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2 ,大小:1.43MB ,
资源ID:1276113      下载积分:2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276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tan****Shan】。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新时代人文经济学.pdf)为本站上传会员【Stan****Shan】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pdf

1、引 言 /001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 /004一、什么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005二、为什么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011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 /014一、政在养民: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出发点 /015二、富民为始: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着力点 /018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发展动力源 /020四、天人合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支撑点 /023第三章 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 /026一、以文化人:人文是经济发展的深厚底蕴 /027二、以文兴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032三、文化赋能:文化赋予经济发展驱动力 /037四、强劲支撑

2、:经济发展丰富文化内涵 /042目录第四章 人文经济交融发展的方法论 /048一、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049二、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050三、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052四、把握自立与互鉴的关系 /054第五章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贡献 /056一、推动经济学的“人文回归”/057二、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059三、为世界经济增添“人文韧性”/060四、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062五、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共识”/064结 语 /066编写说明与致谢 /068-001-引 言2023 年 8 月 15 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一天,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

3、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再次来到阔别已久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他发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2023 年上半年,安吉旅游总收入已达 225.2 亿元。同时,良好的人文环境,助推安吉经济发展,“数字型”“平台型”新经济企业积极入驻安吉,已有 6 家新经济企业上市。安吉的变迁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的一个窗口。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聚焦于“人”的因素,实现了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内在统一。中国正在践行这样一种发展的新范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02

4、-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即:在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融合,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命题。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支撑点,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过程。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注重人文与经济的相互激荡、彼此生发

5、。文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催化剂”,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世,不仅实现自身繁荣,也带动经济、社会等整体繁荣,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和期盼。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蕴含着深刻的方法论,围绕人、文化、经济三大要素,把握物质与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发展、公平与效率、自立与互鉴等辩证关系,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新时-003-引言代人文经济学回应经济学“人文回归”的呼声,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

6、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图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认同”,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起而明之,足以经济。”1穿过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国语境中的经济学,始终承载着经世济民的使命和福济苍生、实现大同的终极梦想。让经济融入人文,让人文浸润经济,让文明之光照耀世界、照亮未来。1 晋书殷浩传。-004-第一章一种发展的新范式“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时代发展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新

7、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人文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经济发展注入深厚人文底蕴,有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一宏伟壮阔的-005-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一种发展的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一、什么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源动力,是认识中

8、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06-济学把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石,揭示了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学。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包含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但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藏着的丰富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价值理念相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为复兴文库所作的序

9、言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1早在距今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政治就开始了神本向人本的转化,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等思想观点。春秋时期,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数千年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等民本思想代代相传,始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文化在国家治理和发展中的作用,礼记祭法云:“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以文化人、安社稷而定天下,是古代中国为政施治的基本途径。1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复兴文库序言,新华社,2022 年 9月 26 日。2 尚书泰誓。3 尚

10、书五子之歌。-007-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西方人文传统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西方经济学创建之初,同样有着较多的人文内容。亚当斯密认为,同情心是人的一种道德天赋,他关心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绝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1。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也是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例如,被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的马克斯韦伯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认为,注重禁欲的基督教新教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随着理性主义兴起,西方经济学逐步忽视对人文价值、文化影响的研究,日益走入逻辑世界,“甚至走进一个数学模型构成的公式化世界,从而最终实现了去价值化,成为纯粹的科学经济

11、学”2。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3不少国外经济学家也在呼吁经济学的人文回归。美国经济学家迪尔德丽 南森 麦克洛斯基曾指出,“若想更好地发展经济学,我们需要构建人文经济学。与现有的经济学相比,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性更开阔1 英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 2014 年版,第 73 页。2 高德步:中国经济学的人文转向,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23 日,第 11 版。3 印 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018 年版,第 13 页。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0

12、8-且更有力度,其实证性也更宽广且更严谨。”1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及文明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在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逐渐形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强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以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成果,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经济学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

13、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充分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路径选择、主题主线等各方面。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 美 迪尔德丽N.麦克洛斯基著,赵晓曦译:糟糕的经济学,中译出版社2022 年版,前言第 1 页。2 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 年第 16 期,第 8 页。-009-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

14、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经济学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理论创新持续注入文化力量,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供深厚底蕴。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以及“辉光日新”“天人合一”“兼爱非攻”“天下大同”等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因子,被赋予新的时

15、代价值,成为人文经济学的重要内涵和思想宝库。推动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融合互动的经济学文化和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强调发展中的文化作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10-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在发展实践中,中国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既追求物质富足也追求精神富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

16、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共建共享共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经济学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各1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

17、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华社,2023 年 2 月 7 日。-011-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美其美”“美美与共”,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二、为什么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速度与质量?现代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命题,并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这样的全球发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正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高质

18、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但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等。从深层次上说,中国曾经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针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中国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12-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中国特色、时代内涵的人文经济学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

19、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了人口规模巨大国家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人文与经济融合互动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倡导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着力避免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将视野投射到全人类和全世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

20、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有助于掌握历史主动,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013-第一章 一种发展的新范式全球发展赤字下的中国答卷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赤字有增无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破解全球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面对全球发展赤字,中国聚焦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强调人在发展中的

21、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聚焦全人类的命运何去何从,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014-第二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新时代

22、人文经济学,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体系与时代实践。-015-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1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全过程:政在养民,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出发点;富民为始,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的着力点;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国为发展的动力源;天人合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的支撑点。一、政在养民: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出发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部署经济工作、

23、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加快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将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 芥舟学画编摹古。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16-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高居民收入“2012年67500元、2015年83500元、2018年99000元、2022 年 115500 元”翻开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湾里村彭家村小组村民彭金华家的“家庭账本”,家里收入情况记得清清

24、楚楚。彭家村小组是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包括彭金华在内的 50 位农户将每天家庭生产生活收支情况,详细记录在记账手册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条曲线引人关注:一条是 GDP 增长曲线从 2012 年的 52 万亿元跃升至 2022年的 121 万亿元,另一条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曲线从 2012 年的 16510 元增至 2022 年的 36883 元。1面向未来,中国继续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居民收入增速与 GDP 增速总体持平这个目标,意味着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发

25、展红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今天的中国,人们常谈起餐桌上的新变化:过去只要能“吃1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 2012 年 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定的公告;2022 年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017-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饱”就行,农产品主要看产量,如今则越来越追求“吃好”,农产品更多看质量。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顺应这一变化,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从商超货架品类繁多的优质农产品,到群众家用的手机、空调、新能

26、源汽车,再到乡村兴起的高端民宿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中国市场需求。以汽车为例,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现代生活象征之一的汽车加速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平均每 4 个人就拥有 1 辆汽车。2022 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接近 5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 79.9%。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形成良性循环。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新时代,中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 11 年保持在 50%以上,国内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翻开中

27、国的“国家账本”,近年来,全国财政支出 70%以上用于民生。以 2022 年为例,教育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18-出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4.1%,卫生健康支出占8.7%,农林水支出占 8.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 8.1%,城乡社区支出占 7.4%1。既通过促进高质量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创造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今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并在更高水平上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

28、用力,不断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二、富民为始: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着力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翻开世界经济史,市场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可行路径,但过分强调市场竞争往往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共同富裕不是空泛的政治宣誓,而是一个政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并通过1 中国政府网转引财政部网站:2022 年财政收支情况。-019-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分配制度是促进共

29、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2023 年 7 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共有 15 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 2000 元及以上,而十年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仅 1500 元。中国致力于统筹效率和公平,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整高收入群体税费征收办法,不断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例如,从 2012 年到 2022 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 2.88 缩小至 2.45。促进共同富裕,重在共同,也难在共同凉山曾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2023 年全国两会上,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

30、记吉列子日拿出的三张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中,2005 年,乡亲们住的是小木屋;2007 年,大家住上了土坯房;2020 年村庄通了路,建起了楼房,还拥有了活动室和卫生室。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让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一个个像阿布洛哈村这样的偏远村庄翻越世代难以逾越的“贫困大山”,贫困群众的生活变了大模样。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20-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实施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从开展对口帮扶到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国制定出台和持续推进一系列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31、,着力解决各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需要不断探索的系统工程“市场上卖 3 毛钱一斤的榨菜,工坊还是按 5 毛钱收购?”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宅十堂农创基地“共富工坊”,老板沈琦面对村民的询问总是耐心解答:多出的 2 毛钱是鼓励他们安心种菜,让“共富工坊”有稳定的原材料。浙江共建成“共富工坊”5599家,吸纳27.8万农民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600元。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共富工坊”、农村科技特派员、山海协作今年,中国国家发改委总结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

32、六个方面十条典型经验做法,面向全国推广。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发展动力源2023 年 5 月 30 日,甘肃酒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021-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飞天。3 名航天员中,年仅 37 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格外引人关注。桂海潮出生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施甸县,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镇,通过刻苦学习,他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实现了儿时梦想。他的成长故事激励了无数青年,成为中国重视人才培养、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1“国有贤良之士众,

33、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中国传统治理文化历来都把人才视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1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华社,2023 年5 月 5 日。2

34、墨子尚贤。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22-行列。2022 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5.5%、91.6%。“地球褶皱”横断山区里的云南省怒江州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曾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三区三州”之一,人均受教育年限仅 7 年多。2016 年,怒江在云南率先实施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 14 年免费教育,有力保障了当地各民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沿着怒江大峡谷行走,沿途每个乡镇、村寨,最漂亮的建筑几乎都是学校。”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自豪地说。如今的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 2.4 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4 年,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 2 亿

35、人,高技能人才超过 6000 万人。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随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数以亿计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被不断激发。科技部数据显示,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从 2012 年的 325 万人提高到 2022 年的超过 600 万人,规模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从 2012 年的 1 万亿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3.09 万亿元;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 2012 年的第 34 位上升至 2022 年的第 11 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023-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四、天人合一:以人与自然和谐

36、共生为发展支撑点每到夏日,被誉为广州“绿心”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占地 1100 公顷的海珠湿地是中国特大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中央湿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保留如此大面积湿地,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反而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湿地旁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目前已吸引 50 多家互联网、数字经济企业入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

37、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美丽中国建1 习近平在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社,2019 年4 月 28 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24-设迈出重大步伐。十年来,中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86.5%,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累计造林 10.2 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

38、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中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 23.8 个百分点,2022 年达 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经过顽强努力,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全长 5000 多公里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在历史上曾频繁发生洪灾、断流等自然灾害。遥感调查评估最新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绿线”向西移动约 300 公里。2022 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类水质,实现连续 23 年不断流,“母亲河”重焕光彩。生态文明孕育绿色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了 5

39、6%,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2022 年,中-025-第二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旨归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超过 700 万辆,占据世界新能源车 63%,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转型注入新动力。“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习近平说。一脉相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亮丽底色。1 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新华社

40、,2021 年 4 月 22 日。-026-第三章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系列实践,生动阐释了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赓续千年文脉,凝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人文因为经济加持而焕发无限生命力,经济因为注入人文含量而具有更高价值。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发展中始终高举人文旗帜,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明”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延续和跃升。-027-第三章 人文经济共生共

41、荣的生动实践一、以文化人:人文是经济发展的深厚底蕴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深厚的根基和底蕴。赓续文脉塑造独特经济形态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 5000 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独特的历史文脉塑造了一方水土独特的经济形态,赋予适应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其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动力。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了完整的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

42、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为了让“母亲河”生机盎然、焕发新颜,传承保护好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启动系统治江方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沿线省份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000 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甫诗中描绘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28-情景,如今在壮阔的三峡库区得以重现。“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传来了胡椒、亚麻、葡萄、

43、石榴等域外物产;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科技发明、养蚕技术也经此传向世界。古丝绸之路绵延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唤起了历史记忆,赋予了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连接亚非欧的古老商贸之路焕发新生,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一带一路”所经过的中国重点省份和节点城市,也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开放经济的特色之路。以“丝路重镇”敦煌为例,通过建设甘肃自贸试验区敦煌片区,打造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业供应链中心等,在

44、绵延文脉气韵的同时,口岸通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文化繁荣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新时代人文经济-029-第三章 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学的实践中,文化繁荣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繁荣融为一体。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却得以保存延续。2023 年 7 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说:“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45、”1在苏州,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鼎盛人文景象。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上造就驰名中外的苏工、苏作,如今则催生一大批高精尖产业,造就苏州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硬实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读懂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另一个绝佳样本,在杭州。西湖、西溪、钱塘潮,越剧、丝绸、茶文化,科创、文旅、互联网2003 年以来,杭州的 GDP 以年均 12%左右的1 “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纪实,新华社,20

46、23 年 7 月 8 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30-增速翻了 9 倍,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 年金秋九月,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顺利召开。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中华文明激情相遇,体育竞技之美与千年古都之韵相映生辉。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杭州让体育流量化为发展质量,让赛事红利化为经济效益,让体育竞技的魅力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触媒,在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世界打造一个“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国际赛事样板。“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

47、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天堂之城”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始终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引领,杭州的历史文化做铺垫,浙江的现代文明做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大国风范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深刻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1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8 月,第 149 页。-031-第三章 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精神家园。这正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从未自矜自傲、故步自封,而是坚持守正创新、谦和包容的底气。中国首都北京,有 3000 多年建城

48、史、870 年建都史,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共十八大以来,北京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涵养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在新时代延续传承、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展现出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气象。1历经逾 7 个世纪,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这份活态文化遗产始终与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相融共生。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故宫博物院、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国家文创实验区北京的每一方街市、每一处山水、每一道天际轮廓线,都在延续着家国

49、记忆。古长城、交响乐、京韵鼓、红旗颂北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得更明白、用得更精彩,让“中国节”变成了“世界节”,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焕发光彩。上海,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正在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激荡交融,文创产业、会展服务、1 文脉千秋铸京华解码首都北京的文化自信样本,新华社,2023年6月12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032-国际赛事彰显着“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文化自信。兴业路 76 号,中共一大会址,历经百余个春秋却芳华依旧。一旁的新天地商业街区流光溢彩,与中共一大纪念馆构成开放型、街区型文化空间。现在这里已成为越来

50、越多中国人心中最具魅力的文化地标之一。而位于上海西郊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体建筑造型犹如伸展柔美的“四叶幸运草”,每年吸引全球顶级企业如约而至,成为新的国家名片。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每年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不仅是国际采购、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更促进了全球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二、以文兴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创新文化表现形态、推动文化与其他经济业态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文化不断提升经济活动的附加值,激活创造力、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文化创新创造增加经济社会价值丝绸与瓷器是世界认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