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易经与风水,一.导论,易经-中华科技、文化、哲学之源,“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先知天地之道,而后知人之道,得天地人之道也,春秋诸子百家之说皆源于易经,“三易”-伏羲连山易;黄帝归藏易;周文王易经,清华大学校训来自易之易传十翼-“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导论,伏羲一画开天创八卦(距今约7000年),伏羲自甘肃天水迁至河南淮阳,一画开天:阳爻;-阴爻(阳为奇;阴为偶),定义天地昼夜,创造历
2、法,伏羲创立八卦(伏羲八卦,亦称先天八卦),一.导论,伏羲八卦寓意的自然现象与中国地形图,乾卦天(南向阳热)坤卦地(北冲阴冷),离卦火、日(东日出)坎卦水、月(西水源),震卦雷(东北雷)巽卦风(西南风),艮卦山(西北山)兑卦泽(东南海),一.导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易经),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96岁,被商纣王拘于,久,里而著周易,一.导论,文王八卦(后天八卦),巽四,离九,坤二,震三,五,兑七,艮八,坎一,乾六,周文王八卦蕴含的智慧,周文王示意其子周公旦,向纣王献地以换其出狱,存身之忍(甘愿臣服于纣王),明志之忍
3、甘愿被纣王拘押),变天之忍(出狱后伺机讨伐),8341(艮震巽坎),一.导论,一.导论,周文王八卦所寓之韬略及万物之变,帝出乎震(东春发动起义),齐乎巽(东南春夏风集伍),相见乎离(南夏燃火汇兵),致役乎坤(西南夏秋地粮),说言于兑(西地秋季泽纣),战乎乾(西北秋冬天伐纣),劳乎坎(北冬败纣酒水劳),成言乎艮(东北冬春立周),万物出乎春(震,东方也),万物齐乎春夏(巽,东南也),万物皆见于夏(离里,南方也),万物皆养于夏秋(坤,西南也),万物之所悦于秋(兑,西方也),万物战于秋冬(乾,西北也),万物之所归于冬(坎,北也),万物终始于冬春(艮,东北也),一.导论,易经与生命科学,64生命密码子
4、图,伏羲女娲人身蛇尾图,一.导论,易经与生命科学,DNA包含4种碱基,U/C/A/G,,其中,每三种组成一个确,定排列的生命密码子;,然后决定蛋白质合成,的开始或结束。,一.导论,易经与生命科学,一.导论,易经与生命科学,64个生命密码子对应于64别卦方图,起始密码AUG对应于,丰卦,(上震下离,雷下有电,动明势大),停止密码之一UAA对应于,蹇卦,(上坎下艮,山上有水,山途险阻),停止密码之二UGA对应于,渐卦,(上巽下艮,内艮止,外巽顺),停止密码之三UAG对应于,咸卦,(上兑下艮,内艮止,外悦上),*阴阳与计算机科学(莱布尼兹受启),*阴阳与正反合的辩证逻辑(黑格尔受启),导论,大自然与
5、阴阳、五行,阴阳者:天地、日月、上下、内外、水火、雌雄、有无、黑白,生死、好坏、动静、物念、视盲、乐忧、昼夜、寒暑,五行:,金,-,表征坚固或凝固的物质,木,-,表征树木、花草等(生命的功能),水,-,表征流动性的物质(周流不息的功能),火,-,表征热能,土,-,表征地球之大地,阴阳、五行早于,易经,天下有九洲,中国乃九洲之一,为神洲(战国阴阳家邹衍),一.导论,五行相生与相克,火(南)(心),木(东)(肝)土(中)(脾)金(西)(肺),水(北)(肾),五行之方位与体位,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导论,阴阳五行与中医(,黄帝内经,),黄帝内
6、经,: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阴者”,-,食居喜怒;“阳者”,-,风雨寒暑,阴者之病预防:饮食按节气;起居依时辰;喜怒需节制,阳者之病预防:谨防外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宇宙大天地,-,人体小天地,导论,五行对应表,导论,一.导论,五脏四时五行生克,五脏之病,四时五行生克,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夏季易痊愈(木生火);秋季易加重(金克木),长夏易痊愈(火生土);冬季易加重(水克火),秋季易痊愈(土生金);春季易加重(木克土),冬季易痊愈(金生水);夏季易加重(火克金),春季易痊愈(水生木);长夏易加重(土克水),易经风水与建筑,观物取象 法天象地 天人合一,易之三易-简易
7、不易、变易,单体建筑-简易,中国文化元素-不易,空间与序列的丰富多彩组合-变易,以恒久不变的中国文化、简易的单体建筑、无限衍生的组合 而造就气势恢宏的的中国建筑-三易,中华文化的含蓄深沉,易经之九五之尊,两仪四象八卦,光彩夺目,高潮迭起,一.导论,一.导论,风水之感悟及思维,风水,之微著,言其,气脉,也。气乃无形者,属乎阳;脉乃有形者,属乎阴;阳清阴浊,故气微而脉著。然气不自成,必以脉而立;脉不自为,必因气而成。气乘风散,脉遇水止。善观气脉者,以有形察无形,无形只在有形之内。四水交流则有脉,八风不动则有气。,一.导论,易经风水在建筑中的科学使用,风水之道:生命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气势之
8、美,风水之谓: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人-建筑-自然环境-时间-空间的吉利布局,形-理-悟(应之于目,晓之于理,会之于心)-天地人合,外部之场(外部物质/能量/信息)人体之场(人体生理/生化/心理),场的相互作用-相生相旺,和谐共存,一.导论,建筑选址,理念:,众山止处是真穴,众水聚处为明堂,山环水抱必有气,实施:,背山,面水,向阳,季风,采光,质坚,秀美,前低后高,一.导论,色彩与五行,五行之色彩,木-青;碧;绿,紫禁城:红墙/黄瓦(火生土,相生),火-红;紫,金水桥之名;红墙宫女之迷,土-黄;土黄;棕黄,纳粹标志:红/白/黑/,金-白;乳白,(火克金,红克白;水克火,黑克红),水-黑;
9、蓝,一.导论,北京故宫之风水,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72公顷),建筑面积:0.15平方公里(15万平方米),房屋间数:9999间,一.导论,故宫平面图,一.导论,大唐大明宫: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为故宫面积的4.5倍,一.导论,北京圆明园之风水(占地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一.导论,圆明园-隐形神龟(身长1200多米,宽700多米),龟首-“大宫门影壁”至“正大光明殿”,龟尾-“水木明瑟殿”,“澹泊宁静殿”,龟身-“九州清晏”,“杏花春馆”,龟前足-“长春仙馆”,“前垂天脱”,龟后足-“万方安和”,“曲院风荷”,园内山脉-起
10、于西北(艮卦)的香山(太行山脉/昆仑山系),园内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上风上水,园内山水-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九州四海,中西合璧(阴阳之配)-西洋建筑/香妃之“方外观”,一.导论,公元1839年,道光皇帝为观骑射,拆二宫门外“拱形桥”,风水师预言:,“失拱”乃“失弓”,-军衰致败也,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败,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满清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鸿慈永诂”宫内,300多太监/宫女反锁宫门而烧死,一.导论,圆明园正大光明(行政区),海晏堂(西洋楼,面西),(阶前12生肖铜像,计时),一.导论,观水法,方外观(香妃,容妃),一.导论,方壶胜境,鸿慈永诂,一.
11、导论,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18年(公元1420年),“祈年殿”,圆顶天-四柱/四象四季-十二柱/十二节-十二柱/十二气,“圜丘坛”,由内至外(九重天),9*1石环,9*2石环,.,.,9*9石环,一.导论,祈年殿(高9丈9尺-九重天),一.导论,圜丘坛,三层圆形,中“天心石”,(太极石),周围9圈石板,1*9,2*9,9*9(九重天),徽州“龙川”之风水,一.导论,一.导论,南京明孝陵,(朱元璋在位公元13681399年),明孝陵与钟山高僧墓地,紫薇星垣中的北斗七星 (帝王星座中的天帝中心),明孝陵主要建筑的走向呈“北斗七星”,北京定陵,明万历皇帝在位在位公元15731620年,“北斗七星
12、之葬式,一.导论,香港“中银大厦”,贝聿明:,背山傍水,建筑风水应该相信。但太过分,就成迷信。,“中银大厦”高楼两旁都有流水下来,流到地面成一池子,可以养鱼蓄财。,“汇丰银行大楼”与“中银大厦”之对,建筑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政治。建筑往往象征着力量!,一.导论,写字楼的选择,物理属性-心里属性(平衡和谐),区域价值/形象视感/便利舒适-心里动态/人气能量/价值理念,传统的心里属性,环境-视野开阔,前无挡物,宾主相宜,布置-花瓶,宝瓶,水晶,鱼缸,盆景,字画,寓意吉祥来财,过大-气不易聚,孤寡之象,事业难旺,过小-小富则安,难思拓展,中正-中而正,旺而久,一.导论,风水地理学的基础,地形与
13、水文,-,龙、砂、穴、水(寻、察、点、观),关于“龙”,-,大的山系,龙脉,-,山之磅礴逶迤,则有龙脉之号,南龙:长江以南之祖山,中龙:长江与黄河之间之祖山,北龙:黄河与鸭绿江之间之祖山,昆仑山脉为三龙之起点,一.导论,四种龙态:进龙;退龙;福龙;病龙,平地龙脉之确定-依水之流向,关于“砂”-小的山岭,“砂”乃护卫区穴的小山岭,辅从龙脉,“龙”与“砂”-主与仆,一.导论,关于“穴”-平窝明堂,“穴”乃山止气住的区域,即窝地明堂,以“穴”藏风聚气(藏益风聚吉气;避害风祛凶气),(规避北方阴气;积聚南方阳气),点“穴”之法为明堂借水,以水定之,关于“水”-龙的血脉(河流池塘),水曲财聚,水直易贫,一.导论,传统建筑风水,寻龙,察砂,点穴,观水,一.导论,2.气象气候,风;阳光;气温;湿度(背北向南;土温穴吉),3.土壤品质,细嫩坚实,光润温和,比重为大,4.植物/动物,草木郁茂;禽兽繁盛,一.导论,5.地下矿藏,冈生野葱,下有银丛;若生野韭,金据其中,野姜生处,厥土多铜;中埋玉石,草木不蓬,黄草白莠,下有金守;黄莠白茎,银之所有,大树忽死,或偏而枯,随枝所指,宝藏之区,草茎苍赤,短短而疏,掘下十尺,瓦石与具,草枯而黑,下通泉脉,若有铅铜,蕉萎无泽,矿藏之区,切勿建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