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地坪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江西省华宏建设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六月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地坪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 工 方 案编 写: 校核: 审核江西省华宏建设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六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四、周边环境情况五、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六、施工参数的确定七、试夯及设计参数的最终确定八、施工组织安排九、施工工序与步骤十、十一、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十二、竣工验收 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地坪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的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位于景德镇市602所新区内,占地面积约800.32。试验厂房位于回填土区域,局部回填厚度较
2、大,最深处约10m,为防止602所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地坪今后不发生均匀沉降,根据设计要求需对602所920号旋翼传动试验厂房填土区域进行强夯处理,强夯范围内回填土层地质条件如下:1、第1层杂填土:系回填土,全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结构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压缩性高,工程性质较差,力学强度低。不适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层,需进行地基处理。 2、第2层粉质粘土:全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性质较均匀,力学强度一般。起伏变化大,不具备成为浅基础持力层条件,也不适宜作建(构)筑物桩基持力层。 3、第3层卵石层:全场分布,厚度较小,性质较均匀,力学强度较高。起伏变化大,埋藏深,不具备成为浅基础持力层
3、条件,可作建(构)筑物桩基持力层。 4、第3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全场分布,厚度较大,性质较均匀,力学强度较高,埋藏深,不具备成为浅基础持力层条件,可作建(构)筑物桩基持力层。 5、第3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全场分布,厚度较大,性质较均匀,力学强度较高,埋藏深,不具备成为浅基础持力层条件,可作建(构)筑物桩基持力层。 二、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周边环境情况本工程施工场地交通便利,场地开阔,有利于强夯施工。五、地基处理设计要求根据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情况,处理后的地基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 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
4、50KN/m2;2、 处理后的地基土压缩模量不小于10MPa;3、 回填土处理影响深度,必须处理到回填图层的底面;4、 处理范围为沿建筑物周边每边宽出不小于3m;强夯面积约为1317m2.六、施工参数的确定根据以上要求及地基土特性,本工程选用的具体施工参数选用如下:(一) 单击夯击能点夯:第一遍:夯锤直径220cm,锤重18T,提锤高度 m,单击夯击能3000KNm,每点夯击次数暂定为6击;单点的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第二遍:夯锤直径220cm,锤重18T,提锤高度 m,单击夯击能3000KNm,每点夯击次数暂定为6击;单点的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满夯:夯锤直径220cm,锤重
5、18T,提锤高度 m,单击夯击能1000KNm,每点夯击次数为1击,满夯一遍,点与点间的搭接不小于1/3。以上参数应根据岩土层厚度进行调节,土层厚度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二)各遍夯击的间隔时间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粉土,间隔时间不少于3天,并视现场施工情况可作调整。对于渗透性好的颗粒土,可连续夯击。(三)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点夯施工,最后两夯的平均夯沉量为50mm,作为停锤的条件;满夯为小能量夯印搭接1/3; 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有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
6、深而造成提锤因难。(四)施工程序: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到浅的顺序进行施工。(五)夯点布置详见附图。七、试夯及设计参数的最终确定 因本工程上部填土层强度及性能和软弱层厚度、埋深等因素差异较大,故强夯各项参数须经试夯区施工,并对试夯区进行检测对比及效果验证后方可最终确定。为此,须采取如下步骤:1.试夯区的确定根据地质报告揭示断面的填土不同深度,在强夯施工区范围内设定三个有代表性的试夯区;2.按照设计参数安排试夯施工,并详细记录各项有关数据。3.试夯区检测施工结束14天后即可建议建方对试夯区提前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法按“规程” 要求进行。可采用如下具体方法:(1)现场静载试验:采用该办法检验,可直观、
7、 准确地反映基底以下符合地基及单墩承载力和压缩模量;(2)正式施工时应根据以上检验指标核定各项最后施工参数;八、施工组织安排(一)、组织网络及人员安排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材料员 造价员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 记录员后勤、保卫机械工人测量员电工机手项目部管理人、机手、机械工、杂工等(二)、机械、设备安排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 位数量备注履带式吊机台1 推土机台1 反铲挖掘机台 1 4夯锤18T只1 5经纬仪台1 6水准仪台1 (三)、计划工期安排工期为 30 天(如遇业主因素影响或不可抗拒因素等,可凭业主签证单顺延)。强夯施工:1.第一工序采用夯锤进行点夯施工(两边),夯坑深度控制在1.5
8、m以内;2.第二工序夯锤低能量满夯1遍,夯坑深度宜控制在0.5m以内,夯印搭接1/3。施工步骤:本工程地基处理施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检查复核地下管道,地埋线等障碍物,主体位置确定,施放轴线桩经建设方和监理复验后进行永久性固定;2.夯击点位放线定位;标出第一层夯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的高程;检查测定场地现有的高程是否符合设计高程的要求,同时考虑整体夯沉量和基槽(坑)开挖的深度要求;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的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第一次夯击后夯锤顶标高,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使夯锤歪斜时,应停夯并向夯坑
9、内填场地填料使坑底平整;6.重复步骤向夯坑内回填场地填料,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收锤控制标准,完成该夯点的夯击。夯击过程中,当发现夯锤顶高程两遍间夯沉量相差明显较大或其他异常时,需测量连续击次锤顶标高并分析原因。如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骨料土,继续施工。7.按照由内到外顺序,移机至另一个夯点,重复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填平整,并测量场地的高程;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完成第1工序全部夯击遍数;10.用推土机将场地填平,用夯锤,进行低能量满夯1遍,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三)、排水措施1、地表水排放:根据现
10、场的情况在施工场地周边挖一定数量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在有利地表水排放的同时,也可成雨天排水的通道;2、坑内积水:若地表水过高或下雨使之夯坑积水,要及时抽排水;十、质量控制措施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以下监测工作:、检查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开夯前宜收集夯前各层地基土的原位检测和土工试验等数据,并应检查夯锤质量、锤底面积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及静、动压力值指标符合设计和试夯的要求;、工程开工时,应确保场地无积水出现,做好边沿排水设施的维护工作;、清理夯坑填土杂物,尤其是无机垃圾和杂草、树桩等有机物;进行满夯施工前夯底以上
11、的夯坑内松填土厚度不得大于0.5m;、夯击时应注意局部地面隆起,隆起过大时(150mm)应会同有关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有针对性地修正技术参数;、每一遍夯击前,应对施夯夯点放线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正确与否,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要求和试夯试验数据,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坑深度,测量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并做好检查测量的记录;、收锤时应检查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是否满足规范、设计以及试验性施工确定的参数要求;9、施工场地如存在含水量过高或遇淤泥质土:由甲方挖除后回填干土或回填骨料(碎石、砂石混合料或建筑垃圾骨料等)置换;10、及时填写记录表格,施工过程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
12、详细记录,如若出现特异情况应及时进行书面汇报,配合建方、监理、设计等部门和我司工程处及技术部制定具体的相应措施。十一、十二、竣工验收(一)、验收准备:检查各项记录,整理施工资料;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排差质量隐患(二)、竣工检测:施工结束满足检测间隔日期要求后,建议建设方可采用如下检测方法对处理后地基进行质量检验:1、现场静载试验:利用该办法检验,可直观、准确地反映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及承载力和变形摸量;2、检测种类、检测位置及检测点数,应根据地质情况、建筑物荷载特征及要求,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等部门最终确定; (三)、竣工资料:检验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须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和检测报告,及时整理竣工资料,在办理完竣工结算及款项收清后,分送相关单位归档。 江西省华宏建设有限公司2016-6-1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