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临床医学专项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哪项不是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A.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及心前区 B. 疼痛性质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 C. 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 D. 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 E. 疼痛发作多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答案:A 解析:典型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可波及心前区,而不是主要在心前区。B、C、D、E 选项均为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2.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 窦性心动过速 B. 室性心律失常 C. 心房颤
2、动 D. 房室传导阻滞 E. 房性早搏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是室性早搏,如频发、多源、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 3. 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A.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B. 心脏超声 C. 动态心电图监测 D.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E. 冠状动脉造影 答案:A 解析: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来判断心肌供血情况。 4. 高血压患者,血压 180/100mmHg,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
3、视力模糊等症状,应诊断为 A. 恶性高血压 B. 高血压危象 C. 高血压脑病 D. 急进型高血压 E. 高血压亚急症 答案:B 解析: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症状。 5.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 感染 B. 心律失常 C. 过度劳累 D. 情绪激动 E. 输液过多过快 答案:A 解析: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6. 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A.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B. 头痛、头晕、视力模
4、糊 C. 黄视、绿视 D. 室性早搏二联律 E. 水肿减轻 答案:E 解析:洋地黄中毒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心脏毒性(如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二联律最常见)等,水肿减轻不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7.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 呼吸困难 B. 咯血 C. 咳嗽 D. 心悸 E. 水肿 答案:A 解析:二尖瓣狭窄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8.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周围血管征不包括 A. 点头征 B. 水冲脉
5、C. 股动脉枪击音 D. 毛细血管搏动征 E. 奇脉 答案:E 解析: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主要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等,不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征。 9. 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 扩张型心肌病 B. 肥厚型心肌病 C. 限制型心肌病 D.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E. 围产期心肌病 答案:A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 10. 下列哪项不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A. 发热 B. 心脏杂音 C. 脾大 D. 贫血 E. 杵状指少见 答案:E 解析:
6、感染性心内膜炎常有发热、心脏杂音、脾大、贫血、杵状指等表现,杵状指较为常见。 11.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常规 B. 血沉 C. 心肌酶谱 D. 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 E. 心电图 答案:D 解析: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测定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意义,如发病后 3 周间两次血清抗体滴度呈 4 倍增高。 12. 心包积液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 A. 干咳 B. 吞咽困难 C. 呼吸困难 D. 胸痛 E. 腹胀 答案:C 解析: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与心包腔内压力升高、心室舒张受限、肺淤血有关。 13. 下列哪项不是心
7、包穿刺的指征 A. 心脏压塞 B. 为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 C. 为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 D. 心包积脓 E. 心包内药物注射 答案:B 解析:心包穿刺的指征包括心脏压塞、为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心包积脓、心包内药物注射等,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不是心包穿刺的指征。 14. 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加剧,向左肩部放射,伴有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应首先考虑 A. 心绞痛发作 B. 急性心肌梗死 C. 心脏神经官能症 D. 主动脉夹层 E. 急性左心衰 答案:B 解析:患者冠心病基础上,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加剧、放射痛、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表现,应首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8、 15.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一般应低于 A. 140/90mmHg B. 130/80mmHg C. 150/95mmHg D. 160/100mmHg E. 120/80mmHg 答案:A 解析: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应低于 140/90mmHg。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哪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 A. 感染 B. 心律失常 C. 过度劳累 D. 情绪激动 E. 输液过多过快 答案:ABCDE 解析: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和精神方面)、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等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2. 典型心
9、绞痛发作的特点包括 A.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及心前区 B. 疼痛性质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 C. 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 D. 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 E. 疼痛发作多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 3.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 A.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B. 心脏破裂 C. 栓塞 D. 心室壁瘤 E.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答案:ABCDE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可并发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 4. 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高
10、血压 A. 利尿剂 B. β受体阻滞剂 C. 钙通道阻滞剂 D.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答案:ABCDE 解析: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5. 二尖瓣狭窄的体征包括 A. 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B. 第一心音亢进 C.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D.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E.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答案:ABCD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二尖瓣开放拍击音等为其典型体征,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一般不是
11、二尖瓣狭窄的典型体征。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即( )、( )、( )、( )、( )。 答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解析:这是冠心病的常见分类类型。 2.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包括( )、( )、( )。 答案: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 解析:原发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等;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如二尖瓣狭窄等可导致心力衰竭。 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大于等于( )mmHg 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 )mmHg。 答案:140、9
12、0 解析:这是目前通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数值。 4. 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是( )合并( )。 答案: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解析: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心脏瓣膜病中较常见的联合瓣膜病组合。 5. 心肌病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可分为( )、( )、( )、( )。 答案: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解析:这是心肌病根据病理生理改变的常见分类。 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是( )、( )、( )。 答案:早期应用、足量用药、静脉用药 解析: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足量用药以有效杀灭细菌;静脉用药保证药物
13、有效浓度。 7.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 答案:柯萨奇 B 组病毒 解析:柯萨奇 B 组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体。 8. 心包积液时,心脏浊音界向( )扩大。 答案:两侧 解析:心包积液时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或球状。 9.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答案:疼痛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疼痛,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 10. 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答案:心房颤动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压力升高,易导致心房颤动。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14、 20 分) 1. 简述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答案: -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心脏瓣膜病等。 - 减轻心脏负荷: -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 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摄入可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 利尿剂应用:通过促进水钠排泄,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 血管扩张剂应用:如硝酸酯类、硝普钠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 增加心肌收缩力: -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 非洋地黄类
15、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短期应用改善症状。 - 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律失常、处理电解质紊乱等。 - 改善预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 解析:心力衰竭治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病因治疗是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减轻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等措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2. 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答案: - 超急性期:T 波高耸,ST 段斜型抬高,无异常 Q 波。 - 急性期:ST 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与 T 波形成单向曲线;出现病理性 Q 波;T 波倒置。
16、 - 亚急性期:ST 段逐渐下降,T 波倒置加深。 - 陈旧期:ST 段恢复至基线,T 波倒置变浅或持续倒置;病理性 Q 波持续存在。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阶段心电图有不同表现,这些表现反映了心肌梗死发生、发展及恢复过程中电活动的变化,对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五、病例分析题(15 分) 患者,男性,65 岁。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血压波动于 160 - 180/100 - 110mmHg。近 1 周来,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查体:血压 170/105mmHg,心率 100 次/分,律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可闻及 3/6
17、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60mm,室壁厚度 12mm。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 简述该患者的治疗原则。 答案: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依据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目前出现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增大,故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 2. 为明确诊断还可进一步检查: - 动态血压监测:可了解血压波动情况,评估血压控制是否平稳。 - 血、尿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
18、血糖、电解质等,了解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及有无其他合并症。 - 心脏功能相关检查:如 BNP 或 NT - proBNP 测定,评估心脏功能受损程度。 3. 该患者的治疗原则: - 积极控制血压:选用合适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等),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应低于 140/90mmHg)。 - 改善心脏功能:可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减轻心脏容量负荷;根据情况可选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但需注意监测洋地黄中毒。 - 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 - 定期复查:定期监测血压、心脏功能指标(如心电图、心脏超声、BNP 等),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解析: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需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进一步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治疗上要针对高血压和心脏功能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以改善患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