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使学生懂得消费水平这个消费经济学的重要范畴,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研究消费水平,对于处理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经济、社会关系,重要经济比例关系,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11/3/2025,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理解消费水平的内涵,提高消费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的密切关系。,本章难点:,理解小康建设中消费水平的各项指标和指标体系。,11/3/2025,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消费
2、水平的内涵,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同样一种消费品,质量(包括档次)不同,所反映的消费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消费质量就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者结合所产生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水平,不仅要研究狭义的消费水平,还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研究消费水平,即从质的方面研究消费水平,
3、研究消费品的质量,研究消费质量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程度,探讨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最低消费水平,最低消费水平,也有人称之为贫困线。,也就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产品(消费品)的最低数量是什么。为了维持最低生活,应该有一定的生存资料。,消费水平,除了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外,还应该有一定量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即包括吃、穿、用、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及起码的教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用,还要包括维持家庭生活,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8,消费经
4、济学第四章,最低消费水平,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生产发展情况而变化的。,确定最低消费水平,除了应考虑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考虑整个工资水平外,还应照顾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活条件和物价水平不同,因而在不同地区,最低工资也应有所区别。,我国近年来,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合理消费水平,第一,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合理消费水平,首先要能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第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提高消费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
5、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合理消费水平,要有利于促进消费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都有一个适量、适度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1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四,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正确处理好生产增长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第五,合理消费水平,应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节约经济资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提高收入,扩大消费显然是不可取的,最终会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人们生活、生存环境。,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11,消
6、费经济学第四章,四、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消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贫困到小康,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1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1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五、消费水平的差异,尽管我国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消费水平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必须重视。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缩小这种差异显得更为重要。,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3/2025,1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农村居民最高消费与最低消费的差距也在扩大,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差距也有扩大之势。,第一节 消费水平的内涵,11
7、/3/2025,15,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本节的主要内容:,一、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二、小康社会,三、影响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11/3/2025,1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1991年,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组织专家对小康水平进行的研究,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这也是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 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 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 400元;,(3)农村人均纯收入1 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
8、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一、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11/3/2025,1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7)城镇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18,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小康社会,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
9、的世纪,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与总体上达到了的小康水平是有区别的:,第一,范围不同。,而我们现在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指物质文明建设,还特别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其范围更加宽广。,第二,标准不同。,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只是一个“基本小康。全面小康新的标准,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按这个目标计算,人均GDP就要超过3 000美元,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1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6个方面、25个指标构成。6个方面包括:经
10、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5个指标应达到的目标值为:,(一)经济发展,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0元(2000年价格);,2、第三产业比重50;,3、城镇人口比重60;,4、城镇失业率6;,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二)社会和谐,5、基尼系数04;,6、城乡居民收入比285:1;,7、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7471;,8、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80;,9、高中阶段男女毕业生性别比=100;,(三)生活质量,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2000年价格);,l1、恩格尔系数40;,12
11、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平方米;,13、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70辆千人;,14、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500千瓦小时;,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四)民主法制,15、居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8O;,16、社会安全指数100;,(五)科教文卫,1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18、平均受教育程年限105;,19、家用电脑拥有量60(台百户);,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1、平均预期寿命75岁,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六)资源环境,22、万元GDP综合能耗084吨标准煤;,23、森林覆盖率234;,
12、24、常用耕地面积指数 100;,25、环境质量指数=100;,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2011年1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十年间年均增长9.8%。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 小康社会实现程度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
13、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影响小康消费水平的因素,(一)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及其提高速度,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又与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如果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否则就低。,(二)人口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一般说来,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总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些。,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5,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
14、)精神文明状况,人们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个性修养、道德情操,社会的安全状况、环境状况、生态状况、卫生状况、民主和法制建设等等,都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消费质量,影响消费水平。,(四)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地区之间表现极为明显。城乡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村的逐步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必将逐步趋于缩小。我们应特别注重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节 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11/3/2025,26,消费经济学第四章,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 消费水平的途径,本节的主要内容,:,探讨实现小康水平10
15、个方面的途径:,1.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消费率;3.加速城市化进程;4.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别;5.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6.控制人口的增长;7.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8.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9.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时间;1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1/3/2025,27,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一、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消费基金的增长,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因此,加速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提高消费率,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
16、的关系就需要保证积累的适当增长,又要保证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上世纪80年代初超过67%,到2005年下降到52.1%,居民消费率也从53.1%下降到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消费率。,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28,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三、加速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还不高,2005城镇人口还只有43%,如果城镇化比重达到60%以上,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就要高得多。,四、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别,我国现在地区差别较大,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东部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有的已经比较发达。但西部地区,人均GDP一般在6
17、00美元左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29,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五、加速发展农业,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必须加快农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六、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消费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太多,增长太快。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必须花大气力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带有根本性、
18、长远的措施。,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30,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七、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加速发展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生产,是提高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加速发展农业、消费品工业,调整农业、消费品工业的内部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为消费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信息产业、旅游业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产业、知识产业。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使消费品和劳务的供应丰富多彩。,八、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质量、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环境,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
19、/2025,31,消费经济学第四章,九、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多少以及能否合理利用,是影响消费质量,从而影响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文明的社会,也是精神文明的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32,消费经济学第四章,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的精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倡导和谐文化,着重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使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样,才能使“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第三节 实现小康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11/3/2025,33,消费经济学第四章,谢谢收看,11/3/2025,34,消费经济学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