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抗生素:,就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非常低浓度情况下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磺胺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头孢氨苯、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给我们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佛莱明才发现由青霉菌分泌的第
2、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细菌在抵抗抗生素的杀灭作用时,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疗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3、适当和适量的使用抗生素,它能够保卫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而滥用抗生素,我们就会走向歧途,它不仅会促使细菌产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反扑,而且还会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正确科学地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1)许多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如大部分感冒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3)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案例,2006年3月,北京一知名医院收治了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医生给他
4、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细菌培养发现,,病人体内感染的病菌对各种抗生素均耐药,。医生分析,这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生活习惯,。,患者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顾虑单位食堂不干净,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在里面,所以每次吃完饭都要吃两粒抗生素,天天吃,日积月累,最后就出了问题。,思考:,1、谁应当为他的死亡负责?,2、为什么没有人指导他合理使用抗生素?,3、他服用的抗生素是从哪里获得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数据表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是2万4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环丙沙星20年前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当时副作用小、
5、疗效好,现在几乎对60以上的病人失去作用,抗生素的特点是危害的滞后性。医生开大处方,滥用抗菌素,并不会立即给病人造成身体上的损害,遭遇病痛时,第一个念头是赶紧治病。在治病的眼前利益与防止抗菌素滥用的长远利益之间,人们往往顾前不顾后,宁愿接受抗菌素滥用的“大处方”,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在抗生素使用中需要记住的“三不政策”:,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不能盲目地使用新药、贵药。,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