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通辽市保康一小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选精练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2.5%,第二天又读了4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的比是3:5。按照第一天的速度,还要(______)天看完全书。 2.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面积,面积大约是4383800平方米,合______平方千米。 3.一次速算比赛共出了100道题,李明每分钟做3道题,张强每做5道题比李明少用6秒钟.那么张强做完100道题时,李明已做完____道题. 4.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1.8米,狐狸跳一次前进1.1米.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
2、狸有30米,那么狗跑_____米才能追上狐狸. 5.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___)元. 6.把6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尽量小的长方体,拼成长方体棱长总和是_____厘米. 7.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长方形的长与周长的比是________,宽与周长的比是________。 8.现有9个硬币,为1元、5元、10元以及50元,共四种,且每种硬币至少一个。若将9个硬币总值177元,则10元的硬币必须有_________个。 9.如下图,ABCD是直角梯形,AB长5厘米,DC长9厘米,若以AB为轴,以B
3、C长4厘米为半径,将直角梯形旋转一周,那么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10.一亿零九百万写作(____).一千万是(____)个百万. 11.42和63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把90.060化简,可以去掉的零有( )个。 A.1 B.2 C.3 D.0 13.下列算式中,( )的和等于1。 A. B. C.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 B.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
4、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都小于1. 15.①用同样方砖铺一间教室,方砖的边长和块数是(_________)②如果2y=x,那么x和y是(_________)③如果ab-5=8那么a与b是(_________).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6.下面( )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和 B.和 C.和 D.和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角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_) 18.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____) 19.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5、 (______) 20.两个锐角都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______) 2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近似值符号的只要求估算). 4.2÷0.2= += 10÷1%= 3.3+1.67= 4.8×8.1≈ 2×42= ×4÷×4= 15--= 2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1.38+5.8-4.62 × 0.68+0.68÷5 ÷+ ×5.7+5.9×7.
6、5- 1.6×7 24.解方程或比例: (1)4X=7-3X (2)4.8:12=X: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五年级有48名学生,其中有30名学生会游泳。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不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7.某小学六年级举行植树节活动,601班共植树54棵,602班植树的棵数比601班的3倍少12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8.某工地有54吨水泥,用去了,还剩多少吨? 29.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完成折线统计图。 (2
7、甲城市( )月平均降水量最多,乙城市( )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相差( )毫米;两城市( )月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 )毫米。 (3)甲、乙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4)甲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怎样?乙城市呢? (5)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情况? 30.甲乙两个班共种树若干棵,已知甲班种的棵数的等于乙班种的棵数的,且乙班比甲班多种树棵,甲、乙两个班各种树多少棵? 31.如何测量一亿张同样大小的纸的质量,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活动名称 测量一亿张同样大小的纸的质量 活动步骤 32.一个圆锥形的沙堆,高1.2米,沿
8、着它的外边缘走一圈是18.84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6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5 【解析】全书页数为40÷(-12.5%)=160(页),第一天读了160×12.5%=20(页) 还要(160-20-40)÷20=5(天) 2、4.3838 【解析】略 3、94 【详解】李明每60秒做3题,故每20秒做一题,做5题用时100秒.从而张强做5题用时100-6=94(秒),每题用时94÷5=18.8(秒). 张强做100题时,用时18.8×100=1880(秒),此时李明做完了1880÷20=94(题).
9、 4、360 【解析】狗跳2次前进1.8×2=3.6(米),狐狸跳3次前进1.1×3=3.3(米),它们相差3.6-3.3=0.3(米),也就是狗每跳3.6米时追上0.3米.30÷0.3=100即狗跳100×2=200(次)后能追上狐狸.所求结果为1.8×200=360(米). 5、50.92 【解析】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可知,所求为: 2000×2.68%×1×(1-5%)=50.92(元) 6、48 【解析】略 7、2:7 3:14 【解析】将长方形长与宽的份数看作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再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对应的份数与它的周长对应的
10、份数相比即可。 【详解】长:周长=4:[(4+3)×2]=2:7 宽:周长=3:[(4+3)×2]=3:14 故答案为:2:7,3:14. 8、1 【解析】四种面值硬币各1枚共66元,剩余5枚硬币111元。因为5、10、50都是5的倍数,所以1元硬币只能有1枚,剩下4枚硬币110元,当50元硬币1枚或0枚都不可能,只能有50元硬币2枚和5元硬币2枚,9枚硬币中1元2枚,5元3枚,10元1枚,50元3枚,共计177元 9、385.17 【解析】略 10、109000000 10 【解析】略 11、21 1 【分析】把42和63两个数分别分解质
11、因数,找出它们全部共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最大公因数;把两个数一切共有质因数与两个数各自的独有的质因数全部连乘起来的积,就是最小公倍数.据此可求解. 【详解】42=7×6=7×3×2 63=7×9=7×3×3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21;最小倍数为:7×3×3×2=1. 故答案为21;1.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A 【解析】略 13、B 【分析】先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题,分别求出备选答案中三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看看哪个算式的结果是1,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1 =1 ≠1 所以和是1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这是一道同分
12、母分数的加法,解答时需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4、B 【解析】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得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为了计算的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15、C A B 【解析】略 16、B 【分析】依据比例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看两个比是否相等,用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若相等,则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详解】A.4∶8=,5∶20=,所以4∶8≠5∶20,不能组成比例; B.=,=,所以=,能组成比例; C.=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D.=,=3,所以
13、≠,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B。 【点睛】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 【详解】略 18、× 【解析】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最小的质数是2,是所有质数中唯一的偶数,由此举例判断两个质数的和即可 【详解】例如:2+3=5,这两个质数的和就是奇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正确 【解析】略 20、√ 【分析】 因为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有一个角是直角,即90度,因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即两个底角相等,所以还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 因为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有一个角是直角,即90度,
14、因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即两个底角相等;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详解】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错误.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21;;1000;16 4.97;40;32;14 【详解】略 23、4.2-1.38+5.8-4.62 =(4.2+5.8)-(1.38+4.62) =10-6 =4 ×0.68+0.68÷5 =×0.68 =1×0.68 =0.68 ÷+ =1÷+
15、 =+ = ×5.7+5.9×7.5-1.6×7 =(5.7+5.9-1.6)×7.5 =10×7.5 =75 【解析】略 24、X=1 X=0.1 【详解】略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解析】略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62.5%,不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37.5% 【解析】会游泳的30人,全班48人,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就用30除以48即可,求不会游泳的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可以先算出不会游泳的有几个,再除以48,也可以这样想,全班同学如果看成单位1的话,那么除了会游泳的就是不会游
16、泳的,用1—62.5%=37.5%也可。 【详解】30÷48=0.625=62.5% (48—30)÷48=0.375=37.5% 答: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62.5%,不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37.5%。 27、204棵 【解析】54×3﹣12+54 =162﹣12+54 =150+54 =204(棵) 答:两个班一共植树204棵. 28、54×=42(吨) 【解析】略 29、(1)图见详解 (2)8;5;50;5;200 (3)最明显的差别是:乙城市任何一个月的平均降水量都高于甲城市相对应的月平均降水量。 (4)甲城市从1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从8月到12月呈
17、下降趋势;而乙城市从1月到5月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较快;5月以后有降有升,从8月以后又呈下降趋势。 (5)①甲城市可能是北方某市,乙城市可能是南方某市。②两个城市4月、5月、9月降水量相差较大。③乙城市全年平均降水量远远高于甲城市全年平均降水量。 【分析】(1)横轴表示月份,竖轴表示降水量,一格表示50毫米,实线表示甲城市,虚线表示乙城市,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确定各点的位置,然后连点成线即可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填空; (3)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走势和数据判断两个城市最明显的差别; (4)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走势判断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5)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和实际
18、情况分析后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甲城市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乙城市5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相差260-210=50(毫米);两城市5月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260-60=200(毫米) (3)最明显的差别是:乙城市任何一个月的平均降水量都高于甲城市相对应的月平均降水量。 (4)甲城市从1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从8月到12月呈下降趋势;而乙城市从1月到5月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较快;5月以后有降有升,从8月以后又呈下降趋势。 (5)①甲城市可能是北方某市,乙城市可能是南方某市。②两个城市4月、5月、9月降水量相差较大。③乙城市全年平均降水量远远高于甲城
19、市全年平均降水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和应用,关键是要能够用表格的数据进行描点画图,然后根据图表进行分析、解答。 30、96棵;120棵 【分析】根据乙班比甲班多种树24棵,设甲班种树x棵,乙班就是(x+24)棵,然后根据甲班种的棵数的等于乙班种的棵数的,即可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甲班种树x棵,乙班种树(x+24)棵。 x=(x+24) x=x+ x-x= 0.25x-0.2x=4.8 0.05x=4.8 x=96 乙:96+24=120(棵) 答:甲班种树96棵,乙班种树120棵。 【点睛】 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分数应用题,关键是
20、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列方程解答。 31、由于“一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可以先求出100张同样的纸是多少克,进而求一万张同样的纸约重多少克,求出一亿张同样大小的纸的质量. 【解析】略 32、18.0864吨 【分析】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求底面半径,用C÷π÷2=r,然后用公式:V=πr²h求出圆锥沙堆的体积,最后用每立方米沙的质量×圆锥沙堆的体积=这堆沙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8.84÷3.14÷2=6÷2=3(米) ×3.14×3²×1.2×1.6 =×3.14×9×1.2×1.6 =3.14×3×1.2×1.6 =9.42×1.2×1.6 =11.304×1.6 =18.0864(吨) 答:这堆沙重18.0864吨。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相关的应用题,关键是求出圆锥半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