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课 前 复 习,1.精神疾病危机状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精神科的暴力行为最常见于哪些病人?,3.噎食易发生在精神科哪些患者?,第六章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精神药物治疗过程的护理,电抽搐治疗过程的护理,心理治疗的护理,康复治疗的护理,精神外科治疗的护理,精神药物的分类,拟精神病药物:,即“致幻剂”,抗精神异常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 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传统抗精神病药,(,典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 氟哌啶醇 奋乃静 舒必利,非传统抗精神病药,(,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
2、奥氮平 利培酮 奎硫平,两类药的比较,传统抗精神病药,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致使催乳素水平升高,药物价格较低廉,非传统抗精神病药,阻断五羟色胺受体(5-HT,2A,)和多巴胺D,2,受体,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药物价格较昂贵,脑内多巴胺(DA)神经通路主要有四条,黑质-纹状体通路,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中脑-皮质通路,下丘脑-垂体通路,临床应用,治疗作用,抗精神病作用:,抗妄想、抗幻觉;激活作用,非特异性镇静作用,预防疾病复发作用,适应症,精神分裂症:1.治疗 2.预防复发,躁狂发作:控制发作,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其它精神障碍,阳性症状群,1.,指精神
3、活动异常或亢进,2.常见: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紧张症,阴性症状群,1.,指精神功能减弱或缺乏,2.常见: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孤僻内向,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一),锥体外系副反应,(抗多巴胺能效应),是,传统药最常见的,主要表现类型,1.急性肌张力障碍 3.静坐不能,2.震颤麻痹综合征 4.迟发性运动障碍,抗胆碱能副作用,主要是抗外周胆碱能致口干、尿频、尿急或尿潴留、便秘、少汗、视力模糊,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二),心血管系统反应,(抗肾上腺素能效应),1.体位直立性低血压 心律失常或猝死,2.,禁止使用肾上腺素拮抗,(而用间羟胺对抗),其他,1.内分泌改变:,
4、体重、女患者泌乳与闭经、,男性乳房女性化,2.过度镇静:,疲乏、嗜睡、动作缓慢,3.恶性综合征:,少见,但可危及生命,4.黄疸(氯丙嗪)、白细胞减少,(,氯氮平,),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早(12h4d),可给予抗胆碱能药东莨宕碱、苯甲托品处理,震颤麻痹综合征(类帕金森综合症),590天发生,,可给予抗胆碱能药安坦(盐酸苯海索)处理,静坐不能,可给予心得安、地西泮处理,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多发生在持续用药数年后,,!,不可用抗胆碱能药,肌张力增高,“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运动不能、运动时启动尤其困难、走路呈前冲步态。,口、舌、唇、颜面不自主活动,伴鬼脸、伸舌头、咀嚼、眨眼,四肢、躯干有节律
5、刻板式的舞蹈样动作,抗抑郁药的分类,三环四环类抗抑郁剂(TCA,),三环类:,丙咪嗪 氯丙咪嗪 阿米替林 多虑平,四环类:,麦普替林 米安舍林 阿莫沙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新一代:吗氯贝胺(朗天),新型抗抑郁剂,5-羥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兰,其他:,文拉法新 瑞波西丁 米氮平,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一),三环四环类抗抑郁剂(TCA),1.治疗各种抑郁状态,2.预防抑郁障碍的反复发作,3.对强迫、焦虑、惊恐发作、恐惧症、躯体化症状有效,(神经症的表现类型),抗胆碱能副作用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抗抑郁药的临床
6、应用(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1.主要用于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抑郁症,2.对不典型抑郁的疗效优于三环类,新型抗抑郁剂:,主要优点、特点:,1.与传统药物相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2.除用于抑郁症、强迫症外,,尤可用于,(1)贪食症,(2)伴心脏病的抑郁;老年性、器质性抑郁,(3)不能耐受抗胆碱能副作用药物的患者,抗躁狂药心境稳定剂,碳酸锂,:,是首选药,抗癫痫药,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此外:,抗精神病药,对躁狂发作也有一定的疗效,氯丙嗪 氟哌啶醇,碳酸锂,安全范围小,: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需要定期监测血锂浓度,有效血锂浓度,:0.81.2,mmol/L,不可 1.4,mmol
7、/L,否则易造成锂中毒,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受,钠盐摄入,的影响,故服药期间要防止缺钠,中毒时要补钠,碳酸锂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是早期常见的,,,厌食、恶心、胃部不适,出现呕吐、腹泻,考虑中毒,神经系统反应,:,困倦、乏力、手指震颤(细颤粗大震颤),泌尿系统反应,:,烦渴、多饮多尿,内分泌系统反应,:,甲状腺肿大,体重增加,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1.作用:抗焦虑、镇静、抗惊厥、肌肉松弛,2.药物:阿普唑仑 氯硝西泮,地西泮 氟西泮,非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 坦度螺酮,其他用于治疗焦虑的药物,抗抑郁药 抗精神病药,-受体阻断剂,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总要求,安全、及时、准确、有效,用药
8、前护理评估,与用药有关的相关资料收集,用药后的观察,:,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列出可能的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制定药疗护理的目标与计划,护理评估的,基本内容,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婚姻、,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入院诊断,2.一般情况:,意识、仪表仪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健康史,:,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4.躯体状况,:,生命体征、有无各系统器官疾病或外伤,5.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自我概念、自我管理、生活事件及其应对方式、待人接物、社会交往、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其他社会支持系统情况,6.异常精神活动的观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7.用药反应治疗情况,:,疗
9、效反应与不良反应,用药前护理评估,重点评估内容,主要精神症状,以便用药后判断症状是否改善,身体状况,与用药相关的肝肾功能、心脏状况、年龄大小,识别:,高危的禁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决定了服药的依从性,对治疗的反应,:,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帕金森病;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青光眼;低血压;前列腺肥大;尿潴留;严重血液病或骨髓抑制;严重中枢抑制等,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有受伤摔倒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与药物的抗肾上腺素能效应有关,躯体活动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与药物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有关,排泄形态改变:,便秘:,与药物的抗胆碱能副反应有关,不合作不依从行为,:,藏药:
10、与缺乏自知力有关,短期护理目标,有受伤摔倒的危险,躯体活动障碍,排泄形态改变,不合作不依从行为,用药期间不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跌倒等意外,用药期间不出现或减少出现身体功能障碍,用药期间能保持排泄形态的正常,服药的依从性提高,能够逐渐配合药疗,药疗中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药疗的依从性,良好护患关系 药疗宣教,严格执行给药与服药制度,三查七对 看服吞下,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疗效反应 不良反应,加强基础护理,依药疗的护理诊断针对性的进行,用药指导,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药疗的重要性,做好,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对患者和家属强调要,按医嘱用药,,减药和加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教给患
11、者和家属有关的,用药知识,(常用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方法、治疗效果、保管方法、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1.口干:少量多次饮水,2.便秘:多食蔬菜、水果;多活动,3.肌紧张: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给予药物东莨菪碱,4.体位性低血压:不突然站起;发生时就地平卧,5.皮疹:户外活动注意遮阳,电抽搐治疗(一),概念,:,电抽搐治疗(ECT)是一种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短暂的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以达到控制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电休克治疗,电抽搐治疗(二),发展历史,1.传统法:1938年研发,现已不用,有抽搐电抽搐治疗,2.改良法:1955年改良,改良/无抽搐电抽搐治疗,治疗前
12、给予麻醉诱导剂,硫喷妥钠,和肌松剂,琥珀酰胆碱,适 应 证,抑郁症,自杀自伤强烈者,躁狂症,兴奋躁动伤人者,精分症,紧张型、急性发病症状严重、,药疗不理想或不能耐受者,治疗过程的护理,治疗前的准备与护理,1.设备物质与治疗环境的准备,2.患者的准备与护理,治疗中的操作与护理,治疗后的护理,注意安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安置正确体位,治疗后的护理,加强安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治疗后15、30、1h、2h各监测T、P、R一次,注意意识恢复情况,,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与服药,注意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加床挡至清醒,安置正确体位 :,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心理治疗的含义,狭义的心理治疗,:,是指依据一
13、定的理论,有一定方法学的专门的(或特殊的)心理治疗,。(治疗者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广义的心理治疗,:,主要强调与病人接触时“心理治疗性”的基础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治疗者不一定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就具有广义心理治疗的意义),心理治疗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原则,保密原则,计划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原则,灵活原则,中立原则,心理治疗的分类,依治疗对象分,依治疗理论分,个别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疗法,团体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 人本主义疗法,婚姻治疗 系统疗法,依治疗类型分,支持性心理治疗,重建性心理治疗,训练性心理治疗,(即行为疗法),认知心理疗法,
14、定义,:,是通过矫正患者的认知或思维方式来改变患者的行为、想法及情感体验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负性认知,:,是指不恰当的、消极的、歪曲的想法,治疗者的任务,:,帮助患者分析、识别负性的自动思维,用恰当的思维内容取而代之,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思维方式。,行为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常用于治疗恐怖症,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法”一起被称为,“暴露疗法”,阳性强化疗法,:,是指对患者适应良好的、正常的行为给予奖励,可用于慢性精分症、儿童行为问题、神经性厌贪食症,厌恶疗法,:,是通过惩罚性刺激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可用于酒依赖、性变态行为,康复治疗的概念,康复,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和社会功能的
15、恢复,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职业、学习等技能的反复训练,,来恢复或减轻疾病对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以尽量提高其生活技能、减轻精神残疾,重新回归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包括:精神心理活动、体育锻炼、语言沟通、生活技能、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全面康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康复,重返社会,最终目标:,是使患者重归家庭和社会,康复治疗的方法,一般的工娱治疗活动,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的练习,复习思考题,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2.简述精神疾病患者药疗中的主要护理措施,3.什么是认知心理治疗?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