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忠诚 创新 高效 卓越,郑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检验,一、质量指标,(一)名词术语,、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下面是不完善粒种类及实物图:,虫蚀粒定义及实物图,2.1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虫蚀粒实物图,生芽粒定义实物图,2.4 生
2、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热损伤粒定义实物图,2.5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生霉粒定义及实物图,2.6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霉变粒定义,3、霉变粒: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或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对于表面轻微霉变,经检验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真菌毒素未超标的,不归入霉变粒。(国粮发200863号)。,霉变粒实物图,霉变粒实物图,杂质,4、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4.1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4.2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无机杂质实物图,有机杂质及实物图,4
3、3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容重测定,5、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二)检验方法,1、容重,1.1 检验依据:GB 1353-2009附录A。,1.2 仪器和用具,1.2.1 GHCS-1000型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1.2.2 谷物选筛:上层筛孔直径12.0mm,下层筛孔直径3.0mm。,容重检验,1.3 试样制备:从原始样品中用分样器分出平均样品二份,取一份平均样品约1000g,按1.2.2规定套好筛层分二次进行筛选。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1.4 检验步骤,(1)打开箱盖,取出所有部件,按粮种选好漏斗
4、2)将带有排气砣的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空载时调节零点。,容重检验,(3)取下容量筒,倒出排气砣,将容量筒安装在铁板底座上,插上插片,放上排气砣,套上中间筒。,(4)将制备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确保漏斗开关关闭)装满刮平。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漏斗开关,待试样全部经过中间筒落入容量筒后,关闭漏斗开关。用手握住谷物筒与中间筒接合处,平稳抽出插片,使试样随排气砣一同落入容量筒内,将插片准确的插入豁口槽中,依次取下谷物筒,拿起中间筒和谷物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取下容量筒上的铁板底座,将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称重。,容重和不完善粒检验,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3g/L,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
5、结果。,1.5 容重测定应注意的几点:,()首先,要明确是半净粮检验。测定容重的玉米样品是通过12.0mm圆孔筛,留存在3.0 mm圆孔筛上的玉米,包括并肩杂质。,不完善粒和杂质检验,()分取的1000克平均样品,要分二次进行筛选。,()排气砣与小麦容重放置相同。,()玉米和排气砣一起下落到容量筒,关闭漏斗开关后,再插入插片。,、不完善粒及杂质检验,2.1 检验依据:GB/T 5494-2008,2.2 仪器和用具,2.2.1 天平:感量0.01g、0.1g、1g;,不完善粒和杂质检验,2.2.2 谷物选筛;,2.2.3 电动筛选器;,2.2.4 分样器和分样板;,2.2.5 分析盘、镊子等。
6、2.3 照明要求:符合GB/T 22505要求。,2.4 检验过程,2.4.1 杂质检验,2.4.1.1 大样杂质检验,杂质检验,(1)试样制备,用分样器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m)约500g,精确至0.1g。,(2)操作步骤,将分取的试样,放在规定的筛层(3.0mm圆孔筛)上,按电动筛选器法(选筛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转速为110r/min-120r/min)分两次进行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1,),精确至0.01g。,大样杂质检验,大样杂质含量(M)以质量分数(%)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1,-大样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m-大样质量,单位为克(
7、g)。,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样杂质检验,2.3.1.2 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称取试样约100 g(m,2,)。小样用量不大于100g时,精确至0.01g;小样用量大于100g时,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规定拣出杂质,称量(m,3,),精确至0.01g。小样杂质含量(N)以质量分数(%)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小样杂质检验,式中:m,3,-小样杂质质量,单位为克(g);,m,2,-小样质量,单位为克(g);,M-大样杂质百分率/%。,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
8、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杂质总量检验,2.3.1.3 杂质总量计算:,杂质总量(B)按下列公式计算:,B=M+N,式中:M-大样杂质百分率/,N-小样杂质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3.2 不完善粒检验,不完善粒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称量(m,5,)。不完善粒(C)以质量分数(%)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5,-不完善粒质量,单位为克(g);,m,2,-小样质量,单位为克(g);,M-大样杂质百分率/%。,水分检验,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
9、差值不大于1.0%,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水分检验,3.1 检验依据:GB/T10362-2008,3.2 原理:在常压下,测定玉米130-133烘干损失的质量。,水分检验,如玉米水分基本在9%-15%之 间,采用一次烘干法。,3.3 仪器和用具,3.3.1恒温烘箱:温度保持在130-133。,3.3.2天平:分度值0.01g、0.001g。,3.2.3粉碎机:磨膛材料不吸水,密闭、无死角,便于清理,能迅速而均匀粉碎30g试样,达到所需粒度要求,粉碎时不发热。,水分检验,3.2.4干燥器:装有有效的干燥剂。,3.2.5金属盒或玻璃皿:带有密封盖,烘盒底面积
10、要求每平方厘米的试样量不超过0.3g。内径约6cm、高2.0cm。,3.3 检验过程,3.3.1 试样制备,(1)分样:按GB 5491进行。,水分检验,(2)粉碎样品:首先用少量试样清洗粉碎机,弃去粉碎物,再取30 g试样,粉碎至通过直径为1.5mm圆孔筛的不少于90%,合并筛上、筛下物,混合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3.3.2 测定,用烘至恒质(m,精确至0.001g)的金属盒或玻璃皿称取试样约8g,水分测定,(m,0,精确至0.001g),放入烘箱中,在130-133温度下烘4h后,取出,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m,1,精确至0.001g)。,3.3.3 结果一致性要求,与附
11、录A绝对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不应超过0.15%。,3.3.4 结果计算与表示,水分测定,玉米水分(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 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烘前试样和金属盒或玻璃皿,质量,单位为克(g);,m,1,烘后试样和金属盒或玻璃皿质,量,单位为克(g);,m金属盒或玻璃皿,单位为克(g)。,气味检验,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4、色泽、气味、口味鉴定,4.1 检验依据 GB/T 5492-2008,4.2 原理,取一定量的样品,去除其中的杂质,在规定条件下,按照规定方法借助感觉器官鉴定,色泽、
12、气味检验,其色泽、气味、口味,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4.3 用具,4.3.1 天平:分度值1g。,4.3.2 谷物选筛。,4.3.3 贴有黑纸的平板(20cm40cm)。,4.3.4 广口瓶。,色泽、气味检验,4.3.5 水浴锅。,4.4 环境和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T10220和GB/T22505的,规定,实验室应符合GB/T 13868的规定。,4.5 检验步骤,(1)试样准备,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样品应除去,杂质。,色泽鉴定,(2)色泽鉴定,a、分取20g-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地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b、对色泽不易鉴定的样品,取10
13、0g-150g样品,在黑色平板上均匀地摊成15cm20cm的薄层,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气味检验,(3)气味鉴定,a、分取20g-50g样品,放在手掌上用哈气或磨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b、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盖上瓶塞,保温8min-10min,开盖嗅辨其气味。,储存品质分类,(二)储存品质分类,将玉米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其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储存品质指标检验,(三)储存品质指标,项 目,宜存,轻度不宜存,重度不宜存,色泽、气味,正常,正常,基本正常,脂肪酸值(KOH/干基)/(mg/100g),50.0,78.0,78.0,品尝评分值/分,70,60,60,(四)储存品质指标检验方法,、色泽、气味评定,1.1 检验依据:GB/T 5492-2008,结束语,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