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 编制说明12 总则23 灌浆材料与浆液性能43.1 水泥43.2 水43.3 外加剂43.4 浆液性能要求43.5 浆液试验54 灌浆应具备的条件64.1 坝体混凝土温度64.2 混凝土龄期64.3 接缝张开度64.4 其它要求65 灌浆系统加工、安装及检查维护75.1 灌浆管路和部件的加工75.2 灌浆系统的安装75.3 灌浆系统的检查和维护86 灌浆前的准备工作96.1 坝体温度及接缝张开度的检测96.2 通水检查与缝面浸泡及预灌性压水96.3 准灌证96.4 其他准备工作107 灌区缺陷处理117.1 灌浆管路不通的处理117.2 缝面不通的处理117.3 止浆片失效引起外漏的
2、处理117.4 细缝灌浆118 厂坝接缝灌浆施工128.1 接缝灌浆的次序128.2 灌浆压力及其控制128.3 正常灌浆作业128.4 多区同时灌浆作业138.5 特殊情况处理139 岸坡接触灌浆施工159.1 灌浆的次序159.2 灌浆压力及其控制159.3 灌浆作业159.4 多区同时灌浆作业169.5 特殊情况处理1610 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1810.1 质量检查1810.2 质量评定1911 工程验收与完工资料2011.1 验收一般要求2011.2 单元工程验收2011.3 分部工程验收2111.4 合同完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2111.5 工程竣工验收2111.6 竣工需要的资料21
3、1 编制说明1.0.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水电站厂坝分缝接缝灌浆及部分坝段混凝土与基岩间接触灌浆的水泥灌浆施工。1.0.2 本技术要求主要根据*水电站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招标文件(合同编号:JAQ/C3)第卷 技术条款的规定及有关规程规范编制。1.0.3 本技术要求应配合设计文件使用,并遵守招标文件有关规定。招标文件与本技术要求不符之处,以本技术要求为准。1.0.4 本技术要求中用黑体表示的条款为*工程特殊强调的技术要求。 2 总则2.0.1 本技术要求需要配合施工详图、设计通知单等文件使用。2.0.2 发包人、承包人、设计人、监理人均应以本要求为依据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2.0.3
4、施工中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条件不符时,监理人应会同设计人、承包人共同研究,由设计人出修改设计文件。重大问题的修改,须报发包人批准。2.0.4 承包人应按照施工详图和本技术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整体和分部施工技术措施和进度计划,报监理人批准。2.0.5 承包人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把好施工质量关,严格执行内部“三检”制度,做好交接班检查与工序检查,坚持“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2.0.6 发包人组织的各种材料以及承包人经批准外购的材料均应有出厂检验证明和品质试验报告。在进场每批材料入库前尚应按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抽样检验,承包人应及时将检验成果报送监理人,经
5、监理人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承包人应详细记录每批材料的使用部位、用量等情况。2.0.7 单元工程施工完毕后,承包人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检测和资料整理,报请监理人进行单元工程验收及质量评定;分部工程或全部工程完毕后,承包人同样应及时进行综合性质量检查、检测及竣工资料整理,并及时报请监理人按照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2.0.8 本技术要求未提及的要求,按下标准执行。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在本技术要求正文中都作了具体条款引用。本技术要求发布时,下列标准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可能被修订,当标准被修订时,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
6、方应通过协商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1;(3)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4)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5)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7)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范DL/T5125;(8)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5010-2005(9)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10)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23。3 灌浆材料与浆液性能3.1 水泥3.1.
7、1 一般情况下,灌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缝面张开度较小(小于1mm大于0.5mm)时,灌浆可采用普通硅酸盐磨细水泥。3.1.2 用于接缝、接触灌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级。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3%。3.1.3 灌浆用的硅酸盐水泥必须符合GB175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不应存放过久,袋装水泥出厂期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出厂期超过6个月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才能使用。3.1.4水泥首次出库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质量鉴定,该批水泥使用期间,应进行不定期质量抽查,符合质量标准都方可使用。水泥检验按永久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JAQSG/B
8、G05-2006及 GB175标准规定执行。3.2 水灌浆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拌制浆液用水的温度不超过20,若水温超过2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3.3 外加剂3.3.1一般情况下,灌浆采用小水灰比的单一浆液进行灌注,浆液中须掺入高效减水剂。减水剂质量应符合DLT5148的规定,其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生产性灌浆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审批。3.3.2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3.4 浆液性能要求3.4.1 一般情况下,接缝灌浆采用单一水灰比,浆液水灰比为0.5:1,遇特殊情况时(如接缝张开度较小),可采用1:1浆液水灰比灌浆。接触灌浆浆液水灰比为2:1、1:1
9、、0.5:1三个比级,比级视具体情况采用。浆液中掺高效减水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浆液强度不得低于M30。浆液马什漏斗粘度宜小于40s,2h析水率小于3%。3.4.2 灌浆浆液应在初凝前灌入缝内。一般情况下,从开始搅拌到灌入缝内的总时间普通水泥不大于3h,磨细水泥不大于2h。3.4.3 水泥浆应拌和均匀,其搅拌时间,磨细水泥使用高速搅拌时不少于30s,硅酸盐水泥使用普通搅拌机时不少于3min。3.5 浆液试验在灌浆开始阶段和水泥批次不同时应进行下列性能试验:(1)浆液的流动性(马什漏斗粘度);(2)浆液的沉降稳定性;(3)浆液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析水率;(4)浆液的结石密度、结石率;(5)7d
10、、28d、90d及180d不同龄期结石抗压强度、弹性模量。4 灌浆应具备的条件4.1 坝体混凝土温度4.1.1 进行接缝灌浆、接触灌浆之前,灌缝混凝土的温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坝体灌浆温度。4.1.2 除顶层外,灌浆区上部应有不少于9m厚混凝土压重。4.2 混凝土龄期接缝灌浆区两侧坝体混凝土龄期不得少于6个月,在采取了有效冷却措施情况下,也不得少于4个月,满足龄期且满足压重条件下,应尽可能早灌浆。4.3 接缝张开度4.3.1 接缝的张开度大于1.0mm时,采用单一水灰比为0.5:1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4.3.2 接缝的张开度小于1.0mm且大于0.5mm时,可采用水灰比为1:1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
11、或磨细硅酸盐水泥灌浆。4.4 其它要求4.4.1 除典型观测坝段埋设有测缝计外,其余坝段在灌浆时应埋设临时测缝计,观测灌浆过程中的缝面增开度,观测成果应报送监理人。4.4.2 通水平压的缝面应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5 灌浆系统加工、安装及检查维护5.1 灌浆管路和部件的加工5.1.1 灌浆管路和部件的加工和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指示进行,加工完成后,应逐件清点检查,合格后方可运送现场安装。5.1.2 进浆管、排气管材质要求满足施工图纸要求。本工程采用预埋钢管方式形成灌浆管路,管路转弯处应使用弯管机加工或用弯管接头连接。钢管之间可采用焊接、套接。进浆管、排气管与支管连接均应使用三通,不得焊
12、接。管上开口应使用电钻法,钻后应将管内渣屑清除干净。5.1.3 灌浆槽及其盖板、排气槽及其盖板的材质、规格及加工、安装均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5.1.4 承包人应保证各灌区的止浆片,特别是基础灌区底层止浆片的埋设质量,止浆片的安装不得错位,发现已埋设的止浆片有缺陷时,应及时按监理人指示进行修补。5.2 灌浆系统的安装5.2.1 灌浆的进浆管、回浆管、底部出浆槽、顶部排气回浆槽、排气管、止浆片均预埋在先浇块内,出浆槽、排气槽在后浇块进行封闭。只有在形成一个封闭灌区后,才可改变浇筑块的先后次序。5.2.2 先浇块浇筑前,应安装好进、回浆管、底部出浆槽、顶部排气槽、排气管以及四周止浆片。出浆槽和排气槽
13、应与模板紧贴,安装牢固。灌浆系统预埋管道在埋入混凝土之前应清洁,无污染物、油脂、灰浆等。管道及附件的铺设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使其有自流排水效果,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在浇筑过程中管路移位、变形或损坏。5.2.3 出浆盒和排气槽的盖板应在后浇块浇筑前安装。在盖板安装前,应彻底清除槽内渣尘、异物。盖板端部应有10cm的搭接部分,搭接部位应用沥青或焦油涂抹,以形成一连续完整的隔离面,盖板应安全牢固锚在混凝土上并无凹凸庇点。盖板顶部应填满干水泥砂浆,要保证能将盖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周围缝隙密封,不漏水、不漏浆。5.2.4 不论任何原因,灌浆管及灌浆槽在接缝灌浆完成以前被堵塞,都应排除堵塞物,或应钻孔及在混凝土
14、中凿槽,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安装另外的灌浆管及其附件,使其能完全代替灌浆系统中被堵塞的部分。5.2.5管道外露部分要求排列整齐有序。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完成后都要求对每个灌区的各个灌浆管路作详细的编号及标识。灌区编号必须与设计图纸一致。5.3 灌浆系统的检查和维护5.3.1 当后浇块混凝土浇筑层盖过灌浆槽或排气槽盖板顶部时,应立即对灌浆系统或排气系统进行通水,若回水中带有水泥泥浆时,应将水泥浆液冲洗干净方可停水。5.3.2 承包人应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后,对灌浆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各项灌浆设施的维护工作。5.3.3 整个灌区形成后,承包人应再次对灌浆系统通水复查,不合格者,应及时处理,并将通
15、水复查记录提交监理人。5.3.4 灌浆系统的外露管口应严密封堵,妥善保护。5.3.5 灌浆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应设专人负责。6 灌浆前的准备工作6.1 坝体温度及接缝张开度的检测6.1.1 灌前必须测定灌区两侧坝块和压重块混凝土的温度,检查是否达到灌浆温度。6.1.2 二期通水冷却至灌浆温度后,即可进行灌浆。6.1.3 接缝张开度是检验接缝缝面可灌性的重要指标。厂坝接缝部位,埋设了测缝计,经测缝计测得的缝宽与通水检查测算的缝容对比分析后,选用相应的浆液水灰比及材料进行灌浆。6.2 通水检查与缝面浸泡及预灌性压水6.2.1 对灌区的灌浆系统应进行全面检查,通水压力为设计灌浆压力的80%,检查内容如下
16、:(1)查明灌浆管路通畅情况,灌区至少应有一套灌浆管路畅通,其通水流量应大于30L/min;(2)查明缝面通畅情况,两个排气管的单开出水量均应大于 25L/min;(3)查明灌区密封情况,缝面漏水量应小于15L/min,发现外漏,必须进行处理。6.2.2 灌前必须对缝面进行浸泡与冲洗。一般充水浸泡应不少于24h,用风水轮换各管路及缝面,直至排水管出清水,然后用风吹净缝内及管路内积水,方可开始灌浆。6.2.3 灌浆前必须先进行预灌性压水检查,压水压力等于灌浆压力,检查情况应作记录。经检查合格后应签发准灌证,否则应按检查意见进行处理。6.3 准灌证6.3.1 接缝灌浆、接触灌浆施工应实施准灌证制度
17、。6.3.2 准灌证表式由监理人制定,其检查、检测项目至少应包含下述准备工作:(1)灌区两侧坝块和压重块混凝土温度:(2)接缝张开度检查及对应浆材选择;(3)接缝张开变形检测装置安装;(4)灌区灌浆系统检查管路畅通、缝面畅通、灌区封闭;(5)缝面浸泡与冲洗;(6)通水平压准备;(7)水、电、原材料等资源到位能保证连续灌浆作业;(8)灌浆过程参数监测仪表满足监控要求;(9)其它。6.4 其他准备工作6.4.1 灌浆机房的位置选择,一般距灌浆部位的最大距离不宜超过50m。为便于缝面回浆,机房设置高程尽量接近灌区的层底或在层底上下2m范围内。6.4.2 灌浆设备的选择,应选择排浆量满足10min15
18、min之内完成整个灌区的灌浆设备,在超过最大设计压力的1.5倍的情况下设备运转正常,在压力变换的过程中机械能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能灌注较稠的水泥浆。灌浆设备必须满足连续灌浆的要求。6.4.3 观测使用的电子表面测缝计、千分表、压力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并有一定数量备用。6.4.4 在需要通水平压或冲洗的灌区,应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7 灌区缺陷处理通过灌浆区的通水检查,可发现并判断出灌区的缺陷部位及类型,灌浆前必须对缺陷进行处理。7.1 灌浆管路不通的处理7.1.1 进回浆管不通的处理。处理前,先将灌区充分浸泡7d左右,再用风和水轮换冲洗,风压限制在0.2MPa、水压不超过0.8 MPa。如堵塞
19、部位距表面较近,可凿开表面混凝土,割除管路堵塞段,恢复进回浆管。当上述措施无效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骑缝钻孔或斜穿钻孔代替进回浆管。7.1.2 排气管不通的处理。当排气管不互通,或排气管与接缝面不互通时,可采用反向通水处理。如经疏通无效,一般采用风钻孔或机钻孔,打穿灌区顶层替代原管路。一般排气至少布置三个风钻孔一个机钻孔,当风钻孔单孔出水量大于25L/min,机钻孔单孔出水量大于50L/min时,可认为畅通。7.1.3 当灌浆管路全部堵死无法疏通时,应另行商定处理措施。7.2 缝面不通的处理当进回浆管互通,排气管也互通,但排气管与进回浆管不互通时,可判断为缝面不通。当缝面被杂物堵塞时采用反复浸泡
20、,风和水轮换冲洗;如为压缝,则可打风钻孔或机钻孔形成新的灌浆系统。7.3 止浆片失效引起外漏的处理一般采用嵌缝堵漏措施。可沿外漏接缝凿槽,用速凝水泥、环氧砂浆或棉絮等材料嵌堵。7.4 细缝灌浆细缝一般指冷却至灌浆温度后,张开度小于0.5mm的灌浆区,在经过论证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坝块超冷,力求改善缝面张开状况。8 厂坝接缝灌浆施工8.1 接缝灌浆的次序8.1.1 厂坝分缝接缝灌浆,可采用同时灌浆方式,也可采用连续灌浆方式。当采用连续灌方式时,后灌区灌浆应在前灌区灌浆结束后8h以内进行,否则应间隔3d后再进行灌浆。8.1.2 对于同时有接触灌浆和接缝灌浆的部位,则应先进行缝面接缝灌浆,后进行接触灌
21、浆。8.1.3 当灌区两侧的混凝土块存在架空、冷缝或裂缝等缺陷需要处理时,灌浆与补强的先后次序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1)为避免坝体缺陷补强钻孔打断冷却水管,影响坝体通水冷却,有相当数量的接缝灌浆管需事先处理才能具备缝面冲洗条件时,应先进行接缝灌浆后进行缺陷处理。(2)因坝块缺陷较为严重,且与缝面串通,可采取灌浆与补强同时进行的措施。8.2 灌浆压力及其控制8.2.1 为了提高灌浆质量,必须尽可能地提高灌浆压力。8.2.2 灌浆压力以顶层排气槽压力作为控制值,以灌区底层进浆管口压力作为辅助控制值。根据经验P底=P排+浆或水H浆或水H(为阻力损失系数,灌浆初期通过进出浆管压力测量反算求值,浆或水
22、为浆或水密度,H为灌区高度),按以下情况采用:灌区顶层排气槽压力为0.2MPa0.3MPa;灌区底层进浆管口压力为0.4MPa0. 5MPa。8.2.3 灌浆压力的控制以管口压力和接缝变形增开度作为综合控制条件,在灌浆过程中,必须仔细观测测缝计的读数,控制变形增开度不超过允许值,设计规定灌浆时缝面张开度在灌区顶部不超过0.5mm。8.2.4 当灌区两侧坝体有贯穿性裂缝等事故时,灌浆压力需专门研究。8.3 正常灌浆作业8.3.1 进回浆管与排气管相互畅通,单开出水率大于30L/min,无明显外漏,可实施正常灌浆。8.3.2 各管口开启放浆,由进浆管灌入浆液,使缝内空气和水排除缝外,按出浆的先后次
23、序依次关闭各管口。8.3.3 调节进浆量,逐渐使排气管起压,并间歇性的开启排气管以排出残留的稀浆,其他管口也间歇性的开启放浆以防止堵塞,当排气管出浆浓度接近进浆管浓度时可以结束灌浆。8.3.4 灌浆结束条件:当排气管排浆浓度达到或接近进浆浓度,且管口压力或缝面增开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持续20min,灌浆即可结束。8.3.5 灌浆结束时,应先关闭各管口阀门后再停机,闭浆时间不宜少于8h。8.3.6 当排气管出浆不畅或被堵塞时,应在缝面增开度限值内,提高进浆压力至达到限值为止,力争达到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持续20min,灌浆即可结束。若无效,则在顺灌结束后,立
24、即从两个排气管中进行倒灌。8.3.7 倒灌应使用设计浓度浆液,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缝面停止吸浆,持续10min灌浆即可结束。闭浆时间仍不宜少于8h。8.4 多区同时灌浆作业同一高程的灌区相互串通采用同时灌浆方式时,应一区一泵进行灌浆。在灌浆过程中,必须保持各灌区的灌浆压力基本一致。8.5 特殊情况处理8.5.1 灌浆过程中发现浆液外漏,应先从外部进行堵漏。若无效再采用灌浆措施,如加浓浆液、降低压力等进行处理,但不得采用间歇灌浆法。8.5.2 灌浆过程中发现串浆,当串浆灌区已具备灌浆条件时,应同时灌浆。否则应采取下列措施:(1)若开灌时间不长,应使用清水冲洗灌浆区和串区,直至灌浆区和串区的排气管
25、出清水时为止。待串区具备灌浆条件时再同时进行灌浆;(2)若灌浆时间已较长且串浆轻微,可在串区通低压水循环,直至灌区灌浆结束,串区循环水洁净为止。8.5.3 灌浆过程中,当进浆管和备用进浆管发生堵塞,应先打开所有管口放浆,然后在缝面增开度限值内尽量提高进浆压力,疏通进浆管。若无效,可再换用回浆管进行灌注,或采取其它措施。8.5.4 灌浆因故中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管路和灌区,保持灌浆系统畅通。恢复灌浆前,应再作一次压水检查,若发现灌浆管路不畅通或排气管单开出水量明显减小,应采取补救措施。9 岸坡接触灌浆施工9.1 灌浆的次序9.1.1 接触灌浆应自基础层开始逐层顺次向上灌注。上层灌区的灌浆,应待下
26、层和下层相邻灌区灌好后才能进行。9.1.2下一层灌区灌浆结束10d后,上一层灌区方可开始灌浆。若上、下灌区均已具备灌浆条件,可采用连续灌浆方式,但上层灌区灌浆应在下层灌区灌浆结束后4h以内进行,否则仍应间隔10d后再进行灌浆。9.1.3同一高程具有两个独立灌区时,可采用同时灌浆方式,也可采用连续灌浆方式。当采用连续灌方式时,后灌区灌浆应在前灌区灌浆结束后8h以内进行,否则仍应间隔3d后再进行灌浆。9.1.4 对于同时有接触灌浆和接缝灌浆的部位,则应先进行缝面接缝灌浆,后进行接触灌浆。9.2 灌浆压力及其控制9.2.1浆液水灰比为2:1、1:1、0.5:1(重量比)三个比级,灌浆浓度视具体情况(
27、如脱空程度)选用,正常情况下应以最浓浆液结束。9.2.2在设计规定的灌浆压力下(一般为0.20.5Mpa),当灌浆孔停止吸浆时,继续灌注5min接触灌浆即可结束。9.3 灌浆作业9.3.1岸坡接触灌浆必须等待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值后方可进行。9.3.2 接触灌浆管路的预埋是重要的隐蔽工程,监理人应加强旁站监理。9.3.3对接触灌浆管路附近变态混凝土严禁使用功率大的四联振捣器, 只采用手持振捣器振捣以确保预埋管路安全有效。9.3.4每一层灌浆管路预埋、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通水试验,检查灌浆管路是否通畅,并将进、回浆管路分别引至相应高程的灌浆廊道灌浆站。9.3.5孔口管底部与基岩接触部位
28、人工清理平整,砂浆找平,孔口管安装后再用砂浆封闭密实,防止砼浇筑时,灌浆孔被堵塞而影响灌浆质量。9.3.6灌浆前首先对灌区的灌浆管路通水检查,以了解灌浆管路、缝面的通畅情况以及灌区的密封情况。检查管路是否畅通,管路被堵塞,设法使管路畅通。管路畅通后,通水润缝24h,冲洗缝面,进行压水检查,通水压力为设计灌浆压力的80%,吹干缝,通水测缝容积,再用风吹干,然后进行接触灌浆。(1)灌浆管路。从进浆管(或事故进浆管)进水,开启回浆管(或事故回浆管),关闭其它管口,测计回浆管(或事故回浆管)的出水量,当此流量大于30L/m 时,则认为该套灌浆管路畅通,低于该流量则认为不够畅通。(2)缝面。采用“单开通
29、水检查”的方法,测计排气管的出水量,其单开流量大于25L/m,则认为缝面通畅,低于该流量时则认为不够通畅。(3)灌区密封。从进浆管(或事故进浆管)中压入清水/关闭其它管口,检查缝面漏水情况:是否与其它灌区相串;是否漏到坝体之外。如缝面漏水量小于15L/m,说明灌区密封性较好,如大于15L/m,说明灌区密封性不好。9.3.7灌浆过程中,若因中断灌浆超过30min或吸浆量显著下降时,用清水和劲风冲洗干净缝面重新再灌。9.4 多区同时灌浆作业9.4.1 同一高程的灌区,相互串通采用同时灌浆方式时,应一区一泵进行灌浆。在灌浆过程中,必须保持各灌区的灌浆压力基本一致。9.4.2上、下层灌区相互串通采用同
30、时灌浆方式时,应先灌下层灌区,待发现上层灌区有浆液串出时,再开始用另一泵进行上层灌区的灌浆。灌浆过程中,以控制上层灌区灌浆压力为主,调节下层灌区的灌浆压力。下层灌区的灌浆宜待上层灌区快结束之前才能结束。9.5 特殊情况处理9.5.1 灌区外漏的处理(1)发现外漏部位对于灌区密封性差,存在外漏且能发现外漏部位的灌区,可沿外漏部位凿槽,槽内进行水玻璃水泥砂浆封缝。在灌浆施工中,对局部小范围外漏的,则采用棉丝封堵、降低压力、加浓浆液的方法进行处理。(2)查找不到外漏部位接触灌浆施工中,对存在外漏但查找不到外漏部位的灌区,可采用加浓浆液、降低压力的措施进行处理。当注入水泥达5.0t后仍无效,则采用间歇
31、灌浆法,间歇时间由2h开始,依次延长至4h、6h、8h。9.5.2 灌区管路的处理对管路不通或不畅的灌区采用压力疏通方法进行处理,通水压力提高到0.8Mpa。对不通或不畅管路管口轮换施压进行正向疏通;由其它相通管口按缝面冲洗要求进行逆向疏通。9.5.3 串区情况的处理(1)两个灌区相互串通的处理 上下层灌区相互串通同一区域的上下层灌区相互串通,采用先后灌浆的方法,即先灌注下层灌区,待上层灌区有浆冒出时,再用另一台灌浆泵进行上层灌区的灌浆。 同一高程灌区相互串通同一高程的两个灌区相互串通时,则采用同时灌浆的方法,即一区一泵两区同时开始进行灌浆。(2)三个以上灌区相互串通的处理三个以上灌区相互串通
32、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各区灌浆次序,必要时采用适当措施,达到灌浆目的。9.5.4 固结灌浆损坏接触灌浆管路的处理(1)固结灌浆钻孔直接打穿接触灌浆的预埋管处理。承包人在每个接触灌浆区埋管施工完毕之后,应及时测绘竣工图( 尤其要注明埋管的坐标及边坡开挖与原设计相差较多的地方) ,作为固结灌浆布孔时的参考。在固结灌浆的钻孔施工中若发现异常,如卡钻、掉钻、孔口突然不回水等,应即时停机查明原因。若判明是钻孔直接打到接触灌浆管时,应立即悬浮(保留接触灌浆系统) 封孔,同时对此接触灌浆区管路进行全面的通水冲洗,清除杂物。(2)固结灌浆的过程中浆液堵塞管路的处理。在临近或可能串漏至接触灌浆系统的固结灌浆
33、孔灌浆过程中及灌浆结束后3 4 h 内,对接触灌浆系统进行间歇通水保护,每次通水时间为5 m in 左右,以贯通为准。通水压力低于固结灌浆压力,以能维持管路循环为度,以免对固结灌浆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现场通水压力为0. 1M Pa,通水间歇时间为0. 51.0h,冲洗结束时间控制在固结灌浆结束后34 h,最后一次冲洗要求回水澄清。10 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10.1 质量检查10.1.1 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接缝及接触灌浆的质量检查,其检查内容如下:(1)灌浆时坝块混凝土的温度;(2)灌浆管路通畅、缝面通畅以及灌区密封情况;(3)灌浆施工作业情况;(4)灌浆结束时排气管的出浆密度和压力;(5)灌浆
34、过程中有无中断、串浆、漏浆和管路堵塞等情况;(6)灌浆前、后接缝张开度的大小及变化;(7)灌浆材料的性能;(8)缝面注入水泥量;(9)钻取混凝土芯、缝面槽检。钻孔均作压水检查、孔内全孔壁数字成像图等测试成果。(10)取各种其情况有代表性的钻孔芯样抗拉、抗剪试验成果。10.1.2 各灌区的接缝及接触灌浆质量,应以分析灌浆记录为主,结合钻孔取芯和槽检等质检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10.1.3 灌浆结束后、承包人应按要求将灌浆记录和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确定检查部位。10.1.4 灌浆钻孔取芯和槽检应在灌区灌浆结束28d后进行。要求取芯的灌区都要求进行抗压、缝面劈拉试验各3组,分别代表芯样好
35、、一般和较差。10.1.5 钻孔部位选取原则:钻孔取样的布孔原则重点放在经分析认为灌浆质量较差或一般灌区,确定钻孔取样的灌区钻孔数不少于2个。终孔孔径一般为110mm150mm,经批准需要作力学试验的钻孔芯样直径为219mm。10.1.6 钻孔精度:非骑缝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5cm,骑缝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5mm,角度偏差不大于1,深度偏差不大于20cm。骑缝钻孔孔位偏差大于规定值时,应立即停钻,修正或重新布孔。10.1.7 压水试验:钻孔结束并冲洗干净后,即可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压力同灌浆压力,应分级进行,每级压力稳压10min20min,达到灌浆压力后稳压30min。10.1.8 芯样描述:
36、钻孔穿过缝面取出的芯样,应拍照,详细描述并画素描图。芯样描述的主要内容:芯样获得率、芯样上有无键槽,若有,要描述键槽上有无水泥结石,结石颜色、厚度、分布情况,有无气泡,以及水泥结石与两侧混凝土的胶结程度等。10.2 质量评定10.2.1 灌区灌浆质量合格的主要指标:(1)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和温度达到施工图纸的规定值;(2)两个排气管均排出浆液且有压力;(3)排浆密度:应大于1.5g/cm3;(4)有一个排气管处压力已达设计压力的50以上;(5)其它条件应满足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的有关规定。10.2.2 各主要检查、检测项
37、目全部符合标准前提下,其它检查、检测项目基本符合标准,检测各项目中有90及其以上符合标准,单元工程即评定为优良;检测点数中有70%及其以上符合标准,单元工程即评定为合格。10.2.3 经评定为不合格的灌区经钻孔取芯、压水试验等检查,灌浆质量达到检查标准的灌区,其单元工程可重新评定为合格。10.2.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灌区串通而采用同时灌浆时,如其中任一灌区未能达到合格标准时,则所有同灌灌区均评定为不合格。10.2.5 接缝及接触灌浆灌区(单元工程)的一次性合格率应达80以上,不合格灌区不得集中。厂坝接缝灌浆灌区的一次性合格率不低于75,即可认为接缝灌浆质量合格。否则,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措施进行处
38、理,经处理后合格率必须达到100%。10.2.6 孔检、槽检合格后,检查孔、检查槽应封填密实。检查孔一律采用水灰比0.4:1 的水泥浆进行纯压式灌注,灌浆压力1MPa。11 工程验收与完工资料11.1 验收一般要求11.1.1 本技术要求涉及到的各项施工验收分为:(1)单元工程验收;(2)工程蓄水验收;(3)分部工程验收;(4)合同完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5)工程竣工验收。11.1.2 单元工程按发包人颁发的*水电站工程项目划分表进行划分。分部工程按标书中的合同次目工作范围划分。11.1.3 单元工程验收(包括处理后)必须全部合格,不得有遗留问题。11.1.4 分部工程施工中遗留和质量检查
39、中所发现的问题,必须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工程竣工验收。11.1.5 主要验收程序和方法按发包人颁布的*水电站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验收工作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1.2 单元工程验收11.2.1 单元工程中的各工序施工完毕,承包人三级质检检测合格,填写“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并附检测记录、质量证明材料报监理人。11.2.2 大坝接缝及接触灌浆属于重要隐蔽工程,由监理人按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进行严格的复核终检和验收,并进行工序、单元工程等级评定。11.2.3 单元工程验收的主要任务:(1)审查施工原始记录、自检证和准灌证;(2
40、)检查质量证明材料;(3)签发单元工程验收合格证。11.2.4 “接缝(接触)灌浆单元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表”由监理人制定。11.3 分部工程验收11.3.1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该分部工程的所有单元工程已经完建且质量全部合格。11.3.2 分部工程施工完毕,由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负责组织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是:(1)鉴定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2)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评定工程质量等级;(3)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11.3.3 必要时由监理人组织发包人、设计人、承包人参加,确定综合性、整体性能检测项目,由发包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实施检测、试验。11.3.4 分部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
41、成果是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竣工标准制备。11.4 合同完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11.4.1 合同完工验收按招标文件合同条款“52 完工验收”有关规定执行。11.4.2 单位工程验收发包人按DL/T 5123组织实施。11.5 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由发包人按DL/T5123组织实施。监理人、设计人、承包人按规定及时整编和提交各项资料和报告。11.6 竣工需要的资料工程竣工验收承包人提交的主要需要的资料内容及文件按发包人颁发的“*水电站竣工验收资料管理办法”执行。需要提交的主要原始资料和成果包括如下内容(但不限于):(1)各灌区混凝土温度测量资料;(2)各灌区灌浆准灌证;(3)灌浆前、后接缝张开度和灌浆时缝面的增开度记录;(4)灌区灌浆系统通水检查、预灌性压水检查、灌浆施工记录;(5)钻孔取芯、缝面槽检、压水检查以及其它质量检查的资料;(6)灌浆成果一览表;(7)各类检查成果一览表;(8)工程照片和取芯实物,芯样试验成果,孔内全孔壁数字成像图;(9)接触灌浆或接缝灌浆施工报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