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前言,QIAN YAN,血液净化技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医疗护理工作,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因此,要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做好防范对策,以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4,空气栓塞,3,工作,2,患者患者,1,一、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凝血,出血,漏血,5,感染,常见原因有抗凝剂用量过小或高凝状态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低蛋白血症、超滤等)。在护士操作过程中引起凝血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抗凝剂设定错误。,
2、2,)循管时透析器内残留气体引起透析器凝血,(,3,)静脉壶、动脉壶内有气泡引起血凝块。,(,4,)输血或输液时液体滴空进空气引起透析器凝血。,(,5,)血流量不佳引起凝血。留取血标本或冲洗透析器检查是否有凝血后忘记将血流量调高。,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凝血,。,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凝血,凝血的防范对策,A,抗凝应个体化并经常进行回顾性分析,可根据患者凝血机制,结束回血后透析器残血量等诸多因素,遵医嘱抗凝,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抗凝剂剂量使用正确,B,排除管路中的空气,及时解除管路反折,重新选择流量好的动脉穿刺,充分预冲管路,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及循环管路的通畅,C,例如
3、空气报警,静脉压报警,跨膜压报警,加强巡视,及时解除机器报警,使其正常运转,优点,缺点,出血风险低,血液丢失多,超滤未达标,护士工作强度大,治疗时间无法保证,凝血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无肝素抗凝是临床,CRRT,无奈的选择,还有别的优势吗?,抗凝剂,优点,缺点,枸橼酸钠,无出血风险,增加生物相容性,滤器管路寿命较长,协同抗炎抗氧化作用,不需高血流量,操作相对复杂,肝素,价格便宜,抗凝效果确切,有特异拮抗剂,(,鱼精蛋白,),高出血风险,HIT,药代动力学多变,低分子,肝素钠,HIT,发生率降低,拮抗剂不易中和,潜在出血风险,无肝素,抗凝,出血风险低,超滤未达标,血液丢失多,护士工作强度大,
4、枸橼酸钠是临床,CRRT,最理想抗凝选择,肝脏、骨骼肌、肾脏皮质,枸橼酸螯合钙,HCO,3,-,+Ca,2+,枸橼酸钠,+,Ca,2+,三羧酸循环,枸橼酸钠的体外抗凝原理与离子钙相关,枸橼酸钠能使血液中,Ca 2+,浓度降低,阻断凝血酶原,转化成凝血酶,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实现抗凝作用。,注意:肝功能衰竭或肌肉容量明显减少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低钙血症,红色端(动脉):,-,枸橼酸钠抗凝剂输入端,蓝色端(静脉):,-,补钙输入端,常见管路连接及输液通路,常见原因:,(,1,)抗凝剂用量过大,包括抗凝剂设定错误。,(,2,)错误的穿刺方法将内瘘打成血管瘤,血管瘤壁较薄,穿刺时穿刺点易渗血。,(,3,)
5、中心静脉置管后,患者过度伸屈术侧肢体、或无意间过度牵拉导致导管处皮肤渗血。,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出血,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出血,提高穿刺技术,,采用绳梯式,加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透析前要充分了解病人有无出血倾向,近期有无手术,消化系统出血、女性患者月经情况等,穿刺前瘘管评估,不在动脉瘤处直接穿刺,时常更换穿刺位置,提倡“绳梯法”以延长血管寿命,护理操作轻柔,避免拉扯导管,管口血痂不宜强行剥除,以免引起出血,做好健康宣教,出血的防范对策,正确评估患者出血情况,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漏血,常见原因有:,(,1,)泵管破裂、动静脉管路与透析器及穿刺针连接不紧密
6、管路分支与机器连接不紧密。,(,2,)穿刺针固定不妥引起针头滑脱。,(,3,)透析器破膜。常见的是静脉端突然发生堵塞,如静脉端夹子忘记打开,导致静脉压急剧增高,引起跨膜压过高,发生透析器破膜。,漏血的防范对策,严格检查用物质量、有效期,妥善固定穿刺针,规范操作流程,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空气栓塞,常见原因有:,(,1,)静脉管路内空气未排尽。,(,2,)泵管方向装反,导致动脉管路内的空气进入人体。,(,3,)动脉管路与穿刺针连接不紧密。,(,4,)输液后未及时关闭输液处夹子,使空气进入透析器。,(,5,)回血时注意力不集中,未及时关闭静脉端夹子和血泵致使空气进入人体。,预冲管道及
7、透析器必须彻底,不能留有空气,避免在泵前输血、输液,透析管路连接方向正确,如用空气回血,及时夹住静脉管路和关闭血泵,空气栓塞的防范对策,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感染,常见原因有:,(,1,)护士在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透析器械污染而引起医源性感染,出现发热反应。,(,2,)穿刺之前消毒不严格导致内瘘皮肤感染和血管炎。,感染的防范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抗感染治疗,二、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的风险,01,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02,03,化学因素,物理因素,04,心理因素,我科,2017,风险防范措施,移动收集废物,有效释放病区空间,减少护士职业暴露,1,
8、设计透析处置推车,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改善透析区环境,3,、设计透析专用被完善被服管理,4,、,调整工作模式,合理安排人力,消除安全隐患,改善透析区空气质量,2,、改进透析废液排出管道,三、非正常护理操作对机器的损坏,下机后将,A,、,B,液管插回机器准备消毒时,有些护士不注意,经常会将,A,、,B,液管碰到周边,,A,、,B,液管接头处特别柔软,很容易碰断。,循管或收机时,应掌握正确的方法防止盐水滴入机器缝隙引起电路板损坏。,非正常的卸管方法对血泵的损坏,下机后卸管时应用手转泵同时将血路管卸下,如同安装管路时一样。有些护士习惯于用手将管扯下,久而久之,血泵的轴会被扯歪,影响正常转动。,非正常
9、的卸管方法对,A,、,B,液管接头的损坏,盐水滴入机器缝隙引起电路板损坏,我科,2017,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门诊透析病人胸卡,落实查对流程,改进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编写,血液净化工作指引,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强化个性化健康宣教,完善血液净化病人信息管理,改进病案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A,B,C,D,六、结束语,正确识别血液净化中心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血液透析风险大,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加强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保证人力资,源,改善护患关系,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为透析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