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备制造技术 2023 年第 7 期0引 言2021 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强调要深化“三教”改革,推动构建“岗课赛证”育人体系。同年 10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要求“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等1。随着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
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成为了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引领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1“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方式。部分地区和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不断开展“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主要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课证融通”模式,通过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企业认证(证书)体系将课程体系与企业认证体系融合,解构、重构华为证书的知识技能体系,推
3、动课程改革,将校内教育与实际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山东职业学院的“赛证课相通”模式,将技能大赛和行业认证标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协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能力递进式教学体系,开发多元化评价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赛教融合”模式,将大赛项目、大赛内容、大赛评价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促使大赛项目教学化、大赛内容项目化、大赛评价日常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岗课模式”,基于“岗课融合”开发了一体化项目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践创高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
4、建路径刘旭,李蕊(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摘要: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使命,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亟需培养一大批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以岗为导向、以课为主体、以赛为促进、以证为标准”的理念,积极探索“岗课赛证
5、”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通过构建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基于岗位要求设计开发课程内容、对接引入技能大赛新技术和新理念、分析融合 1+X 证书标准和考核点,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形成了“岗技一体,四维、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制造业发展。关键词: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545X(2023)07-0099-04收稿日期:2023-03-15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2022 年度课题“岗课赛证融通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2-H-073);天津工业职业
6、学院 2021 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立项“岗课赛证融通视角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209);天津市职业学校“十四五”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政园企校一体化下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069)第一作者:刘旭(1988-),男,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99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7袁2023新平台,推进企业优势资源与教学过程的交融,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2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2.1 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与产业企业要求不匹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专业适应性人才
7、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担当。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 2025 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预计达到了 450 万人。在“中国制造 2025”的推动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传统制造业逐渐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方式转变,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引领了生产流程、工艺设备和生产仪器等的更新,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职业岗位也逐渐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交叉型转变,这对人才技能及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深入调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忽视了职业岗位需求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专业定位也未及时对应转型升级后的岗位职责进
8、行调整,使得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的技能训练及素质的培养与产业企业要求不匹配,造成核心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明显脱节。2.2 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过程融合流于形式(1)“课赛融合”表面化。技能竞赛能够将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优势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一个竞技和专业交流的平台,对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教融合等具有推动作用。目前技能竞赛实施方式主要为各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联合或独立主办的形式,在赛项的定位、标准、考核内容等与企业岗位要求及教学关联程度不等,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高职院校参与度也不均衡2。部分高职院校偏重于追求技能竞赛成绩最大化,采取教师、学生集中培训的形式,通过
9、训练考核选拔技能竞赛选手。然而,“赛”没有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没机会参加竞赛,无缘体验到技能竞赛所蕴含竞赛项目内容、规范、竞技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3,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这严重偏离了“课赛融通”的本质。(2)“课证融合”片面化。“课证融合”能够将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育人的综合化。职业技能证书(X 证书)丰富了专业课程中的专项实践活动,能够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无缝衔接。从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只重成果、忽略过程,部分院校过于强调证书的结果,为提高证书考核率,将 X 证书单独设课
10、,集中培训和强化练习,并且以考核通过率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核心知识和技能体系构建的融合过程,造成了课与证之间无法有效衔接。2.3 教学实施环节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1)教学实践脱离企业生产背景,部分实践项目仅注重技能训练形式,忽略了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同时实践环境缺乏企业文化,使得学生很难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2)部分教材内容“真实性”不足。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部分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未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中,导致专业培养与职场所需的职业能力出现偏离。(3)教师缺乏真正的产业经验与技能,对于企业生产的最新
11、技术不了解,无法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授课效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2.4 教学评价机制缺乏有效的循环反馈机制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理念与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差别,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不均衡,导致实践教学占比相对较少4。一方面,部分院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衔接不明确,造成理论和技能训练无法融合贯通,同时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仅仅依靠实践报告或技能操作来衡量学生的实践水平,缺少了学生的探究反馈环节,导致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对于专业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模糊化,部分院校采用督导听课、督导评课等单方面评价反馈方式,对于学
12、生评课评教的评价机制建设不完善,缺乏课程实际应用的反馈渠道,导致课程的双向评价形式化、表面化,教师与学生未形成有效的互通机制,从而造成教与学分离的现象。3“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为更好地提升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阶段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从“岗、课、赛、证”四维出发,按照“以岗为导向、以课为主体、以赛为促进、以证为标准”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构建“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岗技一体,四维、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1 构建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特色和内在体现。“岗课赛证融通”注重“岗”“课”“赛”“证”
13、四维元素的共振效应,其中“岗”和“证”具有社会企业属性、“课”与“赛”兼具职业教育100装备制造技术 2023 年第 7 期属性,深化校企合作能够促进社会因素(企业)和职业教育因素(学校)的有效衔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与行业企业构建产学研联合体,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实施“双主体、四融合”策略,即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在“岗课赛证”融通下实施德技一体培养融合、校企文化互补融合、赛证与岗位能力适应融合、教学实施与生产过程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校内与校外企业教育无缝对接。3.2 聚焦“岗技一体”,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联动提高职业教育的适
14、应性,要密切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和用人数量、对照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对标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从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岗课赛证”都是围绕课程而类聚生成的育人模式5,课程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始终以制造业转型中“岗位”的需求变化为导向,调研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岗定课、以岗设课;构建课程开发平台,校企协同设计课程和教学过程,依据“四个对接”的原则,即核心课程对接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对接实际生产项目任务、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教学评价对接岗位工作考核标准,保证将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素养等内容转换为课程教
15、学内容。3.3 聚焦课赛融合,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丰富教学活动技能竞赛主要指由教育部(厅)主办的技能大赛,其中大赛项目的设置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密切相关。课赛融合是指根据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并且将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6。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有机电一体化项目、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等。按照“校级-省市级-国家级”三级递进机制,构建专业竞赛资源转化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新形态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比赛,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在提升教师
16、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基础上,持续推动教学方法更新,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素养。择优选拔方式使得技能大赛在育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持续推进大赛资源转化,分析各赛项的技能考核点和评价标准,按照知识点分类将大赛项目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将大赛考点、标准、评价等分别融入对应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导课。3.4 聚焦课证融合,引入规范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有效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应充分融证入课,将行业标准、评价体系,考核标准等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导
17、向、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和素养,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机结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证”主要指 X 证书,作为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检验方式,能够有效搭建“课”和“岗”之间的桥梁。基于 1+X 背景下,通过实施“四融合”并引入第三方评价,促进了课证深度融合,即将 X 证书等级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融合、X证书考核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融合、岗位工作任务与日常学习任务融合、X 证书考核评价与教学评价融合。当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可考取的 X 证书有: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多轴数控加工等。以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为例,将证书考核要点和考核要素模块
18、化、项目化,分解为零件数字化设计、零件数字化编程、智能相机编程设置、PLC 通讯控制、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生产与管理控制等多个项目任务,同时将项目任务和评价标准分别融入基于 UG 三维造型、数控编程应用、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调试、数字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课程教学中,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 X 证书考核衔接,实现课程标准、课程项目和课程评价的多维度融合。3.5 以课为主体,夯实“三教”改革3.5.1 以课为主体,拓展师资培育路径教师作为课程活动实施的关键因素,如何培养适应“岗课赛证”融通的师资至关重要。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师资校企双向培养模式。一
19、是构建以企业大师为领衔、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室,促进校企人才交流;二是校企共建教师实践流动站,定期组织教师入企实践,提升教师生产实践能力;三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师学习新技术、新规范,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3.5.2 以课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一是采取“一课双师”,实施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的方式,搭建了自主学习交流平台;二是落实 EPIP 模式,通过项目化和情景式教学设计,以问题导向,课上理实一体、课下问题反思,实施教师引领,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和进行技能训练;三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混合式教学,构建专业课程动
20、态知识库,101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7袁2023定期更新知识要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等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把“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拓展学习空间。3.5.3 以课为主体,开发新形态教材教材是知识传递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质量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7。一是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将企业现场真实生产任务纳入教材内容中,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规范性;二是对照企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校企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及生产标准等,保持教材内容的多元性和与时俱进性;三是重视教材思政建设,结合课程特点,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库,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内容中,
21、推动德技一体化融合培养。4结 语“岗课赛证”融通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增强了职业教育适应性。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企业、行业需求,着力实施“岗技一体”,促进岗、课、赛、证四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 葛锦林.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探微J.机械职业教育,2023(2):1-6.2 徐兆畅.构建“岗课赛证”生态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9):76-79.3 巫尚荣,牟林,姜俊.汽车专业“岗证教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装备制造技术,2023(4):257-260.4 周文海,刘
22、祖源.高职扩招背景下构建新型“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1):167-169.5 程智宾,李宏达,张健援“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J援职教论坛,2021(11):68-74援6 聂攀科.市场营销专业“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148-150.7 肖荣,张运嵩,蒋建峰.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 1+X 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2(9):19-22,32.5结 语设计的室内有毒气体自动检测系统是以树莓派为智能网关,实现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传输。通过传感器对室内环境的一
23、氧化碳传感器、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云平台,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内室有毒气体的浓度,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了 Zigbee的低成本,低功耗等优点,对当前室内有毒气体的检测有一定意思。参考文献:1 晏闽如,周萍,王凯.基于树莓派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20,19(7):94-98.2 王渝鑫,付芳芳,付盛源.基于树莓派的火灾烟雾探测机器人J.电子制作,2023,31(5):4.3 林倩,汪玫倩,黄翔东,等.基于 ZigBee 技术的电压实时监测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3,46(7):6.4 韩诗林,常新峰.ZigBee 无线网络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23,31(8):4.5 冯文健.采空区温度监测 Zigbee 无线自组网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1(8):162-165.6 陈灏铖,苏伟嘉.基于 ZigBee 的智能车位锁控制系统J.装备制造技术,2021(7):4.图 14树莓派 GUI 显示数据图图 15云平台数据流图(上接第 66 页)10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