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150题) 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答案】 C 2、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一次是(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答案】 C 3、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B 4、血清脂蛋白中TG含量最
2、高的是( )。 A.HDL B.LDL C.VLDL D.CM E.LP(a) 【答案】 D 5、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 D 6、血友病检查的筛查试验是( )。 A.STGT及纠正试验 B.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C.复钙交叉试验 D.血小板聚集试验 E.FDP检测 【答案】 A 7、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
3、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答案】 A 8、精液排出后可自行液化,是由于精液中存在( )。 A.a-葡糖苷酶 B.蛋白分解酶 C.凝固蛋白酶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 E.乳酸脱氢酶 【答案】 B 9、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是柯勒在1919 年做的( ) A.猴子辨别学习 B.小猪迷箱 C.水下击靶 D.小鸡觅食 【答案】 D 10、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讲述 B.讲解 C.解读 D.讲演 【答案】 A 11、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
4、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 【答案】 B 12、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 【答案】 A 13、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教育 【答案】 D 1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
5、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 D 15、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答案】 D 1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B 17、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A.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B.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C.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D.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6、的实践活动 【答案】 D 18、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答案】 D 19、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他们( )。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答案】 C 20、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 A.尿素 B.肌酐 C.尿酸 D.肌酸 E.乳酸 【答案】 C 21、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
7、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答案】 B 22、ELISA免疫测定技术属于( )。 A.酶免疫放大技术 B.异相固相酶免疫技术 C.克隆酶免疫分析技术 D.异相液相酶技术 E.均相酶免疫技术 【答案】 B 2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答案】 C 2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精神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文化 D.
8、学校的制度文化 【答案】 A 25、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情景教学 C.发现学习 D.程序教学 【答案】 B 2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答案】 C 27、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答案】 C 28、患者女,40岁。因半年来体重下降20多斤而就诊。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无心慌,气短
9、多汗,怕热,烦躁。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庭史无特殊。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120g/L,WBC7.6×109/L,PLT267×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空腹血糖10.7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恶性肿瘤 C.1型糖尿病 D.2型糖尿病 E.胰岛细胞瘤 【答案】 A 29、在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类中,行为问题管理属于( ) A.教学行为 B.管理行为 C.主教行为 D.助教行为 【答案】 B 30、当
10、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 ( ) A.教育学的研究模式呈现单一化 B.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渐疏远 C.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D.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缩小 【答案】 C 31、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于( )。 A.自律 B.独立 C.成熟 D.自主 【答案】 C 32、新生儿室爆发脓毒血症,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为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 )。 A.DNA酶 B.尿素酶 C.触酶 D.血浆凝固酶 E.卵磷脂酶 【答案】 D 33、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
11、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规律是( )。 A.阶段性规律 B.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答案】 C 34、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答案】 C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 )颁布的。 A.1989 年 B.1991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答案】 C 3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12、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答案】 A 37、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答案】 A 38、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答案】 B 3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答案】 C 40、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
13、德育模式是( )。 A.目的游离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E.目标模式 【答案】 C 41、甲状旁腺激素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 )。 A.钙 B.锌 C.钾 D.钠 E.镁 【答案】 A 42、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答案】 B 43、我国现行学制属于(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阶梯型学制 【答案】 C 44、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14、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社区的影响 【答案】 C 45、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 A.收集信息资料 B.选择问题情境 C.分析解释问题 D.解释形成概念 【答案】 B 46、下列选项中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的是( )。 A.权威 B.地位 C.人格 D.职权 【答案】 C 4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 B.数学 C.历史 D.法律 【答案】 B 48、细胞内专
15、性寄生的病原体是( )。 A.诺卡菌 B.衣原体 C.放线菌 D.支原体 E.钩端螺旋体 【答案】 B 4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淡化 C.教育的复杂程度越来越低 D.教育的理论自觉性越来越低 【答案】 A 50、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査知识 【答案】 A 51、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首席教师”地位的教育影响是( ) A.学校教育的影响 B.家庭教育的影响 C.社会教育的影响 D.自我教
16、育的影响 【答案】 B 52、载脂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 A.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B.参与脂蛋白与受体的结合 C.调节脂蛋白代谢 D.参与核酸代谢 E.转运脂质 【答案】 D 53、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答案】 A 5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
17、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因素的制约 【答案】 C 55、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答案】 B 56、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 ) A.17 世纪末 B.18 世纪中叶 C.19 世纪下半期 D.20 世纪初 【答案】 C 57、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 【答案】 A 5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
18、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59、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为()。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贝尔 【答案】 A 60、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A.桑代克 B.冯特 C.夸美纽斯 D.皮亚杰 【答案】 A 6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始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时间是( ) A.1879年 B.1903年 C.1913年 D.19
19、23年 【答案】 B 62、心理学称为“危险期”指的是(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 C 63、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答案】 C 6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切教育 【答案】 D 65、与结肠肿瘤有关的检验项目是( )。 A.AFP B.CEA C.PSA D.PAP
20、 E.CPK 【答案】 B 6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 A.IgG B.IgM C.IgE D.IgD E.IgA 【答案】 A 6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 )。 A.血清中正常Ig水平明显升高 B.血中冷球蛋白 C.浆细胞减少 D.血及尿中出现M蛋白 E.组织性蛋白尿 【答案】 D 68、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为乐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则是一种(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间接强化 【答案】 C 69、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
21、领导怎样评价我”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成就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答案】 A 7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A 71、我国目前的学制属于 (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三轨制 【答案】 C 7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
22、右 【答案】 D 73、分子量最大的是( )。 A.IgG B.IgM C.IgE D.IgD E.IgA 【答案】 B 74、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 【答案】 D 75、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 ) 。 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论 D.建构学习论 【答案】 D 76、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
23、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 导;第三,( )。 A.讲究语言艺术 B.突出重点、难点 C.做好讨论小结 D.恰当分配时间 【答案】 C 77、患者男,26岁。发热,类型为波浪热。血常规检查:WBC20.5×109/L,经查病史,曾经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 A.痢疾杆菌 B.鼠疫杆菌 C.布氏杆菌 D.炭疽杆菌 E.白喉杆菌 【答案】 C 78、下列表述中,体现了古代雅典教育特点的是( )。 A.强调政治道德灌输 B.培养强悍的军人 C.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 D.教育内容单一
24、 【答案】 B 79、学生是教育活动的( ),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A.内因 B.客体 C.外因 D.主体 【答案】 D 80、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答案】 A 81、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A 82、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理由而
25、较执著地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这是一种( ) 。 A.认知失调 B.功能固着 C.态度定势 D.情感障碍 【答案】 C 8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因素实际上是指( )。 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感知因素 【答案】 C 84、智力的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记忆力 【答案】 C 85、SS琼脂平板常用的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的抑制剂是( )。 A.蛋白胨 B.酚红 C.亚硫酸钠 D.胆盐 E.磷酸钠 【答案】 D 86、健康的概念是(
26、 )。 A.无生理缺陷 B.心里无缺陷 C.身体健康 D.身心健康 【答案】 D 87、流式细胞仪中涉及的散射光信号分为( )。 A.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 B.速率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 C.定时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 D.前向散射光和速率散射光 E.定时散射光和前向散射光 【答案】 A 88、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联合群体 D.松散的群体 【答案】 A 89、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替代 B.相互协调、补充 C
27、相互矛盾 D.相互分离 【答案】 B 90、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收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等教学活动,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A.动作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实物直观 【答案】 D 91、技能是一种( )。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活动方式 【答案】 D 92、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答案】 D 93、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目的 B.行政管理 C.教学业务 D.后勤保障 【答案】 C 9
28、4、据可査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答案】 D 95、患者女,43岁,因腹痛1天前往医院就诊断。尿干化学分析仪: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细菌121/ul,尿红细胞4.5/ul,尿白细胞8.98/ul。显微镜镜检:红细胞0~1/HP,白细胞0~3/HP,细菌偶见。结合三种方法结果。可以判断干化学法亚硝酸盐结果为假阳性。关于亚硝酸盐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阴性结果可排出菌尿的可能 B.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可呈假阳性 C.尿
29、液中含有亚硝酸还原酶导致假阳性 D.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 E.标本被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可呈假阳性 【答案】 A 96、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答案】 D 97、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斯宾塞 B.杜威 C.赫钦斯 D.泰勒 【答案】 B 98、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答案】 B 99、
30、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答案】 C 100、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答案】 B 10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 A.泰勒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答案】 A 102、以下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 ) A.对教师的研究 B.对校长的研究 C.对活动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 【答案】 D 103、一般
31、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 A 104、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收集研究资料。这是教育心理研究中的 A.问卷法 B.观察法 C.经验法 D.访谈法 【答案】 B 105、个体身心发展的( )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个 体身心更好的发展。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A 10
32、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阶级性 【答案】 B 107、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师评价 B.学生评价 C.课程评价 D.教学评价 【答案】 B 10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答案】 B 109、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的是 A.加涅
33、 B.斯金纳 C.奥苏贝尔 D.布鲁纳 【答案】 A 110、儿童中心论的代表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 D 11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时间是( )。 A.1901 年 B.1906 年 C.1905 年 D.1903 年 【答案】 D 112、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 【答案】 A 1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
34、性以及()。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人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 A 1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精神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答案】 A 115、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 )。 A.熟悉教材 B.以多种形式创造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了解学生 【答案】 C 116、“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习具有( )。 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35、 【答案】 A 117、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社会文明程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 A 118、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的是(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答案】 B 119、下列有关国家的课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B.国家课程采用研发—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C.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 D.国家课程是为了确保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 【答案】 C 120、
3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 )。 A.奥苏贝尔 B.贾德 C.桑代克 D.布鲁纳 【答案】 A 121、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 A 12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答案】 D 123、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组合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答案】 A 124、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 A
37、观察 B.个案研究 C.调查 D.实验 【答案】 C 125、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 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地幻想 D.回忆手机号码 【答案】 B 12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 )。 A.血清中正常Ig水平明显升高 B.血中冷球蛋白 C.浆细胞减少 D.血及尿中出现M蛋白 E.组织性蛋白尿 【答案】 D 127、加涅的学习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学习过程学说 B.学习条件学说 C.学习实质学说 D.学习结果学说 【答案】 B 128、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38、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课外活动 D.操作性知识 【答案】 A 129、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 A 130、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 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达标评价 D.形成评价 【答案】 A 131、流式细胞仪可用于( )。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
39、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答案】 D 132、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淡化 C.教育的复杂程度越来越低 D.教育的理论自觉性越来越低 【答案】 A 133、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答案】 B 134、“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习具有( )。 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
40、强制性 【答案】 A 135、患者女。32岁。四肢小关节疼痛3年,晨僵,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肿,挤压同。实验室查血沉83mm/h,C-反应蛋白57.3mg/L,类风湿因子2731U/ml,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A.IgG B.IgM C.IgA D.CIC E.IgE 【答案】 D 13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 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 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 【答案】 C 137、强调抓住知
41、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 )。 A.结构化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反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答案】 A 138、在诸多的智力结构理论中,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所提出的是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重智力论 D.三维结构理论 【答案】 C 139、倾向于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这种动机是( )。 A.力求成功 B.内部 C.外部 D.避免失败 【答案】 A 140、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
42、理论 【答案】 C 141、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 【答案】 A 14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学 【答案】 A 143、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答案】 B 144、标记蛋白质氨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 A.BNHS B.RNA C.M
43、PB D.BGHZ E.光敏生物素 【答案】 A 145、1939 年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教育家为( )。 A.凯洛夫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 A 14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 B 147、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A.《大学》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答案】 B 148、为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进行调节的负责
44、人是( )。 A.校长 B.教务处主任 C.年段长 D.班主任 【答案】 D 149、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是( )。 A.群体规范 B.群体动力 C.群体压力 D.群体凝聚力 【答案】 B 150、“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 )特征。 A.公共性 B.未来性 C.生产性 D.科学性 【答案】 B 多选题(共75题) 1、探究一研讨法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 ) 等教学特点。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
45、手段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E.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答案】 ACD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 A.强化 B.客观 C.程度 D.结构 E.主体 【答案】 ACD 3、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 A.发展方向 B.发展原则 C.发展结果 D.发展速度 E.发展阶段 【答案】 AC 4、下列表述符合谈话法优点的是( )。 A.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答案】
46、 ABCD 5、古印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 A.背诵经典 B.军事化教育 C.体育教育 D.钻研经义 【答案】 AD 6、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抗体检测试验中,下列哪项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 ) A.FTA-ABS B.MHA-TP C.RPR D.TPPA E.FTA-ABS-DS 【答案】 C 7、肝细胞中,大部分AST存在于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微管或微丝 D.细胞质 E.细胞核 【答案】 B 8、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个体功能 D.社会功能
47、E.显性功能 【答案】 CD 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教育性原则 【答案】 BCD 10、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地方的教育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答案】 ACD 11、中学德育中的榜样法包括( ) A.伟人的典范 B.教育者的示范 C.学生中的好榜样 D.明星大腕 【答案】 ABC 12、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抗体检测试验中,下列哪项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 ) A
48、FTA-ABS B.MHA-TP C.RPR D.TPPA E.FTA-ABS-DS 【答案】 C 13、关于凝集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凝集反应分三个阶段 B.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物 C.利用凝集反应的试验常是定量检测 D.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多是可溶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抗体)的颗粒载体 【答案】 14、患者女,26岁,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大,则说明红细胞( )。 A.染色异常 B.结构异常 C.体积大小不均一 D.体积增大 E.体积变小 【
49、答案】 C 15、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 ABCD 1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答案】 ABCD 17、某患者的红细胞3.2×1012/L,HB88g/L,MCV78fl,MCH27.4pg,MCHC347g/L。该患者贫血的类型( )。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50、 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答案】 18、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有( )。 A.努力 B.环境 C.时间 D.调节 E.社会性人力资源 【答案】 ABC 1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有( )。 A.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B.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D.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 BCD 20、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大类,下列属于八类中的是( )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与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