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晋城市城区数学三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 1.用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如图),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合(________)平方分米。 2.从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正好是宽的6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4.有49块巧克力,每4块装一盒,可装(______)盒,还剩下(______)块。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8cm,底边长1
2、dm,围成这个三角形需要(____)cm的丝带。 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___),与它最接近的四位数是(__________)。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三(1)班学生王宁的身高是1.41(______),体重是29.4(______),她使用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630(________),她所在的教室的面积约为48(______)。 8.一个乘数是67,另一个乘数是89,积是(________);被除数是960,除数是6,商是(________)。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和面
3、积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________) 10.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_____) 11.241÷8的商是3,余数是1. (____) 12.早上,我们面对太阳,左面是南,右面是北。(_____) 13.大于0.5小于0.7的小数只有0.1. (____) 14. ( )×29<1200,( )里最大能填1. (____) 15.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比0大。(________) 16.早上面对太阳,你的左面是北。(________) 17.一个数除以7,余数一定是6。(________) 18.大于0.3而小于0.5的小数有1
4、个。(_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甲正方形的边长是乙正方形边长的3倍,甲正方形的面积是乙正方形面积的( )倍。 A.3 B.6 C.9 D.12 20.把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则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A.32厘米 B.16厘米 C.8厘米 21.如图,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比较,( )。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22.有420袋牛奶,6袋装一盒,7盒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正确列式是( )。 A.420×6×7 B.420÷
5、6×7 C.420÷6÷7 23.哪幅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 ) A. B. C. 24.一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用了7小时,平均每小时行8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 )。 A.84×7 B.84×7÷2 C.84×7×2 25.太阳是从( )方落下。 A.东 B.南 C.西 D.北 26.80.56读作( ). A.八零点五六 B.八十点五十六 C.八十点五六 27.一袋大米重50千克,80袋这样的大米重( )。 A.4吨 B.400千克 C.4000克 D.400克 28.2名老师带46名学生去游园,商
6、店进行“买5送1”活动,如果每人一瓶矿泉水,需要买( )。 A.40瓶 B.42瓶 C.46瓶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直接写得数. 360÷4= 11×50= 20×40= 23×30= 14×7= 380×0= 280÷7= 21×4= 50×60= 800÷8= 40×22= 7×80= 300×4×6= 300÷5÷6= 30.笔算,带★的要验算。 ★915÷3= ★512÷6= 34×15= 52×18=
7、 10.0-1.8= 3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操作题。 32.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33.一辆载重3吨的卡车,装了49桶豆油,每桶豆油连桶重58千克,这辆卡车超载了吗? 34.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5.春风旅行社组织620人到长白山旅游.1辆大客车能载客58人,11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人吗? 36.下图中,1个格子表示1平方厘米,在格子中画出一个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计算出它的周长。 37.书法班有15人,绘画班的人数是书法班的6倍,绘画班的人数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8、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2400 24 【分析】如图可知课桌的面积可以由六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出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课桌面的面积=6×正方形的面积,代入数据即可。最后将平方厘米化成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20×20×6 =400×6 =2400(平方厘米) 2400平方厘米=24平方分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以及面积单位中低级单位平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2、32 64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
9、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再由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可解答。 【详解】8×4=32(厘米) 8×8=64(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切拼,关键是要理解在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该长方形的宽。 3、84 2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6除以6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宽,然后再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长方形的宽为:36÷6=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为:(36+6)×2=42×2=84(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为:36×6=21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84,216 【点睛】 此题
10、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和面积公式:长×宽。 4、12 1 【分析】用巧克力的总数49除以每盒装的块数4,列式计算。 【详解】49÷4=12(盒)……1(块) 故答案为:12,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余数的实际运用,列式计算要认真仔细。 5、26 【解析】略 6、990 100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根据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口算即可;根据近似数的求法找到最接近的四位数。 【详解】99×10=990,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与它最接近的四位数是1000。 【点睛】 一个两位
11、数×10,直接在这个两位数的后面添个0即可。 7、米 千克 平方厘米 平方米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以及题中所给数据的大小,填空即可。 【详解】三(1)班学生王宁的身高是1.41米,体重是29.4千克,她使用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630平方厘米,她所在的教室的面积约为48平方米。 故答案为:米;千克;平方厘米;平方米 【点睛】 此类题目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数据大小特点作答。 8、5963 160 【分析】根据“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分别算出积和商。 【详解】67×89=5963 960÷6=16
12、0 则一个乘数是67,另一个乘数是89,积是5963;被除数是960,除数是6,商是160。 【点睛】 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设正方形边长为a,以此判断。 【详解】设正方形边长为a,边长扩大3倍为3a。 3a×4÷4a =12a÷4a =3 3a×3a÷(a×a) =9a2÷a2 =9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10、√ 【解析】略 11、
13、× 【详解】略 12、× 【解析】早上,我们面对太阳,就是面向东,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故答案为:×. 13、× 【详解】略 14、× 【详解】29比30小,那么另一个因数应比1大,经计算,2×29=1189,42×29=1218,因此,括号里最大能填2. 15、×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所有的小数不一定都比0大,比1小,也有可能比1大或者等于1,并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所有的小数
14、不一定都比0大,比1小,也有可能比1大或者等于1。例如:0.5<1,2.5>1,1.0=1。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当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小数比1小。 16、√ 【分析】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面对太阳即是面对东面,再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 【详解】面对东方,左边是北边,该说法正确。 故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判断出面向的方向是关键。 17、×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数除以7,余数一定小于7,但不一定是6,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熟练掌
15、握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详解】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C 【分析】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假设甲的边长是3,乙的边长是1。然后分别求出甲和乙的面积相除即可解答。 【详解】假设甲的边长是3,乙的边长是1。 甲的面积:3×3=9 乙的面积:1×1=1 9÷1=9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可以利用假设法解题。 20、B 【详解】把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边长的一半,由此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
16、小正方形的边长:8÷2=4(厘米), 4×4=16(厘米), 答: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故选 B. 故选B. 21、C 【分析】甲、乙的周长均为长方形的长、宽及公共曲线三者的和,所以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根据图形可知,甲的面积大于乙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乙两部分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周长和面积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22、C 【解析】略 23、A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也就是0.1,再看应该取几份就可以。 【详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
17、1,3份就是0.3,所以: A.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3份就是就是0.3; B.平均分成了5份,3份是; C.平均分成了3份,1份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小数的意义,要注意两点:1、必须是平均分;2、要平均分成10份。 24、B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往返甲、乙两地的路程,再除以2,就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或者先把行驶的时间除以2,得出往或返所用的时间,再用“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地的距离。 【详解】先求出往返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84×7;再除以2,就得甲、乙两地的距离,列式为84×7÷2。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
18、查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注意往返甲、乙两地也就是行了2个甲、乙两地的距离。 25、C 【详解】略 26、C 【详解】略 27、A 【分析】用一袋大米的质量×大米的袋数=大米的总质量,然后注意单位即可。 【详解】50×80=4000(千克) 4000千克=4吨 故答案为:A 【点睛】 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以及质量单位之间进率的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A 【分析】把老师和学生的人数加起来,计算出总人数,“买5送1”,说明每6个人需要买5瓶水,用总人数除以6再乘上5,列式计算出需要买的水的个数。 【详解】(46+2)÷6×5 =48÷6
19、×5 =8×5 =40(瓶),需要买40瓶。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是关键是理解“每6个人,应该买5瓶水”,列式计算要认真细心,确保得数准确。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90, 550, 800, 690, 98 0, 40, 84, 3000, 100 880, 560, 7200, 10 【详解】略 30、305;85……2 510;936;8.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以及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915÷3=305 验算: ★512÷6=85……2 验算: 34×15=510
20、 52×18=936 10.0-1.8=8.2 故答案为:305;85……2;510;936;8.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除法、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不要忘记验算,计算时需细心。 31、44平方厘米;80平方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差即可。 【详解】(1)11×4=44(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4平方厘米。 (2)12×12﹣8×8 =144﹣64 =80(平方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0平方米。 五
21、操作题。 32、16种.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33、没有超载 【分析】计算出装了多少豆油,然后和载重进行比较,如果小于载重,则没有超载,如果大于载重,则超载。同时要注意将吨化成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3吨=3000千克 49×58=2842(千克) 2842千克<3000千克 所以没有超载。 答:这辆卡车没有超载。 【点睛】 将吨化成千克属于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1000。 34、24÷2÷(2+1)=4(厘米) 4×4×2=32(平方厘米) 答:原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解析】将原长方形沿长边对折,刚好分成两个正
22、方形,说明它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这个长方形宽是4厘米,即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出2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35、能 【详解】58×11=638(人) 638>620 11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人. 36、20厘米; 如图下: 【分析】 依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可得: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由此画出这个正方形,而再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25是5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应画5厘米; 作图如下: 周长为:5×4=20(厘米)。 故答案为:20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7、每个小组有18人 【解析】15×6=90(人) 90÷5=18(人) 答:每个小组有18人.






