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江苏民歌欣赏与演唱》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
2、国民间音乐种类繁多,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下哪首歌曲是陕北民歌?( ) A. 《茉莉花》 B. 《康定情歌》 C.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D. 《小河淌水》 2、在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视唱主要训练的是?( ) A. 对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B. 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C. 乐器的演奏技巧 D. 音乐创作能力 3、音乐作品的力度标记除了“forte”和“piano”,还有“mezzo forte”和“mezzo piano”,它们分别表示?( ) A. 中强、中弱 B. 很强、很弱 C. 渐强、渐弱 D. 强后即弱、弱后即强 4、
3、音乐表演中的表情记号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Accelerando”这个表情记号的意思是?( ) A. 渐强 B. 渐弱 C. 渐快 D. 渐慢 5、在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相互影响。印象主义音乐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影响体现在?( ) A. 和声的创新 B. 节奏的自由 C. 音色的运用 D. 以上都是 6、在音乐理论学习中,理解音程的性质对于和声的学习非常重要。纯四度音程的特点是?( ) A. 和谐稳定 B. 不和谐 C. 紧张尖锐 D. 空旷辽阔 7、音乐创作中,旋律的写作需要考虑音程的运用。大二度音程给人的
4、感觉通常是?( ) A. 明亮、开阔 B. 柔和、优美 C. 暗淡、忧伤 D. 紧张、不稳定 8、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同的音乐体裁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对于舞曲体裁,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节奏鲜明 B. 旋律优美 C. 通常用于社交场合 D. 情感表达较为单一 9、音乐中的音色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效果,以下哪种乐器组合可能产生明亮而清脆的音色?( ) A. 长号与大号 B. 小提琴与钢琴 C. 二胡与古筝 D. 萨克斯风与鼓 10、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哪种乐器是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中的“丝”类乐器?( ) A. 鼓 B. 笙 C. 琴 D. 钟
5、11、音乐与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歌曲的歌词直接来源于诗歌,这种结合的优点在于?( ) A. 提升歌词的文学性 B. 赋予音乐更深刻的内涵 C.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 以上都是 12、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宫、商、角、徵、羽”是五声音阶的基本音级。“徵”音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哪个音?( ) A. 1(do) B. 2(re) C. 5(sol) D. 6(la) 13、在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双簧管的音色通常被形容为?( ) A. 明亮尖锐 B. 柔和甜美 C. 低沉厚重 D. 清脆活泼 14、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以下哪种情况可能激
6、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 ) A. 自然风光 B. 个人情感经历 C. 文学作品 D. 以上都是 15、对于音乐创作的素材收集,以下哪种途径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灵感和素材?( ) A. 民间采风 B. 阅读音乐文献 C. 观看音乐纪录片 D. 以上都是 16、音乐与科技的结合不断推动着音乐的发展,以下哪项科技成果对音乐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 A. 留声机 B. 钢琴 C. 小提琴 D. 二胡 17、在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教学效果。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太适合音乐技能的训练?( ) A. 示范法 B. 讲授法 C. 练习法 D. 模仿法 18、在音乐
7、声学中,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是重要的概念。当声音的频率增加时,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 ) A. 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 声速加快 D. 声强增大 19、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戏曲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以下关于京剧唱腔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唱腔 B. 西皮唱腔较为欢快激昂 C. 二黄唱腔节奏紧凑,旋律跳跃 D. 有多种板式变化 20、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以下哪种能力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 A. 联想能力 B. 分析能力 C. 记忆能力 D. 以上都是 21、音乐中的节奏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关于节奏型的说法,
8、哪一个不正确?( ) A. 可以塑造音乐的性格 B. 是音乐中固定的节拍组合模式 C. 不受音乐速度的影响 D. 在不同音乐风格中具有多样性 22、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以下哪种聆听方式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捕捉音乐中的细节?( ) A. 专注聆听 B. 背景聆听 C. 比较聆听 D. 以上都是 23、音乐中的音乐术语是指在音乐中使用的一些专业术语,用于描述音乐的各种要素和表现手法。以下关于音乐术语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音乐术语可以帮助音乐家和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提高音乐的欣赏水平 B. 音乐术语可以规范音乐的演奏和演唱,确保音乐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C. 音
9、乐术语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更加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 D. 音乐术语在音乐中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 24、在音乐表演中,歌唱家需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以下关于歌唱技巧的内容,错误的是?( ) A. 歌唱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方法、共鸣调节等方面 B. 歌唱技巧可以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提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C. 歌唱技巧只需要注重声音的响亮和高音的演唱,不需要考虑情感的表达 D. 歌唱技巧的提高可以使歌唱家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25、在音乐表演中,舞台表现力对于与观众的沟通至关重要。演唱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展现舞台表现力?( ) A. 声音
10、的技巧 B. 肢体语言 C. 面部表情 D. 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音乐治疗是一种利用音乐来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和音乐活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音乐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医学治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 2、音乐的调式是音乐中音阶的组织形式,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大调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而小调则往往营造出忧郁、悲伤的氛围,不同的调式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情感色彩和风格特点,而且在一些民族音乐中,还存在着独特的调
11、式体系,如中国的五声调式,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3、音乐创作需要灵感和激情,但也离不开严谨的构思和反复的修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的成品,可能需要经历多次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4、音乐欣赏能力是天生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提高,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 5、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演奏演唱技能、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等,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
12、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6、音乐创作中的旋律创作是核心,和声与节奏只是辅助,旋律好听的作品一定是优秀的作品,这种说法正确吗?( ) 7、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但只有那些具有非凡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普通人很难做到。这种观点是否恰当?( ) 8、音乐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包括音乐技巧、情感表达、创新性等多个方面。但不同的评价者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作品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个判断合理吗?( ) 9、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比如20世纪6
13、0年代的摇滚乐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但音乐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不受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说法成立吗?( ) 10、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不同地区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例如,西方流行音乐元素在亚洲音乐中的运用。但这种交流融合也可能导致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和传统逐渐消失,被外来音乐文化所同化。这种观点合理吗?(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音乐与时尚的互动关系,探讨音乐如何影响时尚潮流、时尚元素在音乐表演中的呈现,以及两者共同塑造的文化现象。 2、(本题5分)论述在参加音乐比赛
14、时,选手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赛前准备工作,包括心理调适、曲目选择和舞台经验积累。 3、(本题5分)音乐治疗在康复医学领域有着一定的应用。请说明音乐治疗对于中风患者、帕金森患者等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具体方法。 4、(本题5分)论述音乐评论中如何保持客观、准确和富有洞察力,同时避免主观偏见和片面评价。 5、(本题5分)阐述音乐理论中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解释其发展历程和在音乐交流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深入探讨音乐创作中灵感的来源和捕捉方法,结合个人创作经验或著名作曲家的创作经历,分析灵感在音乐创作中的关键作用和转化过程。 2、(本题10分)深入研究音乐教育中的评价方式改革,探讨如何从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向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本题10分)深入研究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分析音乐在政治宣传、社会运动、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政治环境对音乐发展的制约和促进。 第6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