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法律名称,时间,内容,意义(作用)权利法案1689年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意义: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议会至上: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
2、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至尊: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法律名称,时间,内容,评价。1787年宪法内容:联邦制度:职权: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全;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意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共和政体:权力划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对宪法
3、负责,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特点:三者独立平等单,但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评价:进步性: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局限性:仍然存在着不足,如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利。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
4、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两党制的特点,实质,影响(作用)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在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法律名称,时间,内容,影响(评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议会产生方式: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产生方式: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议会职权: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职权: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
5、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影响: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制度: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帮保留一些自制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积极性: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专制传统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它保留了浓
6、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中央权力极各帮有一些自治权。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行政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的议政权受到极大限制。联邦议会(上院)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联邦议会有通过法律的权利。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作用很小。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大量白银,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
7、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税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美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8、北京条约内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个增至800万两白银,增开天津为商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进步性:反应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9、。局限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的内容,评价内容: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
10、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结果: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签订了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影响: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甲午中日
11、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政治统治极端腐朽,社会制度落后。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等。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思想: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军事: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时机:清政府“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潮,清政府调湖北新军镇压,湖北防务空虚。中
12、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内容及意义(评价)目的: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
13、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经过,意义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经过:第一节段 第二阶段 时间:5月4日期 6月5日起 中心:北京 上海 主力: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形式: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21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意义: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
14、上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意义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组织基础: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北伐战争的对象,成果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成果: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新”在哪里?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
15、领导。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占领南昌城。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土地革命的内容及意义。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意义:农民政治上
16、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地建设: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影响: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1931年东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涵。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7、,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原因及意义。原因:博古,李德的
18、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局部侵华:从1931年918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表及结果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百团大战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19、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战果1948年辽沈战役: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以及杜聿明兵团。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统一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的内容及意义1954年宪法的内容及意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20、力机关。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民族区自治制度的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文革结束后,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措施及成就措施:11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人物及内涵时间:
21、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回归的时间,原因和意义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原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制度保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英港都能接受的方案。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1999年12月20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美苏冷战的含义,表现及影响含义: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形动。表现:美国的政策:政治: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22、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军事:1949年,英美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苏联的对策:经济:1949年,苏联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政府首脑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影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呈现的阶段特征。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23、。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实质: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他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过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
24、洲共同体。影响: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统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及表现。原因: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美国帮助:1948年后,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国际机遇:朝鲜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政策及影响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政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欧盟1993年成立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影响: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与世界形式分别是什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