能给你讲故事_呢!_牪妈妈:乐乐讲得真好!为你点赞!好好读书吧,妈妈不打扰你了。十二、选择题12犇文言文阅读。牪守株待兔牪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牪A车刚开走B奔走相告C说走了嘴13、翻译下列句子。牪(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牪_牪(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牪_14、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牪_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牪_十三、选择题13犇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牪舌尖上的浪费牪自2012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
8、民意调查。后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牪“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 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牪牪16、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牪A20岁及以下B21-30岁C31-40岁牪D41-50岁E51-60岁F60岁以上牪17、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理由:一是_;二是_。牪18、这两个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
9、牪19、联系上下文可知,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多选) ()牪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牪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十四、选择题14犇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牪母亲的“土月饼”牪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牪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牪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
10、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牪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
11、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牪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牪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牪好
12、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无比美味!牪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价格也越来越贵,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牪20、概括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几道工序。牪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锥形( )( )牪20、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下列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牪A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牪B物质匮乏年代,留下的吃月饼的记忆。牪C那时候月饼的馅料和口味。牪2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3、,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牪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牪_牪23、文章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为什么?牪_牪2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牪_十五、选择题15犇习作。牪六年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成长的道路上有悲也有喜,有苦也有甜,有苦涩的印记,也有幸福的回忆你的心中,埋藏着怎样的成长故事?想一想,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牪要求:(1)牪、内容具体,叙述完整,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牪、字数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4、一、选择题1 yun tiodn gqn xtn x牪牪b lifn sukng xki zo牪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眺、耽、袭、碎、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二、选择题2B解析:B牪【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音。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注意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认真读准选项中每个字音。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答案牪A项,参差(cn)参差(cn),装模作样(m)装模作样(m
15、)。牪B项,读音正确。牪C项,储藏(zh)储藏(ch),谆谆教诲(chn)谆谆教诲(zhn)。牪D项,卓(zhu)越卓(zhu)越。三、选择题3B解析:B牪【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牪A“不居一格”应改为:不拘一格。牪C“同心谐力”应改为:同心协力。牪D“振天动地”应改为:震天动地;“悔人不倦”应改为:诲人不倦。四、选择题4A解析:A牪【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牪A无修辞手法。牪B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除夕这件事情比作人。牪C比喻,把火箭比作苍龙。牪D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五、选择题5B解析:B牪【详解】考查病句辨析。牪A表意不明。否定指代不明。牪C“近”“左右”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16、牪D搭配不当。改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尽一功力量解决免除农村小学、初中的学杂费问题。六、选择题6B解析:B牪【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牪A 有误。“李白,杜甫,白居易”要并列词语,应把逗号改为顿号。牪B 无误。牪C 有误。这是陈述句,后面应用句号。牪D有误。感叹号应放在后引号前面。七、选择题7A解析:A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牪本题中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的是A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牪B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牪C项:“野
17、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牪D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八、选择题8A解析:A牪【详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掌握诗句描写的时间。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牪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8月)牪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牪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7月)牪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月)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1月)牪故答案为A九、选择题9 我高兴得走路都飞起来了。 他黑黝黝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司马
18、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牪【详解】(1)此题考查词语造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牪(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此题要求仿写人物外貌或神态的句子。牪(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引用了名言名句来表达观点,再注意句子结构。根据语境我们可以选择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19、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十、选择题10 从我手中溜去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忠言逆耳利于行 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韧刚劲,不屈不挠 树阴照水爱晴柔 接天莲叶无穷碧 稻花香里说丰年 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更有早行人牪【详解】(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牪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
20、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牪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牪(2)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识记。牪“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牪(3)本题出自清朝诗人郑燮竹石
21、,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牪(4)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牪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牪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牪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牪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牪全诗:毕
22、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牪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牪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牪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牪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
23、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牪(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牪“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跑”。牪走马观花:走,骑。观,看。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牪(6)本题考查对谚语俗语的理解能力。牪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十一、选择题11 读神话故事可以增加想象力,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风俗等。 精卫填海 精卫原来是炎帝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被淹死了。她变成了
24、精卫鸟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来回答,要阐述读神话故事的益处,以及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以及主要内容。如:读神话故事可以增加想象力,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风俗等。精卫填海也是神话故事,它主要讲了精卫原来是炎帝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被淹死了。她变成了精卫鸟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十二、选择题12B解析:12、B13、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子没再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14、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15、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
25、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牪【分析】译文:牪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1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和分析,在本题中,“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是跑,所以意思相同的是“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要结合重点字词进行整句话的翻译即可。可结合译文进行分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
26、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1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十三、选择题13A解析:牪16、A牪17、 4150岁 打包比例最高 浪费情况最低牪18、列数字、引用牪19、AB牪【分析】牪16、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根据图表打包比例的信息”,即只看“打包比例”图表即可。牪观察根据图表可知,20岁及以下年段打包比例最少,故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20岁
27、及以下。牪17、此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综合分析两个图表,不要只看一个。牪结合调查图数据理解,从41-50岁打包比例58.7%,浪费比例为10.3%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比例最低。牪18、此题考查学生说明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牪结合“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知,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牪结合“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等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牪结合图表,可知,
28、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牪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牪结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可知,应填入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相关的名言。牪A项,“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意思是:天地孕育万物都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因此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滥用自然界的资源。该项符合文意。牪B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意思是:取用资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该项符合文意。牪C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为: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
29、中鸟儿的习性。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牪D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可知,该项不符合文意。十四、选择题14B解析:牪20、 磨成面粉 裹馅料 打模 蒸烤牪20、B牪22、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忽明忽暗的火焰拟人化,语言生动形象,衬托了作者高兴、期待的心情。牪23、用单位发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和母亲做的“土月饼”作对比,突出母亲做的月饼好吃,表达出对母亲做“土月饼”的怀念,并通过写小时候吃月饼的往事,引出下文母亲为“我”做月饼的情景。牪24、首尾呼应,
30、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牪【分析】牪20、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牪结合“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可以看出。牪20、考查对
31、文章的理解。牪结合“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可以看出。牪22、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牪“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来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火焰拟人化,表现了作者的期待。牪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牪2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牪结合“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和“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来看两者形成对比,引出母亲做月饼的情
32、景。牪2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牪结合“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和“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体现了对“土月饼”的怀念,点明中心并首尾呼应。十五、选择题15范文:牪成长牪我通过了选拔,将代表南京市少儿羽毛球队参加今年在常州举办的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能参加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太让我兴奋了。我终于理解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付出总有回报。二年级刚开学,爸爸妈解析:范文:牪成长牪我通过了选拔,将代表南京市少儿羽毛球队参加今年在常州举办的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能参加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太让我兴奋了。我终于理解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付出总有回报。二年级刚开学,
33、爸爸妈妈商量后,把我送进了县体校羽毛球队。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在放学后进行两个多小时的训练,寒暑假则在每天下午,训练时间更长。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空闲时间少多了。晚上,完成作业的同学可能会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这时的我做完作业就得直奔球馆,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挥拍扣杀。一般过完暑假再回学校,有同学长得很胖,或者戴上了眼镜,这时的我因为坚持训练显得挺拔灵活。牪三年多的训练中,一千多个日子里,妈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陪着我,照顾我,除了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心理。大概是三年级时,有一段时间,一同训练的队员已经熟练掌握跳双飞的技巧,我还不会跳。当时我想妈妈一定很着急,可能会批评我。谁知妈妈说,“
34、批评你,也不能让你掌握诀窍,我们一起想办法吧,其他队员能学会,你也能!这样吧,我们今天试着跳一个,明天呢再增加一个,后天再增加一个,我们先把能连续跳三个作为目标吧!”几天后,我真的能连续跳三个了,我们又把连续跳五个、十个作为目标。不到一个月,我就赶上了大家,一口气跳上五十个,六十个都没问题。从那以后我有点明白了,大目标可以分成很多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别以为我妈妈总是这么温和,有时她也是很暴躁的。训练时,教练会安排队内比赛,在比分落后情况下,我会产生的念头,然后输掉比赛。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妈妈就显得怒不可遏,不听我任何的辩解,会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她告诫我,输球没关系,不能输人,人要有拼搏的精
35、神。慢慢地,我克服了自己在球场上的懦弱。但是,即便肯拼,也不是一定就会赢。这时,妈妈又说,想要赢球,就要靠实力,球场上的实力就是你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要靠平时的训练质量。牪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南京市的选拔赛,通过艰苦的比赛,终于被选为省运会的参赛队员。妈妈笑着对我说,“小伙子,心里要有目标哦,这样才会有动力!”我要对妈妈说:我有目标,还有你教给我的实现目标的方法。谢谢你,妈妈!牪【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牪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讲一个自己的成长故事。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悲也有喜,有苦也有甜,有苦涩的印记,也有幸福的回忆。面对喜与甜你是如何对待的。面对悲与苦你又是如何克服的。你认为成长过程中最需.要什么。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去说明。这是篇写事的作文,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牪开头:开篇点题,点出是什么故事。牪中间:重点写,写清楚故事的经过,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牪结尾: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