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78 ,大小:2.43MB ,
资源ID:12503272      下载积分:25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25032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2.ppt)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b2.ppt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基础心理学,主要内容,普通心理学学科概述,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识过程,意识和注意,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人 格,第一节 绪论,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第一单元 普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概述,普通心理学的内容,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物质运动过程特殊结构的场物质),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镜子?),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2、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学派的纷争(,WWWW,),1、,构造心理学派,(对象:直接经验即意识;元素:感觉、意象、激情;方法:内省),2、,行为主义学派,(正常行为、实验;SR、SOR),3、,格式塔心理学派,(整体意识),4、,机能主义心理学,(“意识流”、适应环境的功能、实用性),5、,精神分析学派,(异常行为、无意识;释梦、自由联想 精神宣泄),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辨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第二

3、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学说简介,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元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神经元及其功能,1、三个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2、三个组成部分:,细胞体、树突和轴突;,3、三种类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4、三种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电传导、化学传导)和整合信息。,突触的结构图,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接收器,轴突末梢,树突末梢,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刺激,

4、神经冲动的电传导,一,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构成,:,(,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8、12、5、5、1),2、功能:,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传导、简单反射),脑干,(延脑、桥脑、中脑、网状结构),间脑,(丘脑、下丘脑),小脑,中枢神经系统,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胼胝体,大脑,脊,髓,呼吸、心跳,传导、反射,通道,瞳孔反射、眼动,丘,脑,下,丘,脑,觉醒、门户,自,主,

5、神,经,系,统,情绪,平,衡,、,肌,肉,、,运,动,网状结构,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1、大脑,(左右、内外);,2、大脑皮层,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三个机能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和皮层联合区,。,区域分布:,倒置、灵活、对侧传导,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布洛卡区”,Brocas areas,;,“割裂脑实验”,Sperrys split-brain),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

6、腺,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神经体液调节),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基本概念,1、兴奋和抑制,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5、,动力定型,第三节,感觉和知觉,感觉,知觉,记忆,第一单元 感觉,一、,感觉及其种类,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三、,感觉现象,四、,视觉,五、,听觉,六、,其它感觉,一、,感觉及其种类,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7、和机体觉,(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感觉)。,*感觉剥夺。*人格社会化的认知基础,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E=1/R;,2、韦伯定律:,II=K,。,3、费希纳定律:,心理量(S),、,刺激的物理量(R)。,S=KlgR,表1.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听 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表2.不同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感觉,K(,

8、韦伯分数,),音高,0.003,亮度,0.017,重量,0.020,响度,0.100,皮肤压觉,0.140,咸味,0.200,图3.费希纳定律在视觉上的应用,三、,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暗”、“痛”),2、感觉后象,(正、负),3、感觉对比,(同时、相继;马赫带现象“侧抑制”、,“放大镜”,4、联觉,(迁移:“认知情绪疗法”),感觉后像,四、,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器官,颜色视觉,概念;,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混合;,异常;,视觉器官,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从瞳孔通过前房,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是视细胞层。

9、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五、,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器官,听觉的特性,听觉的适宜刺激,20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20赫兹小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大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听觉器官,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和,内耳,组成。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了科蒂氏器官里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引起听觉。,听觉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

10、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的。,六、,其它感觉,嗅觉,(,最古老,),味觉,(,甜、酸、苦、咸,),皮肤感觉,平衡觉,(,前庭器官,),运动觉,内脏感觉,痛觉,(,皮肤、内脏,),第二单元 知 觉,一、,知觉的定义,二、,知觉的基本特性,三、,知觉的种类,一、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结构性(整合),属性(指代性),知觉过程:detection discrimination,identification,生理基础:感受野(分析与综合);皮层感觉区(三级);额叶;,知觉模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知觉的种类,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

11、与联系,共同点,:,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区别,:,第一、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知觉,。,第三、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整合功能:解释和创新),知觉的选择性,主观认同:,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情绪;观察或分析能力等。

12、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的恒常性,(经验线索),知觉的理解性,这图画的是什么?,毫无意义,赋予意义,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三、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4、错 觉,第一部分、空 间 知 觉,特征分析(,visual search):,原始特征;复合特征;注视的参与程度;,(一)形状知觉,轮廓与图形,图形分化;,图形镶嵌;,图形掩蔽;,主观轮廓;,图形组成规律;,主 观 轮 廓 图,图形组成的系列原则,邻近性;,相似形;,对称性;,良好连续性;,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眼动与形状知觉,微动:,维持形状知觉的稳定性;,跳动:,思索新的信息;,(二)

13、大小知觉,大小距离不变假设:a=A/D,影响因素:经验、对比、视角;,30,20,10,50,100,10,表面大小(英寸),标准目标刺激的距离(英尺),双眼,大小恒常性,单眼,人工瞳孔,黑暗,视角,(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又叫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人脑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单眼线索,1、对象的相对大小:,2、遮挡:,3、结构级差(纹理梯度):,4、明亮和阴影:,5、线条透视:,6、运动视差:,7、水晶体曲度的调节:,水晶体,睫状肌,近,远,8,、空气透视:,9,、相对高度:,双 眼 线 索,1,、辐合作用:,2,、双眼视差:,(四)方

14、位定向,视觉定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听觉定位:,1、双耳线索(,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2、几个规律:,中切面;圆锥面;,第二部分、时间知觉,概念:,人们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觉察。,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知觉的形式:,1、分辨(顺序);2、确认(现实感);,3、估量(持续);4、预测(将来);,依据:,自然现象;生物钟;记时工具;,影响因素:,感觉通道;事件、内容的数量与性质;兴趣与情绪;,第三部分、运动知觉,1、运动知觉的概念:,网像运动系统;,头眼运动系统;,2、真正的运动;,3、似动现象:,动景现象,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第四部分、错觉,一

15、什么叫错觉:,二、错觉的种类:,1、几何图形的错觉:,长短错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2、月亮错觉,三、错觉理论,Zollner illusion,深 度 错 觉,看着图型,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圆形部分看起来是不是与其它的图形分离开来,?,它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贯的移动,?,这是怎么回事?!,几根柱子?,这种情况可能吗?,是否有旋转的感觉?,第五节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 感觉记忆,第四节 短时记忆,第五节 长时记忆,第六节 内隐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记忆?,2、记忆的作用,3、记忆的分类,4、记忆系统,什么是记忆?,记忆,是

16、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的作用,积累(过去 现在 ),影响其他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动作记忆,保持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意识水平:,外显记忆;内隐记忆,经验获取方式:,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记忆的三

17、个基本过程,三个记忆系统,*人格的基础;*唤醒理论(“怕见人”),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一)复述:,机械复述,精细复述,(二)遗忘进程:,(三)遗忘方式:,干扰、消退,记忆实验用词表,斑马,菊花,土豆,野猪,狐狸,玫瑰,书架,骆驼,铅笔,白菜,冬瓜,老虎,香菜,墨水,日历,山羊,丁香,茶花,海豚,牡丹,橡皮,书包,洋葱,大象,腊梅,番茄,水牛,老鼠,茉莉,豌豆,长时记忆中概念的层次化组织,语义网络示例.,五、长时记忆的遗忘:,1、一般概念,2、遗忘进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第六节 思维、言语和想象,一、思维的一般概念,二、表象和想象,三、概念和推理,四、问题解决,五、语言和

18、言语,一、思维的一般概念,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探索性,思维: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合理思维往往导致不恰当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心理问题。,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4、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

19、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按照思维的依据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按思维的水平或加工深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二、表象和想象,表象,想象,表 象,什么是表象,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操作性,表象的脑机制:,表象的作用:,想 象,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功能,想象的综合过程,想象的种类,1、概念:,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

20、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性、新颖性,2、概念区分:,知觉形象、表象和想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功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预见功能,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替代功能,生理调节功能,想象的智力操作过程,1、分析过程,2、综合过程,粘和,夸张,典型化,联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三、概念与推理,1、概念的含义与种类,2、概念的 结构理论,3、概念的形成,4、推理,概念的含义与种类,1、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

21、的认识,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独特性、内涵与外延、等级与层次,2概念的种类:,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形成条件,),概念的形成,1、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Hull,1920:汉字偏旁研究;,Bruner,1965:图片选取实验;,2、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假设检验说;,样例学习说;,3、概念形成的策略:,四、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一般概念,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三、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五、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概念,概念:,问题解决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

22、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一)算法式:一一尝试,(二)启发式,1.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河内塔问题)2.爬山法,3.逆向工作法,知识经验的作用,数量差异,组织方式差异,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1、知识的表征方式,2、思维定势(心向性),3、功能固着,4、其他(从众、情绪、动机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表征方式,你能一笔画四条直线连上下面九个点么?,功能固着问题,水罐问题,59,五、语言和言语,语言与言语,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内部言语,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

2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又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第六节,意识和注意,意识,注意,第一单元 意识的一般问题,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的状态,一、,意识概述,(“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1、觉知,(,范围:,外内;自我非我;过程:直接经验评价);,2、高级心理官能,(理解;监管;计划、创新);,3、层次性,(无意识潜意识意识);,4、状态的多样性,正常形态,(可控、自动化、白日梦和幻想、,

24、睡眠,),特殊形态,(催眠,、幻觉),),意识(,心理状态心理内容行为水平哲学水平,),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机能恢复、生态学;失眠;催眠,),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脑电波形态,频率(,cps,),典型的意识状态,Beta(),13-24,正常清醒的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Alpha(),8-12,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Theta(),4-7,轻度睡眠,De

25、lta(),2-4,深度睡眠,睡眠中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图,常见的失眠,1.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性失眠。,2.假性失眠,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但其状态良好,这种失眠称之为假性失眠。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睡眠存在着个体差异所致。,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如飞行时差所造成的睡眠困难、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出现睡眠困难等。,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茶或可乐之类造成的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它还包括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在心理和生理上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导致的药物性失眠。,2,、梦,:一种正常的生理和

26、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情绪低沉,进而会影响到健康。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精神分析观点、随机神经活动、认知观点;临床应用,),3、催眠,(一)什么是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受暗示性高低:深信、沉思幻想、易专注、好奇、依赖,催眠诱导:,(1)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2)感觉逐渐迟钝,将不会疼痛;(3)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的话;(4)将体验到幻觉现象;(5)醒后将忘却催眠中的一切经验;(6)

27、醒后做某些活动。,(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四)催眠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1979)和斯潘诺斯(1986)等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1992)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第二单元 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三、注意的种类,四、注意的,特征(品质),一、什么是注意,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某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选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排除无意义信息干扰。,2.维持功能(认知

28、或行为),使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持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信息的深入加工与处理,复杂活动的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或同时进行几项活动时表现出重要的调节作用,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

29、容不断地变化,这些内容分配到的注意极少。睡眠状态,人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三、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应用思考:如何培养对学习等活动的随意后注意?,四、注意的品质(特征),注意的广度,(,时空,),注意稳定性,(,起伏),注意的转移,(分散),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神经机制,1、朝向反射:,新异刺激引起,2、脑干网状结构:,冲击波 大脑皮层激活水平,3、边缘系统:,注意神经元 对刺激变化敏感,4、大脑皮层:,激活与抑制功能,咨询应用,“放大镜”功能,森田疗

30、法 想象疗法,非我疗法 兴趣疗法,案例,“赤脸恐惧”、“非典恐惧”,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需要,动机,第一单元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种类,:,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咨询应用:*强刺激大腕;持续刺激身心问题,),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

31、惧和焦虑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第二单元 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除需要之外,内驱力、诱因和

32、情绪也都可激发活动的动机。,动机理论,(,本能论、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期待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功效论、归因理论,),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动机强度、活动难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理论,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情绪情感的种类,意志,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33、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3、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情感代

34、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情感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这种度量可以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而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特征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咨询应用:能量极限崩溃/转化,),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的种类,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情绪的状态来分

35、心境、激情,和,应激,(心理咨询应用:持续应激、理性抑制、心理冲突变形;案例思考:“考试焦虑”),情感的种类,道德感,(,中立;冲突:,负责,、,伴大款,),美感,(,“SARS”心理学新解,),理智感,第五单元,意志,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意志的品质,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执行阶段:,“强迫症”的意志心理过程分析,(,洗手,、,锁门、狂犬病,),三、意志的品质,意志

36、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自制性,第九节 人格,能力,人格,第一单元 能力,一、能力概述,二、,能力结构理论,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一、能力概述,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与人格的关系,),。,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37、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能力结构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二因素学说模式图,1,3,2,G,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能力,类型(结构),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能力发展,早

38、晚,上的差异,:,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韦氏:言语、计算操作),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IQ,名称,百分比,140以上,极优等(very,superior),1.30,120139,优异(very superior),11.30,110119,中上(high average),18.10,90109,中才(average),46.30,8089,中下(Iow average),14.50,7079,临界(border line),5.60,70以下,智力落后(mentally retarded),2.90,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的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遗

39、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血缘关系、养父母与亲生父母、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环境和教育的因素,:环境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实践与主观努力,家庭谱系研究,高尔顿:,以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作为衡量高能力的标准,比较了杰出者的亲属成为杰出者的可能性和普通人成为杰出者的概率,发现在977个名人的亲属中,其父亲为名人的有89人,儿子129,兄弟114人,共为332人,占名人样本的二分之一。而普通人组中,只有1个亲属是名人。他还发现,随血缘关系的降低,名人亲属成为名人的概率有规则地下降。,高尔顿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艺术能力的遗传问题。在双亲都有艺术才能的30个家庭

40、中,子女有艺术才能的占64%;父母没有艺术才能的150个家庭中,子女有艺术才能的只占21%。,高尔顿断定,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第二单元 人格,一、,人格概述,二、,气质,三、,性格,四、,人格理论,一、人格概述,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的结构,人格包含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

41、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二、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希波克拉特),体型说(克雷奇米尔),血型说,(,古川竹二,),激素说,(,伯曼,),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见

42、下表,):,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3、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环境和事件:掩盖,)。,(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一)胆汁质,:,黑旋风李逵。“夏天里的一团火”,“

43、一点就着”。,(二)多血质:,浪子燕青。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富有朝气。,(三)粘液质:,豹子头林冲。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而“冰冷耐寒”,有时“火烧眉毛也不着急”,(四)抑郁质:,林黛玉。象“秋风落叶”般的无奈和忧愁。,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三、,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的结构(,认知、情绪、行为倾向,),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复杂性,歌德传:,这个人,平常非常温柔忍耐的。竟有时愤怒至于咬牙跺脚。他能闲静,又能

44、活泼。愉快时犹如登天,苦闷时如堕地狱。他有坚强的自信,他又常有自若的怀疑,他能自觉为超人,去毁灭一个世界,但又觉得懦弱无能,不能移动道途中一块小石,四、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国防生,),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是按照某些标准或特性,将人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不同类型的人的人格特征是有差异的。他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而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把,

45、特质,看作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按照个人特质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将个人特质分为三种,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用内、外向和稳定、不稳定这两个维度作为坐标轴,可以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形成四个象限。每个维度上不同程度表现的结合,又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格,这四种类型正好对应于坐标的四个象限。,卡特尔的特质结构网络,个别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体质特质,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情绪稳定性 E 恃强性 F 兴奋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L 怀疑性 M 幻想性 N,世,故性 O 忧虑性 Q1 激进性 Q2 独立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结构图,特质,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艾森克的人格纬度图,外倾,内倾,情绪不稳定性,情绪稳定性,抑郁质,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