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四川工商学院 《基本乐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2、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交响乐队中,以下哪种乐器属于木管乐器组,其音色柔和优美,常担任旋律或和声的角色?( ) A. 长笛 B. 小号 C. 长号 D. 大号 2、音乐中的力度是指音乐中音符的强弱程度。以下关于力度的表现方式,错误的是?( ) A. 可以通过演奏乐器的力度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B. 可以通过演唱者的音量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C. 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D. 音乐中的力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进行变化和调整 3、在西方音乐史上,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巴赫以其众多杰出的作品著称,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巴赫创作的?( ) A. 《勃兰
3、登堡协奏曲》 B. 《马太受难曲》 C. 《费加罗的婚礼》 D. 《哥德堡变奏曲》 4、在音乐理论中,音符的时值决定了音乐的节奏。全音符的时值相当于几个八分音符?( ) A. 2 个 B. 4 个 C. 8 个 D. 16 个 5、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 A. 采用游戏化教学 B. 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 C. 枯燥的理论讲解 D. 组织音乐表演活动 6、在音乐表演的风格把握中,以下哪种因素对于准确诠释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音乐作品至关重要?( ) A. 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B. 对演奏技巧的掌握 C. 对作曲家创作意
4、图的理解 D. 以上都是 7、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关于古琴演奏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演奏手法丰富多样,注重音色的变化 B. 通常使用较大的音量和强烈的节奏 C. 以快速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为主要特色 D. 演奏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表现力 8、在音乐欣赏中,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品。以下哪部作品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 A.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B.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C. 肖邦的《夜曲》 D.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9、音乐作品的演出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哪种演出形式通常需要演员进行角色扮演?
5、 ) A. 音乐会 B. 歌剧 C. 独奏会 D. 合唱音乐会 10、歌剧是一种综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意大利歌剧在歌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包括华丽的舞台布景、优美的咏叹调和?( ) A. 复杂的舞蹈动作 B. 幽默的对白 C. 强烈的戏剧冲突 D. 以上都是 11、在声乐演唱中,发声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对于美声唱法,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共鸣的运用 B. 注重声音的连贯和流畅 C. 发音位置较为靠前 D. 对气息的控制要求较高 12、爵士音乐在20世纪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于爵士音乐的特点,以下哪项表
6、述是不准确的?( ) A. 强调即兴演奏 B. 节奏灵活多变 C. 和声较为简单 D. 常用萨克斯风、小号等乐器 13、在音乐表演的艺术处理中,以下哪种手法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A. 力度变化 B. 速度变化 C. 音色变化 D. 以上都是 14、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是重要的能力。以下哪种乐器属于木管乐器组?( ) A. 小号 B. 长号 C. 单簧管 D. 圆号 15、在音乐理论中,和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所构成的音响组合被称为?( ) A. 和弦 B. 和声进行 C. 复调 D. 旋
7、律 16、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以下哪一项通常不是音乐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 ) A. 自然风光 B. 个人情感 C. 数学公式 D. 社会现象 17、在西方音乐史中,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点。以下关于巴洛克音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强调情感表达和对比 B. 复调音乐占据主导地位 C. 节奏简单且规整 D. 常用通奏低音 18、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形式和结构的平衡,莫扎特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哪部歌剧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节而闻名?( ) A. 《唐璜》 B. 《魔笛》 C. 《费加罗的婚礼》 D. 以上都是 1
8、9、音乐中的节拍是指音乐中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以下关于不同节拍的特点,错误的是?( ) A. 二拍子的音乐通常比较有力、明快,适合表现欢快的情绪 B. 三拍子的音乐通常比较柔和、优美,适合表现抒情的情绪 C. 四拍子的音乐通常比较稳重、庄严,适合表现宏大的场面 D. 不同节拍的音乐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节奏的快慢不同 20、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的表现力不仅仅体现在技巧上,还包括对音乐情感的诠释。以下哪项不属于情感诠释的方面?( ) A. 速度的变化 B. 音色的选择 C. 服装的搭配 D. 力度的控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
9、目要求的.) 1、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这种说法对吗?( ) 2、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记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强烈的节奏感,深受大众喜爱。流行音乐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与音乐人的创作理念无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3、音乐的力度变化可以极大地影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从轻柔的弱奏到强烈的强奏,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在交响乐中,通过指挥对乐队力度的精确掌控,可以展现出音乐作品的宏大与细腻,而在独奏音乐中,演奏者对力度的把握也能体现出其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力度的变化不仅存在于整首乐曲中,在一个段落甚至一个音符中都可能有所体现。这种说法是否
10、正确?( ) 4、音乐演出市场的繁荣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也存在着票价过高、演出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逐渐解决,这种观点正确吗?( ) 5、音乐作品的风格是由其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决定的,与文化、历史背景无关,这种观点正确吗?( ) 6、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由一系列有组织的音符组成,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决定了音乐的韵律和动感。和声能够丰富音乐的色彩和层次感,音色则赋予音乐不同的个性和特质。而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可以使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以上对于音乐基本要素的阐
11、述是正确的吗?( ) 7、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音乐素养,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无关,这种观点是否合理?( ) 8、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意识需要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地区,人们对版权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吗?( ) 9、音乐表演中的音乐会现场演出能够给观众带来最直接、最真实的音乐体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直播和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让观众在家中获得类似的感受,甚至更加便捷和舒适。因此,现场演出在未来可能会逐渐被线上演出所取代。这种观点成立吗?( ) 10、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变化可以增强音乐的动力和张力。通过合理运用和声的紧张与解决,营造出音乐的起伏
12、和推进感,使作品更具吸引力,此论述是准确的。( ) 11、曲式结构的设计对于音乐作品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曲式结构能够使音乐的发展有起有伏、有张有弛,让听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逻辑的清晰和情感的递进,而且不同的音乐体裁往往具有相对固定的曲式结构,如奏鸣曲通常包含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12、音乐教育中的教材选择应该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音乐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但传统的经典教材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能被轻易抛弃,这种观点是否合理?( ) 13、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对于鼓励音乐创作和维护音乐市场的秩序非常重要。只要在互联网上免费分享音乐,就
13、一定侵犯了版权,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 14、音乐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数字音乐的出现给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导致了实体唱片市场的衰落,数字音乐将完全取代实体唱片。这种论断是否准确?( ) 15、音乐创作中的动机发展是构建音乐作品的重要手段。一个简单的动机通过重复、变化、扩展等方式,可以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段落,展现出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这种说法是准确的。(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5分)简述音乐创作中旋律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变化、音程的运用等,并举例说明。 2、(本题5
14、分)简述音乐创作中如何运用和声进行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举例说明不同和声进行的效果。 3、(本题5分)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举例说明我国某个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包括其音乐风格、乐器使用和演唱特点。 4、(本题5分)音乐与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可以引发和表达各种情感。请论述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表达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 5、(本题5分)在音乐创作中,旋律的发展手法有很多种,如重复、模进、对比等。请详细阐述模进这一旋律发展手法的特点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6、(本题5分)阐述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不同心理和生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音乐创作中的旋律创新手法,研究如何突破常规旋律模式,创造出新颖独特、富有感染力的旋律线条,吸引听众。 2、(本题10分)全面论述音乐教育中的幼儿音乐启蒙,包括适合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第3页,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