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科大学化学—物理化学(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2、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 2NaHCO₃ B. Na₂CO₃ + CO₂ = NaHCO₃ C. 2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 D. Na₂CO₃ + 2CO₂ + 2H₂O = 2NaHCO₃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NO(g) + 2CO(g) ⇌ N₂(g) + 2CO₂(g)达到平衡。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充入一定量的 NO,达到新平衡时,NO 的转化率(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在一定温度
3、下,向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SO₂和 1mol O₂ ,发生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 ,达到平衡时,SO₂的转化率为 90% 。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2mol SO₃ ,则平衡?(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4、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 气体和 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
4、时间内消耗 0.1 mol X 同时生成 0.2 mol Z D. 容器内 X、Y、Z 的分子数之比为 1:2:2 5、在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 xC(g) + 2D(g)。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 mol D,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 = 1 B. B 的转化率为 40% C. 2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min) D. 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
5、达到平衡状态 6、在 25℃时,某溶液中 c(H⁺) = 1×10⁻⁶ mol/L,则该溶液呈(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判断 7、对于反应 3A(g) + 2B(g) ⇌ C(g) + 4D(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3n mol A,同时生成 n mol C B.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8、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2A(g) + 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
6、ol A,同时生成 n mol B B.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B,同时生成 2n mol C D. A、B、C 的浓度之比为 2 : 1 : 2 9、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3mol PCl₃和 4mol Cl₂,发生反应:PCl₃(g) + Cl₂(g) ⇌ PCl₅(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 1.2 倍,则平衡时 PCl₅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 B. 2mol C. 3mol D. 4mol 10、在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1×10⁻¹² m
7、ol/L ,则该溶液的 pH 可能为( ) A. 2 B. 7 C. 12 D. 无法确定 11、在 25℃时,将 pH = 2 的盐酸与 pH = 12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A. 7 B. 大于 7 C. 小于 7 D. 无法确定 12、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2B(g) ⇌ C(g) + 3D(g) ,现将 4mol A 和 2mol B 放入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0.6mol/L 。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再加入 2mol A 、1mol B 和 3mol C ,则平衡?( )
8、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13、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mol/(L·s) B. v(B) = 0.3mol/(L·s) C. v(C) = 0.8mol/(L·s) D. v(D) = 1mol/(L·s) 14、在一定温度下,将 3mol A 气体和 1mol B 气体通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 B(g) ⇌ xC(g) ,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转化率为 50% ,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9、6 : 5 ,则 x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1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达到平衡。若减小压强,则平衡(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16、已知反应:X(g) + 2Y(g) ⇌ 3Z(g) ΔH < 0。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X 和 4 mol Y,2 min 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Z 的浓度为 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min 内,用 Y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0、0.3 mol/(L·min) B. 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60% C.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D.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8、在 0.1 mol/L 的 Na₂S 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c(Na⁺) = 2c(S²⁻) B. c(OH⁻) = c(H⁺) + c(HS⁻) + 2c(H₂S) C
11、 c(Na⁺) + c(H⁺) = c(OH⁻) + c(HS⁻) + 2c(S²⁻) D. c(Na⁺) > c(S²⁻) > c(OH⁻) > c(H⁺) 1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达到平衡,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平衡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20、对于反应:3A(g) + B(g) ⇌ 2C(g) + 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为气体,B
12、C 、D 为非气体 B. A 、B 、C 、D 均为气体 C. A 、B 为气体,C 、D 至少有一种为气体 D. A 、B 至少有一种为气体,C 、D 为气体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开展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蛋白质盐析效果的影响。通过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测定沉淀量,分析盐的种类、浓度和蛋白质性质对盐析过程的影响,以及盐析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在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和结晶过程。准备硝酸钾、水、加热和冷却装置、分析天平等,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溶解量,观察结晶现象,分析
1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本题5分)设计实验测定某固体样品中氯化钠和硫酸钠的含量。准备固体样品、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滴定管等,通过沉淀和滴定的方法,计算两种物质的含量。 4、(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膜在渗透汽化过程中对混合物分离效率的比较。制备含有不同组分的混合物,采用不同材质的膜进行渗透汽化分离,检测透过侧和截留侧的组成,评估膜材料的分离性能。 5、(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容器对易挥发化学试剂保存效果的评估。选取易挥发的化学试剂,分别装入不同材质的容器中,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测量试剂的挥发量,
14、比较不同材质容器的密封性能和对试剂的保存效果。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以某一具体的化学实验事故为例,论述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本题5分)在 25℃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 pH = 9,计算该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 Ka。 3、(本题5分)将 2.0mol 的 PCl₃ 和 1.0mol 的 Cl₂ 充入 1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₃(g) + Cl₂(g) ⇌ PCl₅(g),平衡时 PCl₅ 的浓度为 0.4mol/L,计算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15、 4、(本题5分)在 25℃时,将 0.08 mol 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成 300 mL 溶液,计算该溶液的 pH 值。 5、(本题5分)一定温度下,在 3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PCl₃(g) + Cl₂(g) ⇌ PCl₅(g),起始时加入 PCl₃ 1 mol,Cl₂ 1 mol,5 min 后,PCl₅ 的浓度为 0.3 mol/L,计算 5 min 内 PCl₃ 的平均反应速率和 Cl₂ 的转化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有机化学中烯丙基型卤代烃的化学反应活性及机理。 2、(本题10分)分析无机化学中铅、铋等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特点。 3、(本题10分)阐述有机化学中偶氮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