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9 ,大小:240KB ,
资源ID:1536286      下载积分:14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5362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与疫苗-PPT.ppt)为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传染病与疫苗-PPT.ppt

1、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 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称为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称为疾病疾病。按病因来。按病因来分,疾病可分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大类。分,疾病可分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大类。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 疾病疾病 械性伤害等械性伤害等 传染性:传染性:微生物病原: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微生物病原: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真菌;原生动物真菌;原生动物

2、其它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其它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1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传染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的生命传染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引起爆发流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引起爆发流行,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行,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根据

3、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35种传染性疾病被列入监测管理,如:流行性感冒、病种传染性疾病被列入监测管理,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炎、结核病、急性出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炎、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鼠疫、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性结膜炎、鼠疫、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等。2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

4、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其中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其中一些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一些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

5、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多种维生素。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3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宿主(宿主(host)是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是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一些病原体一些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只感染人,而只感染人,而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狗、狼、猫等动物体内。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

6、的损害,而且具有主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具有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较强,病原体就难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除或消灭。较强,病原体就难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除或消灭。4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感染(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是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病原体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病原体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与宿主在

7、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现象。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则称为传染。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则称为传染。5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传染与抗传染免疫是机体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过传染与抗传染免疫是机体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也就是宿主能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

8、局(也就是宿主能否被感染)的三个因素。否被感染)的三个因素。(一)病原体(一)病原体病原体能否引起宿主患传染病,取决于它的毒力、病原体能否引起宿主患传染病,取决于它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径。侵入数量和侵入门径。1、毒力(、毒力(virulence)又称致病力()又称致病力(pathogenicity),),表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大小。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大小。对于细菌性病原体而言,其致病机制可归结为侵袭力和毒对于细菌性病原体而言,其致病机制可归结为侵袭力和毒素。素。(1)侵袭力()侵袭力(invastiveness)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功)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功能,以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施蔓

9、延扩散的能能,以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施蔓延扩散的能力,它由三方面构成。力,它由三方面构成。6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吸附和侵入能力:除少数病原菌是因昆虫叮咬或吸附和侵入能力:除少数病原菌是因昆虫叮咬或外伤而进入宿主引起其感染外,多数是通过吸附于宿主外伤而进入宿主引起其感染外,多数是通过吸附于宿主的上皮细胞表面而实现的。例如大肠杆菌等一些肠道杆的上皮细胞表面而实现的。例如大肠杆菌等一些肠道杆菌,可通过其菌毛而吸附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菌,可通过其菌毛而吸附于肠道的上皮细胞。病原菌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

10、侵入,仅病原菌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侵入,仅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如霍乱弧菌;有的侵入细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如霍乱弧菌;有的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如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如痢疾志贺氏菌;有的则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痢疾志贺氏菌;有的则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例如溶血链球菌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例如溶血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7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繁殖和扩

11、散能力:病原菌引起宿主患传染病的重繁殖和扩散能力:病原菌引起宿主患传染病的重要条件。不同的病原菌有其自己特有的在宿主体内繁殖要条件。不同的病原菌有其自己特有的在宿主体内繁殖与扩散的能力,例如可分泌:与扩散的能力,例如可分泌:透明质酸酶:可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透明质酸酶:可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使该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迅速扩散,使该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迅速扩散,引起全身性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胶原酶:能水解胶原蛋白,以利于病原菌在组织中扩胶原酶:能水解胶原蛋白,以利于病原菌在组织中扩散。散。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12、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细胞通常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通常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入机体的病原菌有吞噬作用,是机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入机体的病原菌有吞噬作用,是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一道防线。有毒力的病原菌可通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一道防线。有毒力的病原菌可通过不同

13、的方式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另外,许多病过不同的方式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另外,许多病原菌能产生不同物质,以抵抗宿主组织和体液中的各种原菌能产生不同物质,以抵抗宿主组织和体液中的各种抗菌物质。抗菌物质。10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毒素()毒素(toxin)细菌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细菌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大类。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

14、阳性细菌产生;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主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要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很多致病细菌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炭疽杆很多致病细菌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炭疽杆菌可产生炭疽杆菌毒素,引起宿主致死性的水肿。菌可产生炭疽杆菌毒素,引起宿主致死性的水肿。11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均有特征性,其中很多

15、病毒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均有特征性,其中很多病毒的表现较为特殊,其致病机制与细菌性病原体比较大的表现较为特殊,其致病机制与细菌性病原体比较大有不同。主要机制可归结如下:有不同。主要机制可归结如下:(1)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cytocidaleffect)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某

16、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常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流感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常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疱疹病毒等。12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某些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导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基因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

17、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已知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人乳头瘤病毒已知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EB病毒病毒(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鼻咽癌)等。型、鼻咽癌)等。13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在感染损伤宿主的过程中,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病毒在感染损伤宿主的过程中,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发免疫机制损伤

18、机体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在作用,诱发免疫机制损伤机体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在病毒病中常见。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病中常见。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病病人的免疫功能被抑制甚至整个免疫系统全部缺陷,最终因人的免疫功能被抑制甚至整个免疫系统全部缺陷,最终因多种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机会感染而死亡。多种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机会感染而死亡。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但

19、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14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侵入的病原体数量、侵入的病原体数量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剂不

20、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剂量,例如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量,例如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菌;而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菌;而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7个菌即可致痢个菌即可致痢疾。疾。15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3、侵入门径、侵入门径要完成对宿主的传染并引起疾病,还必须要完成对宿主的传染并引起疾病,还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侵入门径。这是因为,宿主的不同部位,有一个合适的侵入门径。这是因为,宿主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对不同的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组织对不同的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消

21、化道消化道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凡通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凡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病原体,都具有抗唾液和其他消化液中过消化道传染的病原体,都具有抗唾液和其他消化液中不同酶的作用,而且能耐胃中的高酸度。不同酶的作用,而且能耐胃中的高酸度。呼吸道呼吸道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杆菌以及若干呼吸道病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杆菌以及若干呼吸道病毒。毒。皮肤伤口皮肤伤口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狂犬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狂犬病毒。16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泌尿生殖道泌尿生殖道梅毒密螺旋体

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梅毒密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多种途径多种途径有些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害宿主,如炭疽有些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害宿主,如炭疽芽孢杆菌可因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芽孢杆菌可因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经皮肤或消化道等发生感染。经皮肤或消化道等发生感染。17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二)宿主的免疫力(二)宿主的免疫力(immunity)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当他们与病原体接触后,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当他们与病原体接触后,有的患病,有的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不同个

23、体间免疫力的患病,有的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不同个体间免疫力的不同。的不同。免疫力或称免疫、免疫性,经典的概念是指机免疫力或称免疫、免疫性,经典的概念是指机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18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免免疫疫力力 非特异性非特异性 特异性特异性“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外部屏障:皮肤、粘膜外部屏障:皮肤、粘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胎屏障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菌(病毒)物质:抗菌(病毒)物质:补体、补体、溶菌

24、酶、干扰素等溶菌酶、干扰素等“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抗体蛋白抗体蛋白 细胞免疫:由致敏细胞免疫:由致敏T细胞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释放各种淋巴因子 19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凡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即有、相对稳定、凡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抵抗力,称为非特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抵抗力,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免疫。异性免疫或先天免疫。(1)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机械的阻挡

25、和排除作用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完整和健康的皮肤与粘膜能完整和健康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各种病原体的侵入。有效地阻挡各种病原体的侵入。分泌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分泌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汗腺分泌的乳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等均有一定的制菌作用。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等均有一定的制菌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人体的皮肤和粘膜上生存着大量的人体的皮肤和粘膜上生存着大量的正常菌群,常常由于它们的数量大和产生特殊的代谢产正常菌群,常常由于它们的数量大和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而抑制周围病原菌的侵入。物而抑制周围病原菌的侵入。20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

26、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2)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都是人体的特殊屏障结构。都是人体的特殊屏障结构。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微弱,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微弱,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起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血胎屏障可阻挡母体内的病原体进入胎儿。血胎屏障可阻挡母体内的病原体进入胎儿。(3)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细胞通常由红细胞、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细胞

27、通常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有吞噬作用,是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入机体的病原体有吞噬作用,是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一道防线。一道防线。21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4)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它是一种酶原,能被任何抗原与抗体的异性血清蛋白,它是一种酶原,能被任何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所激活。激活后的补体,具有溶

28、解细胞膜、杀灭复合物所激活。激活后的补体,具有溶解细胞膜、杀灭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等功能。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等功能。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能抑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能抑制病毒的增殖,几乎可作用于一切病毒。制病毒的增殖,几乎可作用于一切病毒。22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的特点)的特点:生物个体在其后天活动中接触了相应的抗原后获得生物个体在其后天活动中接触了相应的抗原后获得的;的;其产物与相应的刺激物

29、(抗原)之间是有针对性的其产物与相应的刺激物(抗原)之间是有针对性的(即特异性);(即特异性);包括体液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系统(humoralimmunity)和细胞免)和细胞免疫系统(疫系统(cellularimmunity)。)。23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1)体液免疫的简单理解: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体液免疫的简单理解: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蛋白质

30、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当病原体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后,体液免疫的作用:当病原体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后,B细胞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细胞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可立即消灭再次入侵除抗原;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可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的同样抗原。(2)细胞免疫的简单理解:)细胞免疫的简单理解:T细胞受到病原体刺激后,细胞受到病原体刺激后,分化、增殖,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可形成记忆细胞,当分化、增殖,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可形成记忆细胞,

31、当相同病原体再次进入机体,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相同病原体再次进入机体,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入侵的同样抗原。24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特异性免疫力的获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特异性免疫力的获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自动获得自动获得这是一类通过临床(出现症状的)或亚临床这是一类通过临床(出现症状的)或亚临床(无症状的)的感染后获得,也可通过人工接种后获得(无症状的)的感染后获得,也可通过人工接种后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被动获得被动获得这是一种通过输血、输入淋巴细胞或注射血这

32、是一种通过输血、输入淋巴细胞或注射血清组分(丙种球蛋白等)的方式把现成的抗体输入未经清组分(丙种球蛋白等)的方式把现成的抗体输入未经免疫的个体中,使其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免疫的个体中,使其获得免疫力的方式。25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三)环境因素(三)环境因素传染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上述的病原体和宿主外,传染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上述的病原体和宿主外,还取决于对以上因素都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良好的环境还取决于对以上因素都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助于限制、消灭自因素有助于提高

33、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助于限制、消灭自然疫源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因而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然疫源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因而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生或流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宿主环境宿主环境先天:遗传素质,年龄等先天:遗传素质,年龄等后天:营养,精神等后天:营养,精神等外界环境外界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季节,温度,湿度自然环境:气候,季节,温度,湿度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26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3传染的可能结局传染的可能结局病原菌侵入其宿主后,按病原菌、宿主与环境三方病原菌侵入其宿主后,按病原菌、宿主与环境三方面力量的对比或影响的大小

34、决定着传染的结局。面力量的对比或影响的大小决定着传染的结局。(一)隐性感染(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仅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仅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27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3传染的可能结局传

35、染的可能结局(二)带菌状态(二)带菌状态如果病原菌和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菌如果病原菌和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菌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的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持的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宿主,称为带菌者(carrier)。在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在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宿主常会称为带菌者,如不注意,就成为该传染愈后,宿主常会称为带菌者,如不注意,就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appare

36、ntinfection)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有毒产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显性感染或临床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显性感染或临床感染(感染(clinicalinfection)。)。28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4外源性感染的可能途径(传染途径)外源性感染的可能途径(传染途径)

37、主要指病原体进入宿主门户以及排出途径,包括中间主要指病原体进入宿主门户以及排出途径,包括中间环节,但主要指外源性感染途径,可归纳为六种途径:环节,但主要指外源性感染途径,可归纳为六种途径:1.呼吸道呼吸道许多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并从呼吸道到许多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并从呼吸道到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消化道某些病原体从消化道进入,又从消化道排出,某些病原体从消化道进入,又从消化道排出,污染食品、饮水等,再通过食品、饮水等又传入宿主,污染食品、饮水等,再通过食品、饮水等又传入宿主,称为粪口途径。称为粪口途径。3.皮肤皮肤皮肤的机械损伤、烧伤、动物咬伤等可导致病皮肤的机械损伤、烧伤、动

38、物咬伤等可导致病原体入侵。如泥水、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可能含有破伤原体入侵。如泥水、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气性坏疽病原菌的芽胞,当芽胞进入深部伤风梭菌、气性坏疽病原菌的芽胞,当芽胞进入深部伤口可发芽繁殖,产生毒素致病。口可发芽繁殖,产生毒素致病。29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4外源性感染的可能途径(传染途径)外源性感染的可能途径(传染途径)4.血液血液通过输血注射及使用血制品感染,例如乙肝病通过输血注射及使用血制品感染,例如乙肝病毒。毒。5.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经节肢动物为媒介,如蚤传播经节肢动物为媒介,如蚤传播鼠疫耶氏菌。鼠

39、疫耶氏菌。6.性传播性传播主要通过人类自身的性行为方式引起的传播,主要通过人类自身的性行为方式引起的传播,这些疾病称为性传播疾病(这些疾病称为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30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1定义定义(P153)疫苗(疫苗(vaccine)传统的定义是指用人工变异或自然界筛选获得传统的定义是指用人工变异或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者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者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

40、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这些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这些制剂被称为疫苗,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制剂被称为疫苗,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疫苗的现代定义是:疫苗是致病原的蛋白(多疫苗的现代定义是:疫苗是致病原的蛋白(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一成分或含有效成分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一成分或含有效成分复杂颗粒的形式,或通过活的减毒致病原或载体,复杂颗粒的形式,或通过活的减毒致病原或载体,进入机体后能产生灭活、破坏或抑制病原的特异性进入机体后能产生灭活、破坏或抑制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31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

41、及种类4.2.1定义定义免疫应答(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一般仅指特异性免疫的进行过程。这是一个从一般仅指特异性免疫的进行过程。这是一个从抗原的刺激开始,机体内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抗原的刺激开始,机体内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了活化、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变化,别抗原后,发生了活化、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效应的并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过程。补充内容补充内容32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一)传统疫苗(常规疫苗、第一代疫苗)(一)传统疫苗

42、(常规疫苗、第一代疫苗)是长期以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主要生物制品。是长期以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主要生物制品。传统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主要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传统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主要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在不同寄主动物上传代使致病微生物毒性减弱,或在不同寄主动物上传代使致病微生物毒性减弱,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来完成的。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来完成的。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

43、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33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佐剂(佐剂(adjuvant):佐剂是用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佐剂是用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的一类物质。铝盐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的一类物质。铝盐佐剂是一类含佐剂是一类含Al的无机盐,其中最常用的、效果较的无机盐,其中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是好的是A1(OH)3是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人类疫苗的佐剂。批准用于人类疫苗的佐剂。铝盐佐剂

44、能与抗原形成复合物,注射后在局部铝盐佐剂能与抗原形成复合物,注射后在局部形成抗原贮存库,使抗原缓慢释放,长时间刺激免形成抗原贮存库,使抗原缓慢释放,长时间刺激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铝盐佐剂主要促进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铝盐佐剂主要促进体液免疫应答,而对细胞免疫应答几乎无作用,适体液免疫应答,而对细胞免疫应答几乎无作用,适用于以抗体提供保护性免疫的疾病疫苗,如白喉、用于以抗体提供保护性免疫的疾病疫苗,如白喉、破伤风、麻疹等。破伤风、麻疹等。补充内容补充内容34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油乳佐剂是一种有效的递送抗原的

45、载体系统,油乳佐剂是一种有效的递送抗原的载体系统,可以使抗原在机体内缓慢释放,从而持续刺激机体可以使抗原在机体内缓慢释放,从而持续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油乳佐剂主要有弗氏佐剂产生抗体。油乳佐剂主要有弗氏佐剂(FA)、白油、白油Span佐剂、佐剂、MF一一59、佐剂一、佐剂一65等。等。FA分为弗氏完分为弗氏完全佐剂全佐剂(FC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FIA)2种。种。FCA是是细胞免疫的强刺激剂,而细胞免疫的强刺激剂,而FIA则仅能刺激体液免疫。则仅能刺激体液免疫。补充内容补充内容35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灭活疫

46、苗的优点:制造工艺简单、免疫原性稳灭活疫苗的优点:制造工艺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易于制备多价疫苗;定、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灭活疫苗的缺点:灭活疫苗的缺点:(1)病毒的强毒株或细菌的强毒菌株常被用于制)病毒的强毒株或细菌的强毒菌株常被用于制造疫苗,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灭活操作,保证造疫苗,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灭活操作,保证疫苗中不含有灭活不完全的病原体;疫苗中不含有灭活不完全的病原体;(2)灭活疫苗能够提供的免疫力较短暂,需要多)灭活疫苗能够提供的免疫力较短暂,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由于机体反复接次接种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由于机体反复接受疫苗中的异源蛋白质的刺激,而可能出现不良

47、的受疫苗中的异源蛋白质的刺激,而可能出现不良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36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3)灭活疫苗一般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灭活疫苗一般只能刺激机体产生IgM和和IgG抗体,抗体,表现一定程度的保护力,但是由于不能诱生局部免疫表现一定程度的保护力,但是由于不能诱生局部免疫抗体抗体IgA,使野生病毒仍可以到达侵入门户,且在那,使野生病毒仍可以到达侵入门户,且在那里繁殖(如呼吸道病毒到达鼻咽部),保护效果有限。里繁殖(如呼吸道病毒到达鼻咽部),保护效果有限。37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

48、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黏膜免疫黏膜免疫黏膜免疫是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免疫是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是人体重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要的防御屏障,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产生的抗体以产生的抗体以sIgA为主,经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至为主,经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至粘膜表面,为黏膜局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机粘膜表面,为黏膜局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机制。制。补充内容补充内容38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

49、种类疫苗的种类2、减毒活疫苗(弱毒疫苗)、减毒活疫苗(弱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毒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毒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菌株制备的疫苗就叫性、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菌株制备的疫苗就叫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当前使用的病毒疫苗多数是减毒活疫苗。当前使用的病毒疫苗多数是减毒活疫苗。39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

50、类减毒活疫苗(弱毒疫苗)的优点:减毒活疫苗(弱毒疫苗)的优点:活疫苗通常以模拟微生物自然感染状态来刺激活疫苗通常以模拟微生物自然感染状态来刺激免疫应答,既可刺激体液免疫又可刺激细胞免疫,免疫应答,既可刺激体液免疫又可刺激细胞免疫,特别是当以自然途径如口服或喷鼻免疫时,还可刺特别是当以自然途径如口服或喷鼻免疫时,还可刺激黏膜免疫。激黏膜免疫。因此具有免疫全面、免疫力持久等优因此具有免疫全面、免疫力持久等优点。点。404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2疫苗的定义及种类疫苗的定义及种类4.2.2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常用的病毒减毒方法:常用的病毒减毒方法:体外减毒:即体外连续传代减毒。在异源宿主中连体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