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喜忧参半价格联盟 前不久,国内9家主要彩电企业在深圳共同举行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成立彩电最低限价的价格联盟,此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了解消费者基于此事对价格联盟的看法,日前,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591位城市常住户口居民,进行了问卷式面访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关注价格联盟对于今年6月份,国内9家主要彩电企业召开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这类事情,近2/3的消费者表示关心(表2)。其中,59.1%的消费者表示,是把价格联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关心的;40.9%的消费者则是对由价格联盟引起的价格动向更为关心(表3)。肯定、否定
2、态度各半那么,经历了这么多次价格联盟的消费者们,对价格联盟究竟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调查结果竟是:肯定、否定态度各半。45%的消费者对价格联盟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且通过价格联盟既可以保持企业成本尽量低,也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地,44.1%的消费者对价格联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则、损害其它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不正当竞争或者价格垄断行为(表5)。反对态度者宣称,无论是彩电、还是汽车、航空、服装、钢材等企业,在过去很多年中都已经通过价格等因素获得了相当大利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还要单纯地依靠价格杠杆,不仅脱离供大于
3、求的实际情况、脱离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向,而且也不符合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的国际潮流。这部分消费者进一步指出,由彩电价格联盟在管理部门和舆论界所遭遇的不良评价、联盟企业内部的分离不合、以及在商场和消费者中遭到的冷遇,都证明了价格联盟不符合潮流、不符合发展。违法与否评论不一进一步地,消费者对价格联盟是否违法的评论也不相同。调查中,28.7%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联盟是违法的,违反了价格法和反不正常竞争法;43.6%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联盟并不违法,只不过是企业行为而已;也有27.7%的消费者表示不好说,要等发展后再看(表6)。我们现在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但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因而不论是政
4、府部门,还是企业、消费者,都要注意法律意识,在法律制度下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表1:听说过哪些行业搞价格联盟?彩电49.3%空调37.7%汽车34.6%机票29.4%服装10%钢材5.2%奶制品2.4%其它3.3%表2:对召开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这类事情关心吗?关心62.1%不关心32.7%表3:如果关心,主要关心什么?观察经济现象59.1%注意价格动向40.9%表4:如果不关心,主要因为什么?更在意品质、功能、技术、服务等61.5%价格联盟离自己很远24.1%表5:价格联盟是怎样一种社会现象?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正常现象45%保护落后、不利竞争的倒退现象44.1%不清楚10.9%表6:价格联盟违法
5、吗?违法28.7%不违法43.6%不好说27.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家用汽车消费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想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同一年前进行的同样调查相比,几乎增长了近一半。今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购车愿望的居民占52.6%,而一年前调查时仅占8.3%,增加了44.5%;没有购车愿望的居民比例40.6%,比一年前调查时的比例降低了26.9%;拿不定主意的居民比例6.8%,比一年前调查时的比例降低了17.4%(表1)。有购车愿望居民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和准备在近期及加入WTO两年内购买轿车居民的增加,反映了今年我国经济的强劲回升,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居民消费
6、结构短期显著变化和升级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加入WTO对居民轿车即期消费的促进。与此同时,另外两项调查内容,即什么价位的轿车适合家庭用和促进家用轿车消费的条件,时隔一年,却没有多大变化。在促进家用轿车的消费条件方面,同去年一样,收入大幅提高、车价大幅下降、交通状况改善、各项手续简化、保险理陪放心、服务令人满意等几项仍然居于前列,位次也没有变化。可见,促进轿车消费最基本的两个条件仍然是收入和价格。只有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包括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广大居民具有轿车的实际购买力,使轿车消费在居民收入达到一定阶段迅速扩大的规律得以显现,与此相联系,只有大幅度降低轿车价格,才能适应居民的收入状况,迎接加入WTO后
7、与国际轿车价格接轨的现实和严峻挑战,推动厂商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表4)表1:有没有购买新轿车的愿望?本次调查一年前调查有52.6%8.3%没有40.6%67.5%不好说6.8%24.2%表2:何时把购车愿望变成现实?本次调查一年前调查近期11.3%1.3%入世两年及以后67.5%84.3%表3:什么价位的轿车适合家庭用?本次调查一年前调查10万元内80.4%79.3%1020万元内18%18.7%表4:促进家用轿车消费的条件:本次调查一年前调查收入大幅提高41.9%41.5%交通状况改善6.6%7.9%各项手续简化2.9%3.4%保险理陪放心2.9%3.1%服务令人满意NextPage2.4
8、%2.2%其它21.6%19.1% 200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
9、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
10、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
11、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nbsNextPagep;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
12、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
13、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9 / 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