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2,.,类型,(1),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2),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思考讨论,我国荒漠化土地集中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只分布在西北地区吗,?,提示,:,不是。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气候。,(2),植被。,覆盖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由,乔木,、灌木植被向,灌木,植被转变,直至荒漠,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土壤失去植被保护以及对,水,的调节作用,(3),人类活动。,二、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3、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上亿人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2,.,危害程度深,三、荒漠化的防治,1,.,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3,.,具体措施举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思考讨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被称为,“,绿色万里长城,”,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
4、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探究一,探究二,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主题活动,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民勤当前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提示,:,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当的工程建设和采矿等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流用水缺乏科学调度导致水资源短缺。,(2),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提示,:,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漠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
5、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荒漠化的含义,对荒漠化的理解应理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现用框图表示如下。,其中,关于引起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特别是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气候朝暖、干的方向发展,;,二是存在一些不利的气象、气候条件,如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强劲的大风等。,探究一,探究二,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拓展延伸土地荒漠化与土地沙漠化的区别和联系,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过程,按其形
6、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其中,“,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是指在土层瘠薄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地变成裸岩地。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在干旱、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由于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了土地盐渍化,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
7、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西风,风力大,大风天数多,集中在冬春季节,;,沙源在本地。,从图中获取信息。,探究一,探究二,(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第,(1),题,从材料知,该地区主要为就地起沙,故该地区的沙源为当地沙源,;,从图可知,该地区东北部多河流,
8、故沙源为河流泥沙在湖岸附近沉积所产生。第,(2),题,从材料知,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由上题知,该地区的沙源为河流泥沙沉积所产生,且冬春季湖泊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地表,形成风沙灾害。,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探究一,探究二,荒漠化的防治,主题活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
9、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及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说出上图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提示,:,土地,(,草地,),退化。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差,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提示,:,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提示,:,大力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
10、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荒漠化防治的措施,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多种措施并举,以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为基础,以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条件,减缓人地矛盾,从而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探究一,探究二,(1),封沙。,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如下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禁止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兴建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省柴灶等措施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
11、题,从而达到保护植被的目的。,探究一,探究二,(3),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4),生态移民。,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探究一,探究二,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3),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4),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分析人为原因,);,(5),制定综合治理措施,;,(6),谋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12、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3),说明乙地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影响。,(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信息获取,:,由图中可以看出甲
13、地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我国的江南丘陵,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这里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土层浅薄,植被破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甲地主要是流水侵蚀,丙地位于干旱地区,主要为风力作用。第,(3),题,乙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第,(4),题,各地荒漠化的成因虽各不相同,但是提高人口素质、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都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2),甲地,:,流水
14、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8,年,),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阅读材
15、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1,.,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退耕还草,盲目修建水库,掘堤引水,A.,B.,C.,D.,2,.,目前,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罗布泊周围的胡杨树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的增加,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C.,过度取水,D.,地下水位下降,3,.,为减缓该地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方针。,(,),封沙禁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A.,B.,C.,D.,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旺盛,;,退耕还草将增加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
16、一。第,2,题,“,根本,”,是关键词,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树因缺水而死亡。第,3,题,封沙禁牧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不是应坚持的方针。,答案,:,1.B,2.A,3.A,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第,45,题。,4,.,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
17、的首要因素,A.,B.,C.,D.,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第,5,题,图中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人口增长是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过度砍伐使大约,6 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使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放牧面积大于过度开垦面积,故耕地面积扩大不是导致荒漠化的首要因素。,答案,:,4.B,5.A,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重,B.,沙丘移向绿洲,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7,.,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
18、施是,(,),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解析,:,第,6,题,气候变干与用水量增加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会使地下水位下降,C,项正确。第,7,题,节约和合理用水是干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之一,B,项正确。,答案,:,6.C,7.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材料二,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6,只羊,/,公顷,),、中牧,(4,只羊,/,公顷,),、轻牧,(2,只羊,/
19、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图,1,、图,2,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有关示意图。,(1),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但从第,3,年开始,区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三种放牧强度中,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3),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1,可以看出,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增加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牧区,重牧区,轻牧区。从第,3,年开始,重牧区的物种丰富度出现明显下降。第,(2),题,阅读图,2,可知,重牧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轻牧使草层高度增加。第,(3),题,注意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答案,:,(1),增加,(,或上升,),中牧区,重牧区,轻牧区重牧,(2),重牧轻牧,(3),自然原因,:,气候较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