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放射科影像技术临床实践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分辨能力最强?( ) A. X 线平片 B. CT C. MRI D. 超声 答案:C 解析:MRI 对软组织具有极高的分辨能力,能够清晰显示各种软组织的形态、结构等,优于其他选项。 2. 常规 X 线摄影主要利用 X 线的( ) A. 穿透性 B. 荧光效应 C. 感光效应 D. 电离效应 答案:C 解析:常规 X 线摄影是利用 X 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后,作用于胶片产生感光效应来成像的。 3. CT 图像的密度分辨率约为(
2、 ) A. 0.1%~0.5% B. 1%~5% C. 5%~10% D. 10%~15% 答案:B 解析:CT 图像的密度分辨率较高,能分辨组织间密度差别的范围约为 1%~5%。 4. MRI 检查的禁忌证不包括( ) A. 装有心脏起搏器 B.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 C. 对碘过敏 D. 幽闭恐惧症 答案:C 解析:对碘过敏是 CT 增强扫描等涉及碘对比剂检查的禁忌证,不是 MRI 检查禁忌证,其他选项都是 MRI 检查禁忌情况。 5. 下列哪项不是 X 线造影检查的优点?( ) A. 能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 B. 能显示组织器官的功能 C. 能提供
3、较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D. 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答案:B 解析:X 线造影检查主要显示形态结构,对功能的显示不如核医学等检查,其他选项是其优点。 6. 肝脏 CT 扫描时,通常采用的扫描方式是( ) A. 平扫 B. 增强扫描 C. 平扫加增强扫描 D. 动态增强扫描 答案:C 解析:肝脏 CT 扫描一般先平扫,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有助于更清楚地观察肝脏病变。 7. 观察肺部病变的最佳体位是( ) A. 正位 B. 侧位 C. 斜位 D. 前弓位 答案:B 解析:侧位胸片可补充正位胸片的不足,对病变的定位、定性等有重要价值,是观察肺部病变的重要体位。
4、 8. 胃肠道造影检查常用的对比剂是( ) A. 硫酸钡 B. 碘化油 C. 泛影葡胺 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硫酸钡是胃肠道造影常用对比剂,其密度高,能较好地显示胃肠道形态。 9. 下列关于 DS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简称 B. 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 C. 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 D. 主要用于心脏大血管造影 答案:C 解析:DSA 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不属于介入放射学技术范畴,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是通过导管等进行治疗操作等。 10. 乳腺钼靶摄影的最佳时间是( ) A. 月经前 1 周 B. 月经周
5、期第 7~10 天 C. 月经周期第 15~20 天 D. 月经后 1 周 答案:B 解析:月经周期第 7~10 天乳腺组织较薄,腺体组织密度均匀,此时是乳腺钼靶摄影的最佳时间。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以下属于 MRI 检查序列的有( ) A. T1WI B. T2WI C. FLAIR D. DWI 答案:ABCD 解析:T1WI、T2WI 是基本序列,FLAIR 可抑制脑脊液信号,DWI 对急性脑梗死等病变敏感,都是常见的 MRI 检查序列。 2. CT 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 A. 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 B. 训
6、练患者呼吸 C.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 D. 做好碘过敏试验 答案:ABC 解析:CT 扫描前去除金属物品可减少伪影,训练呼吸利于扫描时图像质量,向患者解释可减少其紧张,而 CT 一般不涉及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主要针对 CT 增强等涉及碘对比剂的检查。 3. X 线摄影中,影响影像对比度的因素有( ) A. X 线质 B. X 线量 C. 被照体厚度 D. 被照体密度 答案:ABCD 解析:X 线质不同穿透性不同影响对比度,X 线量影响曝光程度进而影响对比度,被照体厚度和密度差异也会导致吸收 X 线不同,从而影响影像对比度。 4. 下列关于 DSA 检查的注意
7、事项,正确的有( ) A. 检查前了解患者病史 B. 做好碘过敏试验 C. 检查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D. 检查后局部压迫止血 答案:ACD 解析:DSA 是血管造影检查,一般不需要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了解病史有助于评估病情,检查时观察反应及时处理,检查后压迫止血防止出血。 5. 胸部 X 线摄影的目的包括( ) A. 观察肺部病变 B. 观察心脏大小和形态 C. 观察纵隔病变 D. 观察肋骨病变 答案:ABCD 解析:胸部 X 线摄影可全面观察肺部、心脏、纵隔、肋骨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8、 1. 简述 CT 增强扫描的原理及意义。 答案:CT 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再进行 CT 扫描。原理是利用对比剂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差异,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增大,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和诊断准确性。意义在于: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血供情况,有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如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能发现平扫未显示的微小病变;对于血管性病变可观察血管形态及血流情况等。 解析:CT 增强扫描关键在于对比剂引入后利用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来突出病变,从多方面阐述其意义能全面体现其在诊断中的价值。 2. 简述 MRI 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答案:适应证:神经系统
9、病变,如脑肿瘤、脑梗死等;脊柱和脊髓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等;骨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骨髓炎等;软组织病变,如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禁忌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人工关节、钢板等;幽闭恐惧症患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检查者。 解析:分别列举出常见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使对 MRI 检查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有清晰认识。 四、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50 岁。咳嗽、咳痰伴低热 2 个月。胸部 X 线平片显示:右肺上叶有一圆形阴影,密度不均匀。进一步行胸部 CT 检查,图像如下
10、此处可简单描述 CT 图像表现,如右肺上叶圆形病灶,边缘有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洞形成等)。请分析该病例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答案:可能诊断:右肺上叶肺癌。依据:患者有咳嗽、咳痰伴低热症状,胸部 X 线平片及 CT 显示右肺上叶圆形阴影,边缘有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匀且有空洞形成,这些表现均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且具有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如分叶、空洞等,故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解析:结合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按照肺癌的典型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五、论述题(共 10 分) 试述放射科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答案:重要性:提供直观的解剖结构信息,如 X
11、 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骼形态,CT 能更详细地展示体内脏器的结构,有助于发现病变的部位和形态。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同影像技术对不同病变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如 MRI 对软组织分辨能力强,能更好地诊断肿瘤等软组织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准确的影像诊断,医生可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如确定肿瘤的分期等决定手术方式等。发展趋势:技术不断创新,如 CT 设备不断更新提高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多种影像技术融合,如 PET-CT 等能将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结构信息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智能化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影像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远程影像诊断逐渐普及,方便患者获得优质诊断服务。 解析:从多方面阐述重要性,结合当前技术进展说明发展趋势,全面论述放射科影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地位和未来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