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重庆市防雷中心,CQlp,CQMA,重庆市气象局,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QX/T 109-2009),李金义,13804000106(610220),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city gas,2010,年,11,月,宣 贯 讲 座,规范出台背景,燃气是较大的一个行业,牵涉的面较广,而作为爆炸危险环境场所,发生雷击事故的概率较大,后果也很
2、严重。,(,安全责任问题),燃气行业对雷电防护重视不够,无针对防雷安全的专门技术规范,导致存在建筑物燃气管道、设施直接铺设在屋顶或从外立面通过而未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等现象,存在极大防雷安全隐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燃气行业作为强势行业,以前在防雷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本规范的实施,进一步树立气象部门防雷技术和防雷管理的权威地位,强化气象部门对燃气系统的管理,促进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部门联动问题),重庆市防雷地方标准突破了,部门,局限,被纳入安全序列,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基本建立了,雷电防护技术服务标准化体系,和,市政工程防雷技术标准化体系,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雷
3、电灾害具有发生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及无专门的防雷技术规范,城镇燃气系统的雷电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世纪惊雷,(,秦文,于,2005,年,7,月,15,日,晚在,南岸涂山峰顶,用数码相机以,30s,的曝光速度拍摄的重庆渝中半岛雷电图片),永川市跳蹬河农贸市场商住楼,72,户居民因雷击给永川市政府和人大的联名上告信,I,I,爆炸、燃烧,燃气管道,法兰盘,建筑物屋顶,雷电灾害社会事件,永川市跳蹬河农贸市场商住楼雷电灾害,永川市跳蹬河农贸市场商住楼雷击事故报告,图为因雷电波入侵造成家电毁坏事故现场,李家沱宿舍楼静电火花事故,2002,年,中国电信重庆分公
4、司李家沱宿舍楼因雷击导致调压箱附近静电感应发生火花,引起恐慌。,2001,年,7,月和,8,月,重庆大学水电中心,A,区配气站,2,次遭雷击,击坏计量设备,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万元。,2001,年,7,月,11,日下午,北京市工体东路一号楼遭雷击,造成整座楼掉闸停电,击坏十余户电视机高频头,有几人看到了一火球从楼顶晃过,其中有一住户由于雷击使煤气表底冒出有一、二尺长的火苗,把闸门关了,火才熄灭,由于及时发现,未造成更大的损失。,雷电灾害典型案例分析,2004,年,5,月,29,日晚,7,时,45,分,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一居民楼下发生一起因天然气沿管道裂隙泄漏,遇雷击后点燃
5、气体产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4,人轻伤。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永宁路社区数千居民停水停电、河西片区上万居民停气。,新华网,,2004,年,5,月,30,日,2005,年,6,月,26,日晚,北京市昌平区某宾馆遭雷击,造成锅炉房燃气自控系统、泵房自控系统及安防监控红外探头多支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2005,年全国雷电灾害典型案例选编,2007,年,4,月,1,日,合肥市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位于肥东的合肥天然气总站电路被雷电击中,造成生产瘫痪,无法生产压缩天然气。,安徽新闻网,2008,年,7,月,南宁市某燃气公司遭受雷击,主控室的,PLC,控制系统、空混系统(液化气)
6、仪表控制盘、现场泄漏报警系统失灵;热值仪、原力变送器、仪表盘、报警器损坏,此次雷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南国早报网,2009,年,6,月,11,日,为减少燃气系统的雷电灾害事故,中国局颁布实施了,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规范发布实施后,将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等国标和行标,互为补充,更加完善,,使城镇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化,解决城镇燃气系统的防雷安全问题。,本标准规定了城镇燃气防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燃气场站及设施、,燃气金属管道、,电气系统及电子系统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
7、城镇燃气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既有城镇燃气系统的雷电防护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计。,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HG/T 20675-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在遵循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以增加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还主要参考了,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内容。,4.1,城镇燃气的雷电防护应在,
8、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城镇燃气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功能分区及管网布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因未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造成的不合理选址或采取不力措施,造成了多起重特大雷电灾害事故。,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号)第二十七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法规)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4.2,城镇燃气的防雷设计应依据以下内容:,国家和地方的防雷法律、法规、规章、
9、规范性文件,和防雷技术标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关资料。,其他资料。,4.3,城镇燃气防雷工程应根据其施工进度适时进行跟踪检测,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测。,防雷工程大都是隐蔽工程,如果不进行跟踪检测,极易埋下安全隐患。,防雷装置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或埋藏于地面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防雷器件必然遭受大气和土壤腐蚀,有时还要遭受雷击,防雷性能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当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维护工作便提到议事日程。必须根据防雷器件的重要性和运行规律,将维护工作分为周期性维护和日常性维护两类。,4.4,城镇燃气经营者应做好防雷装置日常检查、维护与维修。,4.5,城镇燃气如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管理单位应及时向
10、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协助做好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并及时进行整改。,在,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第二十五条中规定,“遭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和鉴定”。,同时有利于灾情的统计和隐患的排除。,5.1,一般规定,5.1.1,燃气场站内储气罐和瓶装销售库房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中有关规定,分类见附录,A,、附录,B,。,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混合站、瓶装供应站、储气罐和压缩机房、调压计量室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5.1.2,液
11、化石油气站爆炸危险环境内电气防爆等级应符合,GB50058,的分区的设计规定,见附录,C,;站区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以及管道分支处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符合,HG/T 20675,的规定。,附录,C,是采用,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附录,E,中的内容;,HG/T 20675-1990,是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该规程对静电接地的范围、连接方式、连接系统的电阻值、连接点和接地端头、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和接地体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5.1.3,站区内储气罐、罐区、露天工艺装置及建(构)筑物之间,以及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应符合防雷安全距离的要求。,配气站,储气罐,5.1.4,电气和电子
12、系统设备所在建筑物,应根据,GB50057,的要求进行防直击雷设计。,避雷针,防直击雷装置,GB50057-94,(,2000,年版)第,6.1.3,条也明确规定: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5.2,储罐区,5.2.1,在储罐区内架设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将被保护物置于,LPZ0B,区内。,独立避雷针,此条为强制性条款:强调要仔细核算需要设立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时其保护范围,使被保护物处于该保护范围内,但注意的是并非一律要求设立独立避雷针、架
13、空避雷线(网)。,防雷接地点须,2,处,冲击接地电阻须,10,5.2.4,钢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且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很多城市腐蚀一般都比较严重,对这一条可以从严掌握),5.2.6,罐区内储罐顶法兰盘等金属构件应与罐体可靠电气连接,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放散塔顶的金属构件亦应与放散塔可靠电气连接。,5.3.1,调压站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设于空旷地带的调压站及采用高架遥测天线的调压站应单独设置防雷装置。,5.3,调压计量区,5.3.2,当
14、调压站内、外燃气金属管道为绝缘连接时,调压装置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装置,5.3.3,在调压站内设备应置于,LPZ0,B,区内。(如下图所示),防雷装置保护,6,燃气金属管道,6.1,一般规定,6.1.1,地上燃气金属裸管与其他金属构架和其它长金属物平行敷设时,当净距小于,100mm,,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敷设时,当净距小于,100mm,,其交叉点应用金属线跨接。,引用自,GB50074-2002,第,14.2.14,条。,6.1.2,架空敷设的燃气金属管道的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0,300m,处,应设置接
15、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接地点应设置在固定管墩(架)处。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分别引用自,GB50074-2002,第,14.3.9,条和,14.3.10,条,只不过把油气管道换成了燃气金属管道。,6,、燃气金属管道,6.1,一般规定,6.1.3,进出建筑物的燃气管道的进出口处,室外的屋面管、立面管、放散管、引入管和燃气设备等处均应有防雷(静电)接地装置。,GB50028-2006,中,10.8.5,条有此表述,但较笼统,本规范提出了燃气管道和设备防雷的一些具体要求。,防雷接地装置,燃气管道防雷接地图,高
16、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5.2.4,条,“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第,6.2.5.2,条,“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第,6.2.5.3,条,“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水平穿过时,应穿套管保护”,。,燃气管道为什么会采取沿建筑物外墙敷设或铺至屋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规定,建设单位和燃气
17、供气公司对高层建筑物的燃气供气管道采取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墙敷设直至屋顶,然后进入燃气设备房或燃气用户。另一方面是燃气供气公司为安装的简捷方便,无论高层还是低层均采取这种方式。,6.2,燃气金属管道不宜敷设于屋面,当实际条件无法满足时,燃气金属管道可敷设于屋面,但应满足以下要求:,a),屋面燃气金属管道、放散管、排烟管、锅炉等燃气设施应设置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并远离建筑物的屋檐、屋角、屋脊等雷击率较高的部位。,b),屋面放散管和排烟管处应加装阻火器,并就近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电气连接。,a,)为强制性条款,需注意,a,)和,b,)是要同时满足的。,重庆两江丽景大楼屋顶燃气管道增设了保护装置。,
18、c),屋面燃气金属管道与避雷网(带)至少应有两处采用金属线跨接,且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当屋面燃气金属管道与避雷网(带)的水平、垂直净距小于,100mm,时,也应跨接。,d),屋面燃气管与避雷网之间的金属跨接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宜优先选用圆钢。,以上要求与,GB50057,规范保持一致。,e),当燃气金属管道由,LPZ0,区进入,LPZ1,区时,应设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两端的管道应分别就近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此条是为了防止雷电波沿着燃气金属管道从户外进入室内。在,
19、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中,对燃气管道安装绝缘段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等电位联结系统图实例,I,燃气管道,建筑物屋顶,绝缘段,6.3,建筑物外墙燃气金属立管,6.3.1,建筑用户分支管与外墙燃气金属立管相连时,应设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绝缘法兰或钢塑接头两端的管道应分别就近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此条为强制性条款,也是为了防止雷电波沿着燃气金属管道从户外进入室内。,6.3.2,沿外墙竖直敷设的燃气金属管道应每隔不大于,12m,就近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连接。,此条是考虑均衡电位,参照一类防雷建筑物“应装饰均压环,环节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
20、备均应连到环上”的规定而制定。,外墙燃气管道,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外墙燃气管道与防雷装置连接图,6.5.2,当燃气金属管道螺纹连接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连接处过渡电阻不大于,0.03,,以及有不少于,5,颗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可不跨接的规定,是参考国外资料和国内的实践经验确定的;,LPZ,1,LPZ,2,LPZO,A,或,LPZO,B,、,LPZ1,的界面,LPZ1,、,LPZ2,的界面,数据线,控制电缆,设备,金属管道,(如水管),等电位连接点,通信电缆,LPZO,A,或,LPZO,B,7.1,一般规定,7.1.1,城镇燃气系统的低压配
21、电线路宜全线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敷设,在各防雷分区交界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或外套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7.1,一般规定,7.1.2,场站内配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按照,GB50057,要求安装多级电涌保护器,宜为三级。该电涌保护器应具有防爆功能,且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相匹配。,SPD,的安装级数未作强制性规定,但强调要具有防爆功能,,SPD,自身安全性能在爆炸危险场所要重点考虑。,7.3,场站内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间距应不小于,3 m,,与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亦可合并设置。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小值。,注意只是针对独立避雷针要分开设置。,8.1,一般规定,8.1.2,场站内电子系统的线缆,宜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安装,SPD,。,8.2,金属导电物(如通信线、数据线、控制电缆等的金属屏蔽层和金属管道等)进出建筑物和电子系统机房时,应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注意信息系统明确要求是在防雷区界面处安装,SPD,和进行等电位连接。,8.3,场站内监控仪表、探头等电子系统设备应置于,LPZ0B,区内,其配线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保护,并接地处理。,注意,8.3,条为规范强制性条文。,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