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实验解读,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第,4,课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2.,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1.,分析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2.,了解,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美苏争霸的缓和与紧张的变化。,(,重点,),3.,归纳各阶段美苏的战略态势,理解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的影响。,(,难点,),4.,认识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
2、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1.,条件,(1),苏联实力持续增强。经济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美国;军事上,,年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外交上,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扩大苏联的阵地和影响。,(2),美国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朝鲜战争、,和在欧洲承担的过多防务负担,造成美国庞大的海外开支;庞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使政府财政赤字急剧攀升;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1949,越南战争,西欧,2.,战略意图:,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主张,力争同美国共同主导世界格局。,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1),缓和:签订对
3、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并与联邦德国建交;,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_,会谈。,(2),紧张:,1962,年,美苏发生,,最后苏联被迫撤除了在古巴的导弹。,易错提醒,思维点拨,戴维营,古巴导弹危机,易错提醒,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的对抗形式演变为美苏争霸,苏联虽然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但总体上来看,战略优势依然在美国方面,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思维点拨,1.,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是苏联平起平坐战略的体现,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2.,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以核武器为手段进行的一次军事对抗,把冷战对峙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
4、同时,也是美苏双方从对抗走向缓和的转折点。,二、尼克松主义,1.,背景,(1)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国内的,此起彼伏。,(2),尼克松上台后,迫切需要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实行,_,,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2.,提出:,1969,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宣布对亚新政策,后来他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这就是,“,尼克松主义,”,。,3.,实质:,在不放弃美国,“,”,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反战运动,战略收缩,全球责任,4.,主要表现,(1),积极推行,外交,让其盟友分担更多的责任,减轻美国负担,
5、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2),改善美国的国际政治环境。,使越南战争实现,“,”,。,改善中美关系。,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对话,”,。,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易错提醒,多极均势,越南化,易错提醒,1.,尼克松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自己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新战略思想。,2.,杜鲁门政府主张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对抗苏联;尼克松政府则主张与苏联谈判,推行,“,缓和,”,政策。,阶段,项目,第一次缓和,(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第二次缓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因,(1),美国综合实力相对衰弱,(2
6、),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3),日本和西欧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使苏联疲惫不堪,也使美国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表现,(1),美苏双方签署一系列文件,(2),保持双方战略核力量大体均衡,美苏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并签订一系列双边协议,三、美苏,“,缓和外交,”,军备竞赛,影响,(1),美苏关系中经济色彩逐渐加强,(2),美国外交政策中添加,“,”,这一新成分,(3),欧洲大陆吹起,“,缓和,”,之风,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与人权攻势,大肆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评价,(1),反映了美苏两国极力维护两极格局,实行,“,”,的企图,(2),这种,“,缓和,”,只是美苏的权宜之计
7、各自的终极目标并未改变,(3),两国在对话、妥协的同时,也把对抗、争夺推向了世界各地,人权,和平,利益均沾,四、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1.,美苏国力和国际地位下降,(1),美国,全球扩张给美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正在崛起的西欧和日本不断以美元兑换黄金,动摇了以,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强行推行其价值观,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元,(2),苏联,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与自身综合国力不相称的扩张,使其国民经济不堪重负;军备竞赛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干涉他国内政,加深了与西方的矛盾,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对苏联的离
8、心倾向不断增强。,2.,西欧和日本的崛起,(1),原因: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表现,西欧积极实行以,促进政治联合,争取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努力改变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并尽力摆脱美国的控制。,经济联合,3.,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1)1955,年,“,”,的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2),第三世界国家在外交上奉行,政策,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成为反殖、反霸斗争的重要力量。,(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易错提醒,归纳总结,史论要旨,万隆会议,独立自主,易错提醒
9、美苏争霸,投入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归纳总结,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1),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引起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2),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3),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4)1973,年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5),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史论要旨,1.,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主张,力争同美国共同主导世界格局。,2.1969,年尼克松提出对亚新政策,被称为尼
10、克松主义,在不放弃,“,全球责任,”,的同时,要求盟国承担更多责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美苏的对抗与缓和,史料一,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道: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史料解读,(1),说明苏联主张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导世界格局。,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外
11、交策略。,答案,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导世界格局。,答案,史料二,下图是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掰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史料解读,(2),漫画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对抗的一个高潮,也使人类接近核战争的边缘,但美国态度更强硬,表明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方。,问题思考,(2),史料二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掰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反映了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说明在这场较量中优
12、势在美国。,答案,史料三,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史料解读,(3),说明一方面美国不放弃所谓的,“,全球责任,”,,另一方面又要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减轻美国的负担,这表明美国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问题思考,(3),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尼克松的目的是什么?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背景: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13、与美国三足鼎立。,目的: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措施: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答案,美苏争霸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2.,影响,(1),对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势力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力不足。,史论总结,(2),对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使苏联国内经
14、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极大挫折。,(3),对世界,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能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师用书独具,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提示,美国,“,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指:苏联借助斯大林模式,快速实现经济恢复,并调整对外政策,意欲与美国共享霸权;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到处插手,负担沉重,实力有所下降;西欧、日本的经济恢复,要求摆脱美国的影响。,学习思考,提示,美国为了避免国内危机的爆发,减轻所谓的国际,“,义务,”,,改善与盟国的关系,力图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其真实意图是减轻自身负担,全力与苏联争夺霸权,维
15、护其既得利益。,图片资料,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与尼克松会晤,提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不承认,”,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苏联实力增强,美国相对衰落,中苏关系紧张,中美两国因此调整了对外政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从此中美结束对抗,开始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学习思考,提示,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的分歧与矛盾,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化解了会议分裂的危险;针对能否,“,和平共处,”,的争执,指出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和平和进行合作,并用,“,和平相处,”,代替,“,和平共处,”,,消除了与会国
16、代表的分歧;没有纠缠自身问题,如台湾问题,让与会国认识到中国是真诚向往和平的。,自我测评,解答,1.D,2.B,材料阅读与思考,1.,解答,日本和欧共体崛起,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侵越战争受挫,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2.,解答,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3.,解答,从越南撤军;改善中美关系。,知识图示,课堂小结,归纳总结,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美苏双方处于对峙局面,典型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2.,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使双方都不堪重负,崛起的西欧和日本使美国感受到了新的威胁。,3.20,世纪,60,年代末至
17、70,年代,美苏双方从对峙走向缓和,在美苏搞,“,缓和,”,的同时,双方都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其斗争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巩固练习,随堂反馈,解析,结合柏林墙修筑的历史背景可知,当时主要是为了防止民主德国人民受西方的渗透,涌入联邦德国。,1.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真实含义是,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B.,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C.,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答案,解析,1,2,3,4,解析,美苏都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作为对外扩张的借口,其实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不正
18、确,排除。,2.,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美苏对抗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这种行为促成了世界的和平稳定,A.,B.,C.,D.,答案,解析,1,2,3,4,3.(2017,宁波高二检测,),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下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两阶段军费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B.,美苏争霸转向空
19、间领域,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答案,解析,1,2,3,4,解析,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外交策略的变化情况。美国在,段的,50,年代结束了朝鲜战争,在,段的,70,年代结束了越南战争,故减少了军费开支,所以本题选,C,。,1,2,3,4,4.(2017,临汾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2,年美国,U2,发现古巴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即向全世界公布此事,并派海陆空军封锁古巴,,B52,携带核武器准备起飞。华约军事机构宣布取消全军休假,进入紧急状态。苏联领导人写信建议撤出导弹的条
20、件是美国必须保证不再侵入古巴。肯尼迪同他的顾问们决心不采取任何轻率的军事行动,国务卿迪安,拉斯科说,“,眼瞪眼,”,的对抗终于过去。而赫鲁晓夫颜面尽失,被赶下政坛,此后的领导人再也没有显出如此鲁莽的决心,要实现核均衡。,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及现代国际关系史,1,2,3,4,材料二,1963,年美苏签署的部分核禁试条约约定有核国家不向无核国家转让,无核国家不得制造和拥有核原料和器材。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材料三,北约欧洲成员国对美国对苏联的,“,越顶外交,”,感到不满,法国积极地发展独立核力量,倡导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国揭露美苏企图,指出正确的途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及现代国际关系史,1,2,3,4,(1),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巴导弹危机只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危机的原因。,答案,1,2,3,4,答案,关系: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上对抗、妥协、合作,(,勾结,),。,原因:势均力敌;核战的毁灭性;世界人民的反对;领导人的理智等。,(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对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和处置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2,3,4,答案,对抗,威胁世界和平;削弱同盟体系;合作,(,勾结,),确保其核垄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