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 期能源与环保 年月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陈鑫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秦伟超(),男,河北邯郸人,工程师,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从事开掘技术与管理工作。引用格式:秦伟超,张广杰 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 能源与环保,():,():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秦伟超,张广杰(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 古汉山矿,河南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 焦作 )摘要:为解决工作面留设区段煤柱后巷道变形严重、采掘衔接易失调的问题,以古汉山矿 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综放
2、工作面沿空巷道顶板运动及切顶力学特征,得到留巷关键参数,并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围岩失稳具有切落、回转、破断(垮冒)和冒落等形态,提出以切断基本顶为目标的定向聚能预裂爆破技术,并配合高强锚索强化顶帮结构稳定性、巷旁可伸缩工字钢柔性挡矸防护及巷内单体柱抬棚临时支护防止基本顶断裂和垮冒的综合防控技术;留巷后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帮部收缩量 ,底鼓较为明显,待留巷 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经简单卧底刷帮后能满足接替工作面风巷的使用要求,同时也为相似条件下实施沿空留巷提供技术借鉴。关键词:巷道变形;沿空留巷;定向聚能预裂爆破;综放工作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3、:;:;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其开采强度逐年增加,煤炭储量则随之大幅减少,难采煤层(如瓦斯压力大、埋深大等赋存条件如层间距较小的近距离煤层,其赋存条件较差)逐渐成为主采煤 年第 期能源与环保第 卷层;工作面之间通常留设几十米宽的区段煤柱,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并且巷道掘进工程量大、采掘衔接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随着采矿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无煤柱开采技术,是当前煤矿开采的重要革新,该技术不但提高煤炭采出率、降低巷道掘进量,还能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对矿井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极为有利 。无煤柱开采技术在 世纪 年代已开始进行研究实践,众多专家学者从高水充填留巷、柔
4、模墙体留巷到切顶卸压沿空自成巷的材料性能、围岩控制机理及切顶原理等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李化敏等 研究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支护系统与围岩间的力学关系,得到支护阻力计算公式,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华心祝等 基于沿空留巷底板力学模型得到合理的底鼓控制方法,因充填留巷的应力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且该方式的成本较大、充填系统较繁杂、充填体依然会出现压力集中的现象,限制了大范围推广;何满潮等 通过深入研究切顶短壁梁机制,提出了切顶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还对恒阻锚索控制顶板稳定和采空区帮稳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文献 对顶板坚硬、综放开采等条件的留巷变形、矿压特征、切顶技术作了深入研究;李东印等 还对底分层
5、沿空留选择何种切顶方式进行了研究,基于底分层工作面顶板破碎的特性,认为密集钻孔切顶比较合理;闫志强 针对近距离采空区下实施沿空留巷时围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上述研究现场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沿空留巷矿压特征要比传统的巷道复杂,不仅与埋深、岩性、断面及支护方式有关,还受回采动压影响较大。而每个矿区地质赋存差异性较大,尤其是深埋高地应力综放开采条件下实施沿空留巷的相关研究不多。针对古汉山矿 综放开采实施沿空留巷的基本情况,对沿空留巷围岩失稳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切顶力学特征及其技术原理,提出合理的留巷围岩控制技术,并在现场进行工业性试验。工程地质概况 综放工作面现采二煤层,煤厚平均 ,煤层倾
6、角平均 ,煤层综合柱状如图 所示。工作面埋深已达 ,根据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原岩应力已达 ,属于高地应力的范畴。以往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采巷道不仅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还将受本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进而引起巷道受力后变形破坏严重,还容易出现巷道掘进困难、采掘衔接失调的问题。图 煤层综合柱状 基于此现状,计划通过无煤柱切顶留巷技术将 运输巷保留作为接替面的回风巷使用,工作面 年第 期秦伟超,等: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第 卷布置如图 所示。图 工作面布置示意 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 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分析相关研究表明,工作面回采后由于采空区上覆岩层破断的状态不同,使得沿
7、空巷道上方关键岩层的破断呈现出不同铰接形式,即如图 所示的“悬臂梁”结构和“砌体梁”结构。图 基本顶断裂前、后的结构模型 基于 种结构的力学特征可知,基本顶覆岩活动强度直接影响沿空留巷围岩是否失稳,基本顶破断后出现的块体 直接决定沿空留巷围岩失稳状态。因块体 受到覆岩及其自重载荷,其端部煤体和块体 来承担这些较大载荷;若其中任意一个支撑点无法承担其载荷,块体 将出现失稳;若二者均能支撑,但块体 无法承担覆岩及其自重载荷,块体 同样会出现失稳破坏。因此,沿空留巷围岩将出现切顶、破断、回转及冒落等失稳形式。切顶留巷技术原理沿空留巷顶板下沉呈现出 个阶段,其中大部分旋转变形出现在顶板垮落未能填满采空
8、区的第一二阶段,以旋转变形为主,变形量占巷道总旋转变形的 ,其中留巷基本顶下沉量 为:()式中,为工作面采高;为留巷上方岩层第 层的厚度;为第 层岩层的碎胀系数。垮落高度与时间关系到垮落矸石支持基本顶形成稳定“大结构”的时间,影响留巷旋转变形量,垮落越及时对矸石及时接顶越有利。因此,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原理及工艺如下:在本工作面超前一定范围外试验巷道顶板且靠近采帮侧进行定向爆破,弱化巷道与采空区上覆关键层间的力学联系;切顶后对其顶帮关键部位进行补强,达到帮顶协调作用;回采后靠近切顶处设置柔性挡矸系统阻挡矸石,并在巷内布设临时支护;回采动压影响结束,留巷平稳后再撤除临时支护,完成留巷。若矿井为高
9、瓦斯、突出或煤层自燃等条件时,需在碎石帮侧进行喷浆以隔绝与采空区的沟通。沿空留巷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复合软弱顶板在工作面回采能够及时垮落,不易形成悬顶,基于切顶留巷技术原理,应充分发挥该特性优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切缝参数,实现采空区顶板岩石垮落后及时接顶。高地应力下沿空留巷变形特征鉴于古汉山矿埋深较大、地应力较高的状况,结合 工作面初期留巷的情况,高地应力放顶煤开采条件下沿空留巷具有如下特征。()将承受较大的垂直应力影响。如果巷道没有进行补强支护,沿空留巷顶板将会下沉严重;采空区内矸石运动平稳后,在距采空区边缘 处为应力增高区,而处于边缘处的沿空留巷则处于应力降低区内。()将承受高
10、地应力和强烈的回采扰动的双重影响。运输巷(沿空留巷)直接顶为厚 的砂质泥岩,通过钻孔窥视发现,此处岩层的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且有扩展迹象;而煤柱帮 范围内煤体比较破碎且酥软,巷道围岩自承能力明显降低。()沿空留巷再受复杂的构造应力叠加影响后,其变形破坏相当严重。采空区帮受高地应力和采空区矸石剧烈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挡矸系统极易失稳。年第 期能源与环保第 卷图 沿空留巷工艺流程 综上所述,影响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的关键因素是巷道覆岩特性及其支护形式、采空区顶板垮落状况、动压影响区域等。切顶卸压关键参数确定 切顶力学特征分析工作面回采后,受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基本顶岩层断裂后造成留巷顶
11、板大变形,上覆岩层则随基本顶的断裂也出现回转下沉,不会在层面发生滑移,基本顶断裂处不在煤体内部,上覆岩层则在煤壁侧出现全厚切落,造成台阶下沉,难以出现铰接结构。此时,沿空巷道一侧为采空区,另一侧为实体煤,基本顶在“采空区巷道实体煤”上方形成如图 所示的结构。由于基本顶岩层强度高,冒落后在留巷采空区侧形成比较长且难以垮塌的悬顶结构,但只要出现破断则出现较大的主动压力,留巷支护体附加力将大幅增加,引起下部岩层扰动压力的增加;如果悬顶面积过大后而出现破断将导致支护体突然受压后发生冲击破坏。前述分析可知,块体 是影响留巷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块体 进行力学性质分析时,假设采空区矸石未影响块体 和 、
12、覆岩受的载荷是均匀分布的、暂不考虑巷内支护体的影响。对留巷顶板覆岩结构简化后如图 所示。图 沿空留巷顶板结构示意 图 中,为侧向煤体内极限平衡区宽度;为塑性区煤体对顶板的支撑力;为块体 在 处受到的侧向水平推力;为块体 在 处受到的侧向水平推力;为基本顶所受重力及其覆岩均布载荷;为直接顶的均布载荷;为岩梁在 处的残余弯矩;为岩梁在 处的残余弯矩;为直接顶对基本顶的抗弯弯矩;为煤帮支护强度;为块体受到的剪切力;为块体 受到的剪切力。根据板屈服线理论、塑性煤体对顶板支撑力理论以及实煤帮塑性区宽度之间的关系 ,可知块体所受的侧向水平推力 为:年第 期秦伟超,等: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
13、技术第 卷 ()()式中,为块体 、的总长;为基本顶岩层的厚度;为块体 在 处下沉大小。通过分析块体 的受力情况 ,并根据,则巷旁支护阻力 为:()()()()()()()式中,为距煤壁的长度;为块体 在 处下沉大小;为基本顶侧向悬臂长度。由上式发现,随 的增加而变大,如果降低巷旁支护阻力,应减小侧向悬臂长度,而定向预裂爆破技术能减小基本顶侧向悬臂长度,该技术是在切顶孔内安装以聚能管为载体的炸药,爆破后爆炸能量能在特定方向上出现集中拉应力,使岩层形成弱面结构 。预裂爆破后,采空区上方岩层将随采随垮,减小巷旁支护体受力,避免悬顶面积过大而发生急增压的问题;爆破区域的顶板冒落后将充实采空区,也对上
14、覆关键岩层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同时降低覆岩关键层的破断、旋转对顶板的扰动影响,保证留巷围岩结构的稳定。切顶关键参数确定 切缝高度的确定为使公式()中 ,采空区侧顶板垮落高度需满足:()式中,为切缝高度,记为,将切缝高度内岩层垮落后与原有高度综合考虑,即综合垮落系数 ,则复合顶板切缝高度为:()()取 ,算出 时满足要求,结合巷道顶板岩性,直接顶和基本顶厚度约 ,该高度满足要求。切缝角度的确定由于水平推力及工作面顶板下沉挠度弯曲的影响,易产生挤压摩擦,使切缝处顶板垮落受阻。故切顶需有一定角度,有利于顶板顺畅垮落,保证顶板切落完全。现场实践表明 ,当切顶孔沿竖直方向或偏向煤柱帮施工时,不利于采空区顶
15、板垮落,且应向采空区倾斜应大于 ;当切顶孔角度偏大时巷道上方悬顶长度较长,将使顶板压力增加,但不宜超过 ;因此模拟切顶孔角度时选择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 对无切缝、垂直切缝及切缝角度 时展开模拟,观察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及位移状况。模拟模型长 、高 ,划分 万个网格,煤岩层数为 层,结合 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及其地质条件,为确保模拟效果在模型顶部加上 的力来模拟覆岩自重。不同切缝角度时应力场及位移场如图 所示。图 不同切缝角度时应力场及位移场 年第 期能源与环保第 卷由图 ()可知,无切缝时,工作面回采后实体煤侧及顶板高应力区域较为集中,煤壁应力峰值 ,巷道顶板左侧应力值集中明显,最高值 。此时,顶板采
16、空区侧最大下沉量为 ,与采空区上方顶板连续下沉。当采用垂直切缝且切顶高度 时,切缝处应力值为 ,局部达到 的应力集中,表明工作面采后顶板下沉旋转造成切缝处挤压,顶板垮落受阻。此时煤帮侧应力值为 ,最高应力集中区域外向实体煤深处转移,距巷道右侧约 ,最高值为 。巷旁顶板下沉量最大为 ,但切缝外侧顶板一定范围内下沉受阻,不能形成有效垮落。当角度为 时可发现顶板应力、顶板下沉量与垂直切缝基本一致。但切缝附近应力集中值减小,为 ,表明该角度下顶板下沉旋转造成的切缝处挤压摩擦效果较小,附近顶板下沉垮落顺畅,满足要求。因此,当采取切缝时巷道顶板压力降低,同时实体煤侧应力集中值减小且向煤体深侧转移,对回采期
17、间煤帮侧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硬集多载”效应作用减弱。故现场切缝高度 ,角度取 。沿空留巷控制技术基于沿空留巷围岩失稳特征,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部位是顶帮结构的稳定,使留巷顶板出现“短壁梁”结构。首先,采取定向预裂爆破使其留巷、采空区顶板之间形成弱面,待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顶板及时垮落;其次,通过高强锚索对顶板和实煤帮进行加强支护,以防基本顶岩层在煤帮附近发生切落;然后,采空区侧采用可伸缩工字钢等形成柔性支护系统以及巷道采用单体柱棚临时支撑顶板,阻挡采空区矸石窜入巷内;最后,给留巷顶板覆岩一个着力点,与实煤帮共同支撑留巷顶板,分担实煤帮、块体的支撑载荷且抑制块体 的回转下沉,弱化工作面回采扰动的影
18、响,防止基本顶发生断裂和跨冒。巷内基本支护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部位是顶板和实煤帮,确保不在实煤帮附近发生切冒。因沿空留巷会经历采掘扰动后应力集中,围岩松动范围大,变形破坏严重,需增加巷道围岩强度及改善围岩受力状态。传统的架棚被动支护无法适应沿空留巷围岩大变形,且对破碎围岩无法起到改善的效果。而锚网索主动支护则可实现加固巷道浅部围岩、抵抗高应力对深部围岩的剪切作用,改善应力环境,确保留巷顶板、帮部结构稳定且完整 。由于顶板直接顶软弱,巷道原支护无法保证留巷后顶板悬臂梁的稳定。为保证顶板垮落充分,切缝角度的增加将造成悬臂梁长度的增加,导致顶板下沉加剧。同时,留巷期间需面对多次压力冲击。基于此,沿
19、空留巷需采用高应力、能提供大变形且可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的支护形式,故采用高强度高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强支护,防止基本顶及其下位岩层的离层、错动和局部冒顶。在原有支护技术上,靠近采空区侧且沿巷道走向上施工一排 锚索,且向采帮侧偏转 ,排距 ,并用 型钢带连接。采用锚索梁强化实煤帮,增强煤帮对顶板的支护强度及煤体的残余强度,在原有支护技术上,采用 锚索对实煤帮进行加强支护,每排布置一根,间距 ,排距 ,并采用工字钢沿巷道走向连接 根锚索,形成“一梁三索”。沿空留巷加强支护具体布置如图 所示。图 沿空留巷加强支护 年第 期秦伟超,等: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第 卷 巷旁挡矸防护巷旁支护
20、无法控制留巷顶板上覆岩层的运动特征,但能够与巷内临时支护、实煤帮共同为基本关键岩层提供可靠的着力点,形成稳固的“短壁梁”结构。若巷旁支护初撑力大且及时支护,可有效控制块体 、的破断,承受一定的覆岩载荷,使其实煤帮的受力变小,及时抑制基本顶岩层回转失稳以及切顶失稳。所以说巷旁支护不但要达到承载性能的要求,还要与工作面回采速度相协调。传统的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有木垛、矸石堆砌、充填等被动支护,主动承载能力差,待基本顶岩层破断下沉后才能起到作用,通常在薄及中厚煤层且顶板岩性好的工作面应用效果较好。虽然当前柔模混凝土砌墙设备及其技术相关成熟,但其成本高、工艺复杂、运输量大的特点不能大范围推广应用。切顶留巷
21、正是基于此情况被推广应用,结合定向爆破切顶、巷内加强支护后、采用柔性挡矸进行沿空留巷。为防止采空区矸石窜入留巷内且给留巷顶板覆岩着力点,需紧跟工作面端头支架采用工字钢、金属网、风筒布、槽钢拉杆及锚索进行挡矸防护。采用 根 号工字钢(长 、)形成可伸缩系统,搭接长度大于 ,并用套卡缆,间距 ;相邻挡矸柱用槽钢拉板连接;配合铁丝网和钢筋网,风筒布置于双层网之间,接顶接底且沿切顶线布置。鉴于留巷期间挡矸柱中下部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后向巷内变形的问题,采用 锚索、倾斜 向采空区底板锚入,间距 ,并用长的工字钢连接,每根锚索梁拉住 根挡矸柱,以增加挡矸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巷内辅助支护由于沿空留巷会受到强烈
22、回采扰动的影响,尤其是综放开采空间大,开采区顶板破断活动比较剧烈,留巷受到强烈、集中且比较大的载荷后,紧靠锚网索支护难以抵抗基本顶的破断、回转下沉,应在巷内实施临时支护。鉴于回采剧烈扰动区域的基本顶承载力和变形均较大,在采面开采后基本顶沿着回采方向出现周期性断裂,基本顶承载力有所降低、持续时间较短的因素,临时支护应有较强支撑力、较大伸缩量,以适应沿空留巷围岩的动压力学特性,起到回采扰动影响、控制顶板破断、回转下沉的目的;另外,还需考虑成本、操作工艺及重复使用的问题,采用单体柱比较适宜。由于采用高强锚索强化顶板和实煤帮,巷内应通过“单体柱 型钢梁”临时支撑顶板,以抵抗采空区动压影响,后期稳定后还
23、可回收重复利用。即采空区侧挡矸系统完成后,即对留巷段布设单体柱抬棚,“一梁五柱”形式,排距 ,具体形式如图()所示。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巷道围岩变形情况为掌握 运输巷留巷过程中矿压显现状况,在留巷期间进行表面位移观测,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留巷与工作面煤壁之间关系曲线,如图 所示。图 典型测点留巷围岩变形曲线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留巷两帮移近量 ,顶底板移近量 ;主要表现为底鼓严重,底鼓量达 。究其原因,主要是 运输巷沿顶掘进,留有厚 的底煤,底板在无任何支护且煤体强度偏弱的情况下,受回采动压水平挤压后易发生破坏。留巷期间矿压显现具有一定的阶段特征,留巷初期受动压强烈扰动后变形速率较大,主要在工作面后
24、方 左右,此为动压剧烈影响阶段(图 中区);随工作面不断推采,留巷远离工作面后受其影响较小,主要在工作面后方 区域内,此为动压缓慢影响阶段(图 中区);随工作面持续推采,留巷进一步远离工作面后受其影响更小且除个别区域底鼓外基本稳定,主要在工作面后方 区域内,此为留巷一次稳定阶段(图 中区),该阶段可逐步回撤单体柱抬棚;留巷稳定后,随着回撤单体柱棚支护,造成留巷围岩四周应力重新分布并出现较小变形,主要集中在工作面后方 区域内,此为回撤影响阶段(图 中区);回撤单体柱棚结束后,留巷围岩四周应力再次分布后稳定,主要集中在工作面后方 后,沿空留巷结束,此为成巷稳定阶段(图 中区)。年第 期能源与环保第
25、 卷 留巷效果分析根据留巷效果分析发现,滞后 工作面 内处于采动影响阶段,此阶段变形严重,应加强留巷支护强度。由于留巷初期煤柱帮未施工锚索梁而造成帮鼓严重,并出现了邻近单体柱被挤断的情况;理论上,采动影响阶段 以外,可逐步回撤单体柱棚,鉴于工作面周期性来压步距约 ,为对比分析是否回撤时留巷状况而保留 ,滞后工作面 后再进行回撤单体柱棚。初始留巷巷高、巷宽 ,留巷稳定后巷高约 、巷宽约 ,留巷断面变形率均在 以内,经简单卧底返修后可达到接替工作面回风巷使用的要求。由于 工作面开采空间较大且放顶煤开采后采空区内遗煤较多,留巷过程中采空区内漏风后有可能出现自燃,提出采用常规堵漏风、分级向空区内注、液
26、态 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为掌控留巷期间空区内气体、温度的变化状况,在其采空区侧埋入观测管。通过空区监测结果分析发现,留巷期间采空区温度约 、浓度约 ,其他气体均在可控范围内且其浓度并无异常变化。结论()理论分析了沿空留巷围岩失稳特征,沿空留巷上覆基本关键岩层在破断前、后以实煤帮、冒落矸石为着力点,将形成“悬臂梁”、“砌体梁”结构。由于结构运动、失稳方式的不同,沿空留巷围岩出现切顶、回转、破断及冒落的失稳状态。根据切顶力学特征分析,留巷基本顶块体 的长度是影响其稳定的关键,采用定向预裂爆破技术可有效切断留巷、采空区顶板之间的力学联系。()现场实践表明,沿空留巷将受工作面周期性的回采动压影响,其围岩
27、控制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基于沿空留巷强帮固顶的围岩控制思路,采用高强预应力锚索对留巷顶板和实煤帮进行加强支护,巷旁采用可伸缩工字钢进行挡矸防护,巷内采用单体柱配合 型钢梁滞后临时支撑顶板等综合措施,以达到高阻让压、提高围岩强度及限制围岩变形的目的。()古汉山矿 运输巷实施切顶留巷试验后,留巷矿压具有动压剧烈影响、动压缓慢影响、留巷一次稳定、回撤影响及成巷稳定等阶段性特征;留巷稳定后,两帮移近量 ,顶底板移近量 ,留巷 后趋于稳定状态。留巷经简单卧底扩帮后,能达到接替工作面回风巷的使用要求。同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沿空留巷实践提供技术借鉴。参考文献():华心祝 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发展现状及改进
28、建议 煤炭科学技术,():,():郑立军,王文,张广杰 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李琰庆 沿空留巷围岩的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 中国煤炭学会 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李化敏 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控制设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康红普,牛多龙,张镇,等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华心祝,杨朋 深井大断面沿空留巷底板变形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何满潮,陈上元,郭志飚,等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结构控制及其工程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9、:,():朱珍,张科学,袁红平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碎石巷帮控制技术及应用 煤炭科学技术,():,():郭建伟,张广杰,丁坤朋 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 煤炭技术,():,():杨战标,赵万里,丁坤朋,等 定向爆破技术在沿空留巷中的应 年第 期秦伟超,等:高地应力综放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第 卷用 煤炭工程,():,():赵社会,张广杰,王文 深埋薄基岩综放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赵社会,张广杰,王文 深埋薄基岩综放面切顶留巷围岩结构演化规律 煤炭技术,():,():李艳飞,张广杰,王文 综放切顶沿空留巷围
30、岩变形特征分析及防治 能源与环保,():,():李东印,张景轩,郑立军,等 密集钻孔弱化底分层顶板沿空留巷技术 煤矿安全,():,():闫志强 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煤炭工程,():,():马菁花,杜文春,卢正法,等 受采动影响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中州煤炭,():,():高玉兵,杨军,张星宇,等 深井高应力巷道定向拉张爆破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陈上元,何满潮,郭志飚,等 深部沿空切顶成巷围岩稳定性控制对策 工程科学与技术,():,():李琰庆,李志红 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 煤矿支护,():,():,黄星 沿空留
31、巷围岩失稳机理与支护关键 黑龙江科技信息,():,():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 页)郭鹏飞,张国锋,陶志刚 坚硬软弱复合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爆破技术 煤炭科学技术,():,():张国锋,许有青,葛鹏涛 唐山沟矿厚层砂岩顶板切缝沿空成巷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华心祝 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煤炭科学技术,():,():华心祝,马俊枫,许庭教 锚杆支护巷道巷旁锚索加强支护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李迎富,华心祝 沿空留巷上覆岩层关键块稳定性力学分析及巷旁充填体宽度确定 岩土力学,():,():孙晓明,刘鑫,梁广峰,等 薄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