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阶段工作总结 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按照中、盛市的统一部署,我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组织,讲求实效,切实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一、精心部署,及时安排,顺利完成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各项任务 按照市委关于印发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2、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印发的市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细则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扎实有序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各项任务。 (一)明确任务,落实机构,奠定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基矗元月26日上午,市委召开了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局高度重视,会后立即召开了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先进性教育工作,认真传达市委动员会议精神,积极部署我局先进性教育工作,落实任务,明确要求,成立了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林为组长的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立即展开了相应的工作,从而
3、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领导基矗 (二)完善方案,积极动员,提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纲领。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我局及时安排人员,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完善,于27日拟定印发了市统计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意见、市统计局领导班子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市统计局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日程表等,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元月28日,我局召开了由局机关及下属农调、城调、企调、普查中心共40多人参加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组织学习了市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杨局长做了重要的动员讲话,宣布了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听取了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对
4、本次活动的要求和安排等。细致完善的实施方案及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使全局每个党员都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增强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供了全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纲领。 (三)精心安排,狠抓学习,确保了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中央和盛市委有关文件,重点学好党章,认真学习中、盛市领导就先进性教育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此,我们根据全市的总体安排及我局的具体实施意见,精心组织,狠抓了学
5、习培训工作。 一是在2月3-6日,利用4天时间,召开由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集中学习活动,系统地学习了中、盛市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意见、安排、领导讲话、文件通知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总体安排、方法步骤等的认识,明确了学习内容。为保持学习的连续性,我们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要求大家加强自学,利用春节期间抓好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必学内容的学习。 二是在2月16日上午,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我局再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组织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16-18日的连续3天中,我们
6、重点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并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三是2月下旬到3月初,我们按照学习教育活动必学习内容的安排,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讲话、言论、思想等,组织收看了正反两面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电教片,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进行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辅导讲座,围绕学习内容分别组织科室、党小组、妇女进行了专题讨论座谈。 (四)坚持标准,注重质量,达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本局工作实际和党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局务会议、全体人员会议、党支部会议、中心学习组会议等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座谈讨论、专题辅导、看录像、听报告相
7、结合的办法,坚持标准,确保质量。据统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局党组讨论研究学习教育工作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3次,党召开由全体共产党员和直属城、农、企调查队和普查中心干部职工参加的集中学习培训会10次,党支部或党小组学习讨论3次,通知退休人员参加集体学习3次,党员、干部提交学习心得体会20余篇,并通过督促检查,使党员干部做读书笔记均达1万字以上,达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人员、保证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的要求。同时,我们按照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3次组织座谈讨论,结合统计部门实际,制定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工作信息的
8、采集整理,先后向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报送信息5篇,及时反映了我局的学习动态、经验做法和取得效果。 二、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收到实效 在学习培训中,我局本着“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学习培训计划安排不走样,坚持学习培训规定内容不落空,坚持主要领导宣讲辅导不放松,坚持学习培训标准要求不降低,确保学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一)领导重视,扎实安排。按照中、盛市的要求,我局站在坚决贯彻党的决定的政治高度,服从大局,认真对待,做到了思想认识、领导力量、目标任务、学习安排四到位。思想认识到位体现在局党组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9、市委召开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的当天,就召开了党组全体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本局的先进性教育工作,确定了党组书记、局长杨全面负责,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直接抓,办公室主任、党务专干专人承办、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学习办法。领导力量到位表现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过程中,局党组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先进性教育工作。党组书记杨建林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领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积极落实领导责任,不仅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认真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还牺牲休息时间,多次在双休日安排召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中心学习组会议等,组织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工作。目标任务到位体现在及时召开由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
10、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就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公开学习内容、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一方面提高广大党员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领导干部和一般党员相互监督,党员同志和一般群众相互监督。学习安排四到位是制定了详细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日程表,对学习的主要内容按日、按周进行扎实安排,对参加学习的人数、次数、笔记数量、心得体会等都进行数化考核,以周密的计划保证党员干部都按要求参加学习培训。 (二)及时总结,寻找差距。为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在学习培训阶段,我们注重及时进行总结,经常性地开展“回头看”。一是在2月26日和
11、3月3日,局里分别召开局务会议和党组会议,对前期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要求对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搞好查漏补缺,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按规定的标准补齐学习笔记,安排好中心学习组学习和座谈讨论。要对教育活动的各项都要提前考虑,迅速安排,抓紧落实。要领导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带头讲党课或形势报告,带头写心得体会,带头记学习笔记,并提出了巩固效果、再鼓信心、注重实效、争创新高的学习目标。二是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关于对第一阶段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工作进行“回头看”的通知印发后,我局又于当天迅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按照通知要求,积极查找学习动员阶段存在的不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要
12、求全体党员干部按照不少于1万字的标准,认真补好学习笔记,并落实人员进行督促检查。 (三)讲求实效,推动工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讲求实效,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用工作成绩检验学习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一是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工作的开展,使我局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也带来了全局干部职工工作面貌的改变。立足本职、任劳任怨、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在大型普查、调查工作的专业配合上,在紧急会议或重要任务的筹备实施中,大家发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合作观念,展现出奋发
13、向上、争创一流的工作风貌。二是工作纪律大大加强。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局实行了严格的上下班签到制度,对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分四片进行考核,安排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落实职责任务,实行考勤、安全、卫生全面负责,逐天登记,按周交接,分月汇总。目前,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纪律观念明显加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机关工作秩序井然。三是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我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2006年是统计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经济普查填报登记、非公有制经济调查数据评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统计年报等工作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为此,局领导提出“领导干部带头、发挥党
14、员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的口号,带领大家以先进性教育学习为动力,克服家庭和自身的困难,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勤奋工作,既保证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我局的扎实开展,又保证了各阶段工作任务的高质量按时完成。 三、巩固效果,再鼓信心,争取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扎实推进 随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我局将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我局“以人为本、团结奋进、规范管理、再上台阶”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
15、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对照检查,巩固成绩。要在巩固第一阶段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关于对第一阶段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工作进行“回头看”的通知,积极对照检查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内容和时间要求是否完全落实,党员是否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习了规定的学习篇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储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是否深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是否提高,党性观念是否增强,理想信念是否进一步坚定。同时,要继续组织党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大讨论,完善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要坚持边学边改,加
16、大整改力度,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和党员作风,增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再鼓信心,扎实推进。第二阶段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为此,我们将按照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做好征求意见、自我剖析、民主评议等工作,确保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工作扎实推进。一要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党外群众意见。二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对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全面总结自己近年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产
17、生的原因,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三要开展党员谈心活动,通过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化解矛盾。要认真组织党员进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继续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做好总结对照,带头进行自我剖析,带头边学边改,带头转变作风。进一步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各项统计工作结合,确保做到两不误,实现两促进。 (三)坚持质量,再创新高。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在全局上下树立正确的服务宗旨,积极结合统计部门的实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今年全市统计工作“以人为本、团结奋进、规范管理、再上台阶”的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
18、规章制度,严格进行规范管理,努力实施好“1234321”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为中心),开展两项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活动),完成三大任务(两大普查:经济普查的稳步推进和农业普查的准备工作;七项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劳动力调查、中药材调查、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调查、妇女儿童纲要监测调查、规模以下工业调查和44户重点贸易企业调查;两个考核:全市2007年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搞好四个建设(统计法制、信息化、基层基础和干部队伍建设),达到三个提高(数据质量、服务水平和统计意识),求得两个突破(以改进县区GDP核算为主要内容
19、的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和以培养优秀统计群体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突破),实现一个目标(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促进全市统计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努力开创汉中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2006年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2006年,我们
20、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遥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
21、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癣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
22、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
23、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
24、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6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25、。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
26、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
27、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2006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
28、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
29、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2006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
30、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拾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
31、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06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
32、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
33、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
34、,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
35、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拾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6、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拾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
37、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
38、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2006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
39、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
40、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
41、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2006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
42、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2006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拾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拾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拾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43、 2008年上半年,扶贫办认真贯彻省、州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县委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扶贫实际,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搬迁、社会帮扶、小额信贷等扶贫项目为重点,致力于全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建设石屏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扶贫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省、州整村推进项目 (二)易地搬迁项目 经积极争取,省扶贫办下达我县实施400人200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配合,做项目的选址、可研、规划、评审等相关工作。 (三)社会帮扶项目 一是成功举办了沪滇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九次
44、联席会议。沪滇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九次联席会议能在石屏召开,是上海方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我县扶贫工作的肯定和鞭策。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上海方和省、州、县领导的高度肯定,达到了汇报工作,展示成果、宣传石屏的目标。 三是2008年实施的上海帮扶项目,计划投入资金583.18万元(其中上海方投入310万元,县、镇、群众筹资273.18万元),确定在宝秀镇竹林村、小倘甸,异龙镇冲门口、小老卫寨、许家营等5个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在龙武镇旧沙村委会、大桥牛达村委会建设2所希望小学;在异龙镇松村村委会,宝秀镇郑营村委会建设2所卫生室;在县城区建设一个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已投入
45、资金160万元,完成街道硬化2条4公里;科技文化活动中心1块;房屋立面改造41户;沼气池建设16口;松村卫生室主体工程已完工;围墙,大门和场地硬化以及医疗设备等正在筹建中;2所希望小学已完成了征地、地基平整、设计图纸等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进入了全面装修阶段。其它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四)信贷扶贫。 (五)石屏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是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立足石屏丰富的生态绿色农产品资源,大力推介石屏优质农产品,树立和宣传石屏优秀农业企业品牌,打造石屏农业对外交流与发展的新平台,为农民寻找市场,带动优势农产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46、,农业增效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中心按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进入了全面装修阶段。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一是 2008年上半年县扶贫办工作总结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减少了贫困人口。州扶贫办要求我县通过各种扶贫项目的实施,全年解决2000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1800人。通过努力,现已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1100人,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1000人,到年底可以全面完成州下达的任务。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贫困地区的
47、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安居房的建设,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沼气池的建设,使群众用上了方便、快捷、卫生的沼气,能点灯,可煮饭,取代了传统灶台,减少对树木的砍伐,节省了劳力,保护了生态,改善了环境,解决了适龄儿童入学难和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等问题,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开发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调整了结构、优化了产业布局,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培植了优势产业、发展了特色经济。 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并充分利用,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精神文明建设培训班,加强了对广大群众进行新技术
48、、新知识、新观念的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项目和资金到位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省、州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未到位,仅靠县、乡两级及群众筹资,困难较大,影响了项目进度。 二是上海帮扶项目实施难度大。在弥太柏实施的上海帮扶项目,由于群众生活困难,群众集资部分很难完成,资金缺口大,工程进度缓慢。 三是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中心建设进展缓慢。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切实做好州级整村推进、易地搬迁项目、产业开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我们将积极向省、州反映我县的困难,同时做好项目的选址、可研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能在项目和资金上有一个新突破。 (二)扎实做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将坝心老街村委会、新海资村委会列为全县的整村推进建设示范村,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FWDQW.COM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