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订线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地震仪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以下哪个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 A. 马里亚纳海沟 B. 秘鲁 - 智利海沟 C. 日本海沟 D.
2、 波多黎各海沟 2、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的演化过程。以下哪种化石可以作为确定地层年代的标准化石?( ) A. 分布广泛且演化迅速的化石 B. 分布局限且演化缓慢的化石 C. 个体巨大且数量稀少的化石 D. 个体微小且数量众多的化石 3、在探讨地球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地球上存在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B. 不同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生物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 C. 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 D. 人类活动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和退化 4、在地质灾害
3、的防治中,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哪种措施属于非工程措施?( ) A. 修建挡土墙 B. 植树造林 C. 建设排水系统 D. 制定应急预案 5、在研究地球的气候系统时,以下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可以导致气候变化 B. 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C. 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不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变化 D. 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可以放大或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6、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 15 度,地方时相差:(
4、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3 小时 D. 4 小时 7、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通常:( )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多雨 D. 寒冷干燥 8、火山活动会喷出大量的物质,包括岩浆、气体和火山灰等。火山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这是因为火山灰中富含:( ) A. 矿物质 B. 有机质 C. 水分 D. 空气 9、风化壳的厚度和成分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地区,风化壳通常:( ) A. 较薄 B. 较厚 C. 成分单一 D. 以上都不对 10、在岩石的分类中,变质岩是
5、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以下哪种岩石可能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 ) A. 大理岩 B. 片麻岩 C. 石英岩 D. 板岩 11、在研究地球的表层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成土因素时,以下关于母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B. 母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初始性质 C. 母质对土壤的形成过程没有影响,土壤的性质完全由气候和生物决定 D. 不同类型的母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 12、在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历史时,以下关于冰期和间冰期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冰期时,全球气温较低,冰川大规模扩张;间冰期时,
6、气温升高,冰川退缩 B.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周期性的,其周期长短相对固定 C. 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 D. 人类活动对冰期和间冰期的形成和演变没有影响 13、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相互碰撞、相互分离和相互错动。当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通常会形成以下哪种地形?( ) A. 海沟 B. 山脉 C. 裂谷 D. 洋中脊 14、在探讨地球的地质过程时,风化作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以下关于风化作用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类型 B. 风化作用可以使岩石破碎、分解,为侵蚀和搬运作
7、用提供物质基础 C. 风化作用只发生在地表,在地下深处不会发生 D. 气候条件对风化作用的强度和类型有重要影响 15、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最可能与以下哪种因素有关?( ) A. 火山喷发 B. 小行星撞击 C. 气候变化 D. 海平面上升 16、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时,以下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广阔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 C.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D. 海
8、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依靠建立海洋保护区,其他措施作用不大 17、海洋中的洋流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西北部的气候比同纬度地区更加温暖湿润。北大西洋暖流属于:( ) A. 风海流 B. 密度流 C. 补偿流 D. 以上都不是 18、在研究地球的岩石风化过程中的化学风化作用时,以下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解、氧化和碳酸化等反应 B. 化学风化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C. 化学风化作用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更强烈 D. 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通常更容易被侵蚀和搬运 19、岩石在风
9、化作用下会逐渐破碎分解。化学风化作用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岩石的分解作用最为显著?( ) A. 温度变化 B. 水的作用 C. 大气成分 D. 生物活动 20、地球的表面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哪种内力作用对塑造大型山脉的作用最为显著?( ) A. 地壳运动 B. 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 D. 地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阐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分析河流阶地与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2、(本题5分)解释地球深部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包括碳在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中的存储和运移,分析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和地
10、球内部过程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3、(本题5分)详细论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其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对某冰川地区的冰川进行观测和分析,测量冰川的长度、厚度、运动速度等参数。研究冰川的进退变化,探讨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风险。 2、(本题5分)对不同类型的沉积矿床(如煤、石油、天然气、铁、锰等)进行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矿床的形成环境、沉积过程和富集机制。探讨沉积矿床的分布规律与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
11、变化的关系。 3、(本题5分)对某沙漠地区的风蚀地貌进行研究,观察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形态。请分析风蚀地貌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和与风沙活动的关系,以及对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本题5分)在某地区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指导。 5、(本题5分)在某地区进行工程地质钻探和原位测试,获取岩土工程参数,分析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和演化机制,以某一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本题10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灾害风险和应对策略。 第5页,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