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结果规划贷款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湖南省农委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35目 录第1章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1.2.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11.2.2农产品价值链开发21.2.3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31.2.4项目管理能力建设41.3项目总投资及来源41.4项目建设期51.5项目执行机构5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52.1.1项目建设背景52.1.2项目建设的意义52.1.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62.2项目创新82.2.1项目建设理念创新82.2.2项目建设技
2、术路径创新82.2.3项目融资机制创新82.3项目的效果及示范作用82.3.1项目预期效果82.3.2项目示范作用8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内容、规模及方案93.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93.1.1国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93.1.2项目区农民有热切期望93.1.3有成熟技术与人才队伍,劳力充足93.2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103.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方案113.4.1项目建设名称113.4.2项目建设目标113.4.3项目建设地点113.4.4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23.4.4.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123.4.4.2农产品价值链开发143.4.4.3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153.4.4.4项目管理能
3、力建设163. 5项目主要技术路线163.6项目总投资及来源163.4.8产品方案183.4.9建设期限183.4.10技术保障措施18第4章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224.1投资估算224.1.1基本建设投资224.1.2建设期利息和承诺费224.1.3流动资金估算224.2国内配套资金234.3贷款规模及用途24第5章 项目业主简况及实施组织安排245.1项目业主简要情况245.1.1项目农户245.1.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5.3项目准备、实施组织安排275.3.1项目领导小组275.3.2项目管理联合办公室285.3.3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28第6章偿还及担保责任286.1贷款及贷款偿还286
4、.2项目贷款转贷、担保方式和还款责任286.2.1贷款转贷、担保方式286.2.2还款责任286.3项目专用账户及管理29第7章 项目效益297.1经济效益297.2社会效益297.3生态效益30第8章项目风险308.1组织管理风险308.2投资风险318.3技术风险318.4自然风险318.5政策风险318.6对项目受益者的风险328.7农村发展的宏观经济支持能力不足的风险328.8项目风险应对措施32第1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结果规划贷款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1.2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结果规划贷款与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结合起来
5、,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在每个试点项目县内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形成特色品牌种养产业,组织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加工,市场化经营体系,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持续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价值链开发,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和项目管理能力建设。1.2.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1)目的主要针对项目区内特色种养业生产灌溉设施、道路作业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状况,加以改造、配套和完善,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经营的需要,提升特色种养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2
6、)建设内容A、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针对当前我省水稻种植基地在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灌溉和生产作业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生产规模偏小等现象,实施农田灌排系统和农田机械化耕作道路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水稻种植基地生产经营水平,达到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农户增加收入,逐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要求。项目计划扶持80个水稻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水稻种植规模达到80万亩,投资30061.4 万元。B、特种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特色养殖主要以特色水产养殖,特色肉食动物养殖为主。项目根据目前我省特色养殖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饲养基础设施系统欠规范,养殖
7、器具需改进,生产能力有待加强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项目拟对特色养殖饲养系统等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以达到养殖生产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发展潜力凸现,农户收入增加目的。项目计划对51个特种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规模养殖规模达到2.4万亩,投资19311.2 万元。C、特色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特色种植主要以地方特色水果,特色地道中药材和地方特色蔬菜为主。项目主要针对我省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滞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园地生产机耕作业道路差而不全,生产劳动强度大,耕作机具落后,生产规模待加强等问题,项目拟对特色种植生产基地加强灌溉系统和
8、园地机耕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增强生产基地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农户收入。项目计划对48个特色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达到25.55万亩,投资11739.3万元。1.2.2农产品价值链开发(1)目的主要根据项目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产品加工包装设施相对落后,产品仓贮物流设施有待改善的状况,项目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仓贮设备建设,使特色农产品通过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仓贮物流,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价值,增加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附加值。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项目区72个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9个特种养殖生产基地和41
9、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的加工生产,产品包装,仓贮物流设备得到完善和提高。(2)建设内容A、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加工。项目通过对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农耕机具和加工仓贮能力建设,使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产品适应当前市场营销发展趋的需要。项目计划对79个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2607台套产品加工包装设备,产品贮藏库14400平方米。投资16452.0万元。B、特色种植生产加工。项目拟对特色种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加工、包装、仓贮设备进行投入,增强特色种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达到产品增产增收的目的。项目计划对39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配置投入192辆产品运输车,建设产品烘干生产线117条,产品精
10、加工包装生产线48条,建设19200平方米产品存贮仓库,投资1755.0 万元。C、特种养殖生产加工物流基本设备。项目通过对特色农产品养殖生产基地的产品运输、保鲜保活设备器具购置投入,增强特色养殖产品市场营销价格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特色养殖生产基地健康发展。项目计划对项目区内燃41个特色养殖基地配置240辆特色养殖产品销售运输车,240台套车载产品箱和240套保质保鲜产品器具。投资 3672.0 万元。1.2.3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1)目的主要针对项目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及产品销售进行加强和支持,通过对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减少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产品销售成本,利用销售网点和网
11、络平台使产品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互信关系,提升产品信誉度,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经营水平,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型经营主体在新品种引进示范、合作社规章制度建立、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合作社社员种养科学技术提升方面提供支持。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网站建设达到179个,销售网点4296个,并建成179个特色农产品手机网络销售平台,使我省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网络水平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建设内容A、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与冷链物流建设。主要针对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社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活、产品不优的状况,通过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技术
12、、装备支持,打造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路子,然后带动产业种养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主要支持优质稻米生产、特色种植生产、特色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生产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建设相应的冷链物流系统,提供产品储藏设施。项目拟发展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80个;特色产业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基地 51 个;特色养殖家庭农场48个,投入资金 9680.0 万元。B、电子商务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平台,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
13、服务,支持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进行物联网。拟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中17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销售市场网络平台建设,包括产品销售点,市场销售信息网站,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软件开发等,拟建设农产品商务平台179个,投资3920.1 万元。C、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建设,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产品基地经营体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投资39308.4 万元。1.2.4项目管理能力建设(1)项目监测与评价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级项目管理部们培训,聘请国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咨询服务,提高项目的执行能力和
14、项目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A、国内外专家咨询服务。项目拟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800人天,为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投资426 万元。B、项目管理培训。项目拟通过涵盖所有项目市(州)、县(市、区)、执行机构进行项目管理能力培训,项目拟计划项目管理国外培训360人天,国内培训60007人天,项目投资 966.0 万元。(2)项目管理能力建设。本项目管理能力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机构办公设备的购置,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项目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进行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支付、采购、报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等,项目投资 2612.2 万元。1.3项目总投资及来源该项目总投资186029.4万元,其中
15、: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工程21879.0万元,农产品价值链开发工程21879.0万元,农业发展与市场连接工程65862.9万元,项目技术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3578.2 万元,建设期利息、先征费21403.0 万元,预备费12194.6 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32.9% 和11.8%、35.4%、1.9%、11.5%、6.6%。资金来源:申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5000万美元(美元与人民币兑换汇率按16.2计算,折合人民币 9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 50% 国内配套 93029.4 万元,占总投资的50% ,主要为国内项目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1.4项目建设期项目拟自2018年7月1日开始实施
16、,2023年6月30日结束。1.5项目执行机构根据项目性质和工作基础,项目执行单位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和长沙县、湘潭县、华容县、赫山区、涟源县、桃源县、冷水滩区、靖州县、隆回县、衡山县、龙山县、泸溪县12个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1.1项目建设背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随着改革重心转移到城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社会保障水平不均衡,使得农民在社会分层中成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经济建设的深入开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朝着规
17、范化方向发展,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全面发展进步的瓶颈。“从当前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享受当代发展成果的过程来说,农村无疑要发展。目前几亿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能否吃饱穿暖,而是如何切实增加收入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因此,扫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的障碍,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如何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14日,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和湖南省财政厅联合下达了“关于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2.1
18、.2项目建设的意义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条件大幅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形势。特别是粮食“十一连增”,且连续4年超11000亿斤,提前近10年完成了国务院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目标;农民收入“十一连快”,且增幅连续5年跑赢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不仅1998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近12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得以阻断,而且创造了1984年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次连续3年(1995、1996、1997)以上缩小的历史。成绩令人欣喜,但也
19、必须看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从农业资源看,不仅空间潜力极为有限,而且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稳定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威胁;从农民收入看,在家庭经营受成本抬升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收益有限、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性收入增幅明显趋缓、转移性收入总量小增量少等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临极大挑战;从农村社会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严重流失,并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及
20、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产业融合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已风起云涌,正在带动社会经济系统日益广泛、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边界为了适应增长而日渐模糊或消失,全世界已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产业在不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从国内看,
21、在新常态新要求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空前加快。一些企业以互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为突出代表实现快速崛起,吸引了国人乃至世界的目光。当前,在产业融合理念的先导性作用下,“互联网+”、“创客”、“众筹”等新概念迭出,其背后如影随形的无不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产业形态和巨大而活跃的产业发展空间。具体到第一产业而言,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在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上步伐有所加快,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产业融合度不够,不仅在生产环节竞争力严重不足,而且在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在食用油加工领域,以打通全产业链作为最大经营之道的新加坡食用油加工企
22、业益海嘉里,进军我国后已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40%左右的份额,大豆压榨能力占国内产能之首,并且在国内调和油市场价格上发挥着风向标作用,掌控着很大的话语权。在畜产品加工领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顺应形势、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通过借势发展增强竞争力。2.1.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农村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文件,要求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
23、“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我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突出贡献,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
24、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
25、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2015年12月24日湖南省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联合下达了关于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562号文件,明确提出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农业综合园区为支撑,推动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
26、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探索建立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让农民不仅从农业增收中获得收益,而且要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初步确定10县(市)为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并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正是基于国家的政策和湖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和我省“十三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经反复研究提出来的,与国家、行业和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长期发展规划是完全一致的。2.2项目创新2.2.1项目建设理念创新以本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农业综合园区为支撑,推动本地优
27、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建立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让农民不仅从农业增收中获得收益,而且要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这是近期中央提出的农村发展的新理念。2.2.2项目建设技术路径创新本项目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农村为依托,以打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以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为途经,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突出支持优势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
28、点领域和环节,推动农业相关产业联动聚集、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产、加、销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技术路线是创新的。 2.2.3项目融资机制创新本项目在省政府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的基础上,再申请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注重结果导向,项目本身有清晰完整的结果指标体系;贷款资金与国内预算资金结合使用,既注重项目单位管理能力建设,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国际金融组织资金使用得当及国际金融组织相关政策落实。这种融资方式和管理机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2.3项目的效果及示范作用2.3.1项目预期效果本项目实施后,全省将建成有80个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优质水稻种植规模80万亩,年产优质稻谷52万吨,特色
29、养殖基地48个,每年将提供特色水产肉食2.64万吨,特色种植基地51个,每年将提供地方特色水果、蔬菜和道地中药材 25.5万 吨,项目区农村增加经济效益子24.05 亿多元。同时为市场提供了品种多样,质量优异的农产品,为调整人们的膳食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3.2项目示范作用一是通过项目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工程建设,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项目农户收得到增加,使周围非项目区的地方政府和农民直接感受到项目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从事适应市场需要特
30、色农产品种养业生产活动。二是为项目所在市(州)县提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提供示范样板,从而大大推进项目所在地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的进程。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后,可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进程,为全国大范围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示范。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内容、规模及方案3.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3.1.1国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方向。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一二
31、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它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迎来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势头,2016年省财政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选择了10个县市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投入资金1亿元,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3.1.2项目区农民有热切期望湖南是我国水稻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业大省,大多数农民及种植专业户以种植水稻、特种养殖和特种种植为主。近年来,由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加工设备落后,产品贮存设施不完善,市场销渠道欠畅通,造成
32、市场上湖南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况,对湖南乃至整个南方种养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遭受严重挫折,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效益下降,种养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民反映强烈。本项目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快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项目区当地农民传统的种养习惯和迫切愿望。3.1.3有成熟技术与人才队伍,劳力充足湖南拥有雄厚的农业技术人才优势,现有农业科研机构66个,农业大专院校23所,农业科研教学人员5000多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766个,农业科技人员25000多人。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我省已获得了较成熟的水稻种植、特色养殖
33、和特色种植农产品技术,如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特色肉食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水果、蔬菜、中药材丰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等技术,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正以每年百万亩的速度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效果。另外,几十年来,我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利用外资,造就了一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实施的技术人才力量有保证,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实施的技术需要。我省现有农业从业劳动力2877.6万人,按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0.2公顷计算,可剩余劳动力921万人,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3.2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1)培
34、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难度较大。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做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文章。为此,明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向,注意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是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复杂性强,跨界融合的主导特征显著,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贯穿其中。现以普通农户为代表的传统经营主体不适应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难以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需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目前我省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
35、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理念相对淡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分工协作力度不够,特色农产品优势互补性没有得到发挥,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特色农产品由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消费导向力度欠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是市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创新是先导。新世纪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对农产品加工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占农产品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市场对农
36、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迅速分化,市场细分、市场分层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趋势,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日益成为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的重点;小众化或特色化的土特农产品消费日益受到中高收入消费者的青睐。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市场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其产品功能之外,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并带动与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的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技教育等消费需求扩张;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也在迅速凸显。目前我省特色农产品由生产导
37、向转向消费导向力度相对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效。(3)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有二三产业作为与农业融合的对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还在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丰富农业农村发展的内涵,增加农村就业增收机会,为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创造条件,引导适宜农村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带动城乡协同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等涉农工业和服务业快速融合,深刻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我省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建
38、设相对滞后,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3.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方案3.4.1项目建设名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3.4.2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为导向,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为基础,以农产品价值链条开发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为支撑,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动项目区内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和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探索建立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39、和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销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3.4.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县(市、区)选择标准(1)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较高;(2)政府同意由地方财政统借统还,并且财政还贷信用好,项目配套能力强;(3)湖南现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4)优质水稻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发展较集中地区优先考虑;(5)适当照顾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与类型,重点考虑水稻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发展初具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集中发展地区和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40、,初步选定长沙县、湘潭县、华容县、赫山区、涟源县、桃源县、冷水滩区、靖州县、隆回县、衡山县、龙山县和泸溪县12个县(市、区)项目区。3.4.4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结果规划贷款与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结合起来,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在每个试点项目县内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形成特色品牌种养产业,组织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加工,市场化经营体系,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持续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价值链开发,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和
41、项目管理能力建设。3.4.4.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1)目的主要针对项目区内特色种养业生产灌溉设施、道路作业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状况,加以改造、配套和完善,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经营的需要,提升特色种养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2)建设内容A、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针对当前我省水稻种植基地在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灌溉和生产作业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生产规模偏小等现象,实施农田灌排系统和农田机械化耕作道路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水稻种植基地生产经营水平,达到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农户增加收入,逐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要求。项目计划扶持80个水稻种植基地(
42、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水稻种植规模达到80万亩,投资30061.4 万元。B、特种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特色养殖主要以特色水产养殖,特色肉食动物养殖为主。项目根据目前我省特色养殖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饲养基础设施系统欠规范,养殖器具需改进,生产能力有待加强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项目拟对特色养殖饲养系统等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以达到养殖生产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发展潜力凸现,农户收入增加目的。项目计划对51个特种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规模养殖规模达到2.4万亩,投资11739.3 万元。C、特色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特色种植主要以
43、地方特色水果,特色地道中药材和地方特色蔬菜为主。项目主要针对我省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滞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园地生产机耕作业道路差而不全,生产劳动强度大,耕作机具落后,生产规模待加强等问题,项目拟对特色种植生产基地加强灌溉系统和园地机耕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增强生产基地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农户收入。项目计划对48个特色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达到25.55万亩,投资19311.2 万元。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结果规划贷款与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结合起来,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
44、家庭农场等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产业融合的合适路径。在每个试点项目县内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形成特色品牌种养产业,组织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加工,市场化经营体系,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持续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值链延伸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和项目管理能力建设。(1)目的主要针对项目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及产品销售进行加强和支持,通过对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减少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产品销售成本,利用销售网点和网络平台使产品与消费者建立长期互信关系,提升产品信誉度,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经营水平,增强特色农产品
45、市场竞争力,同时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载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型经营主体在新品种引进示范、合作社规章制度建立、合作社经营管理培训、合作社社员种养科学技术提升方面提供支持。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售网站建设达到179个,销售网点4296个,并建成179个特色农产品手机网络销售平台,使我省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网络水平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建设内容A、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与冷链物流建设。主要针对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社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活、产品不优的状况,通过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技术、装备支持,打造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路子,然后带动
46、产业种养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主要支持优质稻米生产、特色种植生产、特色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生产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建设相应的冷链物流系统,提供产品储藏设施。项目拟发展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80个;特色产业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基地 51 个;特色养殖家庭农场48个,投入资金 9680.0 万元。B、电子商务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平台,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支持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进行物联网。拟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中17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
47、销售市场网络平台建设,包括产品销售点,市场销售信息网站,手机微信销售平台软件开发等,拟建电子商务平台179个,投资3920.1 万元。C、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建设,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产品基地经营体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投资39308.4 万元。3.4.4.2农产品价值链开发(1)目的主要根据项目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产品加工包装设施相对落后,产品仓贮物流设施有待改善的状况,拟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仓贮设备建设,使特色农产品通过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仓贮物流,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价值,增加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副加值。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项目区72个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9个特种养殖生产基地和41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的加工生产,产品包装,仓贮物流设备得到完善和提高(2)建设内容A、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加工。项目通过对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农耕机具和加工仓贮能力建设,使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产品适应当前市场营销发展趋的需要。项目计划对79个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2607台套产品加工包装设备,产品贮藏库14400平方米。投资16452.0万元。B、特色种植生产加工。项目拟对特色种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加工、包装、仓贮设备进行投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