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学习目标,了解膀胱癌的病因病理相关知识,熟悉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掌握膀胱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宣教,一、概况,定义:来源于膀胱上皮组织和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男多于女,约为,4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复发率高,一旦复发,恶性度增高,好发部位:大多发生在膀胱侧壁和后壁,特别是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开口处,二、病因,外源性致癌物质:,-奈胺和联苯胺类化合物,吸烟,内源性致癌物质:色胺酸代谢
2、异常,其它致癌因素:埃及血吸虫病、腺性膀胱炎、膀胱粘膜白斑病、炎症、结石、病毒,膀胱癌,绝大多数来自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鳞癌和腺癌少见,按其生长方式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三、病理,转移途径,膀胱癌,直接浸润、淋巴转移常见,血行转移多在晚期。,浸润深度,原位癌Tis,粘膜,Ta,乳头状、无浸润,T,1,固有层,T,2,浅肌层,T,3,深肌层或穿透膀胱壁,T,4,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原位癌,(Tis),:局部粘膜呈红色点状改变,与充血的粘膜相似。,表浅的乳头状癌,(Ta,、,T,1,),:浅红色,蒂细长,有绒毛状分支,似水草在水中漂浮。,浸润性乳头状癌,(T,2
3、T,3,),:深红色或褐色,草莓状或团块状,基地部较宽,附近粘膜充血、水肿、增厚,活动性小。,浸润性癌,(T3,、,T4),:,局部隆起呈褐色结节团块状,表面坏死形成溃疡,附有絮状物和钙盐沉着,界限不清。,(1)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易给患者造成,“,好转,”,或,“,治愈,”,的错觉而贻误治疗。出血量多少与肿瘤大小、数目及恶性程度不成比例。非上皮性肿瘤血尿一般较轻。,四、临床表现,(二)排尿异常,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尿潴留,晚期:膀胱内的肿瘤组织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肿块增大,堵塞膀胱口,四、临床表现,(
4、三),肿块及疼痛,浸润癌晚期,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可触及肿块,坚硬,排尿后不消退。广泛浸润盆腔或转移时,出现腰骶部疼痛。,四、临床表现,(四),全身表现,阻塞输尿管可致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下肢浮肿、贫血、体重下降、衰弱等症状;,晚期病人,可出现恶病质及肿瘤转移表现。,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在病人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简便易行,故尿细胞学检查可作为血尿的初步筛选。反复多次查以提高检出率。,膀胱镜检查:有决定性意义,膀胱造影,B超,CT,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为膀胱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直接看到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等,并可取活组织检查。,膀胱镜报告上
5、显示的“珊瑚样肿物”(癌变组织),影像学检查,IVU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以及膀胱肿瘤对上尿路影响,如有患侧肾积水或肾显影不良,常提示肿瘤已侵及输尿管口。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经腹壁B超简便易行,能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肿瘤,可作为病人的,最初筛选,。能了解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及浸润深度,初步确定临床分期。,六、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 原则上浅表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多次复发以及浸润肿瘤,应行膀胱全切除术。,(,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对
6、单发、分化好、非浸润性癌,单纯使用此法即可。,(,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浸润性生长、位于膀胱侧后壁或顶部者。,(,3,)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在男性包括膀胱、膀胱周围的脂肪、韧带、前列腺、精囊等,在女性包括全子宫、阴道前穹、尿道、卵巢等。膀胱全切术后需行尿流改道,常用方法有回肠膀胱术(,图,)、可控膀胱术(,图,)、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图,)。,回肠代膀胱术,看图说话:,可能发生什么并发症?,护理重点在哪里?,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看图说话:,有什么优点?,护理重点在哪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看图说话:,评价一下这种治疗方法,护理重点在哪里?,治疗原则,2.灌注化疗 凡接受保留
7、膀胱手术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在50%以上。,术后应常规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常用吡柔比星、丝裂霉素、阿霉素、塞替派、羟喜树碱等抗癌药及卡介苗等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护理评估,1.,健康史 了解病人年龄、性别,有无长期吸烟或从事橡胶行业工作史,有无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史,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史。家族中有无肿瘤病史。,2.,身体状况 了解有无血尿,血尿是否具有间歇性无痛性的特点,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及严重程度怎样。检查有无耻骨上区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咯血、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症状。,3.,辅助检查 了解实验室、影像学、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等检查的结果。,4.,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病情
8、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程度等。,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1.恐惧、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尿流改道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等有关。,3排尿异常: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膀胱刺激症状等 与肿瘤浸润及出血等有关。,4.自我形象紊乱 与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关。,5.潜在并发症:,手术后出血、感染、尿外渗、尿瘘、体液失衡,护理措施,肿瘤病人,的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除此之外,膀胱肿瘤病人还应做好以下护理。,手术前护理措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皮肤护理,卧位护理,预防感染,引流管的护理
9、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手术后护理措施,(,1,)卧位与休息:麻醉作用消失、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膀胱全切除术后,卧床,8,10,日,避免引流管脱落出现漏尿。,(,2,)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尿量和尿色、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尤应注意有无术后出血迹象。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应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侧肾的排尿量,以对肾功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3,)饮食和营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者,术后,6,小时即可正常进食。膀胱部分切除和膀胱全切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者,待肛门排气后,开始摄入营养丰富的饮食。回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者,应按肠吻合术后,指导病人进食。禁饮食期间,
10、给予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开始饮食后,还应告知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刷尿路。,手术后护理措施,(,4,)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5,)引流管的护理:按常规做好引流管护理,但应注意:,1,)带多种引流管时,应贴好标签,分别记录引流情况。,2,)回肠膀胱或可控膀胱术后,因肠黏膜分泌黏液易堵塞引流管,应注意定时挤压,促进黏液排出,有贮尿囊者可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一次。,3,)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若皮肤乳头成活良好,术后,2,周可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回肠膀胱术后,术后,10,12,日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带皮肤接尿器。可控膀胱术后,,8,10,日
11、拔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日拔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导尿。,手术后护理措施,(,6,)膀胱灌注化疗:让病人排空膀胱后,安置仰卧位;用,50 ml,注射器,将化疗药物稀释至,40,50 ml,备用;按无菌操作插入一次性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指导病人每,15,分钟更换一次体位(俯卧、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以发挥更好的疗效;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后,嘱病人自行排出。若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应暂停灌注化疗,以防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加重上述症状。,手术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1.,康复指导保证充分的休息,适度身体锻炼及娱乐活
12、动,自我调节情绪,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的排尿方式;加强营养,增加体质。避免高脂肪饮食,特别是进食动物脂肪,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莱、菜花、萝卜、白菜、油莱、荠菜以及猕猴桃、无花果、香蕉、大枣等鲜果。定期进行肝、肾、肺等脏器检查,以及早发现转移病灶;腹部佩带接尿器者,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接尿器的边缘压迫造瘘口,并定时更换集尿袋;可控膀胱术后,开始每,2,3,小时导尿一次,逐渐延长至每,3,4,小时一次,导尿时要保持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贮尿囊,清除粘液及沉淀物,以防发生上行感染。,健康教育,2.,后续治疗 经尿道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遵医嘱接受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复发,一般术后半月开始灌注,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期间还应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一旦发现复发,应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化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早发现和处理骨髓抑制。,3.,从事染料、橡胶皮革、塑料制品、油漆及有机化学加工等职业的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4.,戒烟,减少咖啡饮用量,避免食用糖精、慎重应用镇痛药非那西丁和环磷酰胺等药物。,5.,及时治疗膀胱慢性炎症、尿路结石等疾病。,健康教育,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