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青海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哪个教育家主张“教育即生活”?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康德 2.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大学》 3.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 A. 因材施教 B. 循序渐进 C. 抓住关键期 D. 扬长避短 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多样化 B. 专业化 C. 单一化 D. 崇高化 5.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备课 B. 上课 C. 课
2、外辅导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 下列属于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是?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 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8.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 互访 B. 民主评议 C. 家长会 D. 家长委员会 9.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 A. 课程目标 B. 课程内容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 10
3、 下列不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创新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影响 D. 教育手段 2. 下列属于现代教育特点的有? A. 教育的终身化 B. 教育的全民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多元化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4.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 A. 职业道德素养 B. 知识素养 C. 能力素养 D. 身心素养 5. 教
4、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A. 教学目的和任务 B. 课程性质和特点 C. 学生年龄特征 D.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 德育的途径有? A.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 社会实践活动 C. 课外、校外活动 D.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7. 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 常规管理 B. 平行管理 C. 民主管理 D. 目标管理 8. 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包括?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自我阶段 9. 课程的类型有?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核心课程 10. 教学评价
5、的功能有? A. 诊断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调节功能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____________活动。 2.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____________。 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以及____________。 4.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
6、 2. 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 ) 3.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4. 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 5.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 6.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 ) 7.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 8.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 9.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 10.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7、 4.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C。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2. B。《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 4. A。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5. B。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6. C。德育过程基本规律包括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等。 7. B。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8. ACD。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 9.A。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目标。 10.D。
8、创新性原则不属于教学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 ABCD。现代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等。 3. ABCD。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等。 4. ABCD。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 5. ABCD。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等。 6. ABCD。德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等等。 7. ABCD。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9、 8. ABC。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9. ABC。课程的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10. ABCD。教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 三、填空题 1. 社会 2. 劳动技术教育 3.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 观察法 四、判断题 1. √ 2.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 √ 4. ×。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 5.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 6. √ 7. √ 8. ×。教学评价包括对
10、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评价。 9. √ 10. ×。素质教育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五、简答题 1. 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选择、提升文化;更新、创造文化。 2.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工作;组织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