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6KB ,
资源ID:1279920      下载积分: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2799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语文孟子专题训练.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二语文孟子专题训练.doc

1、高二文化经典孟子专题训练二(二)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注释】沈同:齐国大臣。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1)从选段看孟子认为讨伐燕国,但必须由“”去讨伐,杀人犯该杀,但必须由“”去杀,如果一个无道的国家去征伐另一个无道的国家就叫“”。(2)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 (三)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

2、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注】诚:真是。熄:同“息”。他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冠:男子承认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承认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女:同“汝”。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称不上

3、“”是因为他们“,未能“”。 (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四)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1)一个人丧失本心叫“”,把本心找回来就叫“”,“哀哉”指的是“” 。 (2)孟子的“求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 (五)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4、。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注释:人名,战国时宋国大夫。战国时齐国最繁华的街里。人名,战国时宋国的善士(1)有一个以学习语言为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成语就是从本章简化而来,这个成语是。孟子认为要让齐王“之善”,仅有一个人不能有多大影响,这句话是“。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5、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 (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六)注 端:开头,起。因贼:伤

6、害(1)孟子把“、” “四端”比作人之“四体”,认为这是生来就有的,而要保四海而王天下,还应“”。 (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 (八)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1)按孟子的

7、说法,孔子认为禹、稷和颜回“贤”,是因为他们“” ,如果“易地则皆然”是说假如他们时空地位互换,也会有相同的做人的原则,这相同的原则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意对即可) 。 (2)为什么孟子说“禹 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九)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注 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混混”即“滚滚”,泉水涌出的样子。沟:水渎,深、广各四尺的田间水道。 浍:深二仞、广而寻的田间

8、水道。 (1)源泉能不舍昼夜,是因其有“”,否则,就会“”,孟子认为“” (限填4字)是可耻的。 (2)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为何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十)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

9、惠王上五)【注】晋国天下莫强焉当年天下没有一个诸侯国比晋国强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建立诸侯国。魏独得晋国的故都,所以梁惠王还自称其国为晋国。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在东方,于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魏申被俘虏而殉国。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在西方,被秦国袭击,割去河西七百方里的土地给秦国。 南辱于楚在南方,又于襄陵被楚国打败,失去八座城池,饱受侮辱。 比,音b,为、替。一,全部。洒,音x,洗也,洗雪(1)本章孟子提出了:“,” 的“养民”措施和修习“”的“教民”措施,体现了其“仁政”思想。(2)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你对战争的看法。 (十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

10、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1)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并正面提出君主只要讲“”就不会出现“”“”的严重后果。(2)概括文章主旨。 (十二)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

11、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1)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因国君任用贤人时,会出现“,”现象,国君在任用贤人时,首先得到国人的认可,然后 “”最后“”。(2)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 (十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

12、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1)孟子用“”和“”进行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这里的“推恩”,指的是“,”。(2)这里孟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导齐宣王?请谈谈你的认识。 (十四)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

13、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释 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1)孟子认为老百姓认为文王的园囿小而齐宣王的园囿大是“”的,因为文王的园囿是“”,而老百姓猎杀齐宣王的园囿里的猎物等同于“”,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 (2)本段孟子告诉的是什么道理? 高二文化经典孟子专题训练二参考答案(一)(1)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 寒之者(2)孟子主张为学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而不能一暴十寒。(二)(1)天吏 士师 以燕伐燕(2)不是。孟子认为要讨伐不义的诸侯,必须是“为天吏”,要杀掉杀人犯,必须是执法部门的人。孟子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法治问题。

14、译文:齐国攻打燕国。有人问道:“(您)鼓励齐国攻打燕国,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沈同问燕国可以征伐吗?我答复他说可以,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他如果问谁能去征伐燕国?那我将答复他说:奉了上天使命的人才可以去征伐。就好比这里有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人该杀吗?我就回答说: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去杀这个杀人犯?那我就会回答他:做法官的才可以杀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要鼓励它呢?”(三)(1)大丈夫 以顺为正 行天下之大道(2)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个人的志向和操守,即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是要有为坚持这

15、种志向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四)(1) 放心 求放心 放其心而不知求(2)孟子的“放心”是指放失本心,“求放心”是指要把放失的本心寻找回来,使“心”的官能能发生正常作用。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指不必担心、安心之义,与孟子放心之说,意义上不同。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良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研究学问的途径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五)(1)一傅众咻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2)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

16、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您想让贵国的国君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希望让他的孩子学齐国话。那么要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要让楚国人教他?”戴不胜答道:“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干扰他,虽然每天责备他,希望他学会齐国话,也是不可能了。如果把他安置在齐国的庄岳那个地区住个几年,虽然每天打他,要他依旧说楚国话,也是不易办到了。您说薛居州是个善士,把他推荐到大王左右任职,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一样的善士,那么大王要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不是像薛居

17、州那样的善士,那么大王要和谁去为善呢?一个薛居州,对于宋王又能有什么影响呢?”(六)(1)就之 尊德乐道 不召之臣(2)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译文: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七) (1)仁 义 礼 智 充之(2)“仁”是指

18、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确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仁”与“义”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反之,则是人最大的悲哀。(八)(1)同道 把天下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安贫乐道执著不变。(2)一个人立身处世,须信守原则。有时看似行为不同,但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同样是正确的,虽然彼此的行为看似相反。三人的行为都是合乎中道的,都是体道之人。所以孟子认为如果他们能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做出合乎其道的应有的行为。译文:禹、

19、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

20、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九)(1)本 涸 声闻过情(2)孟子认为流水遇到坑洞,必先填满,再继续向前流。为学正如水的这种特性,都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绝不能躐等而进,期图一步登天。这就像一个学生连算术都学不好,又怎能把代数、微积分学好呢?(十)(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孝、悌、忠、信(2)孟子反对为了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而“陷溺其民”的战争,认为只有施仁政于民,让人民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得民心;否则人民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自古以来,为了满足侵略野心,发动世界大战的许多独夫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尽管逞其淫威暴虐于一时,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莫不

21、自食恶果,败国丧身。当今凡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军事领袖应该以此为鉴戒 (十一)(1)国危 仁义 遗其亲 后其君(2)文章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的恶行,告诉人们“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

22、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十二)(1)卑逾尊,疏逾戚 察之 用之(2)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应该以“国人”的意见来决定提拔、贬斥或杀人的可否。这也就是一切以全民意向为依归,是人类早期的民主思想。译文:国君任用贤人,要谨慎,实在迫不得已要拔擢一些人的时候,有可能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

23、亲近的,既如此,这怎能不慎重呢?假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贤德,还不能相信;假如大夫们都说某人贤德,还是不能就此相信。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贤德,然后再仔细加以考虑,发现其确实贤德,然后才用之。又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您不要去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不可用,您也不要去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不可用,然后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真的不可用,然后才弃置不用。还有一种情况,假如国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您不要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该杀,您也不要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该杀,然后再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才把他杀掉。所以,应该说这是“全国人民同意杀掉他的”啊,做到这个样子,那才可以

24、当国君作人民的父母。(十三)(1)足以保四海 无以保妻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孟子用的是推己及人的方法。儒家的政治理念是君王由修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孟子强调君王要善于将自己的一切好的行为推广到百姓的身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稳固国家的统治译文: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十四)(1)宜 与民同之 杀人之罪(2)孟子告诉齐宣王要实行“以民同乐”的亲民政策,只有与民共同富有大自然,拉近百姓距离,才会得到百姓支持译文:齐宣王问道:“文王的园林有七十里见方,有这事吗?”孟子答道:“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竟有这么大吗?”孟子说:“百姓还觉得小了呢。”宣王说:“我的园林四十里见方,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