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文化 张瑞美 王亚杰 袁建军 等 关于新时代水利遗产保护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水利发展研究 ():():关于新时代水利遗产保护管理的认识与思考张瑞美 王亚杰 袁建军 杨 钢(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摘要: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精髓 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 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璀璨夺目的水利遗产资源 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水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治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切实加强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
2、用 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键词:水利遗产 水文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瑞美()女 正高级工程师 博士水利发展研究第 卷 年第 期 水利遗产的内涵传承、弘扬和发展水利遗产、开展水利遗产保护与管理研究 首要问题是科学界定水利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 关于水利遗产的概念与内涵学界尚未有统一界定 专家学者从遗产分类的不同的角度 提出了各自的理解总结水利遗产概念的不同表述和分类方法 本研究认为 水利遗产应体现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和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念 同时应具有重大
3、保护与利用意义 一是在中华文明史 特别是在水利发展史上 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精神文化传承等具有重大意义或产生重要影响 对当时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力、较高的历史价值或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二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蕴含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景观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制度和技术 在其所处历史时期较为先进宏大 具有独特性、代表性或唯一性 在推动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水利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具备良好的保护或利用基础 当地政府或者有关管理单位具有较强的保护传承意识 制定并实施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且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四是面临自然灾害、气候变化、
4、工程建设、人为破坏等因素 存在消亡危险 亟需抢救性保护的基于上述考虑 本研究认为 水利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长期治水、管水、护水、节水、赏水过程中 特别是在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水文化系统遗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水利遗产必须依托水利工程 是一个集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于一体的复合系统 而不是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类遗产 物质要素以水利工程为主体 包括水利工程本体、附属设施、周边环境以及附属于工程的相关文献、档案等 非物质要素包括与工程有直接或实质联系的治水理念、人文精神、价值
5、观念、传统治水工艺、传统水事活动及宗教节庆、传统习俗、知识技艺等水利遗产的属性与特征 水利遗产的属性水利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项细分独立类型 既具有文化遗 产 的 共 性 又 具 有 自 身 的 特性水利遗产具有文化遗产的一般属性:()历史性 人类自古以来就逐水而居 在漫长的与水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量历史悠久的水利遗产()多样性 根据水利遗产的实体结构划分 单体工程和综合性工程并存 既有单体工程 又有多个工程组成的综合性工程 种类样式多()艺术性 水利遗产内涵丰富 蕴含着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研究、生态环保等诸多价值 独特的魅力使之成为文化领域中的艺术珍品()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 受不同地
6、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以及流域水系发展等的影响 水利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流域性特征()不可再生性 水利遗产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形成 是对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 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文明 一旦破坏 难以复制再生水利遗产又有与其他类型遗产不同的特殊属性:()涉水性 涉水性是水利遗产最基本的特点 水的自然属性是水利遗产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这一基础和前提 水利遗产也就无从产生()在用性 由于部分水利遗产自身具有的防洪或灌溉等功能 在某一段时期内 这些水利遗产还处于运行、使用状态()水利专业性 水利遗产保护除需要一般文物保护的要求与技术外 还要从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角度 采取特殊
7、的技术和手段 因此 体现出较强的水利专业性 水利遗产的特征()治水特征 水利遗产在历史上或至今发挥了重要的水利功能 在除害兴利过程中体现出重要的治水特征 如防洪系统的稳定性、灌溉系统的保障性、复合水利系统的多功能性等()民生特征 水利遗产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众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体现出重要的民生特征 如最广泛的利民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的匹配性、生产生活的坚实保障性等水文化 ()文化特征 水利遗产必须具有经得起科学考证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脉络 从文化传播传承的角度 水利遗产蕴含了丰富的治水理念、价值观念
8、、人文精神等内涵要义 体现出重要的文化特征 如鲜明的时代性、明显的地域性、突出的民族融合性等()独特特征 与国内外相同或类似的工程比较 水利遗产在工程建设、治水理念、规划设计、技术技艺、管理制度、生态景观、文化特色等方面具有唯一性、原创性、标志性和代表性等独特特征水利遗产的功能价值分析水利遗产是水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和表现形式 是人类治水文明的深刻体现和突出代表 是历史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 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 除害兴利功能与价值水利遗产是重要的水利工程 历史时期甚至当前 在防洪、排涝、灌溉、漕运、引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彰显出重要的除害兴利功能 遗产作为除水害兴水利的典范之作 对延续至今或业已消
9、逝的某种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工艺、景观设计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能够提供独特和特殊的见证 如京杭大运河的南段至今仍是重要水运通道 西湖仍然发挥着区域防洪排涝的重要功能秦国时期开凿的灵渠 连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为收服岭南奠定了基础 兴业惠民功能与价值结合遗产地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比较优势 遗产在促进区域、地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健康水平及人口素质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以及水利事业发展等人类文明进步方面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 文化的市场属性
10、、产业属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各地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带动引领一些影视作品、文化动漫产品的开发 文化园(街)区的打造 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 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这其中水利遗产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治国安邦功能与价值水利遗产是人类水事活动中的遗存物 是人类治水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重要的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不仅具有除害兴利功能 在促进社会发展甚至改变人类的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有的还承担并兼有通航、漕运、军事等功能 特定历史时期的水利遗产在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国家统一、维护边疆稳固、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某一历史时期
11、的重要治水事件、治水人物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军事、文化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生态景观功能与价值水利遗产具有生态维护、环境提升等方面的生态价值 对河流湖泊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与改善作用 还能与水体及周边环境形成景观体系 具有提升景观观赏性等作用 水利遗产往往能够诠释生态理念 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生态景观功能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周边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形成、改变、发展、提升等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以及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二是在水土资源涵养、景观塑造、生态环境改善、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价值 艺术鉴赏功能与价值艺
12、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产生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也包括水事活动 水利遗产中有许多艺术成果 有的甚至可以称为艺术珍品与瑰宝 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造型设计、材料选用、色彩装饰、风格格调等建筑艺术上的创意表现手法和艺术水准 附属的碑刻、雕刻、壁画及其他固定的装饰、陈设品、衍生品等文物古迹的历史艺术特征和造型艺术等 水利遗产在大众审美、艺术鉴赏、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例如 运河两岸的街巷弄堂大多沿河而筑 形成了一条条水巷街道 房屋多为骑楼和木楼瓦屋 古桥数量众多 造型精美 船只、码头、茶楼、河埠、仓库林立 评话、弹词以及水上的“渔歌唱晚”等民间曲艺盛行 即是遗产艺术鉴赏功能与
13、价值的重要体现 创新创造功能与价值水利遗产充分展示了古代社会较高的科技水平 体现了古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江河湖泊水利发展研究第 卷 年第 期 的认知和创新 例如 大运河工程利用河道自然弯道引力 解决了引水、泄洪和排沙的统一性问题具有 多年历史的四川省夹江县东风堰无坝引水 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 充分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设计上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古代取水工具利用自然水流冲刷力带动水车运转提水 用于饮水、灌溉等 无不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追求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智慧和创造对当代的治水仍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传承永续功能与价值不同的历史时代、地域和民族呈现出不同文化 作为历史的见证
14、水利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功能 一定程度上 水利遗产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 一方面 水事活动可以体现所处时代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水平 另一方面 通过人与水的协调关系可以透视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 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 融合和集聚了中华儿女优秀的劳动创造和文化成果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文学故事中也含有大量的水事历史题材 是水利遗产的重要内容“治国者必先治水”治水理念经提炼后可以形成为治国理念甚至可以上升为哲学思想 并对宗教信仰、道德文化、人生哲理产生深刻影响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开展水利遗产全面调查并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在以
15、往部分区域水利遗产调查的基础上 全面组织编制水利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制定“水利遗产调查认定规范导则”建议在“十四五”期间用 年的时间 在水利部统一组织下 上下结合 分流域、各省或片区有序开展水利遗产调查收集、统计和分析水文化遗产有关信息 摸清家底 为遗产的认定、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如结合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契机 可优先开展黄河流域的水文化遗产调查普查同时 要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识别 坚持完整性和真实性原则 对水利遗产有关信息进行真实、准确、科学的记录 确保水利遗产数据库资源储备的丰富完整在调查普查的基础上 组织建立水利遗产动态管理数据库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
16、 对普查得到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存、挖掘分析和利用管理 一是在普查收集水利遗产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参照水利遗产表现形式对遗产进行分类整理 确保数据库内容的科学性、独特性和真实性 便于日常管理和监督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 利用数字化存储技术将采集来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分类存储、建立数据库 并按照公众需求建立不同模块 构建公众需要的专题数据库 发挥其在水利遗产统计分析、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宣传教育和保护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对水利遗产专题数据库实行科学化动态化管理 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 并根据遗产认定、年审等情况 实时更新数据库 动态管理遗产信息 构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体系科学规划是水利遗产有效保护
17、与合理利用的前提 要在水利遗产调查、评估的基础上 编制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划 明确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目标任务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利用管理措施 同时推动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纳入水利改革发展总体规划 融入水利工程管理保护、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中 并定期对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理念、方式、资金落实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要推动政府加强对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的重视 促使水利遗产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空间规划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体系由以下四个层次组成:一是全国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二是七大流域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三是各省(自治区
18、、直辖市)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四是具体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为保障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高效、有序、统一 当前亟需先行研究并出台“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导则”用于指导各流域、各省市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健全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一是点面结合积极推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立法工作 从部级层面 要尽快研究出台“国家水利遗产管理办法”对全国面上的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管理作出统一规定规范 对都江堰、大运河等重要水利遗产保护出台专门管理办法 并结合各河湖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办法 努力形成科学、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水文化 障体系二是尽快制定水利遗产认定标准规范 水利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
19、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遗产特殊性和行业性 要抓紧组织研究制定国家水利遗产认定标准体系 保障国家水利遗产名录的发布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 以满足当前国家水利遗产的认定工作需要 鉴于目前此项工作刚刚起步 新制定的认定标准和规范尚未达到国家或部颁标准 建议先印发团体标准 经过实践检验成熟后再申请出台行业标准三是构建水利遗产分类评级系统 开展水利遗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规划、布局和设计 建立水利遗产档案 研究制订水利遗产分级评价标准和申报程序 开展全国水利遗产评级工作 确定首批国家水利遗产名录 逐步建立水利遗产名录管理系统四是建立健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政策 尽快制订关于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的政策
20、性文件 把遗产的普查、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等目标任务作为重点 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同时 要将水利遗产列入水利改革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等五是建立健全国家水利遗产管理相关配套制度体系 如制定“水利遗产重大事项变更报告制度”“水利遗产资产管理制度”“水利遗产专家人才库管理制度”“水利遗产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水利遗产管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 统筹抓好水利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一是要切实提高认识 把遗产保护放在显著位置 按照功能完备、系统完整、应留尽留、修旧如旧的原则 以保持遗产原有功能、格局和特征的原真性、完整性为重点 开展核心物项保护 采用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相结合、
21、单体保护和整体保护相结合、日常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维护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分类登记造册、实时监测、定期巡查、修缮修复、重大事项报备、数字化归档等措施加强遗产的保护二是要进一步激发遗产在延续文脉、传承价值、优化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采取研究考证、普查调查、挖掘认定、列入文保重点保护建设项目、有机融入城市发展规划和业态发展等措施 因地制宜地恢复、延续遗产原有除害兴利、保障民生功能 按照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要求 探索“水利遗产 ”发展模式 建设名人故居、特色小镇(街区)、国家文化公园等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打造与周边旅游景点、文化资源有机联动的特色旅游线路和文旅
22、消费产业链 设计开发品牌文创产品培育创新创业基地、水文化产业园等新型文化旅游产业 拓宽水利遗产保护管理资金经费保障渠道一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不断加大政府对水利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投入力度 将水文化建设和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纳入财政预算 推动建立水利遗产保护经费与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匹配机制 保障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经费投入和稳定渠道二是充分认识文化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做好水文化“两手发力”这篇大文章 研究制定并出台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市场准入规则和投融资政策在发挥政府管理文化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集合力量 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事业等专业机构共同参与水文化建设和水利
23、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探索建立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基金 通过市场化手段募集社会资金 拓宽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资金渠道 通过开发文创产品、联合旅游开发等方式 充分挖掘水利遗产的经济价值 不断拓宽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经费来源 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人员能力建设 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核心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基地、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优势 大力加强水利风景区相关从业人员水利遗产保护利用专业技术培训教育 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 例如 可以在水利行业内部开展水利遗产保护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以及专
24、业技术职称认定工作 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出台水利遗产保护工程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不断提升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能力和水平 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和智力支撑二是建立水利遗产人才专家库 联合各行业部门 跨行业建立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人才专家库 积极发挥水利遗产专家在水利遗产调水利发展研究第 卷 年第 期 查认定、价值评估、规划审查、技术咨询以及实施验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将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逐步推广 提升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水平和能力 鼓励相关单位和各领域专家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技术标准、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攻关 鼓励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水利遗产中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参考文献:邓俊 水利遗产研究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周波 谭徐明 王茂林 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 ():李云鹏 吕娟 万金红 等 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探讨 水利学报 ():张缨 周家权 孙振江 水利工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讨:以京杭运河德州段为例 中国水利():刘延恺 谭徐明 水利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的思考 北京水务():(责任编辑韩丽宇)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