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常考考點 第壹节 教學概述 1、什么是教學概念?教學的含义有哪些? 定义: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師的教与學生的學共同构成的壹种教育活動。包括:(1)教學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為主线目的的活動;(2)教學是師生双方的共同活動;(3)教學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壹。 2、教學与教育、智育有什么联络和区别? (壹)、教學与教育:教學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學,教學是學校進行教育的壹种基本途径。學校還通過課外活動、生产劳動、社會实践等途径對學生教育 。 (二)、教學与智育:智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重要通過教學這条途径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過課外活
2、動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現。教學不仅是智育的实行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動技术教育的实行途径。 3、教學的意义有哪些? (1)是传授系统知识、增進學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是進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現培养目的的基本途径;(3)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學為主。 4、中學教學的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學生智力,培养學生的发明能力; (3)发展學生体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學生崇高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质 。 第二节 教學過程 1、什么是教學過程?历史上有关教學
3、過程的观點有哪些? 教學過程:是根据壹定的社會的规定和學生身心发展的特點,指导學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學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步身心获得壹定的发展,形成壹定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2、历史上教學观點? (1)孔子 “學”“思”“行”; (2)孟子 “博學之、审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子”; (3)赫尔巴特 “预备、提醒、联想、系统、措施”五段教學法; (4)杜威 “困难、問題、假设、验证、結论”五步教學法。 3、怎样认识教學過程的本质? 教學過程是:壹种特定的认识活動,是实現學生身心发展的過程。(1)重要是壹种认识過程; (2)是壹种特殊的认识過程。 特殊性:
4、1间接性和简捷性; 2交往性与实践; 3教育性与发展性; 4引导性与指导性。 4、试分析教學過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經验与间接經验相結合:1學生认识的重要任务就是掌握简接經验;2學生學习间接經验以直接經验為主。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結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规定:在教學中對的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單纯抓知识教學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互相转化的内在机制。) (3) 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結合:1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為基础;2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進他們积极地學习知识。(规定
5、在教學中對的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防止單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防止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壹大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 教師主导作用与學生积极作用相結合:1教師在教學中具有主导作用;(壹教師主导著學习的方向、内容、進程、成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教師影响著學生學习方式以及學生學习积极性、积极性的发挥;三教師影响著學生的個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學生具有积极作用。 5、简述教學過程的构造? (1)引起學习動机;(2)领會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學原则与教學措施 1、什么是教學原则?
6、 教學原则:是根据壹定的教學目的,反应教學過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2、 我国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则有哪些? (壹)直观性原则:基本规定: 1對的选择直观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結合; 3重视运用語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基本规定: 1调到學生學习的积极性; 2启发學生独立思索,形成思维能力; 3鼓励學生将知识发明性地用于实际。 (三)巩固性原则:基本规定: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循序渐進原则:基本规定: 1按教材的系统性進行教學; 2注意重要矛盾,处理好重點与难點的
7、教學; 3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规定: 1针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区别的教學; 2采用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足的发挥。 (六)理论联络实际原则:基本规定: 1書本知识的教學要重视理论联络实际; 2重视培养學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對的处理知识教學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什么是教學措施?选择和运用教學措施的基本根据有哪些? 含义:教學措施是為完毕教學任务而采用的措施。 根据: (1)教學目的和任务的规定; (2)課程性质和教材特點; (3)學生年龄特性; (4)教課時间、设备、条件; (5)教師业务水平,实际經验及個性特點。 5
8、我国中學常用的教學措施有哪些?运用這些措施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1)讲授法 (1注意启发诱导; 2认真组织教學内容; 3讲究語言艺术; 4要组织學生听課)。 (2)談话法 (1做好提問准备; 2善于启发诱导; 3做好归纳小結)。 (3)讨论法 (1充足准备; 2對生启发引导; 3結束做好小結)。 (4)讀書指导法 (1明确目的、规定和思索題; 2給生讀書措施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组织交流讀書心得)。 (5)演示法 (1做好准备; 2明确目的、规定与過程; 3讲究演示措施;)。 (6)参观法 (1做参观前准备; 2参观時及時详细指导; 3
9、参观後及時总結)。 (7)练习法 (1精心设计实践活動; 2及時指导學生的练习; 3调動學生的积极性; 4秩序渐進逐渐提高)。 (8)试验法 (1做好前准备; 2做好试验组织和指导; 3做好小結)。 (9)实习法 (1做好实习准备; 2做好实习指导; 3做好实习总結)。 第四节 教學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环节 1、什么是教學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學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陷? 教學组织形式:是指為完毕特定的教學任务,教師和學生按照壹定规定组合起来進行活動的构造。 组织形式: (1)個别教學制:長处:教師根据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教學内容、進度适合于每壹种學生
10、的接受能力; (2)班级讲課制:長处:教學效率高,能同步教几拾個學生,适合學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點和发挥學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 (3)分组教學制:長处:比班级讲課制更切合學生個人的水平和特點,便于因材施教,有助于人才的培养;缺陷是不利于學生团体精神的形成; (4)道尔顿制:長处:调動學生學习的积极性,培养他們的學习能力和发明才能:缺陷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對教學设施和条件规定较高; (5)特朗普制。 2、教學基本组织形式什么是班级讲課制?其优缺陷分别是什么? 含义:它把壹定数量的學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表課和作息時间表,安排教師有计划地為全班學生
11、集体上課。 長处: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學的正常開展,到达壹定质量; (2)有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可以充足发挥教師的主导作用; (4)有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局限性: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发明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3、班级讲課制的特殊形式和辅助形式是什么? 特殊形式:复式教學。辅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别教學 4、教學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每個环节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壹)备課:充足备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规定: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2理解學生; 3设计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
12、 1學期(年)教學進度计划; 2單元计划; 3課時计划,即教案。 (二)上課: 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學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规定: (1)目的精确; (2)内容對的; (3)措施得當; (4)组织有效; (5)体验积极。 (三)課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課外作业的形式; (2)布置課外作业的规定 ;(3)及時批改課外作业。 (四)課外辅导:规定: (1)從实际出发,详细問題详细分析,做的因材施教; (2)有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足调動學生學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使學生成為學习的主人; (3)注意态度,師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學生有問
13、題可問; (4)加强思想教育和學习措施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五)教學评价:分為:诊断性、形成性、总結性评价。 5、什么是教學评价?教學评价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教學评价是根据壹定的客观原则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所進行的价值判断。 类型: (1) 根据评价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可分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結性评价; (2)根据评价對象,可分為教師教學评价和學生學习评价; (3)根据评价所用的措施和原则,分為相對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绝對性评价(目的参照性评价)。 6、什么是學生學业成绩评价?學生學业成绩评价有哪些基本措施和方式? 含义:學习學业成绩评价是教學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學目的為根据,运用恰當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對學生的知识、技能等发展水平進行价值判断的活動。 措施:测验法、观测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方式:考察和考试 资料来源:贵州大树旺旺教育征询有限企业老師整顿所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