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物理化学实验Ⅱ》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要求的.) 1、在 0.1 mol/L 的 Na₂CO₃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a⁺) = 2c(CO₃²⁻) B. c(OH⁻) = c(H⁺) + c(HCO₃⁻) + 2c(H₂CO₃) C. c(Na⁺) + c(H⁺) = c(OH⁻) + c(CO₃²⁻) D. c(Na⁺) > c(CO₃²⁻) > c(OH⁻) > c(H⁺) 2、在一定温度下,将 3mol A 气体和 1mol B 气体通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 B(g) ⇌ xC(g) ,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转化率为 50% ,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
3、时的压强之比为 6 : 5 ,则 x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3、已知反应 A + 3B ⇌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 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 mol/(L·min) B. 1 mol/(L·min) C. 2 mol/(L·min) D. 3 mol/(L·min) 4、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若 v(A) = 1 mol/(L·s),v(B) = 0.5 mol/(L·s),v(C) = 1.
4、5 mol/(L·s),v(D) = 2 mol/(L·s),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B. v(B) C. v(C) D. v(D) 5、对于反应:M(g) + N(g) ⇌ P(g) + Q(g) Δ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在 25℃时,某溶液中 c(H⁺) = 1×10^-6mol/L,则该溶液的 pH 为(
5、 A. 6 B. 8 C. 4 D. 10 7、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C. A、B、C 的浓度相等 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8、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SO₂和 1mol O₂ ,发生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 ,达到平衡时,SO₂的转化率为 90% 。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2mol SO₃ ,则平衡?(
6、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9、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X 气体和 2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 X、Y、Z 的浓度之比为 1 : 2 : 2 D. 单位时间消耗 0.1mol X 同时生成 0.2mol Z 10、在 0.1 mol/L 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c(Na⁺) > c(HCO₃⁻)
7、 > c(OH⁻) > c(H⁺) B. c(Na⁺) + c(H⁺) = c(HCO₃⁻) + 2c(CO₃²⁻) + c(OH⁻) C. c(H₂CO₃) + c(HCO₃⁻) + c(CO₃²⁻) = 0.1 mol/L D. c(H⁺) = c(OH⁻) + c(CO₃²⁻) - c(H₂CO₃) 11、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 + H₂O(g) ⇌ CO₂(g) + H₂(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 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C. CO 和水蒸气
8、的转化率相等 D. 以上都对 12、对于反应 4NH₃(g) + 5O₂(g) ⇌ 4NO(g) + 6H₂O(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NH₃) = 5v 逆(O₂) B.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 13、在 100mL 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加入少量 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加入少量 1mol/L 的醋酸溶
9、液 D. 加水稀释 14、在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1×10⁻¹² mol/L ,则该溶液的 pH 可能为( ) A. 2 B. 7 C. 12 D. 无法确定 15、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3B(g) ⇌ 4C(g) ,达到平衡时,若 A 、B 、C 的浓度分别为 0.5mol/L 、0.1mol/L 、0.4mol/L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K = 1/6 B. K = 6 C. K = 8/3 D. K = 3/8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进行实验探究表面活性剂的
10、乳化作用。准备油和水的混合物,加入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观察乳化效果,比较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分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乳化作用的关系,探讨乳化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本题5分)设计实验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试剂的选择和使用、化学反应的控制、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同时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最终计算出铁元素的含量。 3、(本题5分)开展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对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溶解速率的影响。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或大理石质量的减少量,分析盐酸浓
11、度对溶解反应的影响,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化学腐蚀的原理。 4、(本题5分)设计实验流程测定某有机物的最简式。通过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计算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最简式,详细说明实验中的样品处理、气体收集和测量方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以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论述反应物浓度比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2、(本题5分)阐述高分子化学中高聚物的结晶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3、(本题5分)论述物理化学中二元
12、溶液的超额热力学性质的概念及计算。 4、(本题5分)论述环境化学中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方法。 5、(本题5分)论述有机化学中烯丙基型卤代烃的化学反应活性及机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在 25℃时,将 0.6mol/L 的氨水和 0.6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计算混合溶液的 pH 值(氨水的电离常数 Kb = 1.8×10⁻⁵)。 2、(本题10分)在 25℃时,将 0.05 mol 的氢氧化钡固体溶于水配成 200 mL 溶液,计算该溶液的 pH 值。 3、(本题10分)有一原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Zn + Cu²⁺ = Zn²⁺ + Cu,若锌电极和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 -0.76V 和 +0.34V,计算该原电池在 25℃时的电动势。 4、(本题10分)用 0.2000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30.00mL 浓度未知的碳酸钠溶液,当滴入 15.00mL 盐酸时,溶液的 pH 值为 11.18;当滴入 30.00mL 盐酸时,溶液的 pH 值为 4.67,计算碳酸钠溶液的浓度。 第4页,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