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南京晓庄学院《口腔修复学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2、基本单位,其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对于研究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下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C. 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包括“J”型曲线和“S”型曲线,“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形成的,“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D. 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的增长
3、率为零,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2、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下关于其特点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20%之间,这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 D.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非己”成分,维持内环境
4、的稳态。以下关于免疫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人体的三道防线共同构成了免疫调节的网络,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C. 免疫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起的 D. 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突变或衰老的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4、在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中,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以下哪种方法是常用的测定手段?(
5、 A. 直接计数群落中所有物种的个体数量 B. 利用样方法和抽样调查,计算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C. 仅观察优势物种,忽略其他物种 D. 主观估计物种的数量和比例 5、在生物的分类学中,关于物种的概念和分类依据,以下哪种说法是准确的?( ) A. 物种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分类依据 B.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习性、遗传特征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特征来确定物种的归属和分类地位 C. 物种的分类依据仅仅取决于生物的外观形态,其他因素不重要 D. 不同物种之间
6、可以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6、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迁地保护也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 D.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应该完全禁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生态平衡。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
7、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其中生产者总是处于第一营养级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则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利用 D.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无限的,能够使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平衡状态 8、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至关重要。关于细胞呼吸,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每个阶段都有能量产生 B.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对于一些生物来说,这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获
8、取能量的应急方式 C.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远远多于无氧呼吸,因为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D.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用于细胞的其他生命活动 9、在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关于动物的迁徙行为及其适应性意义,以下哪种解释是合理的?( ) A. 动物迁徙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没有明确的适应性目的 B. 动物迁徙是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物资源、更适宜的繁殖场所或更有利的气候条件,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成功率,这种行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基因传递和后天学习得以维持和发展 C. 动物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被动反应,不能体现其适应性 D. 动物迁徙主要是由于群
9、体压力导致的,个体本身没有内在的驱动力 10、在植物病理学的研究中,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机制是保护植物健康的重要方面。当植物受到病原体侵袭时,以下哪种防御反应是常见的?( ) A. 产生植保素、激活免疫系统和改变细胞壁结构等 B. 植物立即死亡,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C. 植物不做出任何反应,任由病原体侵害 D. 植物会向病原体释放友好信号,试图与病原体和平共处 1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对于种群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种群密度
10、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对种群密度没有直接影响 12、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关于激素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B. 激素的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C.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
11、素 D. 各种激素在生物体内是独立发挥作用的,不会相互影响和协调 13、在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中,当考虑动物的营养需求时,以下哪种营养素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是不可或缺的?( ) A. 碳水化合物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4、在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技术中,以下关于培养基的选择和微生物鉴定方法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培养基的选择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条件而定,有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等类型。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为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12、 B. 培养基的成分对微生物的生长和鉴定没有影响,可以随意选择 C. 微生物的鉴定只依靠形态观察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复杂的方法 D. 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15、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当分析物种适应环境的策略时,以下哪种适应方式通常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特征?( ) A. 行为适应 B. 生理适应 C. 形态适应 D. 以上都是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某患者的体温在上午 10 点为 37.0℃,中午 12 点为 37.5℃,下午 2 点为 37.3℃,求该患者这一天的平均体温是多少?
13、 2、(本题5分)某患者进行一项血液检查,测得红细胞比容为 35%,若患者的全血体积为 4L,求红细胞的体积是多少? 3、(本题5分)某医院的急诊室平均每天接诊患者 95 人次,其中需要留观的患者占 23%,求该急诊室每天需要安排多少张留观床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阐述医学遗传学中染色体病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2、(本题5分)论述细胞生物学中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功能。 3、(本题5分)论述结节性多动脉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4、 4、(本题5分)阐述医学检验学中血液学检验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5、(本题5分)论述妇产科学中妇科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四、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一位 70 岁女性,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 1 天,血压 200/120mmHg。头颅 CT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请分析病情,可能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 2、(本题10分)一位 60 岁男性,因渐进性排尿困难 3 年,尿潴留 1 天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中央沟消失。请诊断并提出治疗选择。 3、(本题10分)一名 38 岁女性,近半年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低,有自杀念头。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心理干预措施。 第6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