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 顶 管 井 点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1 目 录 1、工程概括3 2、沉井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3 2.2沉井主要施工方法.4 2.3 .4 2.4 2.52.6砖砌护壁施工.8 2.7接收井施工.8 3、顶管施工.8 3.1顶管工艺选择.8 3.2顶管设备选型.9 3.3管节 .10 3.4顶管设备安装.10 3.5顶管流程.11 3.6顶管主要施工方法.12 3.7顶管常见问题.13 4、顶管施工防护措施.14 4.1管理措施.15 4.2技术措施.15 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7 5.1质量控制管理“.17 5.2顶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7 6、施工安全措施.18 6.1顶
2、管施工安全措施.18 6.2工作井施工安全措施.18 6.3施工用电安全.19 6.4机械设备安全19 6.5防火安全管理.20 7、文明施工.20 2 1、工程概括 本次顶管工程分为两段(1)西下丘泵站及进水管道工程,其中D1000砼管顶管,全长800米,管道埋深6米左右;设工作井4座,接收井5座。(2)邮塘庙泵站工程,其所处土层均为亚砂土夹粉砂。地下水丰富具承压性,易形成流沙。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采取井点降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因管道处于流砂层位置,所以顶管施工采用土压平衡施工工艺。 其中顶管工作井为钢板井沉井,接收井为钢板桩井(坑)。 2、沉井施工 顶管工作井下部4米深为钢板井沉井,
3、尺寸为5.5 m3.0 m(长宽)上部采用砖砌护壁墙体。 2.1 施工工艺流程 3 2.2 沉井主要施工方法 2.2.1 基坑开挖 为保证沉井制作均匀下沉,先将井区范围的障碍物与表层土挖出。根据设计要求,考虑沉井整体的安全性,基坑开挖深度暂设定为2.0米2.5米。基坑的开挖范围比沉井外壁尺寸大1.6米左右,边坡取值1:0.67,在基坑四周挖设排水沟,在对角基坑四周设置集水坑并配备水泵,以便及时排除坑内积水和周围来水。 2.2.1.11) 方,以便在最低处排水,并在基坑内设置一临时集水坑,配泵排水; 2) 开挖人员每31米2范围布置一个,在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开挖面完整; 3) 每阶段不得超挖,
4、基坑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大块石,则将其凿除; 4) 开挖遇有不明构筑物或古迹,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业主和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处理。 2.2.1.2 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1) 开工之前,考虑有效地排除施工场地雨水地方案; 2) 作好临时防雨设施地储备; 3) 排水用泵地工作状态良好,排水系统畅通; 4) 检查加固临时电路,电线距地面高度在3米以上; 5) 开挖土应尽快运出场外,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在基坑边堆放弃土; 2.3 井点降水 根据本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在河道附近采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2.3.1 井点埋设深度 H=h1-h2+Dh+l+b H井点埋设深度(m); h1沉设井点施工的地面高程(m)
5、; h2基坑底面高程(m); 4 h设计地下水降至基坑底面以下深(m),取0.5m; l滤管长度(m); b井点到基坑的水力坡降(m),一般取水平距离的0.1。 2.3.2 井点打孔深度 孔深一般距滤管底1m左右。 2.3.3 抽水影响半径 R=2SH R抽水影响半径(m ); K渗透系数(m/d); S井点中心降水深度(m); H0含水层厚度(m)。 2.3.4 井点涌水量 Q=1.366K(2H-S)S lgR-lgr Q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有效带深度(m); S降水深度(m); R井点抽水影响半径(m), r井点滤管半径(m) 2.3.5 井点出水量 q
6、=2prlv q井点出水量(m3/s); 5 r滤管半径(m); l滤管长度(m); v地下水流入井点管的速度(m/s)。 2.3.6 井点埋设数量 根据计算及施工经验得出,工作井共需布置井点33个,接收井则需布置32个。井点布置间距为1.0米。 2.3.7 井点降水施工方法 2.3.7.1 管高度不得高于集水总管高度。为防止真空泵排、降水系统的故障而中断降水,应用机械设备,并设专人保养维修。 2.3.7.2 安装集水总管 集水总管布置在井点立管外侧,敷设高度与井点立管顶高相同,必须顺直,坡度为1左右,其最高点为真空泵、射流泵集水罐进口处。 2.3.7.3 组装井点管 将井点实管与井点滤管组装
7、成一个整体。井点滤管孔眼总面积不得小于立管的截面面积,骨架、滤网等均应仔细检查完好,并加保护。 2.3.7.4 沉设井点立管 根据设计要求放出井点沉设位置。采用冲孔法施工。用多级离心泵将水加压至0.7MPa,经高压管送到水枪,水枪与套管相对固定,冲孔时用卷扬机吊住水枪及管的上端,对准点位,垂直插入预先挖好的井点定位坑,并不断反复提升、下落。高压水通过水枪喷嘴将土冲切成孔,孔径约30cm。当冲孔达到设计滤管底以下50cm以上时,冲管 6 停沉加冲片刻,使底部泥浆随水流去,然后停止冲进,抽出水枪,按高度放下井点立管和滤管,井点立管应放在土孔中央。而后向套管内立管外灌注砂石滤料,边灌边插捣,灌至距地
8、面约1m左右处停止,然后拔出套管,并用土封填上部土孔。 每个真空泵系统抽吸的井点立管及集水总管位一组,每组中各个井点立管和滤管的长度应相等,且沉设深度应在一个平面上。沉设井点立管后,向孔内填充滤料时,土孔中的水应从井点立管内冒出,否则该点为死点,应拔出重新沉设。 2.4沉井下沉 井内人工挖土,外壁压载,沉井下沉。 2.4.1 1)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特别是下沉初期,沉井入土较浅,上层对沉井的平衡稳定作用差, 容易产生偏斜,尤应注意。在挖土下沉过程中,不应偏除土,避免沉井发生偏斜。 为防止沉井下沉时产生较大的偏斜,根据土质情况、入土深度等,控制井内除土深度。此时应注意,沉井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
9、次挖土下沉的深度,以保证沉井平稳、均匀下沉。 2)下沉中随时掌握土层变化情况,分析和检验土壤阻力与沉井重量的关系,控制其除土部位及除土量,使沉井平衡地下沉。 3) 下沉过程中,应做好标高、下沉量、倾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的偏斜。 4)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2m前,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挖土量过大及挖土不均,而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并产生较大的偏斜,增加准确下沉至设计标高的困难。 5)在工作井沉井开始下沉前,在其周围构筑物及地面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位移观察点,随时观测沉井周围地面的塌陷、开裂情况和构筑物沉陷、位移的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措施,确保附近设施的安全。 2.4.2
10、施工偏差的处理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控制,确保沉井准确下沉到位,并且要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处理措施,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7 2.4.3倾斜处理 沉井下沉过程中倾斜率要控制在1/1501/200,超过1/200时就要进行纠偏,纠偏方法是在倾斜的相反一侧井壁底偏除土,在并壁外侧射水冲刷,井顶加大水平荷载予以纠偏。 2.4.4 井壁外障碍物的处理 沉井下沉发现障碍物,应立即停止下沉,根据障碍物的性质、大小、位置等情况决定处理办法。井壁下如遇较小的孤石,可将四周土掏空后取出;较大孤石,可用风动工具破成小块后取出。 2.5 沉井封底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封底。 1)基底面应尽
11、量整平; 2)清除浮泥,防止封底砼和基底间渗入杂土; 3 4)用块石回填锅底超挖部分; 5 )用碎石、粗砂找平。 2.5.1 底板砼浇筑 封底垫层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抽排沉井内积水,以防封底砼承受下部水压而遭受破坏。井内水抽干后即可进行底板砼浇筑。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进行,砼浇入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再用平板振捣器提浆初平,最后人工找平,收面。 2.6 砖砌护壁施工 沉井底板砼达到强度后,拆除外围井点降水管,上部砌筑砖护壁至地面标高,而后对井壁四周进行土方回填。 2.7接收井施工 接收井采用钢板桩围护.在顶管机头临近接收坑位置时,开挖土方打设钢板桩,同时进行井点降水,机头从接收坑中取出后
12、进行检查窨井的砌筑。 3、顶管施工 3.1 顶管工艺选择 根据地质报告及设计图纸,管道所处位置为流砂层,因为整个管线埋深较深,平均埋深达到7米左右,且地下水位较高,承压水易形成流砂,现行的简易顶管施工工艺(俗称土顶法),无法在流砂层中施工,且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我单位从工期和经济双方面作以 8 比较,决定采用土压平衡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1)构造: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其主要作用为:掘进、防坍、出泥、导向。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情况,本工程选用挤压式工具管。工具管分前后两段,前后段之间安装纠偏油缸。工具管最前端是压力舱,承受水压力、土压力;压力舱后部为操作舱。工具管的后段与跟进管段连结。 2)原
13、理:随着工具管的顶进,开挖面切削下来的泥土进入压力舱,由于土体挤进工具管 f2采用注浆工艺时管壁与土层的摩擦系数,取7KN/m; 9 F2=3.141.21307=3428.88KN 3.2.3顶进阻力 F=F1+F2 =3470.99KN 3.2.4选型原则: 设备质量优良可靠,操作放便,工作效率高。 设备的能力要留有充分富余,即使用时的保险系数要大。 3.3管节 顶管施工采用由专业厂家生产的“F”顶管专用管节。 3.4顶管设备安装 就位等,其中出洞口安装在“顶管出洞”作介绍。 3.4.1 导轨安装 导轨用型钢和P38以上钢轨制作,钢轨焊于型钢上,型钢用螺栓紧固于钢横梁上,以便装拆。钢横梁置
14、于工作井底板上,并与底板上的预埋铁板焊接,使整个导轨系统成为在使用中不会产生位移的、牢固的整体。 导轨安装在顶管中至关重要,其安装精度甚至决定管道是否可顶好,故须达到如下要求: 1)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2)导轨轴线偏差3mm;顶面高差03mm;两轨间距2mm。 3.4.2 千斤顶安装 主顶站千斤顶选用2台,固定在型钢制作的千斤顶支架上,支架焊在井底的横梁上,千斤顶着力点应在与均布顶管圆周上,即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圆心上。每个千斤顶的纵线坡度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3.4.3 后背墙安装 后背墙用20号工字钢焊成一堵墙,为顶管的反力提供一个
15、垂直的受力面,正面焊一块2cm厚钢板,使各工字钢受力更均匀。工字钢墙的空隙中灌满自密砼,形成一道由厚钢板、工字钢和砼组成的、牢固的、刚度很大的复合后背墙,承受千斤顶传来的顶进反力。后背墙安装无误后,在后背墙与井壁间浇筑30cm厚砼后背,并垫一层5cm厚的木板,以使井壁受力均匀。 10 3.4.4 顶管机下井 井下设备安装完后,用经保养、检查、调试好的顶管机吊下工作井,置于涂满润滑黄油的导轨上。因导轨安装精度是严格控制的,故顶管机座上导轨就已准确定位。 井下设备和顶管机安装完毕后,启动油泵,伸缩千斤顶,检查千斤顶与后背墙的配合,顶管机与出口器及分压环的间隙等。准确无误后即可开始出洞顶进。 3.5
16、 顶管流程 图31顶管施工流程图 11 3.6顶管主要施工方法 3.6.1 顶管出洞 顶管出洞是指顶管机和第一节管子从工作井中破出洞口进入土中,开始正常顶管前的过程,是顶管中的关键工序,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工序。 顶管机头在井内管床就位,调试完毕,作好出洞的一切准备后,便可破除顶头前方障碍物,将机头穿进橡胶密封圈顶入土中,同时在机头与洞口的缝隙中注满膨润土泥浆,以润滑管道,支护土体。并且在工作井制作到位后,在顶管出洞口侧进行压密注浆,以起到部分止水作用和防止顶管出洞洞口土体坍塌作用。出洞操作速度要快,以防出洞口外土体坍塌。 为防止管线出现偏斜,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2此须在工具管下的井壁上加
17、设支撑,同时将工具管与前几节管之间连接,加强整体性。 3)注意测量与纠偏。工具管出洞后,发现下跌时立即采取主顶油缸进行纠偏。 4)工具管出洞前,可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不大于+5),以弥补工具管下跌。 顶管出洞对操作者要求也很高,这是因为出洞时顶管机未被土体包裹,处自由状态,而使顶头出洞的主千斤顶顶力是巨大的,因此,控制操作哪怕出现少量不均匀或土质不均匀,使各千斤顶的行程不等,也足以使顶头和第一节管子偏离设计轴线。此时的土体难以对机头产生较大反力,难以对机头起到导向约束作用,故此时产生的偏差很难纠正,甚至是纠不过来的。因此,出洞顶进时一定要十分小心,用激光经纬仪随时测量监控,保证顶头和第一节管子
18、位置正确。 3.6.2 膨润土泥浆护壁 膨润土泥浆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与润滑性,将其压到管外壁,包裹住管子,以便减小管外壁与土壤间的摩阻力,并可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土体坍塌。因本工程在砂土层中顶管,摩阻力较大,在压注膨润土泥浆的同时,当顶距大于130米时须增设一套中继站,以减轻砼管所承受的顶力。 注浆孔应合理分布,机头及其后面4节管每节都设有注浆孔,使泥浆及时填充管壁与土间的全部空隙,其后逐步过渡到每2节管设一节带有注浆孔的管节,及时补浆,使 12 全线管壁都包裹在泥浆套中。 顶力在控制值之内十分重要。若顶力过大,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各方面的控制都会困难,故膨润土泥浆压浆绝不可轻视。 3.6.3 顶管
19、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网及井下测量平台的建立。 和后视点等。 测量平台置于井下顶管轴线上,靠近后靠背处,通过控制网将顶管测量起始点测放其上,并在井中布设23个稳固的后视点,以便互相校核。起始点对顶管测量精度至关重要,故井下测量平台要单独设置,不与管道、设备、后靠背接触,不受顶管操作的影响,以保持其稳定性。 2)顶管轴线与标高控制 本工程顶管测量距离为100m,按直线顶管测量方法,顶管方向与高程控制可直接用置于井下测量平台起始点上的激光经纬仪对顶管机上方的光靶即可。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束偏离光靶中心的距离,即顶管的偏差值,但方向相反。为消除顶管机旋转而偏差值的显示误差,光靶设计为可调式,使其始终
20、在顶管机的垂直中心线上。标高采用支水准线路控制。 3)顶管测量注意事项: 由于顶管的部分操作在工作井内进行,顶管过程中起始点和后视点发生位移是完全可能的,故每周均需对其进行检查校核,发现偏移过大需查明原因并及时修正。 地面测量控制网上的部分点在顶管轴线上或工作井附近,可能因地面沉降等原因而移动,故也需不定期进行校核检查。 顶管测量计算全部用自编程序在计算机上计算、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本公司在此应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每段顶完后,应重新进行一次管道的中心和高程的测量,每个接口一点,错口处测两点。 3.7顶管常见问题 3.7.1 纠偏 纠偏是指工具管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工具管内的纠偏机
21、构(纠偏油缸)改变管端 13 方向,减小管线偏差的过程。 纠偏必须遵循以下规律。 1) 纠偏应在顶进过程中进行,静态的纠偏会对管线产生不利的影响。 2)纠偏角度不能过大。 3) 第一段管节质量要好,因为第一段管节在纠偏过程中承受多次反复应力,易损坏管节。 4)第一段管节不宜过长,管段越短越有利,管段过长会影响纠偏的灵敏度,一般不宜超过2.0米。 5)纠偏过程中,要在网格底上绘制工具管的测点轨迹,推算出其行进轨迹,根据行进轨迹及时调整纠偏角度,避免纠偏过大产生过度弯曲。 6)及时了解工具管穿越的土层,特别是软土层,不均匀土层的土质情况。 3.7.2 纠扭 因此须加 强控制,避免扭转角度过大。 1
22、)预防措施 a、纠偏时,注意纠偏油缸不要对管节形成扭矩。 b、稳定主顶油缸后座。主顶油缸后座不稳易使主顶油缸在工作时方向变化,产生扭转角。 C、管道内安装的设备应对称布置,避免布置在同一侧。 2)纠扭措施 纠正管节扭转的有效方法为压重纠扭,即在管道单边压重,使管道在相反方向扭转。 3.7.3 导轨偏移 基坑导轨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产生左右或高低偏移。 防治措施: 1)对导轨进行加固或更换。 2)把偏移的导轨校正过来,并用牢固的支撑把它固定。 3)垫木应用硬木或用型钢、钢板,必要时可焊牢。 4)对工作底板进行加固。 4、 顶管施工防护措施 由于本工程施工位于城区主干道,在该地段施工尤其应注意维护现有
23、设施的正常使 14 用,并保护现有构筑物不被破坏,维护城市形象,故在施工时应编制详细的保护措施方案。 4.1 管理措施 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资料,并在施工前召开各有关主管部门配合协调会议,进一步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在施工范围那的公用管线和设单位见证。 2)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把保护公用管线和地面构筑物作为设计主要内容之一。 3)工程施工前,向有关单位提出监护书面申请,办妥相关手续。 4)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详细情况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没一位操作工人做层层交底,建立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5)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组织措施,委派专职人
24、员负责监护和保护工作,各工段、施工队和班组设兼职保护负责人,组成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公司审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单位认定的保护措施实施,并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牌。 6)工程实施前组织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保护公用管线和构筑物的重要性和破坏的危害性”教育。 7)工程实施前,对在施工范围内的公用管线和构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连续观测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与沉降观测资料。 8)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护方案。 9)工程实施
25、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保护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级负责人深入现场监护,督促操作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10)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11)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好抢救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作到防患于未然。 12)严格执行施工规程,杜绝任何破坏。 4.2 技术措施 15 1) 顶管施工措施 a、顶管施工应按照先将土体挤入,再逐步取土方式施工,保证顶头内土压力与外部土压、水压达到平衡,避免地面沉降。 b、
26、顶管的触变泥浆具有两种作用,一种是润滑作用,另一种是支撑作用,不使土体坍塌。因此,管道顶进时,应及时注入触变泥浆,并确保注入压力。 c、考虑顶管轴线距离河边30m3m左右,施工时,预防管涌, 及时排除明水。 d、顶管可能有沼气,顶管中准备防毒措施,进入顶管施工人员戴防毒面具,同时井区用空压机往管道内通风,同时管道内严禁火种,使用防爆器具。 e、严格控制排土是与推进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控制好机头前的土压力,务必使它小于顶管机前头的被动土压力。 f、控制好尺进与出土量之间的关系,做到不超挖。 g、顶管施工结束后,采用嵌缝膏对已有管节接缝进行勾缝处理,从而保证无渗漏现象发生。 2) 测量监测措施 a
27、、测点布置 在顶管轴线左右15米范围内,设置沉降观测点。 b、监测方法 采用两台水准仪、一台经纬仪进行静态连续监测位移及沉降。 c、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案 数据采集采用人工记录方式,并需多人观测记录。 数据用软件处理,做到数据清晰、分析合理、及时准确。 d、减少测量误差的措施 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时检查。 观测时须多人进行观测,确保观测值准确。 采用模型改正法减小误差。 连续长时段进行观测。 e、监测仪器保护措施 设立醒目标志和护栏。 16 做好设备的防水、防潮、防雷电工作。 做好测量设施的防风、防晒工作。 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控制管理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强
28、化全员质量意识。 2)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工前技术交底制。开工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意图、技术标准、施工方法、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交底。并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质量目标明确,标准清楚,施工方法得当,工艺操作符合要求。 (2)认真实施工前查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查总结评比的施工质量评测措施。 3)认真执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 4)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各种混合材料使用按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 5)检测仪器设备的校验
29、标定制度 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校验标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由工地实验室指定专人送检和管理。 6)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本工程在人力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做出一个更加全面合理的安排,以保证按照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5.2 顶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在进洞前必须先刷好洞口处理,做好工作井排水系统,将水引出工作井以外。 2)积极推行顶管技术,施工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施工技术参数,作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行操作,以免造成达不到规定循环进度及
30、超挖或欠挖。 3)必须按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免造成整体性差,接头处不平整,顶管橡胶止水圈渗漏等诸多病害。 17 4)顶管严格控制出渣量与顶进速度的关系,力求顶头推进压力与开挖面压力平衡。 5)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施工方法。 6)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 7)按设计要求配制泥浆,并采取同步注浆的方法,及时足量地注入泥浆。 8)顶进施工前,对顶进设备应进行认真的检修保养,保证顶管连续进行。 9 10)管节的运输、装卸、安放过程中,应做到吊点准确,轻装轻卸,以防破坏防腐层, 造成管节碰伤。 11)定期检查记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6、施工安全措施
31、 6.1顶管施工安全措施 1、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由于管道内施工条件较差,工人常在振动、噪声、地下水、有害气体等不良环境中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加之顶管施工工艺操作要求高,组织施工时,更需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从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纪律教育、安全培训、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等各个方面,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抓好纪律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采取奖惩制度,并创造安全、卫生、无害的劳动条件,严格按规定的工序、工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的规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从思想、组织、检查、经济四个方面作好安全保证工作。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32、重视目测观察 目测观察既省事作用又很大,对于开挖后未支护的土质情况,观察内容为土体的土质和分布,接触面填充物的性质、状态,涌水量和涌水压力,管道道顶部、侧部的稳定状态等。 目测观察中应特别注意土质危险性较大引起塌方事故和渗漏涌水象征时,应停止开挖工作,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隐患后才准作业。 6.2工作井施工安全措施 1、距井外缘15cm处,安临时双横杆护栏,护栏长17.0m,高1.0m。 2、井口出车平台应用木板或钢板铺设,安装牢固不留孔缝。 3、在粘土、杂填土及砂、卵砾石层开挖时,只准用手镐、铲或风镐进行,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必须作好沉井刃脚及砼墙的保护工作,并拟定安全措施,报项目总工批准后 1
33、8 执行。 4、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井壁碴石和无关悬吊物。 5、沉井下沉每段的开挖高度不得超过2.0m。 6.3施工用电安全 1、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用绝缘子固定,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不低于3米,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米。 2、配电箱、开关箱:应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380 伏和220伏两种电压等级。 3、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应安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应离地4米以上,机动车道为6米以上。 4、接地接零:接地体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
34、不小于48平方毫米,一组二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入土深度不小于2.5米,接地电极应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5、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有效上岗证,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6、顶管管内照明用电采用低压36伏。 7、顶管管内照明采用36V低压电源。 6.4机械设备安全 1、 挖土机、起重机的保险、限位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2、 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驾驶员应做好例行记录。 3、 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齐全可靠。 4、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应按规定保持距离。 5、作
35、业时,机械停放应尽可能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应灵敏可靠。 6、电缆线应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 7、各类机械应持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牌。 8、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 19 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 9、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6.5防火安全管理 1、建立防火管理领导小组和防火安全保证体系。 2、执行“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规定”;“防火重点部位管理规定”和“掘进作业防火安全管理”等有关条例。 3、重点部位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一般部位职工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4 离不少于5、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
36、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7、文明施工 1)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 (1)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围栏。 (2)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所有材料应堆放整齐。 (3)现场场地及道路应满足施工和行车需要。现场场地和道路要平坦、通畅、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志设排水沟。现场不允许有积水。 (4)粉尘控制 a、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b、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仓库内进行。 c、严禁向建筑物外抛垃圾。 (5)现场卫生 a、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b、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c、严禁向铁路线两旁弃置垃圾。 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 (2)要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和其它混浊废弃物流入下水道或河道,或堆放在铁路线旁。 20 (3)施工中各类垃圾应堆置在规定地点及时处理,不得倒入河中和居民生活垃圾容器。 (4)施工区域、生活区应整齐有序,不影响市容影响。 3)文明施工内业管理 (1)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相应内业资料,如文明施工基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有记录、申报、保管工作。 (2)办公室布置文明施工有关的图、表。 (3)定期举行文明施工管理活动,检查前期文明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2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