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6年中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预测易错专项卷附答案解析与实验探究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 针对水面的折射 B. 镜子中的反射 C.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 D. 海市蜃楼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物质的三态之一?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热态 3:下列哪个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A. 热胀冷缩实验 B. 水的沸点随海拔高度变化实验 C. 托里拆利实验 D. 奥斯特实验 4: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水银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力的
2、基本单位? A. 牛顿 B. 千克 C. 米 D. 秒 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A. 需要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能进行繁殖 D. 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学变化? A. 燃烧 B. 水的蒸发 C. 铁生锈 D. 冰融化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A. 植物B. 动物 C. 细菌 D. 腐生动物 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卫星? A. 月球 B. 金星 C. 火星 D. 地球 1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一种? A. 种 B. 属 C. 科 D. 界 1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内部圈层? A.
3、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大气层 1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A. 四季变化 B. 昼夜更替 C. 极昼极夜 D. 海洋潮汐 1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A. 基因的传递 B. 生物的变异 C. 生物的进化 D. 生物的适应性 1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极昼极夜 D. 海洋潮汐 1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适应性? A. 生物的形态 B. 生物的行为 C. 生物的生理 D. 生物的遗传 1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内部圈层?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4、大气层 1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A. 四季变化 B. 昼夜更替 C. 极昼极夜 D. 海洋潮汐 1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A. 基因的传递 B. 生物的变异 C. 生物的进化 D. 生物的适应性 1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极昼极夜 D. 海洋潮汐 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适应性? A. 生物的形态 B. 生物的行为 C. 生物的生理 D. 生物的遗传 答案: 1. B 2. D 3. C 4. D 5. B 6. D 7. B 8. B 9. B 10. A 11. D
5、 12. B 13. A 14. B 15. D 16. D 17. B 18. A 19. D 20. A 解析: 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镜子中的反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折射现象。故选B。 2. 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热态不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故选D。 3. 托里拆利实验通过测量大气压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选C。 4. 水银在常温下是液态,而氧气、氮气和氢气在常温下都是气态。故选D。 5. 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千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秒是时间的单位。故选B。 6.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
6、进行繁殖,而光合作用是植物特有的现象,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的。故选D。 7.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生成新物质的过程,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8.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如植物,而动物、细菌和腐生动物属于消费者或分解者。故选B。 9.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金星、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不是卫星。故选B。 10. 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选A。 11.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大气层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选D。 12. 地球公转的结果包括四季变化、昼夜更替、极昼极夜和海洋潮
7、汐,其中海洋潮汐是地球公转和月球、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故选B。 13.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指生物的基因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和进化是遗传现象的结果。故选A。 14. 地球自转的结果包括昼夜更替、四季变化、极昼极夜和海洋潮汐,其中海洋潮汐是地球自转和月球、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故选B。 15.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形态、行为和生理方面的适应性。故选D。 16.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大气层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选D。 17. 地球公转的结果包括四季变化、昼夜更替、极昼极夜和海洋潮汐,其中海洋潮汐是地球公转和月球、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故选B。 18
8、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指生物的基因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和进化是遗传现象的结果。故选A。 19. 地球自转的结果包括昼夜更替、四季变化、极昼极夜和海洋潮汐,其中海洋潮汐是地球自转和月球、太阳引力作用的结果。故选D。 20.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形态、行为和生理方面的适应性。故选A。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浮力? A. 物体的体积 B. 物体的密度 C. 液体的密度 D. 液体的压强 E. 物体的形状 答案:ABC 解析:物体的浮力主要受液体的密度和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影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
9、液体的重量,这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和形状虽然与物体的重量和稳定性有关,但不是直接影响浮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22:在科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操作属于“控制变量法”? A.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改变一个变量观察结果 B. 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多个变量的影响 C.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 D. 使用随机分组法,观察实验结果 答案:AB 解析:控制变量法是指在实验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一个变量来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项A正确地描述了这一方法。选项B描述的是实验设计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控制变量法。选项C是数据分析的方法,选项D
10、是随机化实验设计的一种方法,也不是控制变量法。因此,正确答案是A、B。 23:以下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 A. 煤炭 B. 石油 C. 风能 D. 水能 E. 核能 答案:CD 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补充和再生的能源。煤炭和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和水能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补充的能源,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核能虽然不是从化石燃料中获取,但其原料如铀是有限的,因此通常不被归类为可再生能源。因此,正确答案是C、D。 24:以下哪些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 A. 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 B.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近 C. 镜子中的
11、反射 D. 彩虹的形成 答案:ABD 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选项A描述的是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这是由于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选项B也是由于光的折射,使得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近。选项D中的彩虹形成是由于光在水滴中发生折射和反射造成的。选项C描述的是光的反射,不属于折射现象。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5:以下哪些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A. 需要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进行繁殖 E. 有感觉 答案:ABD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A),能进
12、行呼吸以获取能量(B),以及能进行繁殖以延续物种(D)。生物通常不具备感觉,因为感觉是复杂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而非所有生物都具备。光合作用是植物特有的特征,不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26:以下哪些属于物理变化的例子? A. 火柴燃烧 B. 水的蒸发 C. 铁生锈 D. 玻璃破碎 答案:BD 解析: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或外观上发生变化,但不改变其化学性质。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因为水从液态变为气态,但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玻璃破碎也是物理变化,因为玻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火柴燃烧和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涉及到化学反应和新物质的生
13、成。因此,正确答案是B、D。 27: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 生物群落 B. 非生物环境 C. 生产者 D. 消费者 E. 分解者 答案:ABCDE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A)、非生物环境(B)、生产者(C)、消费者(D)和分解者(E)组成。生物群落包括所有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等,生产者如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如动物依赖生产者,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质。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8:以下哪些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A. 四季变化 B. 昼夜更替 C. 极昼极夜 D. 海洋潮汐 E.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 答
14、案:ABCD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包括四季变化(A)、昼夜更替(B)、极昼极夜(C)和海洋潮汐(D)。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和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和潮汐)引起的。地球上的气候类型虽然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但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属于直接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9:以下哪些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A. 化石记录 B. 胚胎学证据 C. 现代生物的多样性 D. 人类的遗传变异 答案:ABCD 解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A)、胚胎学证据(B)、现代生物的多样性(C)和人类的遗传变异(D)。化石记录提供了生物历史演化的直
15、接证据,胚胎学证据揭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态上的相似性,生物多样性显示了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多样性,而人类的遗传变异则显示了生物进化的连续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30:以下哪些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A. 提出问题 B. 收集数据 C. 形成假设 D. 实验验证 E. 得出结论 答案:ABCDE 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A)、收集数据(B)、形成假设(C)、实验验证(D)和得出结论(E)。这些步骤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每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E。 三、判断题(共5题) 31:水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会不断
16、上升。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当水沸腾时,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后,温度会保持恒定,不会继续上升。这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液体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不是用于提高温度。 32: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阳光下进行。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阳光下进行,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来驱动化学反应。然而,一些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例如,一些蓝藻可以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光合作用。 33: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地点时比远地点快。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17、解析: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速度在近地点(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点)时确实比在远地点(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点)时快。这是因为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近地点处的离心力较小,因此速度较快。 34: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虽然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这样。例如,金属和离子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通过金属键或离子键连接而成的,而不是分子。 35:在实验中,如果所有变量都控制得当,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即使在实验中所有变量都得到了控制,仍然可能由于实验误差、仪器误差或其他不
18、可预见的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需要考虑到这些潜在的误差来源。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日,我国某市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大了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市政府投入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提升住宅环境、改善配套设施、增设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以下是对这一政策的分析: 1. 该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背景和目的。 2.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3. 老旧小区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4. 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问题】 1. 分析该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背景和目的。 2. 结合材料,探讨在老
19、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背景和目的: -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环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 目的: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主要问题和挑战及对策: - 问题:资金不足、改造方案与居民需求不匹配、改造过程中居民意见分歧、改造后维护管理难等。 - 对策: - 加强资金筹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 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符合居民需求的改造方案; - 加强沟通协调,化解居民矛盾; - 建立长效管理机
20、制,确保改造后小区的维护管理。 【参考解析】 1.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这些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环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市决定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 2. 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资金不足: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依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 - 改造方案与居民需求不匹配:改造方案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改造效果不佳。 - 改造过程中居民意见分歧:不同居民对改造方案有不同的看法,容易引发矛盾。 - 改造后维护管理难: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维护管理到位。 对策: - 加强资金筹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符合居民需求的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效果。 - 加强沟通协调,搭建居民沟通平台,化解居民矛盾。 -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改造后小区的维护管理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