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病学概论(助理),关于定位、定性,1、男性,61岁,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36cm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 昏厥,B 脑出血,C 脑栓塞,D 脑血栓形成,E 高血压脑病,2、60岁,男性,突然右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上肢无力,活动不灵,右偏身感觉减退,看不见右侧物体,病变位于,A 左侧中央前回,B 左侧中央后回,C 左侧额下回后部,D 左侧内囊,E 左侧枕叶矩状咧,考试大纲及命题规律,一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组成。,(一)解剖生理,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2、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处大部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终止于脊髓前脚;而皮质脑干束在各个脑神经运动核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脊髓休克:急性严重病变出现脊髓休克,肌肉牵张反射受抑制呈现软瘫,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持续数日或数周。,深反射亢进见于(D),A 后根受损,B 前角受损,C 肌肉病变,D 脑或脊髓损害,E 后束受损,病理反射出现时由于(D),A 脊髓反射弧的损害,B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C 基底节受损,D 锥体束损害,E 脑干网状结构损害,(二),上、下运动
3、神经元瘫痪,1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交叉性瘫痪,交叉性瘫痪:,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3,4,1、脑干病损时瘫痪的特点,A 完全性均等性偏瘫,B 单瘫,C 截瘫,D,交叉性瘫,E 伴明显肌肉萎缩,(解析:一侧脑干病损既损伤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累及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故引起交叉性瘫痪,即本次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核及核下瘫、周围瘫、软瘫(弛缓瘫),上下:支配、抑制,下肌肉:支配、营养(轴浆运输-信使蛋白),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较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重(大楼保洁员举例),(二),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2,下,运动神
4、经元瘫痪,(二),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3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1 引出Chaddock征提示(C),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D薄束损害,(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广义:锥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系统,狭义:指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基底节,(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损伤后主要出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1 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如帕金森病;,2 尾状核和壳核病变多表现为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如舞蹈病;,3 丘脑低核病变可发生偏侧投掷运动;,(四),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5、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受损后主要出现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两大类症状。,1 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B),A小脑蚓部,B右侧小脑半球,C左侧小脑半球,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二,感觉系统,一、,概,念,浅感觉:皮肤,浅表粘膜上的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即本体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二、解剖生理,1 痛温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脚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到丘脑的
6、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中央后回的感觉区;,2 触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脚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大脑顶叶皮质的感觉区;,二、解剖生理,3 深感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由此发出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差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通过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三、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疼痛,抑制性症状,感觉缺失和感觉减退,四、
7、定位诊断,四、定位诊断,定位诊断,1、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损导致对侧单瘫,刺激性病灶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2、皮质下白质为皮质与内囊间投射纤维形成的放射冠,可导致对侧不均等性偏瘫;,3、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引起三偏征,内囊膝部及后肢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和肢体瘫),后肢后1/3受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视辐射受累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1 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D),A右侧痛温觉丧失,B右侧粗触觉丧失,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三,脑神经,一、损害表现,一、损害表现,(,(,专家提醒:注意面瘫、球麻痹),1 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D),A三叉神经运动核,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C疑核,D舌下神经核,2、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B 说话声音带鼻音,C 患侧软腭活动受限,D 患侧咽反射消失,E 舌前2/3味觉消失,解析:舌咽和迷走神经在解剖和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累。麻痹时可引起运动、咽反射和感觉异常。因为舌咽神经负责舌后1/3的味觉,所以神经麻痹导致舌后1/3味觉消失,而舌前2/3味觉是由面神经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