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心体平行论,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
2、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2、西方近代机械唯主义的心理观,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他们是机械论者,缺乏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把人和机器等同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狄德罗曾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拉美特利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还有一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混淆了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界限,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
3、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种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从个体发展史看,心理的发展与脑的发育完整紧密相联,()生理解剖学的实验证明,切除和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会引起动物某些心理活动的丧失以致严重破坏,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二 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的器官,(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三)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神经细胞,(1)、神
4、经细胞的结构和种类,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神经系统内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虽然不尽相同,功能各异,但其结构主要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个部分组成,树突及轴突接受与传递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2)、,神经兴奋方式神经冲动,神经元具有兴奋、整合和传导三种功能。兴奋功能使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进入活动状态;整合功能使神经元将兴奋加以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抑制;传导功能使神经元将兴奋传达到另外一个细胞。,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
5、元。一般而言,神经冲动沿细胞轴突迅速向邻近的或下一个(些)神经元传递,表现为神经冲动的传导,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两种方式。,在神经元的内、外部具有带电离子,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细胞膜内则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大约有70毫伏90毫伏的负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发生极化现象,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使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使细胞
6、膜内相对于细胞膜外变成正极,出现去极化状态,这种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和实现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突 触 传 递 模 式,2、,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全身,与脑、脊髓和全身器官相联来接受刺激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1)、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由与骨骼肌和感受器相联接的神经组成,躯 体 神 经 系 统,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把来自眼、耳、鼻、舌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
7、激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知光亮、声音、疼痛、温度等变化,在中枢神经部位产生的分析综合后的神经冲动输送到运动器官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腺体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动作、调整姿势以及平衡活动等,它们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加以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身体内的不随意运动,如出汗、心跳、消化和血液循环等,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与决定的,即使当一个人睡着了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它们也不会停止活动,(2)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调节身体器官的生理平衡,维持人的基本动力与行为反应,协调人与社会关系复杂信息的
8、加工与处理,大脑两半球皮层的机能活动是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的物质载体,脊髓,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具有两种功能,即脑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转站以及简单的反射控制中心。膝跳反射活动就是在脊髓水平上进行的,脑,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脑,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与脑密切相关,人脑中含有人体中全部神经细胞的百分之九十,大约为140亿个神经细胞,重量约为1400克,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由中央沟区分,两个半球之间则由胼胝体连接,占人体2%的脑,要消耗身体供氧的五分之一左右,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次极为重要的进化发展阶段,第一个进化阶段是爬行动物进化至哺乳类动物阶段
9、第二次重大的进化是灵长类动物,它使脑所占身体比重再扩大一倍,第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化是人脑的出现,它除了使脑的体积显著增加外,还使其复杂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前脑的出现,使人能够进行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智慧活动,人脑与其他动物脑的比较,脑 的 构 造,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大脑几个部分。,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间脑在脑干上方,包括了丘脑和下丘脑,小脑位于脑干的背面,也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面积为1000平方厘米,边缘系统包括了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等,在大脑内侧面的最深处。,人 脑 的 结 构,大脑皮层的不同脑区位置,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运动中枢
10、位于中央前回,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大脑皮层重要中枢,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1.结构上的差异,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不平衡。,2.功能上的差异,正常人的大脑两半球既有特定的机能又是协同工作的。,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其情况大致是:,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半脑姑娘,法朗西
11、斯科是一位不幸的美国姑娘。她18个月的时候,左脑半球因发炎而萎缩和硬化。医生给她切除了左脑半球,谁知刚从手术室出来时,她竟会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可见,她的右脑半球已经有了语言功能。后来,法朗西斯科学会了跳舞和游泳,她还能用清晰的语言朗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呢!,上海的小许也是一个半脑姑娘。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父亲是一位铁路信号工程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家庭的爱,新社会的甜,使小许的幼年充满了欢乐。谁知她7个月的时候,麻疹并发的高烧,夺去了她的欢乐。三个星期以后,烧虽然退了,但常有癫痫发作;在这以后,左侧偏瘫、智力发育不全、性情暴躁等接踵而来。1958年1月,为了制止癫痫,上海华
12、山医院给她动了手术,切除了病变的右脑半球。手术后小许恢复得比较好,她的生活开始重新出现了阳光。三年后,她进入了上海铁路第一小学。,科学家对失去右脑半球的小许作了检查,发现她的左脑半球长得很大,一直延伸到了原来右脑半球的位置上。看来,半脑人的智力和正常人十分接近,是因为每一个脑半球都具有代替和补偿另一个脑半球功能的能力。,心理学专家:使用左脑太多不易感到幸福,美国一位叫霍华.克莱贝尔的心理学家几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现在绝大多数人已习惯利用左脑去看待问题和思考生活,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人感受轻松愉快的能力下降。不仅如此,过度使用左脑而忽视右脑还是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人的左右两
13、个大脑半球是有严格分工的,左脑是“自身脑”,它属于逻辑的、理性的、功利的、个人经验的、分析的、计算的大脑,人要生存,就必须利用好左脑。左脑可以让人享受成功,却无法让人享受长久的幸福感。,而右脑则是“祖先的大脑”,它属于灵感的、直觉的、音乐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可以产生美感和喜悦感的大脑。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和澳大利亚学者阿门达.格戈等一批学者发现,学会使用右脑可以使人分泌更多的内啡肽,这种神经生化物质已被证明是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的脑内“黄金”。使用右脑的人往往会花更多时间去冥想、散步、钓鱼、与人闲聊、欣赏古典音乐。过度使用左脑则必然会使人处在一种非放松状态,从而使人体内产生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和活性氧,
14、这两种物质大量和长时间存在,对人是非常有害的,能引起心身疾病。通过训练和使用右脑会使人的心智更加健全,生活更加幸福。训练和使用右脑最直接的方法是散步、吟唱、垂钓、放眼夜空、重视直觉能力等。,知识窗: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1.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般吃高蛋
15、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知识窗: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3.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部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人体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肌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4.长期吸烟:德国医学家的研究表明,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因为长期吸烟可引起脑动脉硬化,日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变性,继而发生脑萎缩。,知识窗: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5.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
16、的人也会变的糊涂起来。,6.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很大。,7.不愿动脑: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只有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人才会变聪明。反之,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8.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9.少言寡语: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中枢,经常说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应该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聪明。,10.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500-6
17、00升。只有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用脑时,特别需要讲究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知识窗: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三)心理是脑的机能,1、反射和反射弧,(1)、什么是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2)、,反射弧,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2、反射的种类,(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如咬一口酸梅,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就是非条件反射。它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的固有联系,一般不受外
18、界条件的影响,比较恒定,对于个体生存种族繁衍是十分必要的。,(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把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并强化,条件刺激便成为非条件刺激的信号,於是便建立起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和强化,就有相应的冲动引起大脑半球相应皮层区的兴奋,出现两个不同的兴奋灶,大脑皮层中出现的两个兴奋灶之间的暂时的机能性联系加强形成了一个新的反射弧,这便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内在机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
19、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暂时神经联系,食物,唾液,铃声,大脑皮层,操 作 性 条 件 反 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以其著名的“斯金纳箱”为基础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在实验箱内放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老鼠在箱内乱窜时,偶尔按压了一下能掀动食物的横竿获得了食物,强化了几次之后,条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踩竿反映是对环境“操作”因此称其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主要区别在与:前者是一个反映刺激过程,
20、而后者则是一个刺激反映过程。斯金纳在人的被试中开展实验形容证明,人的反映可以用语言声音或手势代替具体的强化物。同时,在实际治疗中,只能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以惩罚,则会加快消退的速度,。,3,、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当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4
2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又称为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是在后天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它主要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刺激物作用下,兴奋或抑制在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后,向邻近部位神经元传播,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当扩散到一定限度,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紧密联系,其中一种 神经过程引
22、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在效果上又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要做到对考察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不作主观猜测,不加轻率臆断;,第二,对心理活动的分析,不要只停留在外部或表面上,要善于洞察其内在原因和规律;,第三,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结果或结论,能说明什么问题,就说明什么问题,不要任意夸大或滥用。,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意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就不能说明人的心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就不能说
23、明心理与活动的辩证关系。,实践性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它还要求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密切结合实际。,3、系统性原则,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具有整体的、动力的系统性特点是很明显的。,首先,心理现象是处于整个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和复杂的关系中的,这些不同方面的关系,都是在整个自然和社会统一的系统中实现的。,其次,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本身,既是一个整体,又包括不同的系统。在这些不同的系统中又分别具有各自更小的系统,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心理活动本身的整体动态系统。,第三,对心理现象的系统分析,还要看到心理活动的不同水平和层次性。,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一)实
24、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实验室实验法,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择正常同等视度的若干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自变量),一面测量被试在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因变量),然后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对视觉阅读最适宜的实验结果。,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
25、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十几岁的男孩被随机分配到两种条件中的一种。第一组男孩看一个两分钟的电影,这个电影中两个男孩打篮球,随后发生争执,最后成为斗殴。第二组男孩看另外一个两分钟的电影,这个电影呈现的是一场活跃而友好的篮球比赛。看完之后,要求每个男孩回答对于学习效果如何反馈。,假设被试是一名“教师”,每当“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犯一个错,“教师”给予学生电击。在一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增加电击的强度。(事实上,电击的伪造的,学生也是主试的协助者)看了
26、暴力电影的男孩比看了非暴力电影的男孩所实施的电击强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至少看暴力电影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增加。,自然实验法,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研究评价(表扬或批评)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即可以采用自然实验进行。如有一个实验,选择100名条件相当的学生作被试,把他们随机分成四个不同评价性质的实验组。然后令所有被试“做算术”加法练习五天,每天练习十五分钟,在评定时,表扬组只给予正确评价;批评组只给予批评;忽视组只可以间接了解评价,控制组则不给予了解任何评价。最后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表扬组最好,批评组次之,控制组最差。这
27、说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而应以表扬为主,不作任何评价反而会降低学习积极性。,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在一个对电视暴力和攻击行为的现场研究中(1971),菲斯贝司和辛格研究了加利福尼亚和纽约七所寄宿学校的男孩。在校方的协助下,研究者给这些男孩随机分配了两种“电视餐”。在六个星期中,所有的男孩至少每周有六个小时在黄金时段收看选定的电视节目。,在暴力电视的条件下,男孩看到的节目有攻击的内容;在非暴力的条件下,男孩看到的是喜剧或者其他没有攻击内容的节目。攻击
28、性的测量是教师对男孩行为的评估。与预期相反,研究者发现那些看了暴力节目的男孩攻击性实际上低于那些看了非暴力节目的男孩。电视暴力似乎减少了攻击行为。,(二)观察法,1.客观观察法,这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例如,教师经常通过学生的劳动、学习、游戏等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考试或竞赛中的表现,以及通过学生日常交往情况等等的观察,便能了解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和变化,即是采用的客观观察法。,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较系统地、长
29、期地进行,对观察的具体情境和被试的各种表现要作详细的记录,对系统观察获得的材料要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使其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著作,主要就是采用客观观察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2.自我观察法,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通常叫做自我观察法。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自我体验,动机的意识,或对某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的感受与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而采用的一种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特殊方法。不过,自我观察时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观察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自我观
30、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如研究者对其他被试进行客观观察时,必要时亦可要求被试本人作出自我观察的口头陈述,以进行比较验证,这样更能提高观察研究的效果。,(三)访谈法,访谈法也可以叫口头调查。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要使晤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四)问卷法,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问题表格和相应内容让被调查者自行陈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类型的资料
31、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问卷法的正确实施还应注意: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各种顾虑,便于说出真实的想法,为此常需要足够量的被试,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于作答,而又能反映出某种心理状况。最后,还要注意某些技术性问题,如设问的策略、要求的一致性、问题的量和质的关系、所获答案便于处理和统计等等。,晤谈法与问卷法相比,其优点是,如研究者可以直接控制晤谈进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即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等等。但是晤谈法较费时间,调查的数量有限。,(五)测量法,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心理测验名目繁多,如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等等;如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两种;如按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关于心理测验法的实例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介绍。,不过,对人进行心理测验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的较长时期才能看出。但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仍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