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栏目导引,知识体系构建,核心要点归纳,高考真题演练,单元过关检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五单元近当代中国先进思想,1/10,2/10,一、近代西学东渐历程,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层次上,3/10,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利用革命伎俩推翻清王
2、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把反封建推及至思想文化深层,从学习制度层次到思想文化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4/10,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认识,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思想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表达强烈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习西方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
3、表及里不停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次复杂历程;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实,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就是社会主义道路,5/10,理性思索,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道路,”,,,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革命道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是一个不停深化过程,,,而且在,“,学习,”,中又有创新。,6/10,二、比较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1,相同点:,前期新文
4、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标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不一样点,(1),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但其主张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10,(2),不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个性解放,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以后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后,宣
5、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主流。,理性思索,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反封建政治运动,,,在思想上对封建制度批判并不彻底,,,并没有撼动封建思想主导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单纯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地位。,8/10,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结果,思想,体系,创建者,处理问题,思想精华,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以毛泽东为关键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为关键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关键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党和怎样建设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加紧推进社会主义当代化,9/10,理性思索,20,世纪以来出现四个理论结果中,,,只有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理论,,,另外三个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承和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详细表现。其中毛泽东思想主要处理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处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主要处理了“建设一个什么样党和怎样建设党”问题。,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