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课程改革评价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1.对现行课程评价的一点反思 1.1现行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目前,我们大多数中小学还是采用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即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以此作为奖惩学生、升级、升学(包括升初中,升高中,上大学等)的唯一标准与依据。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又是教师教学最主要评价方式,教师晋升职称、奖惩、评优评模,甚至调动等都必须依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平均分,优秀率,升学率,及格率等)来确定;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也是依据学校的教学质量来评价的。对初中学校,主要就是中考“三试合一”的成绩,你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等等,一句话,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分数,
2、成为我们唯一的教学评价的“法宝”和武器。 1.2现行评价方式存在的现实理由与历史渊源 虽然,通过考试来评价教学质量,学生,教师与学校等,有其存在的现实理由与历史渊源。目前,我国虽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高中教育却已经成为“瓶颈”,初中毕业能进入高中的只占初中毕业生的3040,我国大学的毛升学率虽已达15,但距普及大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其次,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家长,学生追逐的目标;再次,一直以来,我们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不用说初级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就连本科生都已经供过于求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家长与学生不得不尽可能地提升教育层次与水平,以使学生步入社会时,有一份较好的职业. 1.3
3、现行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主要弊端 目前我们中小学的评价方式也即考试,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评价方式-是一种量化评定,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量化评定的优点是客观、科学、严格,然而对教育而言,量化的评定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这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教学,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
4、中,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传统教学评价侧重甄别。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秀,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常。为此,评价就要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成绩。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成为上述假设的殉葬品。忽视被评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强调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5、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评价主体-被评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 2.1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提出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的评价思想,而且主要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因此,深具前瞻性和现实性,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6、改革意义深远。 2.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有价值的学习被认为是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强调认知活动中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迁移,强调教学方式中的过程与体验,强调教学互动中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指标的确重要影响等.与此同时,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与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相应地,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
7、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效率,是学习的劲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建立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 -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8、,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主题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公开答辩等。 -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以质评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 -评价过程动态化。
9、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讲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袋等。 2.3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地特点 科学性:以当前最新地学习观和教育理念为基础,采纳的是多种经实践验证的方法与手段,并在评价操作中强调科学的程序,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可行性: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有过前人实践的经验,各学科所采用的方法并非来自于简单的照搬或抄袭,而是结合了本学科的特点,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鼓励评价实践者结合本地,本校(如校园文化等),教师(如个
10、性或教学风格等),学生(如年龄、性别、班额容量等)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并提供与样例相结合的多选空间,不仅为评价的实施创造了再创造的空间,而且更进一步体现其可行性。 灵活性: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有创意:新的评价体系中,给予评价实施者一定的空间,鼓励有个性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创意,更鼓励有创意地使用已有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2_4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事实上,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除了基本的检查和固有的选拔、筛选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 反馈调节的功能。即发展性课程体系倡导评价结果并不停留在评价者一方,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评价
11、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评价的最大效益;而且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倡导评价方和被评价方在相互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本身,以获得评价的最大效益,同时也成为彼此间相互交流学习的一次机会,有助于个体眼界开阔与自身发展。 展示激励的功能。即发展性课程评价,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计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同时所配合的恰当、积极的评比发方式和反馈方式,换个角度看
12、看,在很多时候也将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反思总结的功能。即发展性课程评价更看重个体的参与。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成为自觉的内省与反思的开始,将有可能促使其认真总结前期行为,并思考下一步计划;而随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日常化,这将促进个体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对其一生的发展获益多多。 记录成长的功能。即在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及灵活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尤其重视直质性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等,而且强调评价的日常化所以可以清晰、全面地记录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甚至相对较小的评价活动。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个体的发展具有深
13、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发展性课程评价中注重过程这一核心特点的具体体现。 积极导向的功能。这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发展性课程评价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重视评价过程本身等新思想,将随着评价具体的实施过程渗透到新的课程改革的其他各个环节,如教学发生的转变、教师自身成长等方方面面,从而有助于建构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课程发展模式与框架。 2.5实施保障 新的评价体系反映的是当前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也是对旧有的评价理念的挑战,要实现其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因为通常评价的实质性评价权利是掌握在教育管理者手中,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同新的评价体系之间达成理
14、念上的共识,并用新的理念评价教师与学生,并能坚持不懈地贯穿在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使之成为制度。 全社会地认同,尤其使学生的家长。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和认同,新的评价体系在实施中不仅会逊色,而且可能遇到很多阻力。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使新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如果教师都不能理解与把握如何将理论变为现实,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和家长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教师在评价实施中的表现作为对新评价体系的注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新评价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和推进。 总而言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是新的评价体系立足之本,也是所有工作的落脚点。但要想使新的评价体系成为现实,尚有一段漫长的路程。 3新课程改革评价实施面临的困难与
15、问题 其一,我们应当提倡更新、更全面、更科学、更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评价方式,但目前新的评价手段更多的仍在理念层面上,还未到操作层面上,或者说,新课程评价很多方面定性的,质的评价,而不是定量评价,谁来给评价?如何保证定性评价的公信、公平、公正?目前我国公信度最高的高考也屡屡出现作弊案,甚至是有些集体作弊案,教师,校长,行政部门都涉嫌进去,那么发展性评价中的定性评价谁来确保它的公信度?既然在高考的公信度都存在问题,发展性评价进入操作层面尚待时间。 其二,对一个学校来说,首先要生存,其次要发展,教学质量或者说应试教育的质量不能不抓。这一点,在已进行新课改的学校,也是持此观点,他们评价教师仍是以教学成绩
16、,同时对初中生还分重点班与普通班,以便保证学校的高中升学率,从而有源源不断的生源进入学校,有了生源,才有教育经费,有了经费,对教师的福利待遇,学校面貌的改善才有保证等等,在此现实状况下,不仅仅是评价,甚至整个新课程改革活动,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其三,目前各中小学教育现状参差不齐,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学校用于教学教研的经费,教师配备,教学资源,媒介等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的人头经费才勉强够维持,办公,教学教研经费严重不足,也就没有办法投入资金去搞新教材改革方面的培训和研究;其次,教师资源不足,城乡不平衡,学科不配套,我们大多数教师知识结构不完
17、整,新课改要求的科目如科学、艺术、综合课、活动课,这样的综合课教师没法教,学校无法开课,何谈学生的发展?还有一些山区学校,还用了一定数量的临代教师,常规教学目标都无法保证,新课改又怎么实现了;再次,社区参与,家长参与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这也是很难实现的。 4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8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这种新旧评价的衔接,便于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迅速找到改革工作的关键,加强认识,深化行动。因此,不要简单、盲目地全盘否定原有工作,要善于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寻找有效的突破口。 9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开开放的精神和相互学习的精神,尤其前期实验阶段将许多新思想
18、、新观念通过大胆实践转化为实际工作效益的过程,因此,缺乏成熟、完善、具有即行性的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是正常的,这需要我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开阔视野,寻找适合本学校的工作突破口。 10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多方的参与、支持和协作,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通常,工作的突破口来源于:前期工作经验;最容易操作和见实效的方面;热点问题或矛盾集中的方面等等,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不能学校的发展现状。也因为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选择了有效的突破口,该方面的变化自然会引发教育评价工作的全面碰撞,产生教育评价工作整体的优化,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 5结语 现行课程评价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是不相适宜的,与实施素质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必须走出现行课程单一评价模式,实现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但是,我们必须正视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不能过于急躁,急于求成,应该是先立后破,逐步,稳定推进,这样就不至于使我们在困难与问题就裹足不前,甚至无所适从了!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