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临床医学内科典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是 A. 吸烟 B. 寒冷气候 C. 呼吸道感染 D. 空气污染 答案:A 解析:吸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2 - 8 倍。 2. 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 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 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 D. 血清特异性 IgE 升高 答案:C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2、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3. 下列哪种疾病可导致咯血伴脓痰 A. 支气管扩张 B. 二尖瓣狭窄 C. 肺炎球菌肺炎 D. 肺栓塞 答案:A 解析: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咳痰或咳脓痰,50% - 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4.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 呼吸道感染 B. 心律失常 C. 过度劳累 D. 情绪激动 答案:A 解析: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常因其
3、发病隐匿而易漏诊。 5. 下列属于左心衰竭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A. 劳力性呼吸困难 B.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 端坐呼吸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端坐呼吸是严重肺淤血的表现,患者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6. 心绞痛发作时最有效、作用最快、使用最简便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硝酸甘油 C. 硝苯地平 D. 美托洛尔 答案:B 解析: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还可扩张外周血管,减
4、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舌下含服起效迅速。 7.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疼痛 B. 发热 C. 心律失常 D. 低血压和休克 答案:A 解析: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8. 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 A. 恶心、呕吐 B. 嗳气、反酸 C. 慢性周期性上腹痛 D. 呕血、黑便 答案:C 解析:慢性周期性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 1 小时内出现,经 1 - 2 小时后逐渐缓
5、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9.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肝性脑病 C. 自发性腹膜炎 D. 原发性肝癌 答案:A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 10.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A. 糖尿病 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 尿崩症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
6、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患者常有易饥多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可出现多汗、怕热、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等症状。尿崩症患者因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 ADH 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及低比重尿和低渗尿等症状。 11. 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A. 血清铁降低 B. 血清铁蛋白降低 C. 总铁结合力升高 D. 骨髓铁染色阴性 答案:D 解析: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种直接而可靠的方法,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铁粒幼细
7、胞减少。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乏 B. 造血微环境缺陷 C. 免疫机制异常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乏、造血微环境缺陷及免疫机制异常。 13.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 A.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过敏性紫癜 C. 血友病 D. A 和 B 都可以 答案:D 解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过敏性紫癜
8、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外渗,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多见于下肢和臀部。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一般无皮肤瘀点、瘀斑。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为 A. TT3、TT4 升高,TSH 降低 B. TT3、TT4 降低,TSH 升高 C. TT3 升高,TT4、TSH 降低 D. TT4 升高,TT3、TSH 降低 答案:A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增加,导致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
9、腺原氨酸(TT3)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15.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A. 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 B. 膝关节 C. 踝关节 D. 髋关节 答案:A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小关节,尤其是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常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伴关节肿胀、压痛、畸形等。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 A.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 B.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连续 2 年或以上 C. 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D. 如有肺气肿,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答案:ABC 解
10、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诊断标准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心、肺疾病。 2. 下列哪些因素可诱发心律失常 A. 吸烟、饮酒 B. 情绪激动 C. 电解质紊乱 D. 应用某些药物 答案:ABCD 解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多种因素可诱发心律失常,如吸烟、饮酒、咖啡、浓茶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睡眠障碍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应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
11、胺碘酮等;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等。 3.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包括 A. 消除病因 B. 缓解症状 C. 促进溃疡愈合 D. 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答案:ABCD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4.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C. 低血糖症 D. 糖尿病足 答案:ABC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
12、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指血糖浓度低于 3.9mmol/L 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受高血糖影响,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 5. 下列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有 A. 蝶形红斑 B. 盘状红斑 C. 蛋白尿 D. 关节疼痛 答案:ABCD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
13、多样。皮肤黏膜表现包括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肾脏受累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关节肌肉症状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此外,还可累及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应症状。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肺炎按解剖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解析:肺炎按解剖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 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小叶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
14、肺泡的炎症,又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2.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解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 ST 段压低、T 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
15、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发生纤维化、萎缩,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冠心病猝死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所致。 3.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解析: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黑便,重者出现呕血;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表
16、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持续而加剧,先出现于上腹,继之延及全腹;幽门梗阻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于餐后加重,呕吐大量宿食,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4. 贫血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贫血、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解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可分为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17、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如白血病、骨髓瘤等;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如肾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等。 5.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病变、胸膜炎、心包炎 解析: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如皮肤可出现瘀点、紫癜、溃疡、坏疽等,眼部可出现巩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等,心脏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等;肺间质病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可表现为咳嗽、气短,活动耐力下降等;胸膜炎可出现胸
18、痛、胸腔积液等;心包炎可出现胸痛、心包摩擦音等。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要点。 答案: (1)稳定期治疗: ①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②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缓解症状。 ③糖皮质激素:对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反复加重的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④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等,可促进痰液排出。 ⑤长期家庭氧疗(LTOT):对 PaO2≤55mmHg 或 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PaO255 - 60mmH
19、g,或 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给予 LTOT,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 1.0 - 2.0L/min,吸氧时间>15 小时/天。 (2)急性加重期治疗: ①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③支气管舒张剂:同稳定期。 ④低流量吸氧:发生低氧血症者可鼻导管吸氧,或通过文丘里面罩吸氧。 ⑤抗生素: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根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⑥糖皮质激素:对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考
20、虑口服泼尼松龙 30 - 40mg/d,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稳定期治疗主要是改善肺功能、减少症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期治疗则是针对急性发作的病因进行治疗,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 简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答案: (1)治疗原则: ①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 ②补充铁剂: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以补充铁元素。 ③治疗后观察:治疗后网织红细胞首先上升,5 - 10 天达高峰,2 周后血红
21、蛋白开始上升,一般 2 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 4 - 6 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2)常用药物: ①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成人剂量为 0.3g,每日 3 次;富马酸亚铁,成人剂量为 0.2g,每日 3 次。 ②注射用铁剂:右旋糖酐铁,深部肌内注射,首次 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 2 日起每日 100mg,直至总需量。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贫血。病因治疗是关键,只有去除病因,才能彻底治愈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口服铁剂是首选,方便、安全、有效。注射用铁剂一般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65 岁。反复咳嗽、咳痰 20 年,加重伴发热、呼吸困难 3 天入院。患者 20 年来每年冬季均出现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痰,有时为黄色脓痰,每年持续 3 个月以上。近 3 天来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多,为黄色脓性痰,伴发热,体温最高达 38.5℃,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体:T38.2℃,P102 次/分,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